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汉南丽红唐诗

1.唐诗题目

《富平少侯》《随师东》《春游》《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夕阳楼》《有感二首》《重有感》《曲江》《寿安公主出降》《安定城楼》《马嵬二首》《玉山》《自况》《咏史》《垂柳》《淮阳路》《即日》《春晓自遣》《菊》《秋日晚思》《幽居冬暮》《小园独酌》《落花》《寄令郎狐中》《汉宫词》《华山提王母庙》《海上》《海客》《岳阳楼》《梦泽》《晚晴》《城上》《高松》《端居》《宋玉》《北楼》《木兰花》《听鼓》《汉南书事》《梦令狐学士》《流莺》《对雪二首》《题汉祖庙》《蝉》《房中曲》《代贵公主》《武侯庙古柏》《夜雨寄北》《忆梅》《南朝》《齐宫词》《风雨》《锦瑟》《天津西望》《隋宫守岁》《龙池》《贾生》《牡丹》《曾柳》《关门柳》《和张秀才落花有感》《咏云》《微雨》《霜月》《泪》《碧城三首》《嫦娥》《石城》《春雨》《鸳鸯》《寄远》《闻歌》《北青萝》《访隐者不遇成二绝》《寄蜀客》《乐游园》《凉思》《秋光》《滞雨》《花下醉》+《无题》*15。

你确定要全部?。.我是把我那本<李商隐集>拿出来一个一个字打得。

没有全部打完..估计有五分之四吧..顺序基本按照写作年代..如果你全部都要。那还是建议你去买那本书。

山西古籍出版社的。

2.吟诵草木的诗句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

庾信《枯树赋》里的句子:“此树婆娑,生意尽矣!”

或:“昔年种柳,依依汉南;今看摇落,凄怆江潭。树犹如此,人何以堪!”

唐 - 韩愈 - 晚春

【年代】:唐

【作者】:韩愈

【题目】:晚春

【内容】:

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唐 - 杜甫 - 盐井

【年代】:唐

【作者】:杜甫

【题目】:盐井

【内容】:

卤中草木白,青者官盐烟。

官作既有程,煮盐烟在川。

汲井岁榾榾,出车日连连。

自公斗三百,转致斛六千。

君子慎止足,小人苦喧阗。

我何良叹嗟,物理固自然。

唐 - 贯休 - 冬末病中作二首

【年代】:唐

【作者】:贯休

【题目】:冬末病中作二首

【内容】:

冬风吹草木,亦吹我病根。

故人久不来,冷落如丘园。

聃龙与摩诘,吁叹非不闻。

顾惟年少时,未合多忧勤。

风钟远孤枕,雪水流冻痕。

空馀微妙心,期空静者论。

胸中有一物,旅拒复攻击。

向下还上来,唯疑是肺石。

山童顽且小,用之复何益。

教洗煮茶铛,雪团打邻壁。

宛转无好姿,裴回更何适。

庭前早梅树,坐见花尽碧。

屋老多鼠窠,窗卑露山脊。

近来胸中物,已似输药力。

微吟复微吟,依稀似庄舄。

唐 - 陈陶 - 草木言

【年代】:唐

【作者】:陈陶

【题目】:草木言

【内容】:

何生我苍苍,何育我黄黄。

草木无知识,幸君同三光。

始自受姓名,葳蕤立衣裳。

山河既分丽,齐首乳青阳。

甘辛各有荣,好丑不相防。

常忧刀斧劫,窃慕仁寿乡。

愿天雨无暴,愿地风无狂。

雨足因衰惫,风多因夭伤。

在山不为桂,徒辱君高冈。

在水不为莲,徒占君深塘。

勿轻培塿阜,或有奇栋梁。

勿轻蒙胧泽,或有奇馨香。

涓毫可粗差,朝菌寿为长。

拥肿若无取,大椿命为伤。

婆娑不材生,苒苒向秋荒。

幸遭薰风日,有得皆簸扬。

所愧雨露恩,愿效幽微芳。

希君频采择,勿使枯雪霜。

3.唐诗《泪》

泪 唐◆李商隐 永巷长年怨罗绮, 离情终日思风波。

湘江竹上痕无限, 岘首碑前洒几多。 人去紫台秋入塞, 兵残楚帐夜闻歌。

朝来灞水桥边问, 未抵青袍送玉珂。 李商隐 (约813~约858) 唐代诗人。

字义山,号玉□生,又号樊南生。原籍 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自祖父起,迁居郑州荥阳(今 属河南)。

自称与皇室同宗,但高、曾祖以下几代都只 做到县令县尉、州郡僚佐一类下级官员。所谓“宗绪衰 微,簪缨殆歇”(《祭处士房叔父文》)、“四海无可 归之地,九族无可倚之亲”(《祭裴氏姐文》),这类 自述真实地反映了他比较寒微的处境。

生平 李商隐一生经历,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文宗开成二年(837)以前,是他的青少年 时期。

他幼时随父到浙江。 9岁父死,奉丧侍母归郑州。

后数年间,他和弟弟羲叟随堂叔李某学习经书与文章。 16岁著有《才论》、《圣论》,以古文为士大夫所知。

文宗大和三年 (829),受天平军节度使令狐楚召聘入幕。 令狐楚爱其才,让儿子令狐□和他交游,并亲自指点他 写作骈文,因又以擅长骈体章奏闻名当世。

大和六年,令 狐楚调任河东节度使、北都留守,李商隐随至太原。以 后曾有短时期在兖海观察使崔戎幕府逗留。

开成二年登 进士第。 这个阶段存留的诗作不多,但已形成重要的开端。

其中有一部分直接反映社会政治的诗篇,如《隋师东》、《有感二首》、《重有感》、《寿安公主出降》、《行 次西郊作一百韵》等,指事陈情,激切感人,显示了青 年诗人关怀国家命运的抱负和器识。另一些作品以比兴 寄托的手法抒写作者的凌云壮志和渴求用世的心愿,如 《初食笋呈座中》和《无题》“八岁偷照镜”,笔意宛 转,风格清新。

此外,也有少量应酬诗和艳体诗。 第二阶段,从开成三年到武宗会昌六年(846),是李 商隐踏上仕途和开始卷入党争旋涡的中年时期。

开成二 年冬,令狐楚病死,诗人失去凭依,于次年到泾州(今 甘肃泾川县)入泾原节度使王茂元幕,后又娶了他的女 儿。当时唐王朝内部以牛僧孺和李德裕为首的两大官僚 集团的斗争,正进入白热化阶段。

令狐楚父子属牛党,王 茂元则接近李党。李商隐转依王茂元门下,在他本人虽 并无党派门户之见,而令狐□及牛党中人却认为他“背 恩”、“无行”(《旧唐书·李商隐传》),极力加以 排摈。

从此他陷入朋党相争的峡谷,成了政争的牺牲品。 这年春天,他参与博学宏词科考试,先为考官所取,复 审时却被中书省内有势力的人除了名。

次年始释褐为秘 书省校书郎,后调任弘农县尉,又因“活狱”事忤触上 司,几乎罢官。开成五年冬,辞尉职,求他调,到会昌 二年以书判拔萃,重入秘书省为正字。

不久又因母丧居 家。会昌五年冬服满后返职。

这一阶段坎坷不平的人生历程,促使诗人的创作向 纵深发展。题材比前期宽广,包括感时、抒怀、言情、赠答、行旅、田园、咏史、咏物许多方面。

诗中感情更 为沉郁,表达愈加婉曲,艺术上达到成熟的境界,代表 作如《安定城楼》、《回中牡丹为雨所败二首》、《任 弘农尉献州刺史乞假归京》、《赠刘司户□》、《哭刘 □》。另一方面,消极颓废的思想和绮靡俗艳的诗作也 有所发展,如《镜槛》、《曲池》、《县中恼饮席》、《花下醉》。

第三阶段,宣宗大中元年 (847)以后,是李商隐三 入幕府、天涯漂泊的后期。宣宗即位后,一反武宗朝的 政治措施,会昌年间得势的李德裕党纷遭贬逐,令狐□ 做了宰相,诗人受到进一步压抑。

他在京没有出路,只 好到远方幕府去安身。从大中元年至九年,先后三次赴 桂州(今广西桂林)、徐州、梓州(今四川三台)随人 作幕僚,悒悒不得志。

大中五年去梓州幕府前,妻王氏 病故,更使他精神上蒙受沉重打击。居东川时,常抑郁 不欢,顶礼佛教,甚至想出家为僧。

大中九年冬,梓州 幕府罢,诗人返归长安。次年任盐铁推官,一度游江南。

大中十二年,罢职回郑州闲居。大约就在这一年年底病 逝。

漂泊无定的生涯,使诗人后期的诗风变化更为多样, 诗境也日趋老成。在桂州时,除写了一些风神摇曳、气 韵浑成的写景抒情诗如《晚晴》、《访秋》、《城上》、《高松》以外,还以五律和五排的形式写了反映异域民 俗风物、具有鲜明地方色彩的风土诗,如《桂林》、《即 日》“桂林闻旧说”、《异俗二首》、《昭郡》。

赴徐 州幕府时,一度情绪较昂扬,唱出高歌慷慨、兴会淋漓 的长篇古风《偶成转韵七十二句赠四同舍》和《戏题枢 言草阁三十二韵》。丧妻后及任职梓州幕府期间,转而 为凄苦酸楚之音,如《柳》“曾逐东风拂舞筵”、《北 禽》、《天涯》、《初起》。

同时仍保持对国事的忧虑, 写下象《井络》、《武侯庙古柏》、《杜工部蜀中离 席》、《筹笔驿》之类吊古伤时、苍凉悲壮的名篇。而 到了颓年乡居时写的《幽居冬暮》,则又一变激楚顿宕 为深沉凝重,将无穷的悲愤含蓄在凄清衰飒的意境画面 之中,发人深思,令人叹惋。

文学创作 李商隐的诗歌流传下来的约 600首。其 中以直接方式触及时政题材的,占了相当比重。

他的政 治诗反映面广,开掘有一定深度。如《有感二首》和《重 有感》记述大和末年震动朝野的“甘露事变”,对宦。

4.唐赵瑕的七律诗

发剡中(唐·赵嘏)

七言律诗

正怀何谢俯长流,更览馀封识嵊州。

树色老依官舍晚,溪声凉傍客衣秋。

南岩气爽横郛郭,天姥云晴拂寺楼。

日暮不堪还上马,蓼花风起路悠悠。

送李蕴赴郑州因献卢郎中

(唐·赵嘏)

七言律诗

仆射陂西想到时,满川晴色见旌旗。

马融闲卧笛声远,王粲醉吟楼影移。

几日赋诗秋水寺,经年草诏白云司。

唯君此去人多羡,却是恩深自不知。

送李裴评事(唐·赵嘏)

七言律诗

塞垣从事识兵机,只拟平戎不拟归。

入夜笳声含白发,报秋榆叶落征衣。

城临战垒黄云晚,马渡寒沙夕照微。

此别不应书断绝,满天霜雪有鸿飞。

送薛耽先辈归谒汉南

(唐·赵嘏)

七言律诗

云绕千峰驿路长,谢家联句待檀郎。

手持碧落新攀桂,月在东轩旧选床。

几日旌幢延骏马,到时冰玉动华堂。

孔门多少风流处,不遣颜回识醉乡。

5.关于忧愁的唐诗宋词

好多好多。最形象的选几首:

李清照的武陵春

风住尘香花已尽,

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

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

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

载不动、许多愁。

李清照的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

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

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

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

才下眉头,

却上心头。

李清照的凤凰台上忆吹箫

香冷金猊,

被翻红浪,

起来慵自梳头。

任宝奁尘满,

日上帘钩。

生怕离怀别苦,

多少事、欲说还休。

新来瘦,

非干病酒,

不是悲秋。

休休!

这回去也,

千万遍阳关,

也则难留。

念武陵人远,

烟锁秦楼。

惟有楼前流水,

应念我、终日凝眸。

凝眸处,

从今又添,

一段新愁。

李清照的声声慢

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

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

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

正伤心,

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

如今有谁堪摘?

守著窗儿,

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

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

怎一个、愁字了得!

相关
上一篇
古诗词冰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