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物候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白居易《游庐山大林寺》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杜甫《水槛遣心二首》之一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赊。 澄江平少岸,幽树晚多花。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杜甫《屏迹三首》之一用拙存吾道,幽居近物情。 桑麻深雨露,燕雀半生成。村鼓时时急,渔舟个个轻。 杖藜从白首,心迹喜双清。贾至 《巴陵夜别王八员外》 柳絮飞时别洛阳,梅花发后到三湘。 世情已逐浮云散,离恨空随江水长。 贺知章《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线。 不知细对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欧阳修《鸟啼》穷山候到阳气生,百物如与时节争。 花深叶暗耀明日,日暖众鸟皆嘤鸣。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之一竹外桃花三两技,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赵师秀《约客》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袁枚《题桃树》二月春归风雨天,碧桃花下感流年。 残红尚有三千树,不及初开一朵鲜。 二、求关于物侯的诗句,谚语和名言1.人间四月芳菲尽,山上桃花始盛开。 2.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3.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又吹生。 4.穷山候至阳气生,百物如与时节争。花深叶暗耀明日,日暖众鸟皆嘤鸣。 5.平生诗句领流光,绝爱初冬万瓦霜 6.卧听百舌语帘栊,已是新春不是冬 7.今年寒到江乡早,末及中秋见雁非。八十老翁顽似铁,三更风雨采菱归。 8.野人无历日,鸟啼知四时。二月闻子规,春耕不可迟。三闻闻黄鹂,幼妇悯蚕饥。四月鸣布谷,家家蚕土簇。五月鸣雅舅,苗稚忧草茂。 9.布谷布谷天未明,架犁架犁人起犁。 10.天寒水鸟自相依,十百为群戏落晖。过尽行人都不起,忽闻冰响一齐飞。 11.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12.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13.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14.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15.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荫。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16.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17.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18.碧玉状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19.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又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20.昨夜西风吹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 21.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22.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十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23.九月九日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24.远山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25.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三、有谁知道关于“物候”的谚语,诗句和24个节气的名称24个节气 立春 the Beginning of Spring : 春季开始,立是开始的意思,春是蠢动,表示万物开始有生气。 雨水 Rain Water : 春到人间,降雨开始增多,春雨绵绵。 惊蛰 [the Waking of Insects] : 虫类冬眠或隐藏起来,伏著不动,叫做蛰。 春雷响起,惊醒蛰伏地下冬眠的虫类,将开始出土活动。 春分 the Spring Equinox : 春季过了一半,此时阳光直射赤道上,这一天太阳从正东方升起,落於正西方,地球上南北半球受光相等,昼夜长短相等,古代曾称春分与秋分为昼夜分。 清明 Ching Ming : 天气逐渐和暖,春暖花开,草木开始萌发茂盛,大地一片气清景明的现象。 谷雨Grain Rain: 雨生百谷的意思,此时农夫刚完成春耕,田里的秧苗正需大量的雨水滋润,适时且足够的雨水才能使谷物成长茁壮。 但此时的气候,却时晴时雨,时冷时热,最让人不易捉摸。 立夏summer begins: 夏季开始,此时已出现温暖的气候,万物迅速生长。 小满grain fills : 满指谷物籽粒饱满,稻谷和麦类等夏熟农作物行将结实,等待成熟,但尚未达到饱满的程度。 芒种Bearded Grain: 有芒作物开始成熟,结实成穗,此时也是秋季作物播种的适当时节。 夏至summer solstice: 炎热的夏天真正到来,此时阳光直射北回归线上,北半球受光最多,是白天最长黑夜最短的一天,中午时太阳的仰角是一年里最高的,因此日影是一年中最短的,过了夏至日,白天渐渐变短,夜晚慢慢加长。 小暑Slight Heat;Moderate heat: 暑是炎热之意,此时天气开始逐渐炎热,但是还没有热到极点,虽然夏至时北半球受阳光照射时间最长,由於太阳射来的热力必须先对地面和大气加温,才能把热储存於大气中,所以天气从夏至开始慢慢加热,经过小暑后,热度才会逐渐升高到极点。 大暑Great heat: 气候酷热到达高峰。 立秋[the Beginning of Autumn: 秋季开始,气温将由热转凉,凉爽舒适的秋天就要来临。 处暑[the Limit of Heat: 处是止的意思,表示夏天的暑气到此终止,但有时晴天的下午,炎热不亚於暑夏,可视为夏的回光返照。 白露White Dew: 天气已经转凉,夜晚时空气中所含的水汽,接触到地面上因辐射而迅速冷却的物体,於是部份凝结为水滴而附於地面的花草树叶上,这些透明晶莹的水珠,我们就称它为白露。 秋分[the Autumnal Equinox : 秋季过了一半,同春分一样,此时阳光直射赤道上,地球上南北半球受光相等,昼夜长短相等。 寒露 Cold Dew : 此时已届深秋,天气转冷,早晚所接触到的雾气和露水,感觉寒意沁心,而草木行将枯萎。 霜降hoar frost descends : 天气渐寒,当地面的物体温度降至摄氏零度或以下,接触的水汽直接结霜附於其上。 立冬the Beginning of Winter] : 冬季开始,冬是终了,作物已收割贮藏,农事完成。 小雪Slight Snow (: 气候寒冷,此时节空气中的水汽在温度冷至摄氏零度以下时,会凝成结晶状的固体由空中降下,称为降雪,不过降雪量不多且不大。 大雪heavy snow : 天气更寒冷,大雪纷飞,地面积雪。 冬至[the Winter Solstice]: 严冬来临,此时阳光直射南回归线上,北半球受光最少,是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中午时太阳的仰角是一年里最低的,日影是一年中最长的。 小寒: 天气相当寒冷,虽进入严冬但尚未到达最冷的时候。 大寒: 天气酷寒,是一年中最冷的日子。 谚语:1、早起浮云走,中午晒死狗 2、早怕南云漫,晚怕北云翻 3、早看东南,晚看西北 4、云从东南涨,有雨不过晌 5、日出红云升,劝君莫远行; 日落红云升,来日是晴天 6、日落云里走,地雨半夜后 7、乌云接日高,有雨在明朝; 乌云接日低,有雨在夜里 8、乌龙打坝,不阴就下。 9、云在东,雨不凶; 云在南,河水满 10、天上钩钩云,地上雨淋淋 成语: 春暖花开 风和日丽 皓月千里 秋高气爽 铄石流金 雪虐风饕 诗句:风马牛不相及。《左传 僖公四年》 枳句来巢,空穴来风。 战国 楚 宋玉《 风赋》 金以刚折,水以柔全;山以高陊,谷以卑安。 晋 葛洪《抱朴子 广 譬》 水性自云静,石中本无声。 如何两相激,雷转空山惊。 唐 韦应物《听嘉陵江水声寄深上人》 草木本无意,荣枯自有时。 唐 孟浩然《江上寄山阴崔少府国辅》 。 四、关于物候的诗句或谚语,并写明这表现的是那一种物候现象1、“黄荆叶子包得过一粒谷,桐子树叶子包得过一个蛋。” 意为早稻该浸种了。 2、“桐子树开花,该浸一季晚稻种啦。” 3、“一白早,二白好,三白栽也好不栽也好。”意思是按三白草叶子的变化确定栽一季晚禾的时间。 三白草,多年生草本,夏季开花,从花序下最下端一片叶起,有1-3片叶先后成白色。当白第一片叶子时,栽晚禾早了一点;当白第二片叶子时,正好栽晚禾;等到白第三片叶时,就太晚了,不栽为好。 4、“枫树发芽,净棍称爷。”净棍-苦汉。 枫树发了芽,天气逐渐暖和,可以少穿衣服。 5、“枫树落叶,净棍落劫。” 枫树落叶了,天气逐渐变冷,要挨冻了。 6、“桂花飘香,蛇虫不安。” 天气渐渐冷起来了。 7、“毛粟开口,九月初头;毛粟纯黄,九月重阳。” 意指毛粟黄熟,已到了农历九月重阳节。 8、“苦槠乌,十月初;苦槠颤,十月半。” 苦槠成熟,已到农历十月初;苦槠落地时,则是十月中旬了。 [动物物候] 动物的蛰眠、复苏、始鸣、绝鸣、迁徒等均与节候有密切关系。 县内常见的物候动物有: 大雁 冬来春去,可见飞经县境上空。 家燕 “清明”后始见,筑巢于屋檐或屋梁上,至“秋分”后离去。 布谷鸟 “清明”始鸣“割麦栽禾”,“立夏”后绝鸣。 白鹭 成排站着,涨大水的前兆。 乌鸦 成群惊飞,预示着大雪将降。 蝉 “小暑”始鸣,谚云:“唔唔须须(指蝉)叫,街上新米粜。” “秋分”绝鸣。 飞白蚁 出洞飞走,预示着高温、高湿、低压、闷热难当,将降暴雨。 蚂蚁 结队迁徒,将有雨降。 青蛙 “清明”前几天始鸣,“立冬”前绝鸣。 蛇 “惊蛰”出洞活动,“立冬”进洞冬眠。 蜻蜓 结群低暗淡,将降暴雨。 鱼鳅 在水面上打花,预示将有雨降。 [非生物物候] 县内民间流传的非生物物候谚语主要有: 1、枕头回潮,雨在明朝 2、炊烟塞灶,大雨将至。 3、家具发潮,有雨淋头。 4、云走东,雨不凶;云走南,水满塘;云走西,水产陂;云走北,晒死贼。 5、础润而雨,月晕而风。 6、霜重见晴天。 7、乌云接落日,不落今日落明日。 8、雷公先唱歌,有雨冒几多。 9、春雾晴,夏雾雨,秋雾晒死鬼,冬雾多雪雨。 10、朝霞有雨晚霞晴。 11、懒龙(虹)降东,有雨不凶;懒龙降雨,大水产陂;懒龙降南,落雨不长;懒龙降北,冒雨磨墨。 12、天上鱼鳞斑,晒谷不用翻。 五、语文诗词请帮忙找几条描写春夏秋冬物候的诗句(谢谢啦一、春 1.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孟浩然《春晓》) 2.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3.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王维《相思》) 4.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杜甫《春夜喜雨》) 5.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6.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李绅《悯农》) 7.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8.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己亥杂诗》) 9.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 10.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叶绍翁《游园不值》) 春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春雨??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春花??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春夜??更深月夜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春水??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春风??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春光??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春游??东风知我欲山,吹断檐间积雨声。 春景??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 春思??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春寂??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春愁?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春梦??枕上片时春梦中,行尽江南数千里。 春恨??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和月。 春归??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二、夏 诗中夏 1.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白居易:《观刈麦)) 2.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 (李商隐:(晚晴)) 3.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 (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 4.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 (杜甫:《夏夜叹》) 5.农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戴复古:《大热》) 6.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 (李昂:《夏日联句》) 7.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岑参:《水亭送华阴王少府还县》) 8.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 (范成大:《喜晴》) 9.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杜甫:《江村》) 10.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阳阴正可人。 (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 四月维夏,六月徂暑 徂:开始。 《诗经·小雅·四月》 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 首夏:孟夏,农历四月。 歇:盛及而衰。 南朝宋·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 丽景烛春余,清阴澄夏首 春余:春末。 夏首:夏初。 南朝梁·王僧儒《侍宴》 麦随风里熟,梅逐雨中黄 北周·庾信《奉和夏日应令》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写夏季傍晚日落、月上、乘凉之景。 唐·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小池残暑退,高树早凉归 唐·沈?缙凇断耐碓⒅笔≈小? 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 轩:窗。 唐·杜甫《夏夜叹》 绿阴生昼静,孤花表春余 孤花:一枝花。春余:春天剩余之景,时已至初夏。 唐·韦应物《游开元精舍》 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 岚:雾气。 唐·岑参《水亭送华阴王少府还县》 夏半阴气始,淅然云景秋 夏半:夏季过半,农历五月半后。 淅:风吹拂的样子。 唐·韩愈《送刘师服》 残暑蝉催尽,新秋雁带来 唐·白居易《宴散》 江南孟夏天,慈竹笋如编。 蜃气为楼阁,蛙声作管弦 孟夏:初夏,指农历四月。 慈竹:竹名,亦称子母竹。 如编:象编排起来一样。蜃气:古人以为蜃(大蛤)吹气可成楼阁虚景,实际是光线穿过不同密度的空气,经过折射,把远景显现在空中的一种幻影,也称为海市蜃楼。 管弦:形容蛙的鸣叫象奏乐一样。 唐·贾?m《孟夏》 岩溜喷空晴似雨,林萝碍日夏多寒 岩溜句:岩上的泉水瀑布,凌空进发,一片云烟,象是晴天挂起一幅雨帘。 林萝句:林间藤萝缠绕,浓荫蔽日,使人在盛夏感到凉意。 唐·方干《题报恩寺上方》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盛一院香 水晶帘:形容映入水中的楼台倒影象水晶的帘子一样晶莹明澈。 唐·高骈《山亭夏日》 墙头雨细垂纤草,水面风回聚落花 唐·张?《夏日题老将林亭》 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 麦气:麦收时的气息。 花时:花开之时。 宋·王安石《初夏即事》 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 芳菲:芳香的花草。 可人:合人心意。 宋·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午阴嘉树清圆 嘉树:树的美称。 意谓雏莺在和风中长大了,充足的雨水催肥了梅子,正午,树下形成了清凉的圆形树阴。 宋·周邦彦《满庭芳·夏景》 过雨荷花满院香,沈李浮瓜冰雪凉 沈李浮瓜:瓜果浸于寒水之中。 宋·李重元《忆王孙·夏词》 三、秋 王维: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苏幕遮 [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暗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沁园春 长沙 **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