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大小寒有关的时间诗句习俗

一、关于小寒的诗句有哪些

1、《早发竹下》

年代: 宋 作者: 范成大

结束晨妆破小寒,跨鞍聊得散疲顽。

行冲薄薄轻轻雾,看放重重迭迭山。

碧穗炊烟当树直,绿纹溪水趁桥湾。

清禽百啭似迎客,正在有情无思间。

2、《蜡梅香》

年代: 宋 作者: 喻陟

晓日初长,正锦里轻阴,小寒天气。未报春消息,早瘦梅先发,浅苞纤蕊。揾玉匀香,天赋与、风流标致。问陇头人,音容万里。待凭谁寄。一样晓妆新,倚朱楼凝盼,素英如坠。映月临风处,度几声羌管,愁生乡思。电转光阴,须信道、飘零容易。且频欢赏,柔芳正好,满簪同醉。

3、《窗前木芙蓉》

年代: 宋 作者: 范成大

辛苦孤花破小寒,

花心应似客心酸。

更凭青女留连得,

未作愁红怨绿看。

4、《望梅·小寒时节》

年代: 宋 作者: 无名氏

小寒时节,正同云暮惨,劲风朝烈。信早梅、偏占阳和,向日暖临溪,一枝先发。时有香来,望明艳、瑶枝非雪。想玲珑嫩蕊,绰约横斜,旖旎清绝。仙姿更谁并列。有幽香映水,疏影笼月。且大家、留倚阑干,对绿醑飞觥,锦笺吟阅。桃李繁华,奈比此、芬芳俱别。等和羹大用,休把翠条谩折。

5、《梦中赋秋望》

年代: 宋 作者: 王铚

阁小寒宜远,林荒晚带风。

遥山秋色外,独树雨声中。

念起三生异,心伤万境同。

此邦非我圣,随意作流通。

二、小寒节气的特点和习俗

一、小寒节气特点 当太阳黄经达285度时,小寒节气开始。

寒即寒冷,小寒表示寒冷的程度。 小寒节气,东亚大槽发展得最为强大和稳定,蒙古冷高压和阿留申低压也达到最为强大且稳定,西风槽脊尺度达到最大,并配合最强的西风强度。

小寒节气冷空气降温过程频繁,但达到寒潮标准的并不多。 俗话说,“冷在三九”。

“三九”多在1月9日至17日,也恰在小寒节气内。但这只是一般规律,少数年份大寒也可能比小寒冷。

而人们记忆犹新的1975年冬,气温最低的节气竟是大雪哩! 我国南方地区冬暖显著,隆冬1月,霜雪交侵,常有冰冻,最低气温在零下10℃左右。 而华南北部最低气温却很少低于零下5℃,华南南部0℃以下的低温更不多见。

我国隆冬最冷的地区是黑龙江北部,最低气温在可达零下40℃左右,天寒地冻,滴水成冰。低海拔河谷地带,则是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隆冬最暖的地方,1月平均气温在12℃左右,只有很少年份可能出现0℃以下的低温。

加之逆温效应十分显著,所以香蕉、芒果等热带水果能够良好生长。 华南冬季最低气温不低,有利于生产,也适宜发展多种经营。

“受命不迁,生南国兮”的柑桔,生长一般要求最低气温不低于零下5℃、年温高于15℃,华南内绝大多数地区都能满足,副热带植物也几乎应有尽有。 只所以如此,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应当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不过天气并不完全靠节气掌控,小寒冷不冷,关键还要看冷空气的声势大不大。 昨日的气温还算给小寒“面子”,北方该冷的大部分地区气温却并没有陡降,可昨日南方部分城市气温却是达到了零下几度。

小寒节气,人们还要注意气象台对强冷空气的预报,预防大风降温和雨雪天气对春运的影响,注意防寒防冻。 二、节气谚语 小寒正处三九前后,其严寒程度也就可想而知了,各地流行的气象谚语,可做佐证。

如华北一带有“小寒大寒,滴水成冰”的说法,江南一带是“小寒大寒,冷成冰团”。 每年的大寒小寒虽说寒冷,但寒冷的情况也不尽相同。

有的年份小寒不是很冷,这往往预示大寒要冷,广西群众有“小寒不寒寒大寒”的谚语。 “小寒不寒,清明泥潭”意思就是如果小寒那一天天气晴暖,则预兆春天时天气将会比较寒冷。

根据小寒的冷暖情况预示未来天气的谚语不少。 如“小寒天气热,大寒冷莫说”、“小寒大寒寒得透,来年春天天暖和”、“小寒暖,立春雪”、“小寒寒,惊蛰暖”等。

根据小寒节气阴雨(雪)情况,预示未来天气的谚语有:“小寒??饔辏晁苟逞怼薄ⅰ靶『??鳎晁؟荻乘姥怼薄? 群众在多年的实践中,也总结了小寒大寒与小暑大暑的天气对应关系。 如湖南的“小寒大寒不下雪,小暑大暑田开裂”,山东的“小寒无雨,小暑必旱”等。

三、饮食习俗 进入小寒节气,也已进入数九寒天,饮食以冬季进补为主。冬季干冷的时候,医学专家提醒人们注意冬日养生,特别强调的一点是“养肾防寒”:要补血、补气、补阴、补阳。

民谚也有“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之说,足见冬日养生进补的重要性。俗语“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是一种补,而民俗中在冬日有适当多吃点羊肉、狗肉的习惯,也是一种补。

但不要千篇一律,本着缺什么补什么,顺其自然为好。因此,一定要注意,千万别贪恋油腻、辛辣的食品,应以补气润燥为主。

当然,民谚也说:“冬天动一动,少闹一场病;冬天懒一懒,多喝药一碗”。冬日养生最为重要的还是加强身体锻炼,多进行户外活动。

专家们提倡,要根据各自的身体情况适当进行一些体育活动,特别是在阳光出来时锻炼为佳。强身健体,增强御寒能力,这才是最重要的养生途径。

三、小寒是什么时间

今年小寒准确时间为5日19时9分,此时节,全国气温都处于最低时期. 所谓“小寒”是与最后一个节气“大寒”相比较而言的。

“寒”即寒冷的意思,表明已经进入一年中的寒冷季节,此时冷气积久而寒,但还没有达到最冷的程度,因而称小寒。其实,从历史气象记录来看,小寒却比大寒冷,是全年中最冷的节气。

常有“冷在三九”的说法,而这“三九天”又恰在小寒节气内。 "三九"多在1月9日至17日,也恰在小寒节气内。

但这只是一般规律,少数年份大寒也可能比小寒冷。而人们记忆犹新的1975年冬,气温最低的节气竟是大雪哩! 南方地区冬暖显著,隆冬1月,霜雪交侵,常有冰冻, 最低气温在零下10℃左右。

而华南北部最低气温却很少低于零下5℃,华南南部0℃以下的低温更不多见。我国隆冬最冷的地区是黑龙江北部,最低气温在可达零下40℃左右,天寒地冻,滴水成冰。

低海拔河谷地带,则是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隆冬最暖的地方,1月平均气温在12℃左右,只有很少年份可能出现0℃以下的低温。加之逆温效应十分显著,所以香蕉、芒果等热带水果能够良好生长。

华南冬季最低气温不低,有利于不春生产,也适宜发展多种经营。"受命不迁,生南国兮"的柑桔,生长一般要求最低气温不低于零下5℃、年温高于15℃,华南内绝大多数地区都能满足,副热带植物也几乎应有尽有。

只所以如此,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应当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小寒是一年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3个节气。

小寒时,太阳运行到黄经285度,时值公历1月6日左右(1月5日~7日)。小寒之后,我国气候开始进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时段。

俗话说,冷气积久而寒。此时,天气寒冷,大冷还未到达极点,所以称为小寒。

气候观测资料表明,我国大部地区从“小寒”到“大寒”节气这一时段的气温是全年最低的,“三九、四九冰上走”和“小寒、大寒冻作一团”及“街上走走,金钱丢手”等古代民间谚语,都是形容这一时节的寒冷。由于气温很低,小麦、果树、瓜菜、畜禽等易遭受冻寒。

为什么叫小寒而不叫大寒呢?这是因为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月初寒尚小……月半则大矣”,就是说,在黄河流域,当时大寒是比小寒冷的。

又由于小寒还处于“二九”的最后几天里,小寒过几天后,才进入“三九”,并且冬季的小寒正好与夏季的小暑相对应,所以称为小寒。位于小寒节气之后的大寒,处于“四九夜眠如露宿”的“四九”也是很冷的,并且冬季的大寒恰好与夏季的大暑相对应,所以成为大寒。

冬至是北半球太阳光斜射最厉害的时侯,那为什么最冷的节气不是冬至而是小寒到大寒呢?我们知道,一个地方气温的高低与太阳光的直射、斜射有关。太阳光直射时,地面上接受的光热多,斜射时,地面接受的光热就要少,这是主要原因;其次,斜射时,光线通过空气层的路程要比直射时长得多,沿途中消耗的光热就要多,地面上接受的光热也就少了。

冬天,对于北半球,太阳光是斜射的,所以各地天气都比较冷。太阳斜射最严重的一天是冬至,这样说来,冬至应该最冷?其实不然,最低气温却是出现在冬至后一个月左右的小寒和大寒期间。

这是因为,冬至过后,太阳光的直射点虽北移,但在其后的一段时间内,直射点仍然位于南半球,我国大部地区白天的热量收入还是顶不住夜间向外放热的散失,所以温度就会继续降低,直到收入和放出的热量趋于相等为止。这类似于一天中最高温度不是出现在中午而是在下午2点左右的原因。

至于小寒和大寒节气哪个更冷?这个问题并没有一个确切的答案,历史资料统计表明:不同地点、不同年份情况不尽相同,一般来说,北方大寒节气的平均最低气温要低于小寒节气的平均最低气温;南方则反之。 小寒中的三候,其物候反映分别是:“一候雁北乡;二候鹊始巢;三候雉始”。

在候鸟中,一候,阳气已动,大雁开始向北迁移,但还不是迁移到我国的最北方,只是离开了南方最热的地方;二候,喜鹊此时感觉到阳气而开始筑巢;到了三候,野鸡也感到了阳气的滋长而鸣叫。

四、关于小寒的古诗

关于小寒时节的古诗有:驻舆遣人寻访后山陈德方家(黄庭坚)江雨蒙蒙作小寒,雪飘五老发毛斑。

城中咫尺云横栈,独立前山望后山。遥和康录事李侍御萼小寒食夜重集康氏园林(皎然)习家寒食会何频,应恐流芳不待人。

已爱治书诗句逸,更闻从事酒名新。庭芜暗积承双履,林花雷飞洒幅巾。

谁见柰园时节共,还持绿茗赏残春。微雨(陆游)晡后气殊浊,黄昏月尚明。

忽吹微雨过,便觉小寒生。树杪雀初定,草根虫已鸣。

呼童取半臂,吾欲傍阶行。小园独酌(陆游)横林摇落微弄丹,深院萧条作小寒。

秋气已高殊可喜,老怀多感自无欢。鹿初离母斑犹浅,橘乍经霜味尚酸。

小酌一卮幽兴足,岂须落佩与颓冠?重九后风雨不止遂作小寒(陆游)病躯剩喜即新秋,残暑无端抵死留。风雨扫除虽一快,凋年摇落已堪愁。

重九后风雨不止遂作小寒(陆游)菊枝欹倒不成丛,井上梧桐叶半空。射虎南山无复梦,雨蓑烟艇伴渔翁。

重九后风雨不止遂作小寒(陆游)夜长稚子添书课,霜近衰翁忆醉乡。尽道吴中时节晚,菊花也有一枝黄。

清远舟中寄耘老(苏轼)小寒初渡梅花岭,万壑千岩背人境。清远聊为泛宅行,一梦分明堕乡井。

觉来满眼是湖山,鸭绿波摇凤凰影。海陵居士无云梯,岁晚结庐颍水湄。

山腰自悬苍玉佩,野马不受黄金羁。门前车盖猎猎走,笑倚清流数鬓丝。

汀洲相见春风起,白苹吹花散烟水。万里飘蓬未得归,目断沧浪泪如洗。

北雁南来遗素书,苦言大浸没我庐。清斋十日不然鼎,曲突往往巢龟鱼。

今年玉粒贱如水,青铜欲买囊已虚。人生百年如寄尔,七十朱颜能有几。

有子休论贤与愚,倪生枉却带经锄。天南看取东坡叟,可是平生废读书。

浣溪沙(舒亶)燕外青楼已禁烟。小寒犹自薄胜绵。

画桥红日下秋千。惟有樽前芳意在,应须沈醉倒花前。

绿窗还是五更天。望梅(无名氏)小寒时节,正同云暮惨,劲风朝烈。

信早梅、偏占阳和,向日暖临溪,一枝先发。时有香来,望明艳、瑶枝非雪。

想玲珑嫩蕊,绰约横斜,旖旎清绝。仙姿更谁并列。

有幽香映水,疏影笼月。且大家、留倚阑干,对绿醑飞觥,锦笺吟阅。

桃李繁华,奈比此、芬芳俱别。等和羹大用,休把翠条谩折。

醉蓬莱(无名氏)看梅腮妆腊,柳眼缄春,小寒交候。蓂荚双开,庆生贤毓秀。

早著蜚声,荣登鹗表,正是当年少。大器能藏,待当富贵,功名还就。

暂试鸾栖,需期瓜约,未试经伦手。料想黄扉须有分,看玺书飞到。

州县无劳,沙堤已筑,跃马长安道。岁岁今朝,斑斓品戏,举觞称寿。

望月婆罗门 元夕(王寂)小寒料峭,一番春意换年芳。蛾儿雪柳风光。

开尽星桥铁锁,平地泻银潢。记当时行乐,年少如狂。

宦游异乡。对节物、只堪伤。

冷落谯楼水淡月,燕寝馀香。快呼伯雅,要洗我、穷愁九曲肠。

休更问、勋业行藏。蜡梅香(喻陟)晓日初长,正锦里轻阴,小寒天气。

未报春消息,早瘦梅先发,浅苞纤蕊。搵玉匀香,天赋与,风流标致。

问陇头人,音容万里。待凭谁寄。

一样晓妆新,倚朱楼凝盼,素英如坠。映月临风处,度几声羌管,愁生乡思。

电转光阴,须信道、飘零容易。且频欢赏,柔芳正好,满簪同醉。

鹧鸪天(周紫芝)读尽牙签玉轴书。不知门外有园蔬。

借令未解銮坡去,也合雠书在石渠。微雨后,小寒初。

满斟长寿碧琳腴。不须更问荆州路,便上追锋御府车。

烛影摇红(张榘)春小寒轻,南枝一夜阳和转。东君先递玉麟香,冷蕊幽芳满。

应把朱帘暮卷。更何须、金猊烟暖。

千山月淡,万里尘清,酒樽经卷。楼上胡床,笑谈声里机谋远。

甲兵百万出胸中,谁谓江流浅。憔悴狂胡计短。

定相将、来朝悔晚。功名做了,金鼎和羹,卷藏袍雁。

五、小寒节气习俗的小寒时节特征

小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三个节气,是干支历子月的结束以及丑月的起始,时间是在公历1月5-7日之间,太阳位于黄经285°。对于中国而言,这时正值“三九”前后,小寒标志着开始进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十二月节,月初寒尚小,故云,月半则大矣。”

气温特点:

小寒时节,北京的平均气温一般在一5℃上下,极端最低温度在—15℃以下;中国东北北部地区,这时的平均气温在—30℃左右,极端最低气温可低达—50℃以下,午后最高气温平均也不过—20℃,真是一个冰雕玉琢的世界。黑龙江、内蒙古和新疆45°N以北的地区及藏北高原,平均气温在—20℃上下,40°N附近的河套以西地区平均气温在—10℃上下,都是一派严冬的景象。到秦岭、淮河一线平均气温则在0℃左右,此线以南已经没有季节性的冻土,冬作物也没有明显的越冬期。这时的江南地区平均气温一般在5℃上下,虽然田野里仍是充满生机,但亦时有冷空气南下,造成一定危害。

节气物候:

雁北乡:乡,向导之义,二阳之候,雁将避热而回,今则乡北飞之,至立春后皆归矣,禽鸟得气之先故也。

鹊始巢:鹊,喜鹊也;巢之门,每向太岁,冬至天元之始至,后二阳已得来年之节气,鹊遂可为巢,知所向也。

雉始雊:雉,文明之禽,阳鸟也;雊,雌雄之同鸣也,感于阳而后有声。

节气风俗:

1、南京:吃菜饭

古时,南京人对小寒颇重视,但随着时代变迁,现已渐渐淡化,如今人们只能从生活中寻找出点点痕迹。

到了小寒,老南京一般会煮菜饭吃,菜饭的内容并不相同,有用矮脚黄青菜与咸肉片、香肠片或是板鸭丁,再剁上一些生姜粒与糯米一起煮的,十分香鲜可口。其中矮脚黄、香肠、板鸭都是南京的著名特产,可谓是真正的“南京菜饭”,甚至可与腊八粥相媲美。

到了小寒时节,也是老中医和中药房最忙的时候,一般入冬时熬制的膏方都吃得差不多了。到了此时,有的人家会再熬制一点,吃到春节前后。

居民日常饮食也偏重于暖性食物,如羊肉、狗肉,其中又以羊肉汤最为常见,有的餐馆还推出当归生姜羊肉汤,近年来,一些传统的冬令羊肉菜肴重现餐桌,再现了南京寒冬食俗。

俗话说,“小寒大寒,冷成冰团”。南京人在小寒季节里有一套地域特色的体育锻炼方式,如跳绳、踢毽子、滚铁环,挤油渣渣(靠着墙壁相互挤)、斗鸡(盘起一脚,一脚独立,相互对斗)等。如果遇到下雪,则更是欢呼雀跃,打雪仗、堆雪人,很快就会全身暖和,血脉通畅。

2、广东:吃糯米饭

广州传统,小寒早上吃糯米饭,为避免太糯,一般是60%糯米40%香米,把腊肉和腊肠切碎,炒熟,花生米炒熟,加一些碎葱白,拌在饭里面吃。

六、有哪些与小寒有关的诗词谚语

关于小寒的谚语

三九、四九,冻破碓臼。

三九、四九,冰上走。

大雪年年有,不在三九在四九。

三九、四九不下雪,五九、六九旱还接。

腊月三场白,来年收小麦。

腊月三场白,家家都有麦。

腊月三白,适宜麦菜。

腊月大雪半尺厚,麦子还嫌被不够。

九里雪水化一丈,打得麦子无处放。

九里的雪,硬似铁。

腊月三场雾,河底踏成路。

三九不封河,来年雹子多。

小寒胜大寒,常见不稀罕。

小寒节,十五天,七八天处三九天。

天寒人不寒,改变冬闲旧习惯。

一早一晚勤动手,管它地冻九尺九。

不怕家里少,就怕不去找。

小寒的典籍记载

小寒,十二月节。月初寒尚小,故云。月半则大矣。

小寒之日雁北乡,又五日鹊始巢,又五日雉始雊。

雁北乡(xiàng)。乡,向导之义。二阳之候,雁将避热而回,今则乡北飞之,至立春后皆归矣,禽鸟得气之先故也。

鹊始巢。喜鹊也,鹊巢之门每向太岁,冬至天元之始,至后二阳已得来年之节气,鹊遂可为巢,知所向也。

雉始雊(gòu)。雉,文明之禽,阳鸟也;雊,雌雄之同鸣也,感于阳而后有声。

七、关于小寒著名诗句有哪些

《小寒食舟中作》杜甫

佳辰强饭食犹寒,隐几萧条带鹖冠。

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

娟娟戏蝶过闲幔,片片轻鸥下急湍。

云白山青万馀里,愁看直北是长安。

《小寒》元稹

小寒连大吕,欢鹊垒新巢。

拾食寻河曲,衔紫绕树梢。

霜鹰近北首,雊雉隐丛茅。

莫怪严凝切,春冬正月交。

驻舆遣人寻访后山陈德方家

《小寒节气》黄庭坚

江雨蒙蒙作小寒,雪飘五老发毛斑。

城中咫尺云横栈,独立前山望后山。

《寒夜》杜小山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

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鹧鸪天》周紫芝

读尽牙签玉轴书。不知门外有园蔬。

借令未解銮坡去,也合雠书在石渠。

微雨后,小寒初。满斟长寿碧琳腴。

不须更问荆州路,便上追锋御府车。

《咏廿四气诗·小寒十二月节》元稹

小寒连大吕,欢鹊垒新巢。拾食寻河曲,衔紫绕树梢。

霜鹰近北首,雊雉隐聚茅。莫怪严凝切,春冬正月交。

《早发竹下》范成大

结束晨妆破小寒,跨鞍聊得散疲顽。

行冲薄薄轻轻雾,看放重重迭迭山。

碧穗炊烟当树直,绿纹溪水趁桥湾。

清禽百啭似迎客,正在有情无思间。

《小园独酌》陆游

横林摇落微弄丹,深院萧条作小寒。

秋气已高殊可喜,老怀多感自无欢。

鹿初离母斑犹浅,橘乍经霜味尚酸。

小酌一卮幽兴足,岂须落佩与颓冠?

供参考。

八、描写小寒的诗句

窦园醉中前后五绝句(陈与义)

东风吹雨小寒生,杨柳飞花乱晚晴。

客子从今无可恨,窦家园里有莺声。

小寒食舟中作(杜甫)

佳辰强饭食犹寒,隐几萧条带鹖冠。

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

娟娟戏蝶过闲幔,片片轻鸥下急湍。

云白山青万馀里,愁看直北是长安。

早发竹下(范成大)

结束晨妆破小寒,跨鞍聊得散疲顽。

行冲薄薄轻轻雾,看放重重迭迭山。

碧穗炊烟当树直,绿纹溪水趁桥湾。

清禽百啭似迎客,正在有情无思间。

九、小寒节气有哪些习俗

小寒,是二十四节气之一,过去在一些地区有一些风俗习惯,比如吃狗肉、羊肉,再比如广东一带有吃糯米饭的习俗等等。

生活上,除注意日常保暖外,进入小寒年味渐浓,人们开始忙着写春联、剪窗花,赶集买年画、彩灯、鞭炮、香火等,陆续为春节作准备。饮食上,涮羊肉火锅、吃糖炒栗子、烤白薯成为小寒时尚。

俗语说“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说的就是冬令食羊肉调养身体的做法。据《津门杂记》记载,天津地区旧时有小寒吃黄芽菜的习俗。

黄芽菜使天津特产,用白菜芽制作而成。冬至后将白菜割去茎叶,只留菜心,离地二寸左右,以粪肥覆盖,勿透气,半月后取食,脆嫩无比,弥补冬日蔬菜的匮乏。

而现代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各种蔬肉食,四季都有,不再像过去那样为冬日蔬菜的稀缺而担忧。但是,小寒与其他节气有所区别,风俗传承并不是太多。

截至目前来说,也就是从小寒起,大家的饮食偏重于暖性食物,如羊肉、狗肉,但似乎这与节气也没有直接关系了。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