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鉴赏 50分】唐诗宋词各5首+简要赏析(急唐诗; 望月怀远 这是一首望月怀人的诗。由望月引起相思,竟彻夜不眠,月光是引起相思的原因,又是相思的见证。诗人通过写主人公的动作表达了主人公的内心情感。全诗意境雄浑而又幽清,语言形象真切,情与景有机地交融在一起,温婉缠绵,回味无穷。 秋夜寄丘员外 清凉的秋夜中诗人怀念友人,徘徊吟咏,推想友人也一定没有安眠,把两地相思连在了一起。这首诗从容不迫,娓娓道来,语言浅显,情意深厚,回味无穷。 渡汉江 这是宋之问从泷州(今广东罗定县)贬所逃归,途经汉江(指襄阳附近的一段汉水)时写的一首诗。诗人记述了还乡之情,描写了一个长期在外,得不到家里的书信的人,回乡途中担心家里出事,遇到熟人也不敢相问的情景,主要突出了人物的心态。这首诗曲折含蓄,真切细致。 听筝 诗中描写了一位女子为了博得意中人的青睐故意出错的情景,诗人抓住了人物的心理细节,形象地表现出人物的心理状态。全诗细腻婉转,描写传神,饶有情趣。 玉台体 南朝徐陵曾把梁代以前的诗选作十卷,定名为《玉台新咏》。这一诗集,香艳者居多。这首诗标明仿效“玉台体”写的是闺情,描写一位妇人思念丈夫,盼望丈夫回来的情景。全诗感情真挚,质朴无华,俗不伤雅,乐而不淫,别有风味。 宋词; 鹊桥仙 这是一曲纯情的爱歌。亦抒情,亦议论,哀乐交织,天上人间融为一体。尤其是末二句,使词的思想境界升华到一个崭新的高度,成为词中警句。无怪乎沈际飞评曰:"七夕以双星会少别多为恨,独谓情长不在朝暮,化臭腐为神奇。" 浪淘沙 秋风飒飒,庭院荒凉,石阶上长满了苔藓,可见好久不曾有人来过。索性再也不卷门帘,一任其遮住视线,作个眼不见心不烦。然而,要不烦可能吗?孤独之中,他怀念金陵。秋月当空后,他定会想起唐人,抒发了秦淮河上故宫的惨淡景象,觉痛至深。 诉衷情 此词开篇激荡澎湃。表现了作者精忠报国志士!但在词中,分明已是闲居山阴、尘暗貂裘的皤发老翁。 鹧鸪天 汉初邵平弃官后在长安青门外种瓜,其味甚美,久为佳话。而镜湖是水乡,不好种瓜好捕鱼。镜湖风光,清新美研,醇酒鲜鱼,又增添以好的口福。词人这种生活哪里是陆游由衷的选择呢?不过迫由现实强颜欢笑而已。 梦江南 首句直出“恨”字,“千万”直贯下句“极”字,并点出原因在于行入远“在天涯”,满腔怨恨喷薄而出。“山月”三句写景,旨在以无情的山月、水风、落花和碧云,与“千万恨”、“心里事”的有情相形,突出思妇内心的悲戚和哀伤。 2.唐诗宋词10句 并赏析 初中小学出现过的也行 要耳熟能详的唐诗1、《回乡偶书》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诗中运用对比的艺术手法,细致传神地表达了诗人重返阔别数十年的家乡时那种既感喜悦又觉陌生的复杂感情,读来觉得入情入理,亲切自然。首句“少小离家老大回”,以简洁平实的语言概括了自己大半生的经历。 次句“乡音无改鬓毛衰”,则通过变(鬓衰)与不变(乡音无改)的对比,表现出诗人尽管客游他乡多年但思恋故土之心始终没有改变的老而弥笃的情怀。三、四句“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其中暗含了诗人这家乡儿童之位置变换的对比,使画面顿时呈现为欢快明朗的喜庆色彩。 2、《谓城曲》 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二句,紧紧抓住富有特征和代表性的景物进行描写,展现一幅清新明朗、和谐悦目的艺术画面。“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二句,是饯行时的送别辞。 从诗人这热情洋溢而又朴素自然的劝酒辞中,我们不仅可以窥见诗人珍视友谊、热爱生活的丰富的内心世界,同时也可以想象到诗人临风把盏的潇洒倜傥的形象。这首诗它饱含着依依惜别的深情,真挚感人而不伤感。 在王维活着的时候,这首诗就被谱入乐府,成为有名的“阳关三叠”,广泛传唱,在后世更不知引起过多少离人的共鸣。3、《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首句写身在异乡的诗人每到佳节倍加思念故乡的兄弟亲人。第二句是全诗的诗眼和感情主线。 埋下了热闹欢愉的节日场面的伏笔,因而就愈使人感到身“在异乡为异客”的孤寂的游子形象,更加鲜明。“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由自己思亲,从而更加深了诗人珍视兄弟手足之情、思念家乡亲人的情思。古时有重阳节佩茱萸登高饮菊花酒可以消灾避邪之说。 4、《玉阶怨》 李白 玉阶生白露, 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晶帘, 玲珑望秋月。 李白的《玉阶怨》,虽曲名标有“怨”字,诗作中却全不见“怨”字。无言独立阶砌,以致冰凉的露水浸湿罗袜;足见夜色之浓,伫留之久,怨情之深。 “罗袜”,体现人之仪态、身份形神兼具。 “却下”二字,以虚字传神,这一转折,似断实连;似欲一笔宕开,推却愁怨,实则经此一转,字少情多,直入幽微。 “玲珑”二字,看似不经意之笔,实则极具匠心。以月之玲珑,衬人之幽怨,从反处着笔,非正面涂抹堪及。 5、《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前两句旨在点题,引出了相互惜别的人物、地点、时令和友人要前往的目的地。也借景抒情地表现出盛唐时代人们积极奋发的精神面貌。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是从诗人的眼光和角度写孟浩然乘船在江中顺流而下,李白在楼前伫立之久足见友谊之深长和心情之惆怅了。可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6、《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首句是写李白“闻王昌龄左迁”时的暮春景象。“杨花落尽”写出了春光消逝时的萧条景况。 杜鹃泣血悲鸣,进一步渲染环境气氛的黯淡,凄楚。次句对王昌龄“左迁”赴任路途险远的描画,内心凄楚更兼环境萧凉,更显出李白对诗友远谪的关切与同情。 三、四句是寄情于景,对诗友进行由衷的劝勉和宽慰。7、《独坐敬亭山》 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独坐敬亭山》通过对敬亭山的吟咏,抒发了诗人对黑暗现实的不满之情,表现了诗人倔强、孤傲、清高的精神,暗示了自己因为强烈要求个性解放、反抗封建权贵而遭到的排挤和迫害的苦闷,只有在大自然中才能得到短暂的安慰和解脱。 这首诗中,本来是抒情主体李白独坐山岩凝视敬亭山之主峰,但是,诗人却用拟想的方式将抒情客体敬亭山拟人化,并让抒情客体化被动为主动,心心相印地与诗人神往。8、《绝句》 杜甫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然。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开头两句先以对偶句写景。是以“画法为诗法”(《杜臆》),采用工笔描绘、对比衬托来取得其艺术效果的。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今年的春天转眼又要过去了,什么时候才能回到故乡去呢?这里的“看”字和“又”字,都写得很有分量。“看”,是指观看,观赏。 春色诱人,确实值得人流连欣赏,但是年复一年的而回乡的愿望却始终不能实现。“又”字包含着诗人诸多感慨在内。 “何日是归年”,表达的是一种身不由己之感。9、《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 杜甫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 白在娇莺恰恰啼。 在去往黄四娘家的小径两旁,姹紫嫣红。 微风吹来,枝条在微微颤动,似乎不胜花重,“压”、“低”两字不但写出花朵的多而大,同时从静态中写出微微的动态,更赋予花枝以感情,引发读者的广泛联想。“留连戏蝶”应是“戏蝶留连”的倒装,这里的“戏”和“舞”都用了拟人之法,当诗人从视觉、嗅觉感知外界自。 3.唐诗宋词里为爱情伤感的诗词想要么?我有很多,先别关闭问题呐,我慢慢发,我打字慢。 以下是纳兰容若的词:《忆江南》昏鸦尽,小立恨因谁?急雪香阁絮,轻风吹到胆瓶梅,心字已成灰。 《长相思》山一程,水一程,身向逾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如梦令》正是辘轳金井,满砌落花红冷。蓦地一相逢,心事眼波难定。谁省?谁省?从此dan(4声,手机打不出,是红藕香残玉dan秋的dan)纹灯影。 《如梦令》纤月黄昏庭院,语密翻教醉浅。知否那人心,旧恨新欢相伴。谁见?谁见?珊枕泪痕红泫。《相见欢》微云一抹遥峰,冷溶溶,恰与个清晓画眉同。 红蜡泪,青绫被,水沉浓。却与黄矛野店听西风。 《鬓云松令》枕函香,花径漏。依约相逢,絮语黄昏后。时节薄寒人病酒,划地梨花,彻夜东风瘦。 掩银屏,垂翠袖。何处吹萧,脉脉情微逗。肠断月明红豆蔻,月似当初,人似当初否? 《相见欢》落花如梦凄迷,麝烟微。又是夕阳潜下小楼西。 愁无限,消瘦尽,有谁知?闲教玉笼鹦鹉念郎诗。 《酒泉子》谢却荼蘼,一片明月如水。篆香消,犹未睡,早鸦啼。 嫩寒无赖罗衣薄,休傍阑干角。最愁人,灯欲落,雁还飞。 《浣溪沙》五字诗中目乍成。尽教残福折书生。手妥裙带那时情。 别后心期和梦沓。年来憔悴与愁并。夕阳依旧小窗明。 以下是姜夔的:《鹧鸪天 元夕有所梦》肥水东流无尽期,当初不合种相思。梦中未比丹青见,暗里忽惊山鸟啼。 春未绿,鬓先丝,人间别久不成背。谁教岁岁红莲夜,两处沉吟各自知。 《踏沙行》燕燕轻盈,莺莺娇软,分明又向化胥见。夜长争得薄情知,春初早被相思染。 别后书辞,别时针线,离魂暗逐朗行远。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 以下是韦庄的词:《女冠子》昨夜夜半,枕上分明梦见。语多时,依旧桃花面,频低柳叶眉。 半羞还半喜,欲去又依依,觉来知是梦,不胜悲。(春闺词,他的貌似都是这类型的,就不发了,好想不合要求) 以下是陆游与唐婉的《钗头凤》:(一):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邑(要加三点水)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二)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风晓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 以下是欧阳修的:《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风幕,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花飞过秋千去。 《清平乐春晚》留春不住,费尽莺儿语。满地残红宫锦污,昨夜南园风雨。 小怜初上琵琶,晓来思绕天涯。不肯画堂朱户,春风自在杨花。 《诉衷情》清晨帘幕卷轻霜,呵手试梅妆。都缘自有离恨,故作远山长。 思往事,惜流芳,易成伤。拟歌先敛,欲笑还颦,最断人肠。 以下我是晏殊的:《蝶恋花》栏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西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木兰花》池塘水绿风微暖,记得玉真初见面。重头歌韵响铛琮,入破舞腰红乱旋。 玉沟栏下香阶畔,醉后不知斜日晚。当时共我赏花人,点检如今无一半。 以下是晏几道的:《蝶恋花》醉别西楼醒不记,春梦秋云,聚 散真容易。斜月半窗还少睡,画屏闲展吴山翠。 衣上酒痕诗里字,点点行行,总是凄凉意,红烛自怜无好计,夜寒空替人垂泪。 《木兰花》东 风又作无情计,艳粉娇红吹满地。碧楼帘影不遮愁,还似去年今日意。 谁知错管春残事,到处登临曾费泪。此时金盏直需深,看尽花落能几醉。 4.找几首伤感的宋词伤感这个词内涵很多,大到国恨,小到家仇,个人情感,各方面的都挑几首有代表性供你参考吧: 李煜: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 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 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雨霖铃 柳永 寒蝉凄切。 对长亭晚, 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 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 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 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 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 更与何人说? 蝶恋花 柳永 伫倚危楼风细细, 望极春愁, 黯黯生天际。 草色烟光残照里, 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 对酒当歌, 强乐还无味。 衣带渐宽终不悔, 为伊消得人憔悴。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苏轼 缺月挂疏桐, 漏断人初静。 谁见幽人独往来, 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 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 寂寞沙洲冷。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 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 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 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 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 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 明月夜,短松冈 卜算子·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 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 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 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 只有香如故。 钗头凤 陆游 红酥手,黄滕酒。 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 一怀愁绪, 几年离索。 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 泪痕红浥鲛绡透。 桃花落,闲池阁。 山盟虽在, 锦书难托。 莫,莫,莫! 江城子 苏轼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 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 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蝶恋花 欧阳修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采 桑 子 书博山道中壁 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一 剪 梅 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宇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又上心头。 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候,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踏莎行 秦观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扬州慢 姜夔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蝶恋花 晏殊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无尺素,山长水远知何处. 小重山 岳飞 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 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 白首为功名。旧山松竹老,阻归程。 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玉楼春 宋•晏殊 绿杨芳草长亭路,年少抛人容易去。 楼头残梦五更里,花底离情三月雨。 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 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摊破浣溪沙(一名山花子) 李璟 菡萏香消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 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多少泪珠无限恨,倚阑干。 相见欢 李煜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类似的词还有很多,粗略来说,李煜,李清照,秦观,柳永,晏殊,晏几道,姜夔等人都是婉约派词人中的高手,你可以在他们的作品中再详细看看,当然并不是豪放派词人就没有伤感的作品,比如苏轼,辛弃疾陆游等的作品中伤感之作也非常出色,无法一一列举,以上作品供你参考。 还有象李清照的声声慢,就是“寻寻觅觅。 ”那首,也很伤感,别的网友发过了,你看看.。 5.优美,唯美,忧伤的古诗,宋词《江城子》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卜算子》李之仪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诗经·邶风·击鼓》 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土国城漕,我独南行。 从孙子仲,平陈与宋。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于嗟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上邪》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6.求一些优伤 淡雅 唯美的古诗词这简单啊! 我个人认为我泱泱中华,在其璀璨的民族文化中,诗词歌赋算得上是其中最耀眼夺目了。 从最早的《诗经》开始,到唐诗、宋词,其中忧伤、淡雅、唯美的诗词数不胜数。 《诗经》我就不怎么多说了,很复杂。 (注:鉴于你说的是忧伤、淡雅、唯美的古诗词,因此我便有了局限性。 那我还是谈人好了。) 《诗经》我就不怎么多说了,很复杂。 唐诗中,我想李商隐的诗应该很和你的口味吧!他的诗朦朦胧胧,即忧伤且唯美,是抒情的能手。特别是其中的无题诗。 还有王维,他号“诗佛”、“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其诗的风格应该也和你的口味吧! 至于宋词。符合你口味的就太多了,晏们两父子(晏殊、晏几道)、秦少游(秦观)、柳永(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李清照…… 提到词,符合你口味的我想应该还有两人。南唐后主李煜、清朝第一才子纳兰性德(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曾说“北宋以来,一人而已”)。 由于时间原因,我不能多说了。 如果楼主对诗词有兴趣,可加我QQ一起聊!(552067126) 7.求10篇唐诗宋词的鉴赏文章长恨歌 七言古诗 白居易 汉皇重色思倾国, 御宇多年求不得。 杨家有女初长成, 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难自弃, 一朝选在君王侧。 回眸一笑百媚生, 六宫粉黛无颜色。 春寒赐浴华清池, 温泉水滑洗凝脂。 侍儿扶起娇无力, 始是新承恩泽时。 云鬓花颜金步摇, 芙蓉帐暖度春宵。 春宵苦短日高起, 从此君王不早朝。 承欢侍宴无闲暇, 春从春游夜专夜。 后宫佳丽三千人, 三千宠爱在一身。 金屋妆成娇侍夜, 玉楼宴罢醉和春。 姊妹弟兄皆列土, 可怜光彩生门户。 遂令天下父母心, 不重生男重生女。 骊宫高处入青云, 仙乐风飘处处闻。 缓歌慢舞凝丝竹, 尽日君王看不足。 渔阳鼙鼓动地来, 惊破霓裳羽衣曲。 九重城阙烟尘生, 千乘万骑西南行。 翠华摇摇行复止, 西出都门百余里。 六军不发无奈何, 宛转蛾眉马前死。 花钿委地无人收, 翠翘金雀玉搔头。 君王掩面救不得, 回看血泪相和流。 黄埃散漫风萧索, 云栈萦纡登剑阁。 峨嵋山下少人行, 旌旗无光日色薄。 蜀江水碧蜀山青, 圣主朝朝暮暮情。 行宫见月伤心色, 夜雨闻铃肠断声。 天旋地转回龙驭, 到此踌躇不能去。 马嵬坡下泥土中, 不见玉颜空死处。 君臣相顾尽沾衣, 东望都门信马归。 归来池苑皆依旧, 太液芙蓉未央柳。 芙蓉如面柳如眉, 对此如何不泪垂? 春风桃李花开日, 秋雨梧桐叶落时。 西宫南内多秋草, 落叶满阶红不扫。 梨园子弟白发新, 椒房阿监青娥老。 夕殿萤飞思悄然, 孤灯挑尽未成眠。 迟迟钟鼓初长夜, 耿耿星河欲曙天。 鸳鸯瓦冷霜华重, 翡翠衾寒谁与共? 悠悠生死别经年, 魂魄不曾来入梦。 临邛道士鸿都客, 能以精诚致魂魄。 为感君王辗转思, 遂教方士殷勤觅。 排空驭气奔如电, 升天入地求之遍。 上穷碧落下黄泉, 两处茫茫皆不见。 忽闻海上有仙山, 山在虚无缥缈间。 楼阁玲珑五云起, 其中绰约多仙子。 中有一人字太真, 雪肤花貌参差是。 金阙西厢叩玉扃, 转教小玉报双成。 闻道汉家天子使, 九华帐里梦魂惊。 揽衣推枕起徘徊, 珠箔银屏迤逦开。 云鬓半偏新睡觉, 花冠不整下堂来。 风吹仙袂飘飘举, 犹似霓裳羽衣舞。 玉容寂寞泪阑干, 梨花一枝春带雨。 含情凝睇谢君王, 一别音容两渺茫。 昭阳殿里恩爱绝, 蓬莱宫中日月长。 回头下望人寰处, 不见长安见尘雾。 唯将旧物表深情, 钿合金钗寄将去。 钗留一股合一扇, 钗擘黄金合分钿。 但教心似金钿坚, 天上人间会相见。 临别殷勤重寄词, 词中有誓两心知。 七月七日长生殿, 夜半无人私语时。 在天愿作比翼鸟, 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 此恨绵绵无绝期。 【注解】: 1.汉皇:指唐明皇。 2.御宇:上帝治理天下。 3.“姊妹”句:姊妹指杨贵妃受宠后,其姊妹三人皆封夫人。 4.渔阳鼙鼓:指安禄山在渔阳起兵叛乱。 5.薄:临近、靠近。 6.信:任凭。 7.碧落:道家称天空为碧落。 8.青娥:年轻美貌的女子。 9.玉扃(jiong1):门闩。 10.迤(yi3)逦(li3)开:一路敞开。 11.阑干:纵横。 12.“昭阳”两句:意谓和玄宗的恩爱已成为过去,永远断绝了。在蓬莱宫中却要长久度过寂寞的岁月。 13.钿(dian4)合:镶金花的合子。 14.“此恨”句:玄宗和杨贵妃生死离别的遗恨,永无绝期。 【赏析】: 这是一首著名的歌颂爱情的长篇叙事诗,作于元和元年(806)。全诗形象地叙述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 情悲剧。 诗人借历史人物和传说,创造了一个回旋宛转的动人故事,并通过塑造的艺术形象,再现了现实 生活的真实,感染了千百年来的读者。诗的主题是“长恨”。 从“汉皇重色思倾国”起第一部分,叙述安 史之乱前,玄宗如何好色、求色,终于得到了杨氏。而杨氏由于得宠,(又鸟)犬升天。 并反复渲染玄宗之 纵欲,沉于酒色,不理朝政,因而酿成了“渔阳鼙鼓动地来”的安史之乱。这是悲剧的基础,也是“长恨 ”的内因。 形象地暗示唐玄宗迷色误国,是这悲剧的根源。“六军不发无奈何”起为第二部分,具体描述 了安史之乱起后,玄宗的仓皇出逃西蜀,引起了“六军”驻马要求除去祸国殃民的贵妃,“宛转娥眉马前 死”是爱情悲剧的形成。 这是故事的关键情节。杨氏归阴后,造成玄宗在蜀中的寂寞悲伤和缠绵悱恻的相 思。 诗以酸恻动人的语调,描绘了玄宗这一“长恨”的心情,揪人心痛,催人泪下。“临邛道士鸿都客” 起为第三部分,写玄宗借道士帮助于虚无缥渺的蓬莱仙山中寻到了杨氏的踪影。 诗人采用浪漫主义手法, 忽而天上,忽而人间,在仙景中再现了杨氏“带雨梨花”的姿容,并以含情脉脉,托物寄词,重申前誓, 表示愿作“比翼鸟”、“连理枝”,进一步渲染、深化“长恨”的主题。结局又以“天长地久有时尽,此 恨绵绵无绝期”深化了主题,加重了“长恨”的分量。 令人低回沉思。全诗写情缠绵悱恻,书恨杳杳无穷 。 文字哀艳动人,声调悠扬宛转,千古名篇,常读常新。“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 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正是诗人借前代帝妃的悲剧,抒发自己的痛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