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描写关于山东的有关诗句

1.描写山东的诗句

刘凤浩《咏大明湖》

三面荷花四面柳 一城山色半城湖

杜甫《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分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陵绝顶,一览众山小。

登岱行 蒲松龄(清)

兜舆迢迢入翠微,往来白云荡胸飞。白云直上接天界,山巅又出白云外。黄河泡影摇天门,千峰万峰列儿孙。放眼忽看天欲尽,?直疑星河扪。瑶席借寄高岩宿,鸡鸣海东红一簇。俄延五更黍半炊,?漾明霞射秋谷。吴门白马望依稀,沧溟一掬椎琉璃。七月晨寒胜秋暮,晓月露冷天风吹。顷刻朝暾上山觜,山头翠碧连山尾。及到山下雨新晴,归途半踏蹄涔水。回首青嶂倚天开,始知适自日边来。

登岳 王守仁(明)

晓登泰山道,行行入烟霏。阳光散岩壑,秋容淡相辉。云梯挂青壁,仰见蛛丝微。长风吹海色,飘摇送天衣。峰顶动笙乐,青童两相依。振衣将往从,凌云勿高飞。挥手若相待,丹霞闪余辉。凡躯无健羽,怅然不能归。

望岳 李东阳(明)

偶上奎文阁,来观泰岳峰。半空翻碧浪,平陆走苍龙。紫爱沾岚湿,青怜泼黛浓。长原随迤逦,高树助蒙茸。幢节迎还送,戈矛击更冲。烟霞变明晦,云雨验丰凶。混沌天初辟,精灵地所钟。分疆书禹贡,肇域纪尧封。挹浅临沧?,凭虚揖华嵩。行尊宜作丈,名重合称宗。

南天门 陈沂(明)

望入天门十二重,?然飞舞半虚空。千寻不假钩梯上,一窍惟容箭栝通。风气荡摩鹏翮外,日光摇漾海波中。欲求阊阖无人问,但拟彤云是帝宫。

偶题灵岩寺清凉世界 萨都剌(元)

今日清凉地,明朝洙泗心。酒堪消客况,泉可洗尘衿。佛古荒苔藓,林深繁绿阴。樵歌山路晚,余兴付归禽。

登泰山 张养浩(元)

风云一举到天关,快意平生有此观。万古齐州烟九点,五更沧海日三竿。向来井处方知隘,今后巢居似觉宽。笑拍红崖咏新作,满空笙鹤下高寒。

登岱 元好问(金)

泰山天壤间,屹如郁萧台。厥初造化手,劈此何雄哉。天门一何高,天险若可阶。积苏与累块,分明见九垓。扶摇九万里,未可诬齐谐。秦皇?DE75?灵威,茂陵亦雄才。翠华行不归,石坛满苍苔。古今一俯仰,感极令人哀。是时春夏交,红绿无边涯。奇探忘登顿,意惬自迟回。惜无赏心人,欢然尽余杯。夜宿玉女祠,崩奔涌云雷。山灵见光怪,似喜诗人来。鸡鸣登日观,四望无氛霾。六龙出扶桑,翻动青霞埋。平生华嵩游,兹山未忘怀。十年望齐鲁,登临负吟?。孤云拂层崖,青壁落落云间开。眼前有句道不得,但觉胸次高崔嵬。徂徕山头唤李白,吾欲从此观蓬莱。

送灵岩新住持赴寺 王安石(北宋)

灵岩开辟自何年?草木神奇鸟兽仙。一路紫苔通窈窕,千岩青蔼落潺?。山祗啸聚萧神宝,象众抵摧想法筵。雪足莫辞重趼往,东人香火有因缘。

题灵岩方丈 曾巩(北宋)

法定禅房临峭谷,辟支灵塔冠层峦。轩窗势耸云林合,钟磬声高鸟道盘。白鹤已飞泉自漫,青龙无迹洞常寒。更闻雷远相从乐,性迈尘嚣岂可干。

泰山 石介(北宋)

七百里鲁望,北瞻何岩岩。诸山知峻极,五岳独尊严。寰宇登来小,龟蒙视觉凡。此为群物祖,草木莫锄芟。

2.描写山东的诗句

1、张养浩《登泰山》 风云一举到天关,快意平生有此观。

万古齐州烟九点,五更沧海日三竿。 向来井处方知隘,今后巢居似觉宽。

笑拍红崖咏新作,满空笙鹤下高寒。 译文: 伴着和风、轻云一口气登上了南天门,平生能有如此美妙的游览令人多么高兴。

终于看到了“齐烟九点”的古老奇观,也一睹了“泰山日出”的壮丽美景。 以前居住狭窄知识浅薄犹如井底之蛙,今后就算住到鸟巢好像也会觉得海阔天空。

笑拍着洪崖仙人的肩膀咏唱新歌,满天的仙乐飘然而下与大地、与泰山共鸣。 2、杜甫《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分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陵绝顶,一览众山小。 译文: 泰山到底怎么样?在齐鲁大地上,那青翠的山色没有尽头。

大自然把神奇秀丽的景色都汇聚于泰山,山南和山北的天色被分割为一明一暗两部分。 冉冉升起的云霞荡涤我的心灵,睁大眼睛追踪那暮归的鸟儿隐入山林,眼角好像要裂开一样。

一定要登上泰山的最高峰,俯瞰那众山,而众山在我眼中是多么的渺小。 3、杜甫《望岳》 西岳崚嶒竦处尊,诸峰罗立似儿孙。

安得仙人九节杖,拄到玉女洗头盆。 车箱入谷无归路,箭栝通天有一门。

稍待秋风凉冷后,高寻白帝问真源。 译文: 西岳高耸似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群峰在其周围则像他的儿孙。

怎么才能求得仙人杖,拄着它登上华山去玉女祠呢? 可进了车箱谷就难以回归了,而山峰像通天的箭尾直抵天门,难以登爬。 稍稍等待天气转凉后,登上山顶去,看山本貌。

4、李东阳《望岳》 紫爱沾岚湿,青怜泼黛浓。 长原随迤逦,高树助蒙茸。

译文: 风和日丽游春在泗水之滨,无边无际的风光焕然一新。 谁都可以看出春天的面貌,春风吹得百花开放、万紫千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致。

5、陈沂《南天门》 望入天门十二重,然飞舞半虚空。 千寻不假钩梯上,一窍惟容箭栝通。

译文: 雨前初次见到新开花朵的花蕊,雨后连叶子底下也不见一朵花。 蜜蜂和蝴蝶纷纷地飞过了墙去,让人怀疑迷人的春色尽在邻家。

3.描写山东的语言诗句

岭南大雪

年代:【宋】 作者:【区仕衡】

海冻珊瑚万里沙,炎方六出尽成花。

洛阳纵有行春令,谁问袁安处士家

春日岭南

年代:【宋】 作者:【孙正平】

窗前修竹霭如云,巧语春禽只听闻。

睡起蒲团趺坐稳,惟将茗椀对炉薰。

客居岭南

年代:【宋】 作者:【张子龙】

天风吹白波,归客欲如何。

炎国逢花早,春船载雨过。

畏蛇焚瘿木,防蛊种衰荷。

洞口商人妇,时时送夜歌。

庚午腊中苦寒不雪不雪岭南之常而苦寒为希有

年代:【宋】 作者:【郑刚中】

檐风动修竹,终夜玉相戛。

晓望山头松,孤瘦冻欲折。

欣然发茅亭,准拟看飞雪。

待之既逾时,脚硬冷如铁。

青山全不老,暮雨空凄绝。

岂非地气偏,湿浊旧不泄。

剪水下云来,祗向虚空歇。

今年腊中寒,万口称凛冽。

此是雪先声,荡洗岭南热。

蜒叟且莫惊,造化无差别。

会须烟瘴林,都有琪花结。

草色润如酥,看取焦枯活。

岭南鞭春

年代:【宋】 作者:【范端臣】

一辞湖上月,三见岭南春。

怪鸟呼如鬼,痴猿立似人。

蛮商通海舶,渔户杂江滨。

尚有鞭牛扑,纷拿起路尘。

岭南道中

年代:【唐】 作者:【曹松】

百花成实未成归,未必归心与志违。

但有壶觞资逸咏,尽交风景入清机。

半川阴雾藏高木,一道晴霓杂落晖。

游子马前芳草合,鹧鸪啼歇又南飞。

岭南荔枝不可寄远龙眼新熟辄以五日颗奉晦叔

年代:【宋】 作者:【张栻】

荔子如今尚典刑,秋林圆实著嘉名。

虽无赪玉南风面,却耐筠笼千里行。

谪岭南道中作

年代:【唐】 作者:【李德裕】

岭水争分路转迷,桄榔椰叶暗蛮溪。

愁冲毒雾逢蛇草,畏落沙虫避燕泥。

五月畲田收火米,三更津吏报潮鸡。

不堪肠断思乡处,红槿花中越鸟啼。

送人游岭南

年代:【唐】 作者:【戴叔伦】

少别华阳万里游,近南风景不曾秋。

红芳绿笋是行路,纵有啼猿听却幽。

岭南江行

年代:【唐】 作者:【柳宗元】

瘴江南去入云烟,望尽黄茆是海边。

山腹雨晴添象迹,潭心日暖长蛟涎。

射工巧伺游人影,飓母偏惊旅客船。

从此忧来非一事,岂容华发待流年。

送周愿判官归岭南

年代:【唐】 作者:【姚系】

早蝉望秋鸣,夜琴怨离声。眇然多异感,值子江山行。

由来重义人,感激事纵横。往复念遐阻,淹留慕平生。

晨奔九衢饯,暮始万里程。山驿风月榭,海门烟霞城。

易绡泉源近,拾翠沙溆明。兰蕙一为赠,贫交空复情。

当然最出名的句子还是“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苏轼的原句是“日啖荔枝三百颗,不妨长作岭南人。”

惠州一绝

苏轼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黄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妨长作岭南人。

4.赞美山东的诗句有哪些

1.《太常引·钱齐参议归山东》

未知朝代:刘燕哥

故人送我出阳关,无计锁雕鞍。今古别离难。兀谁画娥眉远山。

一尊别酒,一声杜宇,寂寞又春残。明月小楼间,第一夜相思泪弹。

2.《江上》

宋代:王安石

江水漾西风,江花脱晚红。

离情被横笛,吹过乱山东。

3.《念奴娇·天南地北》

元代:施耐庵

天南地北,问乾坤,何处可容狂客?借得山东烟水寨,来买凤城春色。翠袖围香,绛绡笼雪,一笑千金值。神仙体态,薄幸如何消得?

想芦叶滩头,蓼花汀畔,皓月空凝碧。六六雁行连八九,只待金鸡消息。义胆包天,忠肝盖地,四海无人识。离愁万种,醉乡一夜头白。

4.《泛茅山东溪》

唐代:储光羲

清晨登仙峰,峰远行未极。

江海霁初景,草木含新色。

而我任天和,此时聊动息。

望乡白云里,发棹清溪侧。

松柏生深山,无心自贞直。

5.《咏史诗-博浪沙》

唐代:胡曾

嬴政鲸吞六合秋,削平天下虏诸侯。

山东不是无公子,何事张良独报仇。

5.描写山东的古诗词

刘凤浩《咏大明湖》 三面荷花四面柳 一城山色半城湖 杜甫《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分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陵绝顶,一览众山小. 登岱行 蒲松龄(清) 兜舆迢迢入翠微,往来白云荡胸飞.白云直上接天界,山巅又出白云外.黄河泡影摇天门,千峰万峰列儿孙.放眼忽看天欲尽,直疑星河扪.瑶席借寄高岩宿,鸡鸣海东红一簇.俄延五更黍半炊,漾明霞射秋谷.吴门白马望依稀,沧溟一掬椎琉璃.七月晨寒胜秋暮,晓月露冷天风吹.顷刻朝暾上山觜,山头翠碧连山尾.及到山下雨新晴,归途半踏蹄涔水.回首青嶂倚天开,始知适自日边来. 登岳 王守仁(明) 晓登泰山道,行行入烟霏.阳光散岩壑,秋容淡相辉.云梯挂青壁,仰见蛛丝微.长风吹海色,飘摇送天衣.峰顶动笙乐,青童两相依.振衣将往从,凌云勿高飞.挥手若相待,丹霞闪余辉.凡躯无健羽,怅然不能归. 望岳 李东阳(明) 偶上奎文阁,来观泰岳峰.半空翻碧浪,平陆走苍龙.紫爱沾岚湿,青怜泼黛浓.长原随迤逦,高树助蒙茸.幢节迎还送,戈矛击更冲.烟霞变明晦,云雨验丰凶.混沌天初辟,精灵地所钟.分疆书禹贡,肇域纪尧封.挹浅临沧?,凭虚揖华嵩.行尊宜作丈,名重合称宗. 南天门 陈沂(明) 望入天门十二重,然飞舞半虚空.千寻不假钩梯上,一窍惟容箭栝通.风气荡摩鹏翮外,日光摇漾海波中.欲求阊阖无人问,但拟彤云是帝宫. 偶题灵岩寺清凉世界 萨都剌(元) 今日清凉地,明朝洙泗心.酒堪消客况,泉可洗尘衿.佛古荒苔藓,林深繁绿阴.樵歌山路晚,余兴付归禽. 登泰山 张养浩(元) 风云一举到天关,快意平生有此观.万古齐州烟九点,五更沧海日三竿.向来井处方知隘,今后巢居似觉宽.笑拍红崖咏新作,满空笙鹤下高寒. 登岱 元好问(金) 泰山天壤间,屹如郁萧台.厥初造化手,劈此何雄哉.天门一何高,天险若可阶.积苏与累块,分明见九垓.扶摇九万里,未可诬齐谐.秦皇?DE75?灵威,茂陵亦雄才.翠华行不归,石坛满苍苔.古今一俯仰,感极令人哀.是时春夏交,红绿无边涯.奇探忘登顿,意惬自迟回.惜无赏心人,欢然尽余杯.夜宿玉女祠,崩奔涌云雷.山灵见光怪,似喜诗人来.鸡鸣登日观,四望无氛霾.六龙出扶桑,翻动青霞埋.平生华嵩游,兹山未忘怀.十年望齐鲁,登临负吟?.孤云拂层崖,青壁落落云间开.眼前有句道不得,但觉胸次高崔嵬.徂徕山头唤李白,吾欲从此观蓬莱. 送灵岩新住持赴寺 王安石(北宋) 灵岩开辟自何年?草木神奇鸟兽仙.一路紫苔通窈窕,千岩青蔼落潺?.山祗啸聚萧神宝,象众抵摧想法筵.雪足莫辞重趼往,东人香火有因缘. 题灵岩方丈 曾巩(北宋) 法定禅房临峭谷,辟支灵塔冠层峦.轩窗势耸云林合,钟磬声高鸟道盘.白鹤已飞泉自漫,青龙无迹洞常寒.更闻雷远相从乐,性迈尘嚣岂可干. 泰山 石介(北宋) 七百里鲁望,北瞻何岩岩.诸山知峻极,五岳独尊严.寰宇登来小,龟蒙视觉凡.此为群物祖,草木莫锄芟.。

6.描写山东的语言诗句

岭南大雪 年代:【宋】 作者:【区仕衡】 海冻珊瑚万里沙,炎方六出尽成花。

洛阳纵有行春令,谁问袁安处士家 春日岭南 年代:【宋】 作者:【孙正平】 窗前修竹霭如云,巧语春禽只听闻。 睡起蒲团趺坐稳,惟将茗椀对炉薰。

客居岭南 年代:【宋】 作者:【张子龙】 天风吹白波,归客欲如何。 炎国逢花早,春船载雨过。

畏蛇焚瘿木,防蛊种衰荷。 洞口商人妇,时时送夜歌。

庚午腊中苦寒不雪不雪岭南之常而苦寒为希有 年代:【宋】 作者:【郑刚中】 檐风动修竹,终夜玉相戛。 晓望山头松,孤瘦冻欲折。

欣然发茅亭,准拟看飞雪。 待之既逾时,脚硬冷如铁。

青山全不老,暮雨空凄绝。 岂非地气偏,湿浊旧不泄。

剪水下云来,祗向虚空歇。 今年腊中寒,万口称凛冽。

此是雪先声,荡洗岭南热。 蜒叟且莫惊,造化无差别。

会须烟瘴林,都有琪花结。 草色润如酥,看取焦枯活。

岭南鞭春 年代:【宋】 作者:【范端臣】 一辞湖上月,三见岭南春。 怪鸟呼如鬼,痴猿立似人。

蛮商通海舶,渔户杂江滨。 尚有鞭牛扑,纷拿起路尘。

岭南道中 年代:【唐】 作者:【曹松】 百花成实未成归,未必归心与志违。 但有壶觞资逸咏,尽交风景入清机。

半川阴雾藏高木,一道晴霓杂落晖。 游子马前芳草合,鹧鸪啼歇又南飞。

岭南荔枝不可寄远龙眼新熟辄以五日颗奉晦叔 年代:【宋】 作者:【张栻】 荔子如今尚典刑,秋林圆实著嘉名。 虽无赪玉南风面,却耐筠笼千里行。

谪岭南道中作 年代:【唐】 作者:【李德裕】 岭水争分路转迷,桄榔椰叶暗蛮溪。 愁冲毒雾逢蛇草,畏落沙虫避燕泥。

五月畲田收火米,三更津吏报潮鸡。 不堪肠断思乡处,红槿花中越鸟啼。

送人游岭南 年代:【唐】 作者:【戴叔伦】 少别华阳万里游,近南风景不曾秋。 红芳绿笋是行路,纵有啼猿听却幽。

岭南江行 年代:【唐】 作者:【柳宗元】 瘴江南去入云烟,望尽黄茆是海边。 山腹雨晴添象迹,潭心日暖长蛟涎。

射工巧伺游人影,飓母偏惊旅客船。 从此忧来非一事,岂容华发待流年。

送周愿判官归岭南 年代:【唐】 作者:【姚系】 早蝉望秋鸣,夜琴怨离声。眇然多异感,值子江山行。

由来重义人,感激事纵横。往复念遐阻,淹留慕平生。

晨奔九衢饯,暮始万里程。山驿风月榭,海门烟霞城。

易绡泉源近,拾翠沙溆明。兰蕙一为赠,贫交空复情。

当然最出名的句子还是“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苏轼的原句是“日啖荔枝三百颗,不妨长作岭南人。”

惠州一绝 苏轼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黄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妨长作岭南人。

7.描写山东的诗歌

刘凤浩《咏大明湖》 三面荷花四面柳 一城山色半城湖 杜甫《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分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陵绝顶,一览众山小。 登岱行 蒲松龄(清) 兜舆迢迢入翠微,往来白云荡胸飞。

白云直上接天界,山巅又出白云外。黄河泡影摇天门,千峰万峰列儿孙。

放眼忽看天欲尽,?直疑星河扪。瑶席借寄高岩宿,鸡鸣海东红一簇。

俄延五更黍半炊,?漾明霞射秋谷。吴门白马望依稀,沧溟一掬椎琉璃。

七月晨寒胜秋暮,晓月露冷天风吹。顷刻朝暾上山觜,山头翠碧连山尾。

及到山下雨新晴,归途半踏蹄涔水。回首青嶂倚天开,始知适自日边来。

登岳 王守仁(明) 晓登泰山道,行行入烟霏。阳光散岩壑,秋容淡相辉。

云梯挂青壁,仰见蛛丝微。长风吹海色,飘摇送天衣。

峰顶动笙乐,青童两相依。振衣将往从,凌云勿高飞。

挥手若相待,丹霞闪余辉。凡躯无健羽,怅然不能归。

望岳 李东阳(明) 偶上奎文阁,来观泰岳峰。半空翻碧浪,平陆走苍龙。

紫爱沾岚湿,青怜泼黛浓。长原随迤逦,高树助蒙茸。

幢节迎还送,戈矛击更冲。烟霞变明晦,云雨验丰凶。

混沌天初辟,精灵地所钟。分疆书禹贡,肇域纪尧封。

挹浅临沧?,凭虚揖华嵩。行尊宜作丈,名重合称宗。

南天门 陈沂(明) 望入天门十二重,?然飞舞半虚空。千寻不假钩梯上,一窍惟容箭栝通。

风气荡摩鹏翮外,日光摇漾海波中。欲求阊阖无人问,但拟彤云是帝宫。

偶题灵岩寺清凉世界 萨都剌(元) 今日清凉地,明朝洙泗心。酒堪消客况,泉可洗尘衿。

佛古荒苔藓,林深繁绿阴。樵歌山路晚,余兴付归禽。

登泰山 张养浩(元) 风云一举到天关,快意平生有此观。万古齐州烟九点,五更沧海日三竿。

向来井处方知隘,今后巢居似觉宽。笑拍红崖咏新作,满空笙鹤下高寒。

登岱 元好问(金) 泰山天壤间,屹如郁萧台。厥初造化手,劈此何雄哉。

天门一何高,天险若可阶。积苏与累块,分明见九垓。

扶摇九万里,未可诬齐谐。秦皇?DE75?灵威,茂陵亦雄才。

翠华行不归,石坛满苍苔。古今一俯仰,感极令人哀。

是时春夏交,红绿无边涯。奇探忘登顿,意惬自迟回。

惜无赏心人,欢然尽余杯。夜宿玉女祠,崩奔涌云雷。

山灵见光怪,似喜诗人来。鸡鸣登日观,四望无氛霾。

六龙出扶桑,翻动青霞埋。平生华嵩游,兹山未忘怀。

十年望齐鲁,登临负吟?。孤云拂层崖,青壁落落云间开。

眼前有句道不得,但觉胸次高崔嵬。徂徕山头唤李白,吾欲从此观蓬莱。

送灵岩新住持赴寺 王安石(北宋) 灵岩开辟自何年?草木神奇鸟兽仙。一路紫苔通窈窕,千岩青蔼落潺?。

山祗啸聚萧神宝,象众抵摧想法筵。雪足莫辞重趼往,东人香火有因缘。

题灵岩方丈 曾巩(北宋) 法定禅房临峭谷,辟支灵塔冠层峦。轩窗势耸云林合,钟磬声高鸟道盘。

白鹤已飞泉自漫,青龙无迹洞常寒。更闻雷远相从乐,性迈尘嚣岂可干。

泰山 石介(北宋) 七百里鲁望,北瞻何岩岩。诸山知峻极,五岳独尊严。

寰宇登来小,龟蒙视觉凡。此为群物祖,草木莫锄芟。

8.描写山东的优美语言诗句

岭南大雪 年代:【宋】 作者:【区仕衡】 海冻珊瑚万里沙,炎方六出尽成花。

洛阳纵有行春令,谁问袁安处士家 春日岭南 年代:【宋】 作者:【孙正平】 窗前修竹霭如云,巧语春禽只听闻。 睡起蒲团趺坐稳,惟将茗椀对炉薰。

客居岭南 年代:【宋】 作者:【张子龙】 天风吹白波,归客欲如何。 炎国逢花早,春船载雨过。

畏蛇焚瘿木,防蛊种衰荷。 洞口商人妇,时时送夜歌。

庚午腊中苦寒不雪不雪岭南之常而苦寒为希有 年代:【宋】 作者:【郑刚中】 檐风动修竹,终夜玉相戛。 晓望山头松,孤瘦冻欲折。

欣然发茅亭,准拟看飞雪。 待之既逾时,脚硬冷如铁。

青山全不老,暮雨空凄绝。 岂非地气偏,湿浊旧不泄。

剪水下云来,祗向虚空歇。 今年腊中寒,万口称凛冽。

此是雪先声,荡洗岭南热。 蜒叟且莫惊,造化无差别。

会须烟瘴林,都有琪花结。 草色润如酥,看取焦枯活。

岭南鞭春 年代:【宋】 作者:【范端臣】 一辞湖上月,三见岭南春。 怪鸟呼如鬼,痴猿立似人。

蛮商通海舶,渔户杂江滨。 尚有鞭牛扑,纷拿起路尘。

岭南道中 年代:【唐】 作者:【曹松】 百花成实未成归,未必归心与志违。 但有壶觞资逸咏,尽交风景入清机。

半川阴雾藏高木,一道晴霓杂落晖。 游子马前芳草合,鹧鸪啼歇又南飞。

岭南荔枝不可寄远龙眼新熟辄以五日颗奉晦叔 年代:【宋】 作者:【张栻】 荔子如今尚典刑,秋林圆实著嘉名。 虽无赪玉南风面,却耐筠笼千里行。

谪岭南道中作 年代:【唐】 作者:【李德裕】 岭水争分路转迷,桄榔椰叶暗蛮溪。 愁冲毒雾逢蛇草,畏落沙虫避燕泥。

五月畲田收火米,三更津吏报潮鸡。 不堪肠断思乡处,红槿花中越鸟啼。

送人游岭南 年代:【唐】 作者:【戴叔伦】 少别华阳万里游,近南风景不曾秋。 红芳绿笋是行路,纵有啼猿听却幽。

岭南江行 年代:【唐】 作者:【柳宗元】 瘴江南去入云烟,望尽黄茆是海边。 山腹雨晴添象迹,潭心日暖长蛟涎。

射工巧伺游人影,飓母偏惊旅客船。 从此忧来非一事,岂容华发待流年。

送周愿判官归岭南 年代:【唐】 作者:【姚系】 早蝉望秋鸣,夜琴怨离声。眇然多异感,值子江山行。

由来重义人,感激事纵横。往复念遐阻,淹留慕平生。

晨奔九衢饯,暮始万里程。山驿风月榭,海门烟霞城。

易绡泉源近,拾翠沙溆明。兰蕙一为赠,贫交空复情。

当然最出名的句子还是“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苏轼的原句是“日啖荔枝三百颗,不妨长作岭南人。”

惠州一绝 苏轼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黄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妨长作岭南人。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