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描写杜鹃花的诗句古诗

1.关于杜鹃花的古诗句

1.《送梓州李使君》唐代 王维

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

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

汉女输橦布,巴人讼芋田。

文翁翻教授,不敢倚先贤。

2.《杜鹃花》[ 宋 ] 易士达

轻剪梢头薄薄罗,子规湔血恨难磨。

园林莫道香飞尽,嫩绿枝头不用多。

3.《杜鹃花》[ 宋 ] 杨巽斋

鲜红滴滴映霞明,尽是冤禽血染成。

羁客有家归未得,对花无语两含情。

4.《杜鹃花》[ 宋 ] 舒岳祥

杜陵野老拜杜鹃,念渠蜀王身所变。

我今流涕杜鹃花,为是此禽流备溅。

嗟哉杜宇何其愚,万事成败皆斯须。

一枰黑白翻覆手,揖让放弑皆丘墟。

汝初一身今百亿,凝滞结恋胡为乎。

尔生不能存社稷,死怨谢豹何区区。

至今有子不自保,寄巢生育非良图。

百亿禽分百亿花,数若恒河沙复沙。

此花开时此鸟至,青枫苦竹为其家。

锦官玉垒不可念,翠华黄屋天之涯。

不闻十月杜鹃鸟,只见十月杜鹃花。

5.《杜鹃花》[ 唐 ] 成彦雄

杜鹃花与鸟,怨艳两何赊。

疑是口中血,滴成枝上花。

一声寒食夜,数朵野僧家。

谢豹出不出,日迟迟又斜。

6.《杜鹃花》[ 宋 ] 李时可

杜鹃踯躅正开时,自是山家一段奇。

莫据眼前看易厌,帝城只卖担头枝。

扩展资料:

杜鹃花(学名:Rhododendron simsii Planch.):又名映山红、山石榴,为常绿或平常绿灌木。相传,古有杜鹃鸟,日夜哀鸣而咯血,染红遍山的花朵,因而得名。

杜鹃花的记载,最早见于汉代《神农本草经》,书中将“羊踯躅”列为有毒植物。杜鹃花的栽培历史,至少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唐代,出现了观赏的杜鹃花,此时杜鹃花就已移栽入庭园栽培,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772-846年)对杜鹃花情有独钟,不但写下了许多赞美杜鹃花的诗句,而且还亲自移植栽培,第一次移植未成活,写下了“争奈结根深石底,无因移得到人家”;820年终于移植成活,诗曰:“忠州洲里今日花,庐山山头去年树,已怜根损斩新栽,还喜花开依旧数。”据记载,唐贞观元年(785年)已有人收集杜鹃品种栽培,最有名的是镇江鹤林寺所栽培的杜鹃花。

宋代对杜鹃花的栽培又有新的发展,诗人王十朋曾移植杜鹃花于庭院:“造物私我小园林,此花大胜金腰带。”南宋《咸淳临安志》:“杜鹃,钱塘门处菩提寺有此花,甚盛,苏东坡有南漪堂杜鹃诗,今堂基存,此花所在山多有之。”说明杜鹃花在杭州庭院已多见。

明代,对杜鹃花又有了进一步的深入了解,如志凉《水昌二芳记》,1563年《大理府志》、1587年李时珍《本草纲目》、《徐霞客游记》等刻本中都有不同程度关于杜鹃花的品种、习性、分布、应用、育种、盆栽等记载。如1563年《大理府记》中,记载杜鹃花谱有47个品种,大理的崇圣寺、感通寺等寺院已栽种杜鹃,并育成五色复瓣品种,《草花谱》记有“杜鹃花出蜀中者佳,谓之川鹃,花内十数层,色红甚;出四明(今浙江四明山)者,花可二、三层,色淡”。

清代,已经有了杜鹃花的盆景造型,朱国桢《涌幢小品》记有“杜鹃花以二、三月杜鹃鸟鸣时开,有两种,其一先敷叶后著花(先叶后花)色丹如血;其二先著花后敷叶(先花后叶)色淡,人多结缚力盘盂翔凤之状”之名。而且,对杜鹃花的栽培已有一整套的经验,记载也多,如《花镜》《广群芳谱》《滇南新语》《盆玩偶录》等。嘉庆年间(1796-1820)《苏灵录》将杜鹃花盆栽列为“十八学士”第六位。道光年间(1821-1850)《桐桥倚棹》中提到“洋茶、洋鹃、山茶、山鹃”的记载,说明此时中国内已引入国外杜鹃栽培了。

参考资料:杜鹃——搜狗百科

2.描述杜鹃花的诗句

【唐】李白 唐宣城见杜鹃花

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

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

【唐】李白 净兴寺杜鹃花

一园红艳醉坡陀,自地连梢簇蒨罗。

蜀魄未归长滴血,只应偏滴此丛多。

【唐】曹松 寒食日题杜鹃花

一朵又一朵,并开寒食时。

谁家不禁火,总在此花枝。

【唐】成彦雄 杜鹃花

杜鹃花与鸟,怨艳两何赊。

疑是口中血,滴成枝上花。

一声寒食夜,数朵野僧家。

谢豹出不出,日迟迟又斜。

【唐】韩偓 净兴寺杜鹃一枝繁艳无比

一园红艳醉坡陀,自地连梢簇蒨罗。

蜀魄未归长滴血,只应偏滴此丛多。

【宋】杨巽斋 杜鹃花

鲜红滴滴映霞明,尽是冤禽血染成。

羁客有家归未得,对花无语两含情。

【宋】真山民 杜鹃花

愁锁巴云往事空,只将遗恨寄芳丛。

归心千在终难白,啼血万山都是红。

枝带翠烟深夜月,魂飞锦水旧东风。

至今染出怀乡恨,长挂行人望眼中。

【宋】杨万里明发西观晨炊蔼冈(选一)

何须名苑看春风, 一路山花不负侬。

日日锦江呈锦祥。清溪倒照映山红。

3.摘抄两首描写杜鹃花的古诗

杜鹃花

作者:成彦雄

杜鹃花与鸟,怨艳两何赊。疑是口中血,滴成枝上花。

一声寒食夜,数朵野僧家。谢豹出不出,日迟迟又斜。

杜鹃花·杜鹃花发杜

杜鹃花发杜鹃啼,似血如朱一抹齐。应是留春留不住,夜深风露也寒凄。

咏杜鹃花

作者:择璘

蚕老麦黄三月天,青山处处有啼鹃。断崖几树深如血,照水晴花暖欲然。三叹鹤林成梦寐,前生阆苑觅神仙。小山拄颐愁无奈,又怕声声聒夜眠。

送杜鹃花

作者:吴融

春红始谢又秋红,息国亡来入楚宫。应是蜀冤啼不尽,更凭颜色诉西风。

杜鹃花词

作者:施肩吾

杜鹃花时夭艳然,所恨帝城人不识。丁宁莫遣春风吹,留与佳人比颜色。

4.关于杜鹃的诗句

1、《夜宿七盘岭》—— 沈佺期独游千里外,高卧七盘西。

山月临窗近,天河入户低。芳春平仲绿,清夜子规啼。

浮客空留听,褒城闻曙鸡。2、《老夫采玉歌》—— 李贺采玉采玉须水碧,琢作步摇徒好色。

老夫饥寒龙为愁,蓝溪水气无清白。夜雨冈头食蓁子,杜鹃口血老夫泪。

蓝溪之水厌生人,身死千年恨溪水。斜山柏风雨如啸,泉脚挂绳青袅袅。

村寒白屋念娇婴,古台石磴悬肠草。3、《春夕》——崔涂水流花谢两无情,送尽东风过楚城。

蝴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故园书动经年绝,华发春唯满镜生。

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烟景有谁争?4、《听筝》——柳中庸抽弦促柱听秦筝,无限秦人悲怨声。似逐春风知柳态,如随啼鸟识花情。

谁家独夜愁灯影?何处空楼思月明?更入几重离别恨,江南歧路洛阳城。5、《送梓州李使君》——王维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

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汉女输幢布,巴人讼芋田。

文翁翻教授,不敢倚先贤。6、《宣城见杜鹃花》—— 李白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又见杜鹃花。

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7、《锦瑟》—— 李商隐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8、《碧磵驿晓思》—— 温庭筠香灯伴残梦,楚国在天涯。

月落子规歇,满庭山杏花。9、《蜀道难》—— 李白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10、《琵琶行》——白居易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5.描写“杜鹃花”的古诗词有哪些

1、山石榴,一名山踯躅,一名杜鹃花,杜鹃啼时花扑扑。

九江三月杜鹃来,一声催得一枝开。江城上佐闲无事, 山下劚得厅前栽。

烂熳一阑十八树,根株有数花无数。 千房万叶一时新,嫩紫殷红鲜麹尘。

泪痕裛损燕支脸, 剪刀裁破红绡巾。谪仙初堕愁在世,姹女新嫁娇泥春。

——《山石榴寄元九》唐:白居易 2、云中台殿泥中路,既阻同游懒却还。将谓独愁犹对雨,不知多兴已寻山。

才应行到千峰里,只校来迟半日闲。最惜杜鹃花烂熳,春风吹尽不同攀。

——《雨中赴刘十九二林之期及到寺刘已先去因以四》(唐)白居易 3、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

——《宣城见杜鹃花 / 子规》唐:李白 4、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

——【唐】李白 《唐宣城见杜鹃花 》 5、杜宇竟何冤,年年叫蜀门?至今衔积恨,终古吊残魂。芳草迷肠结,红花染血痕。

山川尽春色,呜咽复谁论?——杜鹃(唐)杜牧 6、一园红艳醉坡陀,自地连梢簇?罗。蜀魄未归长滴血,只应偏滴此丛多。

——【唐】李白 《净兴寺杜鹃花 》 7、河上望丛祠,庙前春雨来时。楚山无限鸟飞迟,兰棹空伤别离。

何处杜鹃啼不歇,艳红开尽如血。蝉鬓美人愁绝,百花芳草佳节。

——河渎神(唐)温庭筠 8、一朵又一朵,并开寒食时。谁家不禁火,总在此花枝。

《寒食日题杜鹃》唐:曹松 9、杜鹃花与鸟,怨艳两何赊。疑是口中血,滴成枝上花。

一声寒食夜,数朵野僧家。谢豹出不出,日迟迟又斜。

——杜鹃花(唐)成彦雄 10、水蝶岩蜂俱不知,露红凝艳数千枝。山深春晚无人赏,即是杜鹃催落时。

——【唐】李群玉:叹灵鹫寺山榴 11、好差青鸟使,封作百花王。 ——【唐】白居易 山石榴花十二韵 12、春红始谢又秋红,息国亡来入楚宫。

应是蜀冤啼不尽,更凭颜色诉西风。——【唐】吴融:送杜鹃花 13、杜鹃花里杜鹃啼,浅紫深红更傍溪。

迟日霁光搜客思,晓来山路恨如迷。——【唐】杨行敏 失题 14、碧竿微露月玲珑,谢豹伤心独叫风。

高处已应闻滴血,山榴一夜几枝红。——【唐】雍陶 闻杜鹃 15、何须名苑看春风, 一路山花不负侬。

日日锦江呈锦祥。清溪倒照映山红。

——【宋】杨万里明发西观晨炊蔼冈(选一)。

6.赞美的杜鹃花诗词

篇一:描写杜鹃花的诗曲岸湾头,来去无尽的流水,蜿蜒曲折、深容藏幽而引人入胜容情预警,融景于情李白 唐宣城见杜鹃花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

三春三月忆三巴。【唐】李白 净兴寺杜鹃花自地连梢簇蒨罗。

只应偏滴此丛多。曹松 寒食日题杜鹃花寒食时。

此花枝。成彦雄 杜鹃花两何赊。

枝上花。野僧家。

迟又斜。韩偓 净兴寺杜鹃一枝繁艳无比自地连梢簇蒨罗。

只应偏滴此丛多。李群玉:叹灵鹫寺山榴露红凝艳数千枝。

一叫一回肠一断,一园红艳醉坡陀,蜀魄未归长滴血,一朵又一朵,并开谁家不禁火,总在杜鹃花与鸟,怨艳疑是口中血,滴成一声寒食夜,数朵谢豹出不出,日迟一园红艳醉坡陀,蜀魄未归长滴血,水蝶岩蜂俱不知,山深春晚无人赏,即是杜鹃催落时。李绅 新楼诗杜鹃如火千房拆,丹槛低看晚景中。

繁艳向人啼宿露,落英飘砌怨春风。早梅昔待佳人折,好月谁将老子同。

惟有此花随越鸟,一声啼处满山红。、七律 咏杜鹃花白紫蓝红莫一般,青枝半曳掩眉弯。

但随日月天然色,却得春秋西子鬟。 风为香浮云静静,泉因容动水潺潺。

那知秋遇鹤林友,也学僧情闲入山。白紫蓝红:杜鹃花品种繁多,除红色外仍有白、黄、粉、紫、蓝等色 西子:杜鹃花又名“花中西施”鹤林友:五代道士殷天祥,传他在镇江鹤林寺作法使春天杜鹃花在重阳节绽开形自天工势万般 参差迭宕隐回弯晴云蝶谷霞裁袂 晓日龟峰雾绕鬟百里杜鹃摇炽熠 一帘飞瀑泛幽潺登临若得吟中友 共把诗缘证此山篇二:赞美杜鹃花优美句子,描写杜鹃花的诗歌赞美杜鹃花优美句子,描写杜鹃花的诗歌三月的杜鹃,连绵数华里,争奇斗艳,竞相怒放,远远望去红遍山野,可谓壮观。

“何须名苑看春风,一路山花不负侬”。走进山的深处,云的深处,春的深处。

晨雾随风朦胧,山路弯弯悠长,杜鹃花在弯弯的路旁红了,一枝枝,一簇簇,绽放在春天里,悄然开满山岗。拔开朦朦晨雾,翘望春的来路,一团团,一片片,像晨雾里的火炬,似彩云中的霞光。

野杜鹃不象花园的,整整齐齐,中规中矩。它们高高低低,参差不齐,有如天仙不经意挥手洒落山野,岩石旁,草丛中无处不在。

有的杜鹃娇小玲珑,象小家碧玉,有的高大挺拔,如贵妇典雅大方;花开盛期,可远观,如火如荼,红艳艳的漫山遍野;也可近赏,无论待放的花蕾,还是盛开的花朵,个个娇艳欲滴,美不可言。人在山中,宛如仙境,让人流连往返。

赞美杜鹃花的现代诗句阳春三月,满山的杜鹃花已红到了极致。【赞美杜鹃花优美句子,描写杜鹃花的诗歌】赞美杜鹃花优美句子,描写杜鹃花的诗歌。

五彩缤纷的杜鹃花,仿佛是一群淳朴的山里姑娘,去赶赴一个大喜日子。好奇地簇拥着,在推推搡搡之间,鼓突着心事,窃窃地私语,争奇斗艳,竟相开放,漫山遍野的杜鹃花,开在百鸟和鸣中,开在清泉溪流旁,开在云天相接处。

漫山遍野的杜鹃花,如火焰热烈,像红绸舞动,似朝霞燃烧,把春天绘成了一幅,壮丽的风景画。美丽的杜鹃花,经过一个冬天的精心构思,给春天的山岗,披上一套最美的霓裳。

7.描写“映山红”的诗句有哪些

描写“映山红”的诗句有:

1、日日锦江呈锦样,清溪倒照映山红。--杨万里《杜鹃花》

2、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又见杜鹃花。--李白《 宣城见杜鹃花 / 子规 》

3、香灯伴残梦,楚国在天涯。月落子规歇,满庭山杏花。--温庭筠《碧磵驿晓思》

4、杜鹃花与鸟,怨艳两何赊。疑是口中血,滴成枝上花。--成彦雄《杜鹃花》

5、一园红艳醉坡陀,自地连梢簇蒨罗。--韩偓《净兴寺杜鹃一枝繁艳无比》

6、鬓云斜插映山红,春重淡香融。--陈允平《月中行》

7、杜鹃花发映山红,韶光觉正浓。--赵师侠《醉桃源》

8、谷雨风前,占淑景、名花独秀。露国色仙姿,品流第一,春工成就。--元绛《映山红慢》

9、杜鹃花发处,血泪染成丹。--汪洙《神童诗》

10、蚕老麦黄三月天,青山处处有啼鹃。断崖几树深如血,照水晴花暖欲然。三叹鹤林成梦寐,前生阆苑觅神仙。小山拄颐愁无奈,又怕声声聒夜眠。--择璘《咏杜鹃花》

11、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高翥《清明日对酒》

12、花花叶叶正含芳,丽景朝朝夜夜长。--张献翼《杜鹃花漫兴》

13、未问移栽日,先愁落地时。疏中从间叶,密处莫烧枝。--方干《杜鹃花》

映山红 [yìng shān hóng ]

一、基本释义:

映山红是一种植物,属于杜鹃科花卉,别名杜鹃花。

二、古诗中多用映山红(杜鹃花)表达多种寓意:

1、烘托伤春、惜春之情

2、抒发乡愁、思念之情

3、倾诉悲苦、哀怨之情

4、感慨险峻、亡国之情

总之,古人以映山红(杜鹃花)意象为介质,表达诗人特定的思想内容,极大地丰富了古诗词的意蕴,也让我们欣赏到了一幅绚丽多彩的图画。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