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有关魏征的名言或诗句

一、有关魏征的名言名句

【名人】 魏征

【名言】 学问欲博,而行已欲敦。

1﹑君,舟也,民,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个不用我说您也明白吧。)

2﹑傲不可长,欲不可纵,乐不可极,志不可满。(这个对于魏征非常有名,傲是指骄傲自满。

欲是指欲望。古人云,欲是深渊。

乐和志就很容易理解了。

就是说这样四东东都不可以有或者必须有个度。)

3﹑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有教育意义。 戒奢以俭的意思就是倡导节俭,反对奢侈浪费,戒奢倡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在我国历史上,许多具有远见卓识的人士都积极倡导节俭,力戒奢移浪费,并且身体力行,作出表率。)

4﹑荣辱之责,在乎己而不在乎人。(每个人都背负着一种责任,而且成功或失败在于自己,和别人无关)

二、【魏征的名言警句简单明了一些,】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1〕;欲流之远者〔2〕,必浚其泉源〔3〕;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4〕,居域中之大〔5〕,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6〕,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凡百元首〔7〕,承天景命〔8〕,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9〕.岂取之易,守之难乎?盖在殷忧〔10〕,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11〕.竭诚,则吴越〔12〕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13〕.虽董之以严刑〔14〕,振之以威怒〔15〕,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奔车朽索,其可忽呼?君人者,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16〕,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17〕;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18〕;乐盘游〔19〕,则思三驱以为度〔20〕;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21〕;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22〕;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总此十思,宏此九德〔23〕.简能而任之〔24〕,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25〕.文武并用,垂拱而治.何必劳神苦思,代百司之职役哉!〔26〕 ——选自中华书局标点本《旧唐书·魏征传》 【注释】 〔1〕固:使……稳固.〔2〕远:使……流得远.〔3〕浚:疏通,深挖.〔4〕当:主持,掌握.〔5〕居域中之大:占据天地间的一大.《老子》上篇:“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域中,天地间.〔6〕以:用,行.〔7〕凡百:所有的.〔8〕景:大.〔9〕克:能够.盖:表示不十分肯定的判断.〔10〕盖:承接上文,表示推断原因.殷:深.〔11〕傲物:看不起别人.物:这里指自己以外的人.〔12〕吴越:吴国和越国.〔13〕行路:路人.〔14〕董:督责,监督.〔15〕振:同“震”,威吓.〔16〕作:兴作,建筑.指兴建宫室之类.〔17〕谦冲:谦虚.自牧:自我修养.〔18〕下:居于……之下.〔19〕盘游:打猎游乐.〔20〕三驱:一年打猎三次.《礼·王制》:“天子诸侯无事,则岁三田(猎).” 〔21〕敬:慎.〔22〕黜:排斥.〔23〕宏:使……光大.兹:此.九德:指忠、信、敬、刚、柔、和、固、贞、顺.〔21〕简:选拔.〔25〕信者:诚信的人.〔26〕百司:百官。

三、魏征名言警句

魏征名言警句:

1.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魏征

2.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魏征

3.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魏征

4.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魏征

5.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魏征

6.凡百元首,承天景命,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魏征

7.岂取之易,守之难乎?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魏征

8.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魏征

9.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魏征

四、魏征有哪些名言

完全手打.很高兴为您回答.1﹑君,舟也,民,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个不用我说您也明白吧.)2﹑傲不可长,欲不可纵,乐不可极,志不可满.(这个对于魏征非常有名,傲是指骄傲自满.欲是指欲望.古人云,欲是深渊.乐和志就很容易理解了.就是说这样四东东都不可以有或者必须有个度.)3﹑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有教育意义.戒奢以俭的意思就是倡导节俭,反对奢侈浪费,戒奢倡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在我国历史上,许多具有远见卓识的人士都积极倡导节俭,力戒奢移浪费,并且身体力行,作出表率.)4﹑荣辱之责,在乎己而不在乎人.(每个人都背负着一种责任,而且成功或失败在于自己,和别人无关)如果您对我回答还满意,请采纳我的答案.完全手打.。

五、魏征曾对唐太宗说过的名言

1、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魏征 2、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魏征 3、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魏征 4、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魏征 5、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魏征 6、凡百元首,承天景命,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

——魏征 7、岂取之易,守之难乎?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魏征 8、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魏征 9、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魏征 魏征(580年-643年2月11日),字玄成,钜鹿郡(一说在今河北省巨鹿县,一说在今河北省馆陶县 ,也有说在河北晋州)人,唐朝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和史学家,因直言进谏,辅佐唐太宗共同创建“贞观之治”的大业,被后人称为“一代名相”。 贞观十七年(643年),魏征病死。

官至光禄大夫,封郑国公,谥号“文贞”。[葬礼从简。

同年入凌烟阁。 魏征陵墓位于陕西省礼泉县。

著有《隋书》序论,《梁书》、《陈书》、《齐书》的总论等。其言论多见《贞观政要》。

其中最著名,并流传下来的谏文表---《谏太宗十思疏》。 人物生平: 大业十三年(617年),魏徵在武阳郡丞元宝藏帐下为官。

元宝藏起兵响应瓦岗李密,元宝藏给李密的奏疏都是魏徵所写,李密见魏徵非常有文才,于是召见魏徵,魏徵献上壮大瓦岗的十条计策,但李密不用。 大业十四年(618年),王世充袭击仓城被李密击败,王世充转攻洛口,又被李密击败。

魏徵却对长史郑颋说:“李密虽然多次取得胜利,但是兵将也死伤了不少,瓦岗又没有府库,将士们取得战功得不到赏赐。还不如深沟高垒,占据险要,与敌人相持,待到敌人粮尽而退时,率军追击,这才是取胜之道。

洛阳没有了粮食,王世充无计可施就会与我军决战,这时我们却不跟他交战。”郑颋对魏徵的话不以为然,说这是老生常谈的。

魏徵说了一句:“这是奇谋深策,怎么是老生常谈呢。”拂袖离去。

归唐献策: 唐武德二年(619年),李密被王世充击败,魏徵随李密归降李唐。而李密部将李绩尚且占据着李密原来管辖的领土,东到大海,南到长江,西到汝州,北到魏郡。

李密投降李唐,李绩自己占据这么大的地方不知何去何从。魏徵毛遂自荐,请求安抚山东,到黎阳,魏徵作书与李绩,劝李绩投降。

李绩于是派遣使者至长安,将献城的功劳都归给李密,然后押运粮草到李神通那里。 同年九月,窦建德率军攻打相州,李神通抵挡不住,率军转驻黎阳,被窦建德击败。

魏徵及李神通、李绩都被俘虏。窦建德用魏徵为起居舍人。

武德四年(621年),李世民率军攻打王世充,窦建德率军来支援王世充。五月,李世民击败窦建德,并将其生擒。

魏徵得以再次入唐。太子李建成用魏徵为太子洗马,礼遇甚厚。

武德五年(622年),刘黑闼勾结突厥寇犯山东。魏徵见李建成虽然是嫡长子,但是功绩不如李世民,于是建议李建成去请战立功。

李建成听从魏徵的建议,擒斩刘黑闼,平定山东。 武德九年(626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事变,将李建成、李元吉等诛杀。

李世民听说魏徵以前经常劝谏李建成把李世民安排到别的地方去,李世民派人把魏徵带问道:“你为什么要离间我们兄弟?”魏徵回答说:“太子要是按照我说的去做,就没有今日之祸了。”李世民见魏徵说话直爽,没有丝毫隐瞒,于是赦免魏徵,并用魏徵为詹事主簿。

犯颜直谏: 贞观元年(627年),李世民登上帝位,任命魏徵为尚书左丞。李世民有志建立盛世,多次于卧榻召见魏徵询问得失,魏徵直言不讳,前后上谏两百多事,李世民全然接纳。

同年,河北一带原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的旧属因玄武门事件搞的人人自危,李世民派魏徵前往河北进行安抚。路上魏徵正好碰见太子千牛李志安、齐王护军李思行被押往京城,魏徵让将二人释放,仍旧任命官职,这样河北太子旧属才会相信李世民是真的要赦免他们。

贞观三年(629年),魏徵被任命为秘书监,开始参预朝政。魏徵上奏李世民带领学者将古籍分为四部,并对其进行校定。

贞观五年(631年),李世民与魏徵谈及了选人为官一事,魏徵说先要了解他的才能,然后审核他的品德,以及爱好这些。 长乐公主李丽质因长孙皇后所生,李世民对她特别钟爱,将她许配给长孙无忌之子长孙冲。

贞观六年(旧唐书魏徵传为贞观五年)开始准备嫁妆,唐李世民对众臣说“长乐公主,皇后所生,朕及皇后并所钟爱。今将出降,礼数欲有所加”。

大臣纷纷表示“陛下所爱,欲少加之”,于是进言请求双倍于永嘉长公主,李世民欣然同意。然而魏徵对此表示反对。

因为永嘉公主乃是长乐公主的姑姑。此举逾越了礼制。

李世民回宫把此事告诉了长孙皇后。长孙皇后得知此事后感叹魏徵能“引礼义抑人主之情”,并对他大加赞赏。

特地派人前去赏赐给魏徵绢四百匹、钱四百缗,并传口讯说:“听闻你正直,现在见识到了,希望你一直保持,不要改变”。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