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古诗词软文

1.求引用古诗词的文章 写得好点的 初一水平

春暖花开,蜗居长沙度假的我不由想找一些描写春天的古诗读,翻开家中尘封的书柜,“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一本《古诗一日一首·春》不禁进入我的眼帘。

《古诗一日一首·春》封面上“古诗一日一首”这六个瘦劲明快的行草书,出自书法家周慧珺之手,难怪气韵不凡。书并不厚实,薄薄五厘米,淡绿的封面,几笔兰草素描,雅致极了。全书收录了91首历朝历代春歌,从1月1日到3月31日的每个春日里每天一首,而童年的我读这些春歌时的无忧之容,已如全书百来页纸张般泛黄,甚至是脆薄得令人不敢触碰。

第一首古诗是《乐府诗集》里的《春歌》:“春林花多媚,春鸟意多哀,春风复多情,吹我罗裳开。”我小的时候,喜欢缛丽、绮靡的文风,年长后,却发现古代民歌却是以极简单、朴素的语句,表达了深刻的思想。像南朝《古诗十九首》里,“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那么晓畅的诗句,却将男女之间最柔肠寸断的感情表达出来了。《春歌》也不例外,句句白话,而“春风复多情,吹我罗裳开”,让人感受到一股早春的盈盈暖意。

读《古诗一日一首·春》,内心里,我在重温自己的童年。“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我分明还记得当年小学老师是怎样一字一句地教我们读这些古诗,我们又怎样用稚嫩的声音背诵着这些古诗。中国人对世界的最初认识,往往也是从这些古典诗词而来,柳树发芽,我们便会想到“二月春风似剪刀”;梅花开了,我们会想到“暗香浮动月黄昏”;纵是落红飞舞,我们也会想到“化作春泥更护花”……

我从小生活在都市,幼时看田园诗,仅仅是想象中的一幅美景而已。现在看田园诗,却别是一番感慨。《古诗一日一首·春》里,宋诗人王庭珪的《二月二日出郊》,云:“烟村南北黄鹂语,麦垄高低紫燕飞”,极令我心旷神怡。都市喧嚣中的我们,困于俗务,眼前是高楼大厦、车水马龙、灯红酒绿,而烟村、黄鹂、麦垄、紫燕,似乎早已远离我们的视野。我的心飞跃在古诗里,在田园诗歌中找寻到若许淡泊宁静。

在翻阅《古诗一日一首·春》中,我无意间看到了自己抄写的一首古诗,即唐诗人崔护的《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我想,一定是崔护与面若桃花的少女失之交臂的爱情故事打动了我,所以八九岁的我才会用歪歪扭扭的字记下这首诗吧。也不知什么缘故,《古诗一日一首·春》一书中没有收录这首崔护的《题都城南庄》。

“燕子巢边泥带水,鹁鸪声里雨如烟”,一边读古诗,一边赏春,恰便是“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乔宗玉)

春天是最美的季节。百花争艳、草木萌发、鸟语花香都描绘了春天的美丽动人。当我一次次地翻开古诗书,我发现诗人们描写的春天就在我们身边。

在孟浩然的笔下,那快乐的小鸟叽叽喳喳的啼叫就是春天的歌声;在张志和的眼里,桃花、流水、鳜鱼成了春天的主角;在贺知章的笔下,春风又如一把剪刀,裁剪出纤柔的嫩叶,修剪出碧玉般的树干;在白居易的心中,春天就是绿如蓝的江水,就是江水边烂漫的野花;而在高鼎的诗中,春天是活泼天真的孩童,他们放学归来放纸鸢,旺盛的精力,浩荡的春风,灿烂的笑容,展现了大地一片盎然的春色。

这些丰富多彩的诗歌,无一不描绘了迷人的春天。然而当你细细品味,他们笔下春天的内涵又各不相同。孟浩然的《春晓》,“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神来之笔展现了他对春天的珍惜和怜爱;杜牧的《江南春》不遗余力地描写了千里江南的啼莺、绿树、红花、水村、山郭……但这些春天的元素已是昔日的辉煌,如同过眼云烟,“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那些故事、那些遗憾让人掩卷长叹。而在《忆江南》中,白居易则直抒胸臆地表达出他对江南——他生活过的地方的热爱。是啊!春天是美的,故乡的春天永远最出众!

这就是诗歌中光芒四射的春天,精练的概括,朗朗上口的韵律,丰富的意境让我如痴如醉。每当我背诵起这些古诗,我就像是沉浸在浪漫的花海,这就是学习的乐趣,这就是知识的海洋!我在这海洋中不断地探索,不断地发现,不断地成长,我要更上一层楼!

2.描写文章写的好的诗句

一、宋代大诗人王安石写《泊船瓜洲》时,对“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先由“到”改“过”,又换“入”,再换“满”,最后,终于炼出“绿”字,才心满意足。

使诗歌意境徒然升华,那更是千古绝唱。 二、法国著名作家福楼拜就曾对他的优秀弟子莫泊桑说:“无论你所要的是什么,真正能够表现它的句子只有一句,真正适用的动词和形容词也只有一个,就是那最准确的一句,最准确的一个动词和形容词。

其他类似的都很多。而你必须把这唯一的句子、唯一的动词、唯一的形容词找出来。”

三、宋词人宋祁对其《玉楼春》一词中的“红杏枝头春意闹”一句,也是反复锤炼,对“闹”字也数次改动,先由“到”而“浓”,最后炼字为“闹”,更是使满词生辉,在文坛上留下万代佳话。 清人刘公勇在词话里对宋祁炼字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刘赞到:“一闹字卓绝千古”。

四、我国唐代诗人贾岛为诗句“鸟栖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中的“僧敲月下门”一句究竟是用“推”还是用“敲”冥思苦想,无法定夺,竟然冲撞了京兆尹韩愈的马队,是他和韩愈一起反复“推”、“敲”,才定下用“敲”字的。 一个“敲”字,铿锵有声,使意境充满迷人的芬芳。

五、唐卢延的《苦吟》诗,“莫话诗中事,诗中难更无。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更是道尽了炼字推敲的甘苦,让人感动。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