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关灵渠的诗词千古灵渠 文 / 匿名 嬴政的车马,铁器般地 一路披荆斩棘,从万里之外的咸阳 桀骜不驯的湘漓的浪涛,秦人的铁蹄下 宛如秦娥的两条水袖一般,柔柔软软 始皇帝的权威和意志,延续了二千年 秦王朝的悲风,该不会再次挟着 那千古不复的豪雨,卷着 大西北草原的雄风 和黄土高原的尘埃,在岭南大地上 铺天而来?灵渠的堤石默然 灵渠依然是秦朝的灵渠,奈何 这湘江是谁的湘江?抑或 这漓水又是谁的漓水?无法回避 更无法解释的黯然,混淆着湘漓的悲鸣 抽泣成历史沾濡的迷茫和浸血的叹息 千古灵渠,蕴籍了 多少不死的英灵,汇集了 多少悲壮的情怀和慨然,在残阳的余辉中 召唤着,群舞翩然的蝙蝠 和我颤栗的缅怀 先人呵,面对无言的堤石,我只能 追忆你们的辉煌业绩,强悍的豪情 和不可违拗的意志 一块块巨大的堤石 风化断裂出一个个不死的英魂 我呼唤你们的归来 御风驾云,从天而降 在残阳的虹影中,拾回 你们曾经失落的 并带走我渴盼期待的目光 千古。 千古灵渠 文 / 匿名 嬴政的车马,铁器般地 一路披荆斩棘,从万里之外的咸阳 桀骜不驯的湘漓的浪涛,秦人的铁蹄下 宛如秦娥的两条水袖一般,柔柔软软 始皇帝的权威和意志,延续了二千年 秦王朝的悲风,该不会再次挟着 那千古不复的豪雨,卷着 大西北草原的雄风 和黄土高原的尘埃,在岭南大地上 铺天而来?灵渠的堤石默然 灵渠依然是秦朝的灵渠,奈何 这湘江是谁的湘江?抑或 这漓水又是谁的漓水?无法回避 更无法解释的黯然,混淆着湘漓的悲鸣 抽泣成历史沾濡的迷茫和浸血的叹息 千古灵渠,蕴籍了 多少不死的英灵,汇集了 多少悲壮的情怀和慨然,在残阳的余辉中 召唤着,群舞翩然的蝙蝠 和我颤栗的缅怀 先人呵,面对无言的堤石,我只能 追忆你们的辉煌业绩,强悍的豪情 和不可违拗的意志 一块块巨大的堤石 风化断裂出一个个不死的英魂 我呼唤你们的归来 御风驾云,从天而降 在残阳的虹影中,拾回 你们曾经失落的 并带走我渴盼期待的目光 千古灵渠,不息 已淹没了前人的后世,也必将 淹没后人的前程。尘世的二千年 悠悠,灵渠,万里之外,一直 痛恨着咸阳,思念着咸阳 赞桂林兴安之灵渠 漓江湘水共脉流, 楚越河山一并收。 秦皇千载功业在, 灵渠碧水映长秋。 七律 兴安灵渠 长练蜿蜒逸境幽,奇峰旖旎万般柔。 桃花雾霭青鸾绕,筀竹香薰白玉鎏。 碧树凝霜风弄影,静潭飞瀑韵横秋。 环崖秀水倾城美,千古吟魂意未休。 参 观 灵 渠 灵渠位于广西兴安县境内,是世界上最古老的 运河之一,有着“世界古代水利建筑明珠”的美誉。 于公元前214年凿成通航。其建成使湘江、漓江相 连,长江、珠江水系通航;其人字型水坝使漓湘三 七分水,相互排洪,有利灌溉;36个陡门更属世界 首创。 一渠连两江,百曲千回肠。 三七漓湘分,六六陡门创。 两水姊妹亲,九州航运畅。 八桂润沃土,千古中华强! 走进您,灵渠 走进您,灵渠; 您是一首诗,含蓄而隽永,令人回味无穷; 您是一支歌,嘹亮而动听,砥砺我们成长。 走进您,灵渠; 您是一支雄浑的号角,激荡着我们年轻的心灵; 您是一座不灭的航标,指引着我们奋进的方向。 我们因您而自豪,为您歌唱, 倾吐澎湃的激情, 燃烧思想的火花, 弘扬您的精神, 展示我们青春的风采。 您在路上, 我们在路上, 一路上与您相伴, 让希望和憧憬展翅翱翔。 2.有关灵渠的诗歌有那些千古灵渠 文 / 匿名 嬴政的车马,铁器般地 一路披荆斩棘,从万里之外的咸阳 桀骜不驯的湘漓的浪涛,秦人的铁蹄下 宛如秦娥的两条水袖一般,柔柔软软 始皇帝的权威和意志,延续了二千年 秦王朝的悲风,该不会再次挟着 那千古不复的豪雨,卷着 大西北草原的雄风 和黄土高原的尘埃,在岭南大地上 铺天而来?灵渠的堤石默然 灵渠依然是秦朝的灵渠,奈何 这湘江是谁的湘江?抑或 这漓水又是谁的漓水?无法回避 更无法解释的黯然,混淆着湘漓的悲鸣 抽泣成历史沾濡的迷茫和浸血的叹息 千古灵渠,蕴籍了 多少不死的英灵,汇集了 多少悲壮的情怀和慨然,在残阳的余辉中 召唤着,群舞翩然的蝙蝠 和我颤栗的缅怀 先人呵,面对无言的堤石,我只能 追忆你们的辉煌业绩,强悍的豪情 和不可违拗的意志 一块块巨大的堤石 风化断裂出一个个不死的英魂 我呼唤你们的归来 御风驾云,从天而降 在残阳的虹影中,拾回 你们曾经失落的 并带走我渴盼期待的目光 千古灵渠,不息 已淹没了前人的后世,也必将 淹没后人的前程。 尘世的二千年 悠悠,灵渠,万里之外,一直 痛恨着咸阳,思念着咸阳 赞桂林兴安之灵渠 漓江湘水共脉流, 楚越河山一并收。 秦皇千载功业在, 灵渠碧水映长秋。 七律 兴安灵渠 长练蜿蜒逸境幽,奇峰旖旎万般柔。 桃花雾霭青鸾绕,筀竹香薰白玉鎏。 碧树凝霜风弄影,静潭飞瀑韵横秋。 环崖秀水倾城美,千古吟魂意未休。 参 观 灵 渠 灵渠位于广西兴安县境内,是世界上最古老的 运河之一,有着“世界古代水利建筑明珠”的美誉。 于公元前214年凿成通航。 其建成使湘江、漓江相 连,长江、珠江水系通航;其人字型水坝使漓湘三 七分水,相互排洪,有利灌溉;36个陡门更属世界 首创。 一渠连两江,百曲千回肠。 三七漓湘分,六六陡门创。 两水姊妹亲,九州航运畅。 八桂润沃土,千古中华强! 走进您,灵渠 走进您,灵渠; 您是一首诗,含蓄而隽永,令人回味无穷; 您是一支歌,嘹亮而动听,砥砺我们成长。 走进您,灵渠; 您是一支雄浑的号角,激荡着我们年轻的心灵; 您是一座不灭的航标,指引着我们奋进的方向。 我们因您而自豪,为您歌唱, 倾吐澎湃的激情, 燃烧思想的火花, 弘扬您的精神, 展示我们青春的风采。 您在路上, 我们在路上, 一路上与您相伴, 让希望和憧憬展翅翱翔。 3.秦朝兴修灵渠,有谁知道灵渠的具体兴修过程吗秦始皇(公元前259年-公元前210年),姓赢名政,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建立统一大业的皇帝。 赢政13岁即 位,22岁正式主持朝政,起用一批文臣武将,实行富国强兵政策,为统一中国、称霸天下创造条件。从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10年,秦始皇进行了十年腥风血雨的残酷战争,攻克了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中央集权制的国家,从而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达几个世纪的分裂、割据局面。 秦始皇统一后,实行君主制,废除分封制,全国分为三十六郡,郡下设县。国家重大事务、任免、集军均由皇帝决定,权力集中。 对内推行统一文字、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三大措施,下令修筑通往全国直道驰道,对当时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起了重大作用;对外派兵攻匈奴,筑万里长城,当时全国人口大约两千万,而修长城、建阿房宫修陵墓,就动用了二百二十万人,占总人口十分之一。秦始皇为巩固江山,五次出巡,差不多走遍了全国。 他13岁登基,22岁亲政,39岁统一中国,50岁死于沙丘。他雄才大略,卓越建树,一生做了许多大事,对中国历史产生了巨大影响,这在历代帝王中是少见的,他不愧为“千古一帝”。 【历史功绩】 前222年开始,秦始皇开始大幅修筑以国都咸阳为中心,向四面八方延伸出去的驰道,类似现代的高速公路。驰道并实行「车同轨」,均宽五十步。 驰道的作用有数项,一说是使交通方便,以利管理六国旧地,一说主要目的为方便北方战争前线的补给,还有一说是方便始皇出巡时能畅通无阻。除秦直道和秦栈道外大多在秦故地与六国旧道以及在秦征伐六国时修建的道路上基础上拓建而成。 著名的驰道包括:上郡道、临晋道、东方道、武关道、秦栈道、西方道及秦直道。 秦始皇在扫灭六国后,为方便运送征讨岭南所需的军队和物资,于是命史禄开凿河渠以沟通长江水系的湘江和珠江水系的漓江。 运河在最终在始皇二十年(前219年)至二十三年(前215年)修成。灵渠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运河之一,它自贯通后,二千多年来就一直是岭南与中原地区之间的水路交通要道。 因此此项工程在始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重要事件】 韩国名门之后张良曾在博浪沙派刺客行刺秦始皇,未能成功。 为寻求长生不老之药,派方士徐福率童男女数千人渡东海求神仙,耗资巨大。(『楚义六帖』指徐福和童男女们在到达目的地(即现时的日本)之后一去不返,日本重臣秦氏为其后代。 不过参考《史记》与《三国志》可知,此一说法在东汉之前并未出现。至于徐福即为神武天皇说,则除了年代不合之外,更是毫无文献可考)。 【历史评价】 他是中国第一位皇帝,也是皇帝尊号的创立者,同时也是中国皇帝制度创立者,使中国进入了多民族中央集权帝制时代的人。他也使中国第一次完成了政治上的统一,形成了“车同轨,书同文”的局面,为其后各朝代谋求统一奠定了基础。 但自古以来,秦始皇一直是一个备受争议的人物。1、【评价】·正面 秦始皇在位之时,吞并六国,并发兵南征北讨,史载“百越之地,尽皆俯首”,“北扩千里”“秦王扫六合”,按战国地图看,领土几乎比战国七雄控制范围扩大了一倍。 而且秦始皇“设置郡县”,对征服后的土地注重统治和制度建设,不似其它同时代的征服者如马其顿的亚力山大,或罗马只重征服,不重制度建设;因此使统一的土地统治稳固,这才为中国现在的版图奠定了基础。后人认为,“功莫大过秦皇汉武”。 意指秦始皇在武功方面,排在汉武帝之前,历史上无出其右。至今,英语中对中国的称呼China,也是从罗马语Chin(秦)演变过来的,这在一个侧面上表现了秦帝国的影响力。 秦国自商鞅变法以来重视以法治国,秦始皇继承了这个传统,十分推崇法家人物韩非,曾自叹“若与其同游,则无恨矣”。对将领赏功罚罪,皆依法。 秦始皇虽专制,认为“朕即天下”,但有秦一代,仍是依法治国。陈胜、吴广起义,其理由也是“秦法严苛”,其罪当死,不得不反,乃是法逼民反。 而并非如后世“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那般因严重腐败,而官逼民反。后世儒家倡导人治,治国不依法,由君主一言而决,而至今日人治之风,马屁之风犹在。 秦始皇首创驿站制度,并修驿道。为庞大帝国的政令通达以及由此而来的郡县制皇权国家奠定了技术基础。 “修驿道,设郡县”,这是中国能够采用郡县制这种先进制度,而非类似西方的分封制的一个必要条件。同时期的罗马不能有效控制占领区,只能设权利极大的总督(总督总揽一地的军政大权,都是贵族,基层组织都依靠当地的原有组织),仍旧类似于分封制,这是罗马帝国后来分裂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郡县制是一种平民制度,其军政首脑都由皇帝任命,依政绩军功可上可下,可平职调动,这就导致了职业官僚和职业军人的出现。职业官僚和职业军人都可以来自平民,郡县官僚制有效的保证了平民(布衣)参政议政的权利(如李斯,蒙敖等等都是布衣,依军功政绩才出将入相),相比分封制这种贵族政治,无疑是一大历史进步。 现代国家的文官制度和军队制度就是起源于此。 秦始皇建立的秦帝国为之后近一千七百年的时间,中国在政治制度上先进于西方,从而比西。 4.秦朝建的灵渠作用是什么灵渠的凿通,沟通了湘江、漓江,打通了南北水上通道,为秦王朝统一岭南提供了重要的保证,大批粮草经水路运往岭南,有了充足的物资供应,秦军在百越战场上兵锋凌厉、势如破竹。 公元前214年,即灵渠凿成通航的当年,秦兵就攻克岭南,随即设立桂林、象郡、南海3郡,将岭南正式纳入秦王朝的版图,加上在福建建立的闽中郡,使秦朝郡级建置达到40个,形成了在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的国家。 灵渠联接了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构成了遍布华东华南的水运网。 自秦以来,对巩固国家的统一,加强南北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密切各族人民的往来,都起到了积极作用。灵渠虽经历代修整,至今依然发挥着重要作用。 5.关于古代的水利工程建设灵渠的介绍主要有哪些灵渠又称陡河或兴安运河。 沟通长江水系和珠江水 系的著名运河。在今广西兴安县境内。 秦将史禄 (监禄)于公元前219年所开。秦统一六国后,继续用兵岭南,此渠即为运送军需而开。 兴安境内,长江 支流湘水上源出海洋山向北流,珠江支流滴水的一支上源——始安水向南流,二水最近处相隔只两三里,分水岭高不过二三十米,二水之水位差不过几米,最适于开凿运河。 灵渠即巧妙利用此有利形势,辅以分水、壅水、平水、泄水工程,建成通航运河。 近代主要工程设施有铧嘴、大小天平、南北渠道和船闸斗门四部分。铧嘴分湘水为二,其一通过南渠引水入始安水,另一股通过北渠并入湘水。 渠首有大小天平溢流,南渠有泄水天平泄洪,并以湘水故道作为泄洪通道。 渠道因地势开挖与筑堤相结合,并以增加渠道弯曲度来减缓坡降,分段设斗门壅高水位以利通航,其功效相当于船闸。 这样船只即可由湘水溯流而上入漓,亦可由漓溯流入湘。灵渠自秦代起时断时复,不断进行修整改建,成为岭南与长江流域水上交通的重要通道,并有灌溉之利。 现在灵渠虽已无通航效益,但仍有灌溉、供水与旅游等综合效益。 6.带有通字的古诗含有通的古诗《帝京篇十首》李世民秦川雄帝宅,函谷壮皇居。 绮殿千寻起,离宫百雉余。连薨遥接汉,飞观迥凌虚。 云日隐层阙,风烟出绮疏。岩廊罢机务,崇文聊驻辇。 玉匣启龙图,金绳披凤篆。韦编断仍续,缥帙舒还卷。 对此乃淹留,欹案观坟典。移步出词林,停舆欣武宴。 雕弓写明月,骏马疑流电。惊雁落虚弦,啼猿悲急箭。 阅赏诚多美,于兹乃忘倦。鸣笳临乐馆,眺听欢芳节。 急管韵朱弦,清歌凝白雪。彩凤肃来仪,玄鹤纷成列。 去兹郑卫声,雅音方可悦。芳辰追逸趣,禁苑信多奇。 桥形通汉上,峰势接云危。烟霞交隐映,花鸟自参差。 何如肆辙迹,万里赏瑶池。飞盖去芳园,兰桡游翠渚。 萍间日彩乱,荷处香风举。桂楫满中川,弦歌振长屿。 岂必汾河曲,方为欢宴所。落日双阙昏,回舆九重暮。 长烟散初碧,皎月澄轻素。搴幌玩琴书,开轩引云雾。 斜汉耿层阁,清风摇玉树。欢乐难再逢,芳辰良可惜。 玉酒泛云罍,兰肴陈绮席。千钟合尧禹,百兽谐金石。 得志重寸阴,忘怀轻尺璧。建章欢赏夕,二八尽妖妍。 罗绮昭阳殿,芬芳玳瑁筵。佩移星正动,扇掩月初圆。 无劳上悬圃,即此对神仙。以兹游观极,悠然独长想。 披卷览前踪,抚躬寻既往。望古茅茨约,瞻今兰殿广。 人道恶高危,虚心戒盈荡。奉天竭诚敬,临民思惠养。 纳善察忠谏,明科慎刑赏。六五诚难继,四三非易仰。 广待淳化敷,方嗣云亭响。《初晴落景》李世民晚霞聊自怡,初晴弥可喜。 日晃百花色,风动千林翠。池鱼跃不同,园鸟声还异。 寄言博通者,知予物外志。《秋日斅庾信体》李世民岭衔宵月桂,珠穿晓露丛。 蝉啼觉树冷,萤火不温风。花生圆菊蕊,荷尽戏鱼通。 晨浦鸣飞雁,夕渚集栖鸿。飒飒高天吹,氛澄下炽空。 《远山澄碧雾》李世民残云收翠岭,夕雾结长空。带岫凝全碧,障霞隐半红。 仿佛分初月,飘飖度晓风。还因三里处,冠盖远相通。 《九月九日》李治端居临玉扆,初律启金商。凤阙澄秋色,龙闱引夕凉。 野净山气敛,林疏风露长。砌兰亏半影,岩桂发全香。 满盖荷凋翠,圆花菊散黄。挥鞭争电烈,飞羽乱星光。 柳空穿石碎,弦虚侧月张。怯猿啼落岫,惊雁断分行。 斜轮低夕景,归旆拥通庄。《石淙》李旦奇峰嶾嶙箕山北,秀崿岧峣嵩镇南。 地首地肺何曾拟,天目天台倍觉惭。树影蒙茏鄣叠岫,波深汹涌落悬潭。 □愿紫宸居得一,永欣丹扆御通三。《赐诸州刺史以题座右》李隆基眷言思共理,鉴梦想维良。 猗欤此推择,声绩著周行。贤能既俟进,黎献实伫康。 视人当如子,爱人亦如伤。讲学试通论,阡陌劝耕桑。 虚誉不可饰,清知不可忘。求名迹易见,安贞德自彰。 讼狱必以情,教民贵有常。恤惸且存老,抚弱复绥强。 勉哉各祗命,知予眷万方。《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李隆基五月符天数,五音调夏钧。 旧来传五日,无事不称神。穴枕通灵气,长丝续命人。 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方殿临华节,圆宫宴雅臣。 进对一言重,遒文六义陈。股肱良足咏,凤化可还淳。 《春台望》李隆基暇景属三春,高台聊四望。目极千里际,山川一何壮。 太华见重岩,终南分叠嶂。郊原纷绮错,参差多异状。 佳气满通沟,迟步入绮楼。初莺一一鸣红树,归雁双双去绿洲。 太液池中下黄鹤,昆明水上映牵牛。闻道汉家全盛日,别馆离宫趣非一。 甘泉逶迤亘明光,五柞连延接未央。周庐徼道纵横转,飞阁回轩左右长。 须念作劳居者逸,勿言我后焉能恤。为想雄豪壮柏梁,何如俭陋卑茅室。 阳乌黯黯向山沉,夕鸟喧喧入上林。薄暮赏余回步辇,还念中人罢百金。 《野次喜雪》李隆基拂曙辟行宫,寒皋野望通。每云低远岫,飞雪舞长空。 赋象恒依物,萦回屡逐风。为知勤恤意,先此示年丰。 《早度蒲津关》李隆基钟鼓严更曙,山河野望通。鸣銮下蒲坂,飞旆入秦中。 地险关逾壮,天平镇尚雄。春来津树合,月落戍楼空。 马色分朝景,鸡声逐晓风。所希常道泰,非复候繻同。 《幸凤泉汤》李隆基西狩观周俗,南山历汉宫。荐鲜知路近,省敛觉年丰。 阴谷含神爨,汤泉养圣功。益龄仙井合,愈疾醴源通。 不重鸣岐凤,谁矜陈宝雄。愿将无限泽,沾沐众心同。 《赋戚夫人楚舞歌》李昂定陶城中是妾家,妾年二八颜如花。闺中歌舞未终曲,天下死人如乱麻。 汉王此地因征战,未出帘栊人已荐。风花菡萏落辕门,云雨裴回入行殿。 日夕悠悠非旧乡,飘飘处处逐君王。闺门向里通归梦,银烛迎来在战场。 相从顾恩不雇己,何异浮萍寄深水。逐战曾迷只轮下,随君几陷重围里。 此时平楚复平齐,咸阳宫阙到关西。珠帘夕殿闻钟磬,白日秋天忆鼓鼙。 君王纵恣翻成误,吕后由来有深妒。不奈君王容鬓衰,相存相顾能几时。 黄泉白骨不可报,雀钗翠羽从此辞。君楚歌兮妾楚舞,脉脉相看两心苦。 曲未终兮袂更扬,君流涕兮妾断肠。已见储君归惠帝,徒留爱子付周昌。 《幸华严寺》李忱云散晴山几万重,烟收春色更冲融。帐殿出空登碧汉,遐川俯望色蓝笼。 林光入户低韶景,岭气通宵展霁风。今日追游何所似,莫惭汉武赏汾中。 《句》李忱海岳宴咸通。七载秉钧调四序,一方狱市获来苏。 《唐享昊天乐•第二》武则天瞻紫极,望玄穹。翘至恳,罄深衷。 听虽远,诚必通。垂厚泽,降云宫。 《唐明堂乐章。 7.描写湘江的古诗词有哪些1、《再上湘江》唐,柳宗元。 好在湘江水,今朝又上来。 不知从此去,更遣几年回。 2、《渡湘江》唐,杜审言。 迟日园林悲昔游,今春花鸟作边愁。 独怜京国人南窜,不似湘江水北流。 3、《秋宿湘江遇雨》唐,谭用之。 江上阴云锁梦魂,江边深夜舞刘琨。 秋风万里芙蓉国,暮雨千家薜荔村。 乡思不堪悲橘柚,旅游谁肯重王孙。 渔人相见不相问,长笛一声归岛门。 4、《晚泊湘江》唐,宋之问。 五岭恓惶客,三湘憔悴颜。 况复秋雨霁,表里见衡山。 路逐鹏南转,心依雁北还。 唯馀望乡泪,更染竹成斑。 5、《湘江曲》唐,张藉。 湘水无潮秋水阔,湘中月落行人发。 送人发,送人归,白苹茫茫鹧鸪飞。 6. 湘江 作者:许彬 (唐) 孤舟方此去,嘉景称于闻。烟尽九峰雪,雨生诸派云。 沙寒鸿鹄聚,底极龟鱼分。异日谁为侣,逍遥耕钓群。 8.找与战争有关的古诗词5首卅八、如梦令八首 1. 车骑人物图 才守东海门户, 又卫西北荒区。 此身非吾有, 白云深处安居。 云卷, 云舒, 管他是贤是愚。 2. 赠老师管仁福 师生当年分手, 相约二十年后。 两鬓添白发, 只有豪情依旧。 奋斗! 奋斗! 又是风暴雨骤。 3. 读碑窠石图 洒尽多少血泪, 留下一座丰碑。 沉默二十年, 而今展翅高飞。 思归, 思归, 待我再显神威。 4. 高祖还家 今日高祖还家, 已成千古一霸。 高阳酒徒中, 一时传为佳话。 圯上, 垓下, 从此任我叱咤。 5. 芦沟桥 爷爷谈起往事, 六十年来犹记。 洞房花烛夜, 新娘送郎抗日。 争气! 争气! 夺回每寸土地。 6. 东进序曲 沙场初逢知音, 精神为之一振。 试问我三军: 为谁报仇雪恨? 东进! 东进! 只为风调雨顺。 7. 清明上河图 当年追波逐浪, 消磨许多时光。 看清明上河, 依然熙熙攘攘。 天老, 地荒, 只有美酒飘香。 8. 灵 渠 日日多少欢娱, 夜夜多少祝福。 血脉再相连, 汇作梦中灵渠。 载歌, 载舞, 南北畅通无阻。 卅九、渔家傲四首 1. 长白山 长白山头皆冰雪, 长白山下狂风恶。 铁鞋踏破人饥渴, 林边歇: 山重水复路又折。 质天何人能晓我? 万里愁云困星锁。 人生能有几次搏? 顾四野: 可叹壮士一腔血。 2. 步 辇 图 几度寻君君不遇, 梦里依旧相眷顾。 千言万语难再叙, 向谁诉? 同在茫茫人生路。 待到枯枝发新绿, 春风吹进千万户。 子孙满堂花满树, 再相聚: 只有泪水止不住。 3. 丹崖翠谷图 昔年搬进山中住, 只为夜间能听雨。 如泣如诉如心曲, 不胜数: 为我驱散多少苦? 雨后相伴为何物? 八月桂花九月菊, 圣洁芳菲飘满屋, 入肺腑: 化作柔情千万缕。 4. 断桥香雪图 年年送花到海港, 岁岁手上留余香。 年年岁岁守寒窗, 作华章, 书中玫瑰更芬芳。 难舍青春好时光, 两鬃为谁熬成霜? 沧桑岁月话沧桑, 莫悲伤, 明日春风过长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