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阅江楼的作文300字梦牵阅江楼 阅江楼,可真不愧是中国四大名楼之一呀! 从大巴车上下来,雄伟的狮子山便展现在眼前。 山中草丰林茂,所有颜色好像都失去了光泽,只有绿色仍在闪闪发光。继续往前走,鸟鸣声、虫叫声与树叶沙沙声不绝于耳。 一路上,清新的空气让人格外精神。 顺着不宽的石阶爬至山顶,便看到那一座座楼台耸立在石基芝上,最前面是刻有《阅江楼记》的石碑和存放石碑的碑亭。 顺着碑亭延伸下去是一条长长的碑廊。 阅江楼虽不及滕王阁高,但远比它华丽,所以显得气派非凡,富有皇族气息。 楼内每三层有一顶,其余空心,顶上彩绘数件,美不胜收。从底部仰望过去,仿佛置身于一幅画卷中。 画中各种事物,件件都是佳作,我们身在其中就像神游一般,体验了一把美轮美奂的视觉享受。 我们从最大的入口进入并顺着楼梯往上走,一直来到楼顶。 站在扶手栏杆边上,离地面远得很,想想看,七八层高的楼啊!那是怎么一个高度。远处的长江映入了我的眼帘,啊,实在是太宏伟了!那横穿江面的长江大桥,更是建筑史上的杰作!我们久久地望着,任清爽的风送来一阵阵凉意。 眺望着奔腾不息的长江,只感到人是多么的渺小,就如一颗米粒大小的细沙汇入大河一般。 离开主楼,我们顺着小道来到周边的一块草丛中。 鸟虫啼鸣,我们一边吃着食物,一边回忆刚才的登楼情景,我们真的陶醉了。祝你学习进步,☺望采纳!如有疑问,请追问。 ☆☆ ☆☆ ☆☆ ☆☆ ★★ ★ ★★ ☆☆ 祝你学习 ☆☆ ★★ 进步 ★★ ☆☆ ! ☆☆ ★★ ★★ ☆☆ ☆☆ ★★ ★★ ☆☆。 2.描写雪落金陵的诗句《临江仙》 作者:李清照) 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常扃,柳梢梅萼渐分明,春归秣陵树,人老建康城。 感月吟风多少事,如今老去无成,谁怜憔悴更雕零,试灯无意思,踏雪没心情。 译文: 庭院很深,都不知道有多少层了。云雾缭绕的阁楼经常把门窗都关着。四周望去,之间柳梢绿了,梅枝也开花了。在古秣陵城的附近,树木渐渐绿了,这昭告这春天的到来。但是我却无家可归。看来是要在建康城呆一辈子了。 记得以前回吟赏风月,饮酒作诗,那是多么幸福的事情呀。但是如今人已经老了,什么事都做不来了了,有谁能怜悯你呢?无论是元宵节的试灯还是踏雪赏景,都没有心情了。 扩展资料: 李清照的丈夫是建康的知府赵明诚。李清照曾经随自己的丈夫在南京的西街居住了两年。赵明诚的母亲曾经在南京长时间居住,所以李清照来南京后,还经常招待亲戚朋友来家里做客。在聚会后他们经常谈论到国事,备感缠心。 就是在南京生活的那段时间,李清照看到了自己居住的小院里树叶发芽了,便写下了这首描写南京的词《临江仙》。在诗词中表达了自己的心灰意冷和悲叹。 3.江南四大名楼的诗,词,一、《登岳阳楼》 1、作者:唐代杜甫 2、原文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3、翻译 从前只听说洞庭湖茫茫大水,如今有幸登上湖边的岳阳楼。 大湖浩瀚像把吴楚东南隔开,天地像在湖面日夜荡漾漂浮。 没有得到亲朋故旧一字音信,年老体弱之身只剩一叶孤舟。 关山以北战争烽火仍未止息,凭栏遥望胸怀家国泪水横流。 二、《滕王阁》 1、作者:唐代王勃 2、原文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3、翻译 滕王阁在赣江的北岸巍然高矗,佩玉无声鸾铃寂寂停止了歌舞。 早晨画栋掠过南浦飞来的轻云,傍晚珠帘卷起西山阴沉的烟雨。 潭中白云的倒影每日悠然浮荡,时光推移景物变化已数个春秋。 修建这滕王阁的帝子今在何处?只有那栏杆外的长江空自东流。 三、《黄鹤楼》 1、作者:唐代崔颢 2、原文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3、翻译 昔日的仙人已乘着黄鹤飞去,这地方只留下空荡的黄鹤楼。 黄鹤一去再也没有返回这里,千万年来只有白云飘飘悠悠。 汉阳晴川阁的碧树历历可辨,更能看清芳草繁茂的鹦鹉洲。 时至黄昏不知何处是我家乡?看江面烟波渺渺更使人烦愁! 四、《菩萨蛮·黄鹤楼》 1、作者:近代** 2、原文 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 黄鹤知何去?剩有游人处。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 3、翻译 多少大河流贯中国, 而潜隐之一条铁路连接南北。 烟云细雨舒卷着迷茫,龟山与蛇山紧锁着长江。 昔日的黄鹤已飞去了何方? 如今这儿只有些游客过往, 我将借酒浇江以表慷慨, 我的心之潮汐胜似滚滚长江的浪涛。 五、《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1、作者:唐代李白 2、原文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3、翻译 友人在黄鹤楼向我挥手告别,阳光明媚的三月他要去扬州。 他的帆影渐渐消失在碧空中,只看见滚滚长江在天边奔流。 4.写金陵名胜的诗句《金陵古城》[原] (七绝) 吴城越邑古场州,十代京都战未休;百万雄师平宇内,金陵从此展红旒。 《游钟山》[原] (七律) 钟灵毓秀紫金山,福地原来别有天;近水楼台晴亦雨,矗崖宝塔夏犹寒; 先生陵墓呈祥气,灵谷禅堂结佛缘;游客熙熙人浪涌,醉人美景尽兴看。 《秦淮河》[原] (七律) 十里秦淮灯火灿,楼台亭榭绕河堤;笙歌浓酒盈朱雀,古籍奇珍满乌衣; 肃穆庙中拜孔子,庄严院内偈贤耆;升平盛世游人醉,漫步棂星八绝奇。 《秦淮春趣》[原] (五绝) 曲径生幽溆,花开溢酒香;旗亭春弄笛,画舫晚鸣榔。 《阅江楼》[原] (七绝) 有记无楼六百载,平砥空对大江咽;喜逢盛世华楼起,笑迎波涛直矗天。 5.中国四大古楼的 诗句所谓四大古楼是否是江南四大名楼,江西滕王阁、武汉黄鹤楼、湖南岳阳楼、安徽宣城谢脁楼? 若是则古时赞美诗句甚多。还有一种说法是 南京阅江楼 也是江南四大名楼 不是安徽谢朓楼 这里有王勃写的一首诗赞美滕王阁的《滕王阁序》 滕王高阁临江渚, 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 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 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 槛外长江空自流。 6.关于江南三大名楼的诗之中,最著名的有哪些江西南昌市的滕王阁、湖南岳阳市的岳阳楼和湖北武汉市的黄鹤楼被人们誉为“江南三大名楼”。 楼阁是我国古代的一种传统建筑,“楼,重房也”;“阁,楼也”。这就是说,楼阁一般都是两层或两层以上的建筑,且都以木质为主要结构。 在我国古代,不管是佛、道、儒这些宗教门派,还是皇家贵族,都把楼阁看作是神圣、尊贵和威严的象征。 在修建的众多楼阁中用于观景、赏景的楼阁很多,也分布很广,南方有,北方也有,但是南方居多。 这些楼阁一般临水而建,湖光山色,波光粼粼,景色秀美。所以,这些楼阁也是文人雅士们汇聚之所,许多文学名篇也因这些楼阁而诞生,而这些楼阁也因这些文章的流传而声名远扬。 当然比较有代表性的要数被称为江南三大名楼的滕王阁、黄鹤楼和岳阳楼了。 滕王阁坐落在江西省南昌市赣江之滨的滕王阁,自唐高宗永徽四年(公元653年)建成之后,历经磨难。 在建阁至今的1300多年中屡毁屡建,而每次重修,不但都能够再现古阁的风姿,而且规模也是越建越大。 1926年滕王阁最后一次被毁于北洋军阀邓如琢手中。 1983年10月1日正式开始了第29次滕王阁的重修工作,1989年落成。新阁共9层,高57。 5米,是一座大型的仿宋建筑,也是江南三大名楼中最高的楼阁。在阁的第六层东西两面,各挂着写有“滕王阁”三字的大匾,是宋代大文学家苏轼的字体;阁的三个明层四周,均建有平座栏杆,以供游人远眺;在第五层的屏壁上,还镶嵌着铜制的王勃《滕王阁序》碑;在滕王阁的门柱上,还有**亲笔手书的《滕王阁序》中的佳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唐高宗永徽四年,唐太宗李世民的弟弟李元婴任洪州刺使时所建滕王阁的初期,也只是将此阁作为达观贵人们上元观灯、春日赏花、夏日纳凉、九重登高、冬日赏雪、阁中品茶、聚餐饮酒、听琴观画之场所。滕王阁修成22年之后,即唐上元二年(675年),著名青年文学家王勃应洪州都督阎伯屿之邀,登阁赴宴,并写下了脍炙人口的《秋日登洪州滕王阁饯别序》(即《滕王阁序》),滕王阁从此名扬四海。 唐代中丞御史王仲舒再次主持重修滕王阁完工后,还特邀了大文学家韩愈为此阁写下了古今佳作《新修滕王阁记》一文;大诗人白居易的《钟陵饯送》、杜牧的《怀钟陵旧游三首》、朱彝尊的《登滕王阁》等,至今还都为人们所传诵。 黄鹤楼今天我们看到的黄鹤楼,是1984年武汉市人民政府在她最后一次被烧毁(清光绪十年黄鹤楼因附近民房失火殃及而被毁掉)的一百周年之际重新修建的。 她是一座钢筋混凝土仿木结构的建筑,高51米,仅次于滕王阁,明面上看为5层,实际上还有五个夹层,共为十层。因修建武汉长江大桥而从原来的黄鹄矶移到了蛇山的高观山上。 黄鹤楼是现代武汉市的标志和象征。 黄鹤楼始建于三国时期东吴夺回荆州之后(公元223年)。 最初建楼的目的是东吴为了防御蜀汉刘备的来犯,作为观察瞭望之用。历史上对于黄鹤楼有很多有趣的传说,其中流传最广的是,有一个姓辛的人家,在黄鹄矶上开了一个小酒馆,他心地善良,生意做得很好。 一次酒家热情地招待了一个身着褴褛道袍的道士,并分文不收,而且一连几天都是如此。 一天道士酒后用橘子皮在墙上画了一只黄鹤,尔后两手一拍,墙上的黄鹤竟跳到桌旁翩翩起舞。 道士对这个姓辛的酒家说,画只黄鹤替你们招揽生意,以报酒家的款待之情。从此以后,来此饮酒观鹤的人越来越多,一连十年酒店生意兴隆,顾客盈门。 酒家也因此一天天地富裕起来。 酒家为了感谢道士,用十年来赚下的银两在黄鹄矶上修建了一座楼阁。 起初人们称之为“辛氏楼”。后来,为了纪念道士和黄鹤改称“黄鹤楼”。 黄鹤楼在历史上就是文人墨客汇聚的场所,并留下很多不朽名篇。唐代诗人崔颢的七律《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相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将黄鹤楼的地理、环境、传说和楼的雄姿,诉说得淋漓尽致,以至于唐代大诗人李白到此之后,想写诗赞颂黄鹤楼,因看到了崔颢的佳作,不得不发出“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的感叹。 历代登楼赋诗者很多,仅唐代就有崔颢、李白、王维、孟浩然、顾况、韩愈、刘禹锡、白居易、杜牧等等。像李白所写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全诗气势磅礴,情景交融,古往今来一直被人们所称道。 岳阳楼位于湖南省岳阳市洞庭湖西岸的岳阳楼,她是三国时期(公元215年)东吴将领鲁肃为了对抗驻守荆州的蜀国大将关羽所修建的阅兵台,当时称为阅军楼。据记载,这就是最早的岳阳楼的原型,也是江南三大名楼修建年代最早的楼阁。 唐代开元四年(公元716年),中书令张说遭贬,谪戍岳州(今岳阳市)。次年,张说便在鲁肃的阅军楼旧址上重建了一座楼阁,并正式定名为岳阳楼。 北宋庆历四年(公元1044年),大臣滕子京受排挤,被贬岳州后,重修了岳阳楼。 建成后,滕子京请当时的名臣、大文学家范仲淹写下了一篇脍炙人口的《岳阳楼记》,其中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