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有没有催人奋发向上的诗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行路难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暗天。 闲来垂钓坐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注释】 ①珍馐:名贵的菜肴。 ②垂钓坐溪上:传说吕尚未遇周文王时,曾在溪(今陕西宝鸡市东南)垂钓。 ③乘舟梦日边:传说伊尹见汤以前,梦乘舟过日月之边。合用这两句典故,是比喻人生遇合无常,多出于偶然。 【简析】 ”行路难”多写世道艰难,表达离情别意。李白《行路难》共三首,蘅塘退士辑 选其一。诗以“行路难”比喻世道险阻,抒写了诗人在政治道路上遭遇艰难时,产生 的不可抑制的激愤情绪;但他并未因此而放弃远大的政治理想,仍盼着总有一天会施 展自己的抱负,表现了他对人生前途乐观豪迈的气概,充满了积极浪漫主义的情调。诗开头写“金樽美酒”、“玉盘珍馐”,给人一个欢乐的宴会场面。接着写“停 杯投箸”、“拔剑四顾”,又向读者展现了作者感情波涛的冲击。中间四句,既感叹 “冰塞川”、“雪满山”、又恍然神游千载之上,看到了吕尚、伊尹忽然得到重用。“行路难”四个短句,又表现了进退两难和继续追求的心理。最后两句,写自己理想总有一天能够实现。 全诗在高度傍徨与大量感叹之后,以“长风破浪会有时”忽开异境,并且坚信美好前景,终会到来,因而“直挂云帆济沧海”,激流勇进。蕴意波澜起伏,跌宕多姿。 二、关于李白奋发向上的故事“铁杵成针”就是关于少年李白的故事。 相传,在李白少年的时候,不喜读书,只钟情于舞刀弄剑,但却没什么长性,总是没几天就不愿学了。后来,他的父亲为了改变儿子的这种“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态度,就带他出外游玩打猎,希望借此机会能够教育儿子。 就这样,在父子两人外出的时候,少年李白在河边遇见了一位正在磨东西的老妇人。于是,好奇的李白便走过去问道:“老婆婆,你在磨什么啊?”“我在磨一根铁杵。”老妇人看了少年一眼,并未停下手中的事,边磨边说道。 老婆婆的话引起了少年李白更加强烈的好奇心,便接着问道:“为什么要磨铁杵啊?” “我要把它磨成针。” “啊?那得磨到什么时候啊?” “孩子,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做事一定要有恒心啊!” 三、有没有催人奋发向上的诗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行路难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暗天。 闲来垂钓坐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注释】 ①珍馐:名贵的菜肴。 ②垂钓坐溪上:传说吕尚未遇周文王时,曾在溪(今陕西宝鸡市东南)垂钓。 ③乘舟梦日边:传说伊尹见汤以前,梦乘舟过日月之边。合用这两句典故,是比喻人生遇合无常,多出于偶然。 【简析】 ”行路难”多写世道艰难,表达离情别意。 李白《行路难》共三首,蘅塘退士辑选其一。 诗以“行路难”比喻世道险阻,抒写了诗人在政治道路上遭遇艰难时,产生的不可抑制的激愤情绪;但他并未因此而放弃远大的政治理想,仍盼着总有一天会施展自己的抱负,表现了他对人生前途乐观豪迈的气概,充满了积极浪漫主义的情调。 诗开头写“金樽美酒”、“玉盘珍馐”,给人一个欢乐的宴会场面。 接着写“停杯投箸”、“拔剑四顾”,又向读者展现了作者感情波涛的冲击。中间四句,既感叹“冰塞川”、“雪满山”、又恍然神游千载之上,看到了吕尚、伊尹忽然得到重用。 “行路难”四个短句,又表现了进退两难和继续追求的心理。 最后两句,写自己理想总有一天能够实现。 全诗在高度傍徨与大量感叹之后,以“长风破浪会有时”忽开异境,并且坚信美好前景,终会到来,因而“直挂云帆济沧海”,激流勇进。蕴意波澜起伏,跌宕多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