搜索
首页 其他

有关孝敬长的诗句

1.关于孝敬的名言诗句

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礼记》

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礼记》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忧。”——《论语·为政》

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

长幼有序。——孟子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孟子

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孟子

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孟子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孟子

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闻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闻也。孰不为事?事亲,事之本也;孰不为守?守身,守之本也。——孟子

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孟子

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孟子

2.关于"孝"的十条古诗词

1、《游子吟》【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 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2、《别老母》【清】黄仲则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 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 3、《十五》【宋】王安石 将母邗沟上,留家白邗阴.月明闻杜宇,南北总关心. 4、《岁末到家》【清】蒋士铨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 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 5、《母别子》【唐】白居易 母别子,子别母,白日无光哭声苦. 关西骠骑大将军,去年破虏新策勋. 敕赐金钱二百万,洛阳迎得如花人. 新人迎来旧人弃,掌上莲花眼中刺. 迎新弃旧未足悲,悲在君家留两儿. 一始扶行一初坐,坐啼行哭牵人衣. 以汝夫妇新燕婉,使我母子生别离. 不如林中乌与鹊,母不失雏雄伴雌. 应似园中桃李树,花落随风子在枝. 新人新人听我语,洛阳无限红楼女. 但愿将军重立功,更有新人胜于汝. 6、《慈母爱》【元】杨维桢 慈母爱,爱幼雏,赵家光义为皇储. 龙行虎步状日异,狗趋鹰附势日殊. 膝下岂无六尺孤,阿昭阿美非呱呱. 夜闼鬼静灯模糊,大雪漏下四鼓余. 百官不执董狐笔,孤儿寡嫂夫何呼? 於乎,床前戳地银柱斧,祸在韩王金柜书. 7、《墨萱图》【元】王冕 灿灿萱草花,罗生北堂下. 南风吹其心,摇摇为谁吐? 慈母倚门情,游子行路苦. 甘旨日以疏,音问日以阻. 举头望云林,愧听慧鸟语. 8、《谁氏子》【唐】韩愈 非痴非狂谁氏子,去入王屋称道士. 白头老母遮门啼,挽断衫袖留不止. 翠眉新妇年二十,载送还家哭穿市. 或云欲学吹凤笙,所慕灵妃媲萧史. 又云时俗轻寻常,力行险怪取贵仕. 神仙虽然有传说,知者尽知其妄矣. 圣君贤相安可欺,乾死穷山竟何俟. 呜呼余心诚岂弟,愿往教诲究终始. 罚一劝百政之经,不从而诛未晚耳. 谁其友亲能哀怜,写吾此诗持送似. 9、《短歌行》【唐】王建 人初生,日初出.上山迟,下山疾. 百年三万六千朝,夜里分将强半日. 有歌有舞须早为,昨日健于今日时. 人家见生男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 短歌行,无乐声. 10、《代北州老翁答》【唐】张谓 负薪老翁往北州,北望乡关生客愁. 自言老翁有三子,两人已向黄沙死. 如今小儿新长成,明年闻道又征兵. 定知此别必零落,不及相随同死生. 尽将田宅借邻伍,且复伶俜去乡土. 在生本求多子孙,及有谁知更辛苦. 近传天子尊武蔬,强兵直欲静胡尘. 安边自合有长策,何必流离中国人.。

3.关于孝敬父母的诗句

1,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出自清代黄景仁的《别老母》

白话文释义:因为要去河梁谋生,所以把帷帐撩起,依依不舍要向年迈的母亲辞别,看到白发苍苍的老母不由泪下不停,眼泪也流干了。在这风雪之夜,不能在母亲身边尽孝却要掩柴门凄惨地远去,不禁令人兴叹:养子又有何用呢?倒不如没有啊。

2,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出自唐代:孟郊《游子吟》

白话文释义:慈母用手中的针线,为远行的儿子赶制身上的衣衫。临行前一针针密密地缝缀,怕的是儿子回来得晚衣服破损。有谁敢说,子女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够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呢?

3,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劳。——出自先秦:佚名《蓼莪》

白话文释义:看那莪蒿长得高,却非莪蒿是散蒿。可怜我的爹与妈,抚养我大太辛劳!

4,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出自春秋《礼记》

白话文释义:孝顺的行为可以分成三个等级:最高一等的是言语、行为和内心都能尊敬父母,其次一等是不打骂侮辱父母,对他们好,再下一等的是能给他们养老送终。当然连养老送终都做不到的就是不孝了。

5,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莫大于严父。——出自秦汉《孝经·圣治章第九》

白话文释义:天地万物之中,以人类最为尊贵。人类的行为,没有比孝道更为重大的了。在孝道之中,没有比敬重父亲更重要的了。

4.孝敬父母长辈的诗句和名言

最低0.27元/天开通百度文库会员,可在文库查看完整内容>

原发布者:hndzdcsmh

关于孝敬父母的名言诗句 1、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2、孝敬父母经常可以代替最高贵的感情。——孟轲3、母亲,是唯一能使死神屈服的力量。——高尔基4、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高尔基5、母爱胜于万爱。——莎士比亚6、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礼记》7、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礼记》8、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9、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忧。”——《论语·为政》10、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11、长幼有序。——孟子1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13、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孟子14、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孟子15、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孟子16、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闻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闻也。孰不为事?事亲,事之本也;孰不为守?守身,守之本也。——孟子17、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孟子18、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孟子19、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孟子20、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奕好饮酒,不

5.谁知道有关孝亲敬长的名言或诗句

孝敬父母名言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孟郊 慈孝之心,人皆有之。——苏辙 母亲是孩子未来命运的创造者(欧洲) ●摇动摇篮之手,就是支配世界之手(美国) ●没有比巴格达城更美丽,没有比母亲更可信赖(伊拉克) ●人们听到的最美的声音来自母亲,来自家乡,来自天堂----(威·布朗) ●母亲在家事事顺(阿尔科特) ●只生不养的母亲不是真正的母亲(约·谢得) ●人最终总要离开母亲(贺拉斯) ●没有母亲,何谓家庭?(艾·霍桑) ●在孩子的嘴上和心中,母亲就是上帝(萨克雷) ●儿行千里母担忧 ●河里孩子岸上娘 ●娘痛儿,路样长;儿痛娘,线样长 ●娘想儿,长江水;儿想娘,哭一场 ●娘想儿,长如江;儿想娘,扁担长 ●母亲的心是儿女的天堂(意大利) ●打在儿身,疼在娘心 ●慈母泪,有化学分析不了的高贵而深沉的爱存在其中(英国) ●宁死做官的爹,不死讨饭的娘 ●母亲的击打决不会使孩子残废(犹太人) ●走遍天下娘好,吃遍天下盐好 ●母亲的低语总是甜蜜的(英国) ●父母的爱,为诸德之基(英国) ●母爱最高尚(德国) ●母爱之爱,春天常在(法国) ●母爱只有做母亲的才知道(沃·蒙塔古) ●孩子是母亲的生命之锚(萦福克勒斯) ●甜不过蜂蜜,亲不过母女 ●女是娘的罗裙带 ●娘挂闺女,记在心里,闺女挂娘,急断肝肠 ●十朵菊花九朵黄,十个女儿九个像娘 ●苗好米好,娘好女好 ●有其母,必有其女(英国) ●要想赢得女儿的欢心,必须先从她母亲着手(英国) ●母勤女懒(日本) ●喧骚之母,必养成懒惰的子女(拉丁美洲) ●母亲的心灵是子女的课堂(比彻) ●父亲是大自然规定的银行家(欧洲) ●父亲!对上帝,我们无法找到一个比这更神圣的称呼了----(华兹华斯) ●一个父亲胜过一百个老师(英国) ●让自己的儿女们光宗耀祖是父亲们的主要缺点(伯·罗索) ●在所有的青年人眼里,父亲是多么严厉的法官啊!(忒壬斯) ●没有几个父亲对子女是关心备至的,至少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对金钱更加关心(切斯特菲尔德) ●没有哪一个人真正了解自己的父亲,但是,我们大家都有某种推测或某种信任(米南德) ●在批评父辈狭隘的时候,我们切不可忘记他们的深沉----(福尔克斯) ●父亲和儿子的感情是截然不同的:父亲爱的是儿子本人,儿子爱的则是对父亲的回忆(欧洲) ●对做父亲的人来说,失去父亲不一定就是不幸;对做儿子的人来说,没有儿子也不一定就是痛苦(切斯特菲尔德) ●一个父亲能管好一百个儿子,而一百个儿子却难管一个父亲----(欧洲) ●每一代人总是反抗自己的父辈,却和祖父交上了朋友----(芒福德) ●父亲的名声有时无助于儿子,却反而会淹没他:他们彼此站得太近,阴影扼杀了成长(本·琼森) ●只要父亲在世,你总是年轻 ●父子无隔宿之仇 ●雏凤清于老凤声 ●弯竹子生直笋子 ●养儿强于父 ●有其父必有其子 ●爷娘惜儿女,好比长江水 ●茄子花朵朵结果实,父母话句句是真话(日本) ●天下无不是的父母 ●父母的心在儿女,儿女的心在外头 ●有狠心的儿女,没有狠心的爹娘 ●千枝连根,十指连心 ●十个指头个个痛 ●手板是肉,手背是筋,两面一样疼 ●手心手背都是肉 ●我们为孩子的美丽和幸福感到极大的欢乐,这欢乐使我们的心灵博大到躯壳难以容纳的程度(爱默生) ●子女是父母的至宝(英国) ●父母天地心,大小无厚薄 ●要知父母恩,怀里抱儿孙 ●养儿方知娘辛苦,养女方知谢娘恩 ●从小不知老娘亲,育儿才知报娘恩 ●不记当初娘养我,但看今朝自养儿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养儿,不知报母恩 ●父亲健在的时候,不知有父亲的可贵 ●父母之恩,水不能溺,火不能灭(苏联) ●父恩比山高,母恩比海深(日本) ●儿子娶妻后就是自己的儿子,可是女儿终身都是自己的女儿----(英国) ●你若想了解女儿,只要看她和什么样的人交往(英国) ●养女容易嫁女难(英国) ●一个男孩比十二个女孩增添的麻烦还多(英国) ●独柴难烧,独子难教 ●一个猪娃不吃糠,两上猪娃吃得香 ●生的亲,养不亲 ●皮里生的皮里热,皮里不生冷似铁 ●儿要亲生,田要冬耕 ●十个叔叔抵不过一个老子,十件褂子抵不得一件袄子 ●再甜的甘蔗不如糖,再亲的婶子不如娘 ●狗养狗疼,猫养猫疼 ●一畦萝卜一畦菜,各人养的各人爱 ●猫养的狗不亲 ●晚娘的拳头,六月里的日头 ●谁身上的肉谁疼 ●虎毒不食子 ●龙生龙,凤竹凤,老鼠生儿会打洞虎生三子,必有一彪 ●将门出虎子 ●怎样的模,印出怎样的糕 ●坏谷无好种 1.出入扶持须谨慎,朝夕伺候莫厌烦。

意思是:父母出入(门)要小心搀扶,早晚伺候父母不要厌烦。出自《劝报亲恩篇》。

2.爹娘面前能尽孝,一孝就是好儿男;翁婆身上能尽孝,又落孝来又落贤。 意思是:孝敬父母就是好儿男,孝敬公公、婆婆,能落个既孝敬又贤惠的名声。

出自《劝报亲恩篇》。 3.弟子入则孝,出则弟。

意思是:少年弟子回到家里要孝敬父母,外出要敬爱兄长。出自(春秋)《论语·学而第一》。

4.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意思是:父母呼唤,要赶快答应;父母有命令,应赶快去做。

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5.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

意思是:孝是天经地义的。出自《孝经》。

6.呼唤应声不敢慢,诚心诚意。

6.有关“孝”的诗句

慈母爱子,非为报也。〖汉〗刘安

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劝孝歌》

一尺三寸婴,十又八载功。《劝孝歌》

母称儿干卧,儿屎母湿眠。《劝孝歌》

母苦儿未见,儿劳母不安。《劝孝歌》

老母一百岁,常念八十儿。《劝孝歌》

尊前慈母在,浪子不觉寒。《劝孝歌》

万爱千恩百苦,疼我孰知父母?《小儿语》

白头老母遮门啼,挽断衫袖留不止。〖唐〗韩愈

母仪垂则辉彤管,婺宿沉芒寂夜台。《格言集锦》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孟郊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三字经》

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诗经

无父何怙,无母何恃?《诗经》

父之美德,儿之遗产。字严

父母德高;子女良教。《格言对联》

有子且勿喜,无子固勿叹。〖唐〗韩愈

人见生男生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唐〗王建

天下无不是的父母;世间最难得者兄弟。《格言联璧》

为人父母天下至善;为人子女天下大孝。《格言联璧》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抚我,畜我,长我,育我,

顾我,复我。《诗经》

父不慈则子不孝;兄不友则弟不恭;夫不义则

妇不顺也。 〖南北朝〗颜之推

人生内无贤父兄,外无严师友,而能有成者少矣。〖宋〗吕公著

父母所欲为者,我继述之;父母所重念者,我亲厚之。 《格言联璧》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孟郊

唐·白居易

梁上有双燕。 翩翩雄与雌。

衔坭两椽间。 一巢生四儿。

四儿日夜长。 索食声孜孜。

青虫不易捕。 黄口饱难期。

咀爪虽欲弊。 心力不知疲。:

须臾千往来。 犹恐巢中饥。

辛勤三十日。 母瘦雏渐肥。

喃喃教言语。 一一刷毛衣。

一旦羽翼成。 引上庭树枝。

举翅不回顾。 随风四散飞。

雌雄空中鸣。 声尽呼不归。

却入空巢裹。 啁啾终夜悲。

燕燕尔勿悲。 尔当反自思。

思尔为雏日。 高飞背母时。

当年父母念。 今日尔应知

训世孝弟诗十首

宋·邵雍

子孝亲兮弟敬哥,休残骨肉起风波。

劬劳恩重须当报,手足情深要取和。

公艺同居今古罕,田真共处子孙多。

如斯遐迩皆称美,子孝亲兮弟敬哥。

子孝亲兮弟敬哥,怡声下气与谦和。

难兄难弟名偏重,孝子贤孙贵自多。

负米尚难为薄养,读书宁不擢高科。

仲由陈纪皆如此,子孝亲兮弟敬哥。

子孝亲兮弟敬哥,训贤妯娌事翁婆。

好遵孟母三迁教,须读张公百忍歌。

孝友睦姻兼任恤,智仁圣义与中和。

当时曾子同杨博,子孝亲兮弟敬哥。

子孝亲兮弟敬哥,光阴掷过疾如梭,

庭闱乐处儿孙乐,兄弟和时妯娌和。

孝弟传家名不朽,金银满柜富如何。

要知美誉传今古,子孝亲兮弟敬哥。

子孝亲兮弟敬哥,天时地利与人和。

莫言世事常如此,堪叹人生有几何。

满眼繁华何足贵,一家安乐值钱多。

奇哉让梨并怀橘,子孝亲兮弟敬哥。

子孝亲兮弟敬哥,晨昏定省莫蹉跎。

一门孝友真难得,百岁光阴最易过。

和乐且耽宜自翕,彝伦攸叙在谦和,

班衣舞罢埙篪奏,子孝亲兮弟敬哥。

7.孝亲敬长的名言,故事,古诗有哪些

1、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出自:春秋孔子弟子《论语·学而》。

释义:评价一个人应该这样,其父亲在世的时候,要看他的志向,在他的父亲死后要看他的行为;如果他的父亲死了三年以后他依旧还是向他父亲生前那样坚持固有的为人准则,那么这个人就算是做到了孝道。

2、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

出自春秋曾参《大学·第四章》。

释义:做子女的,要做到孝顺;做父亲的,要做到慈爱。

3、孝有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

出自:西汉戴圣《礼记·祭义》。

释义:孝有三等:第一等的孝是能光父耀母,第二等的孝是不钻辱父母的令名,第三等的孝是能够赡养父母。

4、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

出自:清代李毓秀《弟子规》。

释义:凡父母喜好的,为人子女要随顺父母,尽心尽力预备、做到。凡父母厌恶的,就要谨慎除去。

5、要问如何把亲孝,孝亲不止在吃穿;孝亲不教亲生气,爱亲敬亲孝乃全。

出自:清代佚名《劝报亲恩篇》。

释义:如何孝敬父母,孝敬父母不只是给他们吃饱穿暖;孝敬父母还不要叫父母生气,热爱、尊敬父母才是全孝。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