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诚实守信的古诗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诚是为人之本,信乃立身之道,诚信是一切道德赖以维系的前提,诚信是一切成功和渴望成功的人们必须具备的道德品质,诚信是文明社会的基石.1.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孔子 言无常信,行无常贞,惟利所在,无所不倾,若是则可谓小人矣——荀子 信犹五行之土,无定位,无成名,而水金木无不待是以生者.——朱熹 若有人兮天一方,忠为衣兮信为裳.——卢照龄 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对人以诚信,人不欺我;对事以诚信,事无不成.——(中)冯玉祥 信用既是无形的力量,也是无形的财富.——(日)松下幸之助 有其言,无其行,君子之耻也诚,乃信之本;无诚,何以言信?诚而有信,方为人生不诚则有累,诚则无累 修辞立其诚.——《周易•乾•文言》言语应该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上.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子•鱼父》 失信不立.——《左传•襄公二十二年》 轻诺必寡信.——《老子》第63 轻易向别人承诺的人一定很少讲信用.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可:可以立身处世.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 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果:果断 一诺千金.——《史记•季布栾布列传》。 2.“一诺千金”一词在古代有何说法据《史记》 卷一〇〇《季布列传》载:“曹丘至, 即揖布曰:楚人谚曰: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 足下何以得此声 于梁楚间哉?”季布为楚名将,以重 然诺闻名关中。后因以“ 一诺千金” 比喻语言的信实可贵。 也用来称颂 重诺然的品质。唐•李白《叙旧赠江阴宰陆调》一诺许他人,千金双错 刀。” (“错刀”,古代钱币)唐•杜甫《赠特进汝阳王二十二韵》:“寸长堪 缱绻,一诺岂骄矜。”唐•戎昱《上湖 南崔中丞》:“千金未必能移性,一诺从来许杀身。” 宋•贺铸《六州歌头》 (少年侠气):“立谈中,死生同,一诺 千金重。”。 3.急求含“诺”的诗句或古文句子(在线等待)莫敢不诺,鲁侯是若。——閟宫 年代:【先秦】 作者:【诗经】 片辞贵白璧,一诺轻黄金。——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年代:【唐】 作者:【李白】 体裁:【五古】 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侠客行 年代:【唐】 作者:【李白】 体裁:【乐府】 季布无二诺,侯嬴重一言。——出关 年代:【唐】 作者:【魏征】 久负青山诺,今还获所欲。——入华山访隐者经仙人石坛 年代:【唐】 作者:【李益】 体裁:【五古】 且欣登眺美,颇惬隐沦诺。——题嵩山逸人元丹丘山居 年代:【唐】 作者:【李白】 体裁:【五古】 纵令然诺暂相许,终是悠悠行路心。——题长安壁主人 年代:【唐】 作者:【张谓】 体裁:【七绝】 宿诺古人尝有诫,春游今我果成赊。——某尝约才甫游双溪以连雨多事因循未果辱诗督 年代:【宋】 作者:【强至】 黄须圉人服尨诡,亸鞚如萦相诺唯。——天马行应制作 年代:【元】 作者:【周伯琦】 体裁:【七古】 想闻欢唤声,虚应空中诺。——子夜歌 年代:【南北朝】 作者:【南朝民歌】 媒人下床去,诺诺复尔尔。——孔雀东南飞 年代:【汉】 作者:【汉无名氏】 我来宴坐久,寂寥无唯诺。——元符二年二月七日按部过邛州火井县三友堂小酌杨公天隐尝令此邑以山水竹为三友余益以风月为五贤云 年代:【宋】 作者:【顿起】 坐令老钝守,啸诺获少休。——熙宁中,轼通守此郡。除夜,直都厅,囚系皆满,日暮不得返舍,因题一诗於壁,今二十年矣。衰病之余,复忝郡寄,再经除夜,庭事萧然,三圄皆空。盖同僚之力,非拙朽所致,因和前篇呈公济子侔二通守今诗 年代:【宋】 作者:【苏轼】 一时画诺虽云旧,此日都偷本自公。——奉使契丹二十八首其二十三次韵门下刘侍郎直宿寄苏左丞 年代:【宋】 作者:【苏辙】 日长无一事,笑诺子孙繁。——俞荪墅示以杂兴四首乃用危骊塘所次唐子西韵因次韵 年代:【宋】 作者:【陈著】 南山十日菊,秋酌有前诺。——刘寺展绣亭上,与尤延之久待京仲远不至,再相待於灵芝寺 年代:【宋】 作者:【杨万里】 4.带诺字的诗句,要美一点,有诗意一点媒人下床去,诺诺复尔尔。——孔雀东南飞 佳人应怪我,别后寡信轻诺。——尾犯 纵令然诺暂相许,终是悠悠行路心。——题长安壁主人 且欣登眺美,颇惬隐沦诺。——题嵩山逸人元丹丘山居 南山十日菊,秋酌有前诺。——刘寺展绣亭上,与尤延之久待京仲远不至,再相待於灵芝寺 新诺似山无力负,旧恩如水满身流。——献淮南李仆射 廿载包胥承一【诺】,盼乌头马角终解救。……《金缕曲》顾贞观 然【诺】重,君须记。……《金缕曲》纳兰容若 好闲早成性,果此谐宿【诺】。……《漆园》裴迪 想闻欢唤声,虚应空中【诺】。……《子夜歌》南朝民歌 片辞贵白璧,一【诺】轻黄金。……《经乱离后天恩》李白 佳人应怪我,别后寡信轻【诺】。……《尾犯》柳永 儿家夫婿多轻薄,借客探丸重然【诺】。……《代闺人答轻薄少年》崔颢 以文会友,沈李浮瓜,忍轻【诺】。……《女冠子》柳永 寸长堪缱绻,一【诺】岂骄矜?……《赠特进汝阳王二十韵》杜甫 久负青山【诺】,今还获所欲。……《入华山访隐者经仙人石坛》李益 四海重然【诺】,吾尝闻白眉。……《醉后赠马四》孟浩然 新【诺】似山无力负,旧恩如水满身流。……《献淮南李仆射》赵嘏 吾兄青云士,然【诺】闻诸公。……《赠从兄襄阳少府皓》李白 【诺】为楚人重,诗传谢脁清。……《送储邕之武昌》李白 何当一来游,惬我雪山【诺】。……《游水西简郑明府》李白 5.【一诺千金的文言文翻译】楚人曹丘生,辩士,数招权顾金钱.事贵人赵同等,与窦长君善.季布闻之,寄书谏窦长君曰:“吾闻曹丘生非长者,勿与通.”及曹丘生归,欲得书请季布.窦长君曰:“季将军不说足下,足下无往.”固请书,遂行.使人先发书,季布果大怒,待曹丘.曹丘至,即揖季布曰:“楚人谚曰‘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足下何以得此声于梁楚闲哉?且仆楚人,足下亦楚人也.仆游扬足下之名于天下,顾不重邪?何足下距仆之深也!”季布乃大说,引入,留数月,为上客,厚送之.季布名所以益闻者,曹丘扬之也.汉代初年有一位叫季布的人,他乐於助人,很讲信用,凡是答应过的事,一定会设法办到,因此享有盛名.当时有一名叫曹丘生的楚人,好以财物结交有权势的官员,藉以抬高自己的身价.他听说季布作了大官,就请求窦长君介绍他去见季布.但是窦长君跟曹丘生说季布不喜欢他,劝他不要去,但曹丘生还是央求窦长君写介绍信,窦长君勉为其难地答应.曹丘生拿了介绍信就马上去拜访季布,见到季布后,就深深作揖,并且说:「楚人有一句谚语说:『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你在梁,楚一带的名声之所以能这麽大,都是我帮你传扬的,大家都是楚人,为什麽你一直拒绝见我呢」季布听了这句恭维的话,非常高兴,以上宾之礼招待.曹丘生住了几个月才离开,临走时,季布还送了他一份厚礼.曹丘生继续替季布宣扬,季布的名声也就愈来愈大.后来「一诺千金」这句成语,就从这里的「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演变而出,用来形容信守承诺,说话算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