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杜甫的绝句古诗 七言绝句杜甫之七言绝句,现存107首,约占其诗作全集十分之一,选取其中几首。 【少年行两首】其一莫笑田家老瓦盆,自从盛酒长儿孙。倾银注瓦惊人眼,共醉终同卧竹根。 其二巢燕养雏浑去尽,江花结子已无多。黄衫年少来宜数,不见堂前东逝波。 【绝句四首】其一堂西长笋别开门,堑北行椒却背村。梅熟许同朱老吃,松高拟对阮生论。 其二欲作鱼梁云复湍,因惊四月雨声寒。青溪先有蛟龙窟,竹石如山不敢安。 其三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其四药条药甲润青青,色过棕亭入草亭。苗满空山惭取誉,根居隙地怯成形【江南逢李龟年】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注:列举之中,以《绝句四首》其三和《江南逢李龟年》最为出名。 2.杜甫的所有七言律诗题张氏隐居二首 春山无伴独相求, 伐木丁丁山更幽。 涧道馀寒历冰雪, 石门斜日到林丘。 不贪夜识金银气, 远害朝看麋鹿游。 乘兴杳然迷出处, 对君疑是泛虚舟。 郑驸马宅宴洞中 主家阴洞细烟雾, 留客夏簟青琅〔王干〕。 春酒杯浓琥珀薄, 冰浆碗碧玛瑙寒。 误疑茅屋过江麓, 已入风磴霾云端。 自是秦楼压郑谷, 时闻杂佩声珊珊。 饮中八仙歌 知章骑马似乘船, 眼花落井水底眠。 汝阳三斗始朝天, 道逢曲车口流涎, 恨不移封向酒泉。 左相日兴费万钱, 饮如长鲸吸百川, 衔杯乐圣称避贤。 宗之潇洒美少年, 举觞白眼望青天, 皎如玉树临风前。 苏晋长斋绣佛前, 醉中往往爱逃禅。 李白一斗诗百篇, 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 自称臣是酒中仙。 张旭三杯草圣传, 脱帽露顶王公前, 挥毫落纸如云烟。 焦遂五斗方卓然, 高谈雄辨惊四筵。 今夕行 今夕何夕岁云徂, 更长烛明不可孤。 咸阳客舍一事无, 相与博塞为欢娱。 冯陵大叫呼五白, 袒跣不肯成枭卢。 英雄有时亦如此, 邂逅岂即非良图? 君莫笑,刘毅从来布衣愿, 家无儋石输百万。 高都护骢行 安西都护胡青骢, 声价〔焱欠〕然来向东。 此马临阵久无敌, 与人一心成大功。 功成惠养随所致, 飘飘远自流沙至。 雄姿未受伏枥恩, 猛气犹思战场利。 腕促蹄高如踣铁, 交河几蹴会冰裂。 五花散作云满身, 万里方看汗流血。 长安壮儿不敢骑, 走过掣电倾城知。 青丝络头为君老, 何由却出横门道? 送孔巢父谢病归游江东,兼呈李白 巢父掉头不肯住, 东将入海随烟雾。 诗卷长流天地间, 钓竿欲拂珊瑚树。 深山大泽龙蛇远, 春寒野阴风景暮。 蓬莱织女(一作玉女)回云车, 指点虚无引归(一作是征)路。 自是君身有仙骨, 世人那得知其故? 惜君只欲苦死留, 富贵何如草头露? 蔡侯静者意有馀, 清夜置酒临前除。 罢琴惆怅月照席, 几岁寄我空中书? 南寻禹穴见李白, 道甫问讯今何如? 兵车行 车辚辚, 马萧萧, 行人弓箭各在腰。 耶娘妻子走相送, 尘埃不见咸阳桥。 牵衣顿足阑拦道哭, 哭声直上干云霄。 道旁过者问行人, 行人但云点行频。 或从十五北防河, 便至四十西营田。 去时里正与裹头, 归来头白还戍边。 边廷流血成海水, 武皇开边意未已。 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 千村万落生荆杞。 纵有健妇把锄犁, 禾生陇亩无东西。 况复秦兵耐苦战, 被驱不异犬与鸡。 长者虽有问, 役夫敢伸恨? 且如今年冬, 未休关西卒。 县官急索租, 租税从何出? 信知生男恶, 反是生女好。 生女犹得嫁比邻, 生男埋没随百草。 君不见青海头, 古来白骨无人收。 新鬼烦冤旧鬼哭, 天阴雨湿声啾啾。 投简成华两县诸子 赤县官曹拥才杰, 软裘快马当冰雪。 长安苦寒谁独悲? 杜陵野老骨欲折。 南山豆苗早荒秽, 青门瓜地新冻裂。 乡里儿童项领成, 朝廷故旧礼数绝。 自然弃掷与时异, 况乃疏顽临事拙。 饥卧动即向一旬。 敝衣何啻联百结。 君不见空墙日色晚, 此老无声泪垂血! 病后遇过王倚饮赠歌 麟角凤觜世莫识, 煎胶续弦奇自见。 尚看王生抱此怀, 在于甫也何由羡? 且过王生慰畴昔, 素知贱子甘贫贱。 酷见冻馁不足耻, 多病沈年苦无健。 王生怪我颜色恶, 答云伏忱艰难遍: 疟疠三秋孰可忍? 寒热百日相交战。 头白眼暗坐有胝, 肉黄皮皱命如线。 惟生哀我未平复, 为我力致美淆膳。 遣人向市赊香粳, 唤妇出房亲自馔。 长安冬□(艹俎)酸且绿, 金城土酥静如练。 兼求畜豪且割鲜, 密沽斗酒谐终宴。 故人情义晚谁似? 令我手脚轻欲旋。 老马为驹信不虚, 当时得意况深眷。 但使残年饱吃饭, 只愿无事常相见! 元都坛歌寄元逸人 故人昔隐东蒙峰, 已佩含景苍精龙。 故人今居子午谷, 独在阴崖结茅屋。 屋前太古元都坛, 青石漠漠常风寒。 子归夜啼山竹裂, 王母昼下云旗翻。 知君此计诚长往, 芝草琅〔王干〕日应长。 铁锁高垂不可攀, 致身福地何萧爽。 乐游园歌 (原注:晦日贺兰杨长史筵醉中作) 乐游古园萃森爽, 烟绵碧草萋萋长。 公子华筵势最高, 秦川对酒平如掌。 长生木瓢示真率, 更调鞍马狂欢赏。 青春波浪芙蓉园, 白日雷霆夹城仗。 阊阖晴开〔言失〕荡荡, 曲江翠幕排银榜。 拂水低回舞袖翻, 缘云清切歌声上。 却忆年年人醉时, 只今未醉已先悲。 数茎白发那抛得? 百罚深杯亦不辞。 圣朝亦(一作已)知贱士丑, 一物自荷皇天慈。 此身饮罢无归处, 独立苍茫自咏诗。 白丝行 缫丝须长不须白, 越罗蜀锦金粟尺。 象床玉手乱殷红, 万草千花动凝碧。 已悲素质随时染, 裂下鸣机色相射。 美人细意熨贴平, 裁缝灭尽针线迹。 春天衣著为君舞, 蛱蝶飞来黄鹂语。 落絮游丝亦有情, 随风照日宜轻举。 香汗清尘污颜色, 开新合故置何许? 君不见才士汲引难, 恐惧弃捐羁旅。 丽人行 三月三日天气新, 长安水边多丽人。 态浓意远淑且真, 肌理细腻骨肉匀。 绣罗衣裳照暮春, 蹙金孔雀银麒麟。 头上何所有? 翠微□(“匀”内换“盍”)叶垂鬓唇。 背后何所见? 珠压腰〔衣及〕稳称身。 就中云幕椒房亲, 赐名大国虢与秦。 紫驼之峰出翠釜, 水精之盘行素鳞。 犀筋厌饫久未下, 鸾刀缕切空纷纶。 黄门飞〔革空〕不动尘, 御厨络绎送八珍。 箫鼓(一作管)哀吟感鬼神, 宾从杂。 3.杜甫的一首七言绝句杜甫的一首七言绝句:江南逢李龟年 原文: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译文: 当年在岐王宅里,常常见到你的演出;在崔九堂前,也曾多次欣赏你的艺术。 没有想到,在这风景一派大好的江南;正是落花时节,能巧遇你这位老相熟。 扩展资料一、赏析 《江南逢李龟年》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作品。 此诗抚今思昔,感慨万千。前二句是追忆昔日与李龟年的接触,寄寓着诗人对开元初年鼎盛的眷怀之情。 后两句是对国事凋零、艺人颠沛流离的感慨。全诗语言极平易,而含意极深远,包含着非常丰富的社会生活内容,表达了时世凋零丧乱与人生凄凉飘零之感。 二、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唐代宗大历五年(770),当时杜甫在潭州(今湖南长沙)。杜甫少年时才华卓著,常出入于岐王李隆范和中书监崔涤的门庭,得以欣赏宫廷歌唱家李龟年的歌唱艺术。 安史之乱后,杜甫漂泊到江南一带。 大历四年(769)三月杜甫离开岳阳到潭州,居留到第二年春天,和流落江、潭的李龟年重逢,回忆起在岐王和崔九的府第频繁相见和听歌的情景,感慨万千,于是写下这首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江南逢李龟年。 4.杜甫的七言绝句诗少年行二首其一莫笑田家老瓦盆,自从盛酒长儿孙。 倾银注瓦惊人眼,共醉终同卧竹根。其二巢燕养雏浑去尽,江花结子已无多。 黄衫年少来宜数,不见堂前东逝波。《绝句四首》绝句四首(其一)堂西长笋别开门,堑北行椒却背村。 梅熟许同朱老吃,松高拟对阮生论。绝句四首(其二)欲作鱼梁云复湍,因惊四月雨声寒。 青溪先有蛟龙窟,竹石如山不敢安。绝句四首(其三)两个黄鹂①鸣翠柳,一行白鹭②上青天。 窗含西岭③千秋雪,门泊东吴④万里船。绝句四首(其四)药条药甲润青青,色过棕亭入草亭。 苗满空山惭取誉,根居隙地怯成形。绝句十二首原文《承闻河北诸节度入朝欢喜口号绝句十二首》禄山作逆降天诛,更有思明亦已无。 汹汹人寰犹不定,时时斗战欲何须。社稷苍生计必安,蛮夷杂种错相干。 周宣汉武今王是,孝子忠臣后代看。喧喧道路多歌谣,河北将军尽入朝。 始是乾坤王室正,却交江汉客魂销。不道诸公无表来,茫然庶事遣人猜。 拥兵相学干戈锐,使者徒劳百万回。鸣玉锵金尽正臣,修文偃武不无人。 兴王会静妖氛气,圣寿宜过一万春。英雄见事若通神,圣哲为心小一身。 燕赵休矜出佳丽,宫闱不拟选才人。抱病江天白首郎,空山楼阁暮春光。 衣冠是日朝天子,草奏何时入帝乡。澶漫山东一百州,削成如桉抱青丘。 苞茅重入归关内,王祭还供尽海头。东逾辽水北滹沱,星象风云喜共和。 紫气关临天地阔,黄金台贮俊贤多。渔阳突骑邯郸儿,酒酣并辔金鞭垂。 意气即归双阙舞,雄豪复遣五陵知。李相将军拥蓟门,白头虽老赤心存。 竟能尽说诸侯入,知有从来天子尊。十二年来多战场,天威已息阵堂堂。 神灵汉代中兴主,功业汾阳异姓王。 5.杜甫七言律诗杜甫的七律有很多,我知道的有以下一些: 《题张氏隐居二首》 《郑驸马宅宴洞中》 《赠献纳使起居田舍人澄》 《城西陂泛舟》 《秋雨叹三首》 《赠田九判官》 《悲陈陶》 《悲青阪》 《送郑十八虔贬台州司户,伤其临老陷贼之故,阙为面别,情见于诗》 《腊日》 《奉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 《紫宸殿退朝口号》 《题省中院壁》 《曲江陪郑八丈南史饮》 《曲江二首》 《曲江对酒》 《曲江对雨》 《因许八奉寄江宁旻上人》 《题郑县亭子》 《望岳》 《早秋苦热堆案相仍》 《九日蓝田崔氏庄》 《崔氏东山草堂》 《至日遣兴,奉寄北省旧阁老、两院故人二首》 《戏赠阌乡秦少公短歌》 《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七首》 《卜居》 《堂成》 《蜀相》 《宾至》 《狂夫》 《江村》 《野老》 《所思》 《题壁上韦偃画马歌》 《恨别》 《南邻》 《和裴迪登蜀州东亭送客逢早梅相忆见寄》 《客至》 《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 《暮登四安寺钟楼寄裴十迪》 《进艇》 《寄杜位》 《送韩十四江东省觐》 《野望》 《王十七侍御抡许携酒至草堂,奉寄此诗,便请邀高三十五使君同到》 《陪李七司马皂江上观造竹桥,即日成,往来之人免冬寒入水,聊题断作,简李公》 《登高》 《登楼》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宿府》 《阁夜》 《永怀古迹》 《登高》《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江村》都是七律 6.杜甫的诗七言律诗1郑驸马宅宴洞中主家阴洞细烟雾,留客夏簟清琅玕。 春酒杯浓琥珀薄,冰浆碗碧玛瑙寒。误疑茅堂过江麓,已入风磴霾云端。 自是秦楼压郑谷,时闻杂佩声珊珊。2题张氏隐居二首(其二为五律)春山无伴独相求,伐木丁丁山更幽。 涧道余寒历冰雪,石门斜日到林丘。不贪夜识金银气,远害朝看麋鹿游。 乘兴杳然迷出处,对君疑是泛虚舟。3城西陂泛舟青蛾皓齿在楼船,横笛短箫悲远天。 春风自信牙樯动,迟日徐看锦缆牵。鱼吹细浪摇歌扇,燕蹴飞花落舞筵。 不有小舟能荡桨,百壶那送酒如泉。4赠田九判官(梁丘)崆峒使节上青霄,河陇降王款圣朝。 宛马总肥春苜蓿,将军只数汉嫖姚。陈留阮瑀谁争长,京兆田郎早见招。 麾下赖君才并入,独能无意向渔樵。5赠献纳使起居田舍人献纳司存雨露边,地分清切任才贤。 舍人退食收封事,宫女开函近御筵。晓漏追飞青琐闼,晴窗点检白云篇。 扬雄更有河东赋,唯待吹嘘送上天。6九日蓝田崔氏庄老去悲秋强自宽,兴来今日尽君欢。 羞将短发还吹帽,笑倩旁人为正冠。蓝水远从千涧落,玉山高并两峰寒。 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子细看。7崔氏东山草堂爱汝玉山草堂静,高秋爽气相鲜新。 有时自发钟磬响,落日更见渔樵人。盘剥白鸦谷口栗,饭煮青泥坊底芹。 何为西庄王给事,柴门空闭锁松筠。8腊日腊日常年暖尚遥,今年腊日冻全消。 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纵酒欲谋良夜醉,还家初散紫宸朝。 口脂面药随恩泽,翠管银罂下九霄。9紫宸殿退朝口号户外昭容紫袖垂,双瞻御座引朝仪。 香飘合殿春风转,花覆千官淑景移。昼漏希闻高阁报,天颜有喜近臣知。 宫中每出归东省,会送夔龙集凤池。(10—11)曲江二首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 且看欲尽花经眼,莫厌伤多酒入唇。江上小堂巢翡翠,苑边高冢卧麒麟。 细推物理须行乐,何用浮名绊此身。其二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头尽醉归。 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传语风光共流转,暂时相赏莫相违。12曲江对酒苑外江头坐不归,水精春殿转霏微。 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纵饮久判人共弃,懒朝真与世相违。 吏情更觉沧洲远,老大悲伤未拂衣。13曲江对雨城上春云覆苑墙,江亭晚色静年芳。 林花著雨燕脂落,水荇牵风翠带长。龙武新军深驻辇,芙蓉别殿谩焚香。 何时诏此金钱会,暂醉佳人锦瑟旁。14奉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五夜漏声催晓箭,九重春色醉仙桃。 旌旗日暖龙蛇动,宫殿风微燕雀高。朝罢香烟携满袖,诗成珠玉在挥毫。 欲知世掌丝纶美,池上于今有凤毛。15宣政殿退朝晚出左掖天门日射黄金榜,春殿晴曛赤羽旗。 宫草微微承委佩,炉烟细细驻游丝。云近蓬莱常好色,雪残鳷鹊亦多时。 侍臣缓步归青琐,退食从容出每迟。16题省中院壁掖垣竹埤梧十寻,洞门对溜常阴阴。 落花游丝白日静,鸣鸠乳燕青春深。腐儒衰晚谬通籍,退食迟回违寸心。 衮职曾无一字补,许身愧比双南金。17曲江陪郑八丈南史饮雀啄江头黄柳花,鸂鶒满晴沙。 自知白发非春事,且尽芳尊恋物华。近侍即今难浪迹,此身那得更无家。 丈人文力犹强健,岂傍青门学种瓜。18送郑十八虔贬台州司户伤其临老陷贼之故阙为面别情见于诗郑公樗散鬓成丝,酒后常称老画师。 万里伤心严谴日,百年垂死中兴时。苍惶已就长途往,邂逅无端出饯迟。 便与先生应永诀,九重泉路尽交期。19因许八奉寄江宁呈上人不见旻公三十年,封书寄与泪潺湲。 旧来好事今能否,老去新诗谁与传。棋局动随寻涧竹,袈裟忆上泛湖船。 闻君话我为官在,头白昏昏只醉眠。20题郑县亭子郑县亭子涧之滨,户牖凭高发兴新。 云断岳莲临大路,天晴宫柳暗长春。巢边野雀群欺燕,花底山蜂远趁人。 更欲题诗满青竹,晚来幽独恐伤神。21望岳西岳崚嶒竦处尊,诸峰罗立似儿孙。 安得仙人九节杖,拄到玉女洗头盆。车箱入谷无归路,箭栝通天有一门。 稍待西风凉冷后,高寻白帝问真源。22—23至日遣兴奉寄北省旧阁老两院故人二首去岁兹辰捧御床,五更三点入鹓行。 欲知趋走伤心地,正想氛氲满眼香。无路从容陪语笑,有时颠倒著衣裳。 何人错忆穷愁日,愁日愁随一线长。其二忆昨逍遥供奉班,去年今日侍龙颜。 麒麟不动炉烟上,孔雀徐开扇影还。玉几由来天北极,朱衣只在殿中间。 孤城此日堪肠断,愁对寒云雪满山。24蜀相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25卜居浣花流水水西头,主人为卜林塘幽。 已知出郭少尘事,更有澄江销客愁。无数蜻蜓齐上下,一双鸂鶒对沉浮。 东行万里堪乘兴,须向山阴上小舟。26有客(一作“宾至”)幽栖地僻经过少,老病人扶再拜难。 岂有文章惊海内,漫劳车马驻江干。竟日淹留佳客坐,百年粗粝腐儒餐。 不嫌野外无供给,乘兴还来看药栏。27狂夫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 风含翠筱娟娟静,雨裛红蕖冉冉香。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 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28堂成背郭堂成荫白茅,缘江路熟俯青郊。 桤林碍日吟风叶,笼竹和烟滴露梢。暂止飞乌将数子,频来语燕定新巢。 7.杜甫的七律诗那就不叫七律了。 看来有必要说说 近体诗分为两类,律诗和绝句。 律诗分五律和七律,五律八句40字,2,4,6,8句最后一字压韵;七律,八句56字,同样2,4,6,8句末压韵。 绝句就是律诗的一半,只有四句,平仄压韵和律诗一样,也分五绝和七绝。注意,今体诗只能用平声韵,决不可以用仄声韵,也不可以换韵。 简单来说就是 七律-8句,每句7字 五律-8句,每句5字 七绝-4句,每句7字 五绝-4句,每句5字 杜甫的七律诗一首如下 杜甫——《登高》 【内容】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赏析】: 此诗是杜甫大历二年(767)秋在夔州时所写。夔州在长江之滨。 全诗通过登高所见秋江景色,倾诉了诗人长年飘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慷慨激越,动人心弦。杨伦称赞此诗为“杜集七言律诗第一”(《杜诗镜铨》),胡应麟《诗薮》更推重此诗精光万丈,是古今七言律诗之冠。 前四句写登高见闻。首联对起。 诗人围绕夔州的特定环境,用“风急”二字带动全联,一开头就写成了千古流传的佳句。夔州向以猿多著称,峡口更以风大闻名。 秋日天高气爽,这里却猎猎多风。诗人登上高处,峡中不断传来“高猿长啸”之声,大有“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水经注。 江水》)的意味。诗人移动视线,由高处转向江水洲渚,在水清沙白的背景上,点缀着迎风飞翔、不住回旋的鸟群,真是一幅精美的画图。 其中天、风,沙、渚,猿啸、鸟飞,天造地设,自然成对。不仅上下两句对,而且还有句中自对,如上句“天”对“风”,“高”对“急”;下句“沙”对“渚”,“白”对“清”,读来富有节奏感。 经过诗人的艺术提炼,十四个字,字字精当,无一虚设,用字遣辞,“尽谢斧凿”,达到了奇妙难名的境界。更值得注意的是:对起的首句,末字常用仄声,此诗却用平声入韵。 沈德潜因有“起二句对举之中仍复用韵,格奇而变”(《唐诗别裁》)的赞语。 颔联集中表现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 诗人仰望茫无边际、萧萧而下的木叶,俯视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江水,在写景的同时,便深沉地抒发了自己的情怀。“无边”“不尽”,使“萧萧”“滚滚”更加形象化,不仅使人联想到落木窸窣之声,长江汹涌之状,也无形中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怆。 透过沉郁悲凉的对句,显示出神入化之笔力,确有“建瓴走坂”、“百川东注”的磅礴气势。前人把它誉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是有道理的。 前两联极力描写秋景,直到颈联,才点出一个“秋”字。“独登台”,则表明诗人是在高处远眺,这就把眼前景和心中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 “常作客”,指出了诗人飘泊无定的生涯。“百年”,本喻有限的人生,此处专指暮年。 “悲秋”两字写得沉痛。秋天不一定可悲,只是诗人目睹苍凉恢廓的秋景,不由想到自己沦落他乡、年老多病的处境,故生出无限悲愁之绪。 诗人把久客最易悲愁,多病独爱登台的感情,概括进一联“雄阔高浑,实大声弘”的对句之中,使人深深地感到了他那沉重地跳动着的感情脉搏。此联的“万里”“百年”和上一联的“无边”“不尽”,还有相互呼应的作用:诗人的羁旅愁与孤独感,就象落叶和江水一样,推排不尽,驱赶不绝,情与景交融相洽。 诗到此已给作客思乡的一般含意,添上久客孤独的内容,增入悲秋苦病的情思,加进离乡万里、人在暮年的感叹,诗意就更见深沉了。 尾联对结,并分承五六两句。 诗人备尝艰难潦倒之苦,国难家愁,使自己白发日多,再加上因病断酒,悲愁就更难排遣。本来兴会盎然地登高望远,现在却平白无故地惹恨添悲,诗人的矛盾心情是容易理解的。 前六句“飞扬震动”,到此处“软冷收之,而无限悲凉之意,溢于言外”(《诗薮》)。 诗前半写景,后半抒情,在写法上各有错综之妙。 首联着重刻画眼前具体景物,好比画家的工笔,形、声、色、态,一一得到表现。次联着重渲染整个秋天气氛,好比画家的写意,只宜传神会意,让读者用想象补充。 三联表现感情,从纵(时间)、横(空间)两方面着笔,由异乡飘泊写到多病残生。四联又从白发日多,护病断饮,归结到时世艰难是潦倒不堪的根源。 这样,杜甫忧国伤时的情操,便跃然张上。 此诗八句皆对。 粗略一看,首尾好象“未尝有对”,胸腹好象“无意于对”。仔细玩味,“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 不只“全篇可法”,而且“用句用字”,“皆古今人必不敢道,决不能道者”。它能博得“旷代之作”(均见胡应麟《诗薮》)的盛誉,就是理所当然的了。 参考资料: /sicijianshang/tangdai/dufushici/0673004195258607.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