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梅唐诗梅花

1.梅花 诗句 古诗

墨梅 王冕 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早 梅 张谓 一树寒梅白玉条,回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墨梅 居简 莫恨丹青废画工,不须求异只须同。

玉容不及寒鸦色,故托缁尘异汉宫。 早梅 齐已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村前深雪里,昨夜一 枝开。 墨 梅 张臬 山边幽谷水边村,曾被疏花断客魂。

犹恨东风无意思,更吹烟雨暗黄昏。 早梅 李公明 东风才有又西风,群木山中叶叶空。

只有梅花吹不尽,依然新白抱新红。 墨梅 赵秉文 画师不作粉脂面,却恐傍人嫌我直。

相逢莫道不相识,夏馥从来琢玉人。 忆梅 李商隐 定定住天涯, 依依向物华。

寒梅最堪恨, 常作去年花。 白梅 王冕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梅 王琪 不受尘埃半点侵,竹篱茅舍自甘心。 只因误识林和靖,惹得诗人说到今。

与薛肇明弈棋赌梅花诗输一首 王安石 华发寻春喜见梅,一株临路雪倍堆。 凤城南陌他年忆,香杳难随驿使来。

梅 贡性之 眼前谁识岁寒交,只有梅花伴寂寥。 明月满天天似水,酒醒听彻玉人箫。

梅花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梅花 庚信 当年腊月半,已觉梅花阑。 不信今春晚,俱来雪里看。

真适园梅花盛放 王 鏊 花间小坐夕阳迟,香雪千枝与万枝。 自入春来无好句, 杖藜到此忽成诗。

梅花绝句 陆游 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

《杂诗》之一 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欹穸前,寒梅著花未。

杨柳枝词 刘禹锡 塞北梅花羌笛吹,淮南桂树小山词。 请君莫凑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

新栽梅 白居易 池边新栽七株梅,欲到花时点检来。 莫怕长洲桃李嫉,今年好为使君开。

初识梅花 卢撰 江北不如南地暖,江南好断北人肠。 胭脂桃颊梨花粉,共作寒梅一面妆。

十一月后庭花盛开之二 蔡襄 日暖香繁巳盛开,开时曾达千百回。 春风岂是多情思,相伴花前去又来。

次韵中玉早梅 黄庭坚 折得寒香不露机,小穸斜日两三枝。 罗帷翠叶深调护,已被游蜂圣得知。

梅花绝句 陆游 当年走马锦西城,曾为梅花醉似泥。 二十里中香不断,青羊宫到浣花溪。

红 梅 苏轼 年年芳信负红梅,江畔垂垂又欲开。 珍重多情关伊令,直和根拨送春来。

红梅 王十朋 桃李莫相妒,夭姿元不同。 犹余雪霜态,未肯十分红。

梅花绝句之二 陆游 幽谷那堪更北枝,年年自分着花迟。 高标逸韵君知否,正是层冰积雪时。

岭上红梅 范大成 雾雨胭脂照松竹,江面春风一枝足。 满城桃李各焉然,寂寞倾城在空谷。

梅花绝句之三陆游 雪虐风号愈凛然,花中气节最高坚。 过时自会飘零去,耻向东君更乞怜。

题梅花图 杨无咎 忽见寒梅树,花开汉水滨。 不知春色早,疑是弄珠人。

探梅 杨万里 山间幽步不胜奇,正是深夜浅暮时。 一枝梅花开一朵,恼人偏在最高枝。

圣恩寺看梅 周永年 众香国里人来去,花信风中鸟倒悬。 更喜水光相映发,横斜疏影托波来。

雪梅之一 卢梅坡 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梅俗了人。 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

题画梅 李方膺 挥毫落纸墨痕新,几点梅花最可人。 愿借天风吹得远,家家门巷尽成春。

雪梅之二 卢梅坡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

岭梅 张道洽 到处皆诗境,随时有物华。 应酬都不暇,一岭是梅花。

观梅有感 刘因 东风吹落战尘沙,梦想西湖处士家。 只恐江南春意减,此心元不为梅花。

赠范晔 陆凯 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红楼梦》访妙玉乞红梅 曹雪芹 酒未开樽句未裁,寻春问腊到蓬莱。 不求大士瓶中露,为乞嫦娥槛外梅。

入世冷桃红雪去,离尘香割紫云来。 槎桠谁惜诗肩瘦,衣上犹沾佛院苔。

《红楼梦》咏红梅花 (花字) 曹雪芹 疏是枝条艳是花,春妆儿女竟奢华。 闲厅曲槛无余雪,流水空山有落霞。

幽梦冷随红袖笛,游仙香泛绛河槎。 前身定是瑶台种,无复相疑色相差。

《红楼梦》咏红梅花(红字) 曹雪芹 桃未芳菲杏未红,冲寒先已笑东风。 魂飞庾岭春难辨,霞隔罗浮梦未通。

绿萼添妆融宝炬,缟仙扶醉跨残虹。 看来岂是寻常色,浓淡由他冰雪中。

《红楼梦》咏红梅花 (梅字) 曹雪芹 白梅懒赋赋红梅,逞艳先迎醉眼开。 冻脸有痕皆是血,酸心无恨亦成灰。

误吞丹药移真骨,偷下瑶池脱旧胎。 江北江南春灿烂,寄言蜂蝶漫疑猜。

早 梅 柳宗元 早梅发高树,回映楚天碧。 朔风飘夜香,繁霜滋晓白。

欲为万里赠,杳杳山水隔。 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

十一月中旬至扶风界见梅花 李商隐 匝路亭亭艳,非时袅袅香。 素娥惟与月,青女不饶霜。

赠远虚盈手,伤离适断肠。 为谁成早秀?不待作年芳 寒夜 杜耒 寒夜客来茶当酒, 竹炉汤沸火初红。

寻常一样穸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雪后梅盛开折置灯下 曾几 满城桃李望东君,破蜡红梅未上春。

窗几数枝逾静好,园林一雪碧清新。 山园小梅 林和靖 唐 众芳摇落独喧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擅板共金樽。 早梅 南朝·谢燮 迎春故早发,独自不疑寒。

畏落众。

2.有关描写梅花的古诗至少3个,上帝会保佑你的~

梅花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梅花 陆游 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早梅 柳宗元 早梅发高树,回映楚天碧.朔吹飘夜香,繁霜滋晓白. 欲为万里赠,杳杳山水隔.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题梅 无名 北风猎猎吹人倒,千卉千葩尽枯槁.谁分清气到寒梅,独放银花照晴昊.早梅 齐已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前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风递幽香去,禽窥素艳来.明年独自律,先发映春台.梅花绝句 陆游 幽谷那堪更北枝,年年自分著花迟.高标逸韵君知否?正在层冰积雪时.梅花 王冕 三月东风吹雪消,湖南山色翠如滴.一声羌管无人见,无数梅花落野桥.梅 王淇 不受尘埃半点侵,竹篱茅舍自甘心.只因误识林和靖,惹得诗人说到今.雪梅 卢梅坡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雪梅 卢梅坡 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

3.古诗《梅花》

香色俱佳 别具一格——谈王安石《梅花》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梅花,香色俱佳,独步早春,具有不畏严寒的坚强性格和不甘落后的进取精神,因而历来为诗人们所吟咏,所歌颂。在我国古代为数众多的咏梅诗中,王安石的《梅花》堪称一首饶有特色、脍炙人口的佳作。

这首咏梅诗吟咏的是早春之梅。全诗虽仅4句20字,却较为形象地刻画了早春梅花的神韵和香色。前两句“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写颇有寒意的早春时节,万物皆未萌芽,唯独墙角数枝梅花迎寒绽开。这两句写梅花,不绘其形,而传其神。“墙角”二字点明地点;“独自开”与“数枝梅”相照应,传递了梅先天下春的信息;“凌寒”二字交代时间,突出了春梅于严寒中傲然怒放的性格特征。不过,这两句诗写梅花不畏严寒傲然怒放,并非首创。在此之前,已有别的诗加以描绘了。如南朝陈诗人谢燮的《早梅》诗:“迎春故早发,独自不疑寒。畏落众花后,无人别意看”,紧扣一个“早”字,用表现人的心理状态的“疑”与“畏”字写梅花,使之人格化,从而惟妙惟肖地反映了其傲霜斗雪迎春的高尚品格。

较之前两句,后两句“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写梅花的香色,则写得较为新颖别致。“遥知不是雪”,着眼于人们的视觉形象,含蓄地写梅花的纯净洁白。尽管这句诗否定了诗人于远处所看到的墙角凌寒独自绽开的数枝梅花是雪,但它实际上曲折地反映了梅白似雪的色彩。试想,假如这梅花不是白的,而是红的或是其他颜色,诗人会由此而联想到雪吗?正因为梅花似雪,唐代诗人张谓的《早梅》诗句“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以错把梅枝当作雪枝来反映白梅早发、皎洁似雪的特点,才给人以“错”而无误,“错”中见奇之感。

“遥知不是雪”这句诗,不仅含蓄地写梅花的纯净洁白,也间接地交代前两句中所写的迎寒怒放的“墙角数枝梅”实为诗人从远处隐隐约约中所见,且与诉诸人们嗅觉的下句“为有暗香来”一道写梅花的香色,诗句之间具有内在联系,显示出全诗结构的严谨。

诗人写梅香,没有借助任何形容词,亦未泼墨如云,大肆渲染,而是以“看似寻常最奇崛”(王安石语)的“遥知”这两句诗巧妙自然地出之。这两句诗之间具有因果关系。正因为有梅花的香气从远处袭来,才使诗人“遥知不是雪”。倘若梅花无香气,则诗人从远处隐隐约约看到的“墙角数枝梅”,是难免把它错当作雪枝的。以互为因果的两句诗写梅花,收到了香色俱佳的艺术效果,与张谓的《早梅》诗句有异曲同工之妙。

当然,“遥知”两句诗也未必是实写诗人于远处闻到梅花的香色,从而得出是梅非雪的结论,而只是虚写,极言梅花的香气之浓。

如果说,这首《梅花》诗所吟咏的梅花,不仅让人领略到其凌寒怒放的神韵,而且给人留下它香色俱佳、别具一格的鲜明印象,那么,这首诗本身也就如同它所吟咏的梅花,令人赏心悦目,获得艺术美的享受。

(原载《语言美》报;后收入作者专著《诗海拾贝》,江苏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

4.描写红梅的诗词关于梅花

卜算子 咏梅 ——**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梅花 --宋匡业 不染纷华别有神,乱山深处吐清新. 旷如魏晋之间士,高比羲皇以上人. 独立风前惟素笑,能超世外自归真. 孤芳合与幽兰配,补入离骚一种春. 杂诗 --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雪里觅梅花 --萧纲 绝讶梅花晚,争来雪里窥. 下枝低可见,高处远难知. 俱羞惜腕露,相让道腰羸. 定须还剪采,学作两三技. 梅花 --蒋维翰 白玉堂前一树梅,今朝忽见数花开. 几家门户重重闭,春色如何入得来? 梅花 --陈亮 疏技横玉瘦,小萼点珠光. 一朵忽先发,百花皆后春. 欲传春信息,不怕雪埋藏. 玉笛休三弄,东君正主张. 冬日杂兴 --张耒 空山身欲老,徂岁腊还来. 愁怯年年柳,伤心处处梅. 绿蔬挑甲短,红蜡点花开. 冰雪如何有,东风日夜回. 梅 --陆游 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 探梅 --杨万里 山间幽步不胜奇,正是深夜浅暮时. 一枝梅花开一朵,恼人偏在最高枝. 雪梅 --卢梅坡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梅花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梅花绝句 --陆游 当年走马锦西城,曾为梅花醉似泥. 二十里中香不断,青羊宫到浣花溪. 红梅 --苏东坡 年年芳信负红梅,江畔垂垂又欲开. 珍重多情关伊令,直和根拨送春来. 赠岭上梅 --苏东坡 梅花开尽白花开,过尽行人君不来. 不趁青梅尝煮酒,要看细雨熟黄梅. 新栽梅 --白居易 莫怕长洲桃李嫉, 池边新栽七株梅. 欲到花时点检来,今年好为使君开. 梅花 --王冕 三月东风吹雪消,湖南山色翠如浇. 一声羌管无人见,无数梅花落野桥. 白梅 --王冕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渔家傲 --李清照 雪里已知春信至, 寒梅点缀琼枝腻, 香脸半开娇旖旎, 当庭际, 玉人浴出新妆洗. 造化可能偏有意, 故教明月玲珑地. 共赏金尊沉绿蚁, 莫辞醉, 此花不与群花比. 玉楼春 红梅 --李清照 红酥肯放琼苞碎, 探著南枝开遍末? 不知酝藉几多时, 但见包藏无限意. 道人憔悴春窗底, 闷损阑干愁不倚. 要来小看便来休, 未必明朝风不起. 早梅 --柳宗元 早梅发高树,回映楚天碧. 朔风飘夜香,繁霜滋晓白. 欲为万里赠,杳杳山水隔. 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 江梅 --杜甫 梅蕊腊前破,梅花年后多. 绝知春意好,最奈客愁何? 雪树元同色,江风亦自波. 故园不可见,巫岫郁嵯峨. 雪中观梅 --杨万里 小树梅花彻夜开,侵晨雪片趁花回. 即非雪片催梅花,却是梅花唤雪来. 琪树横枝吹脑子,玉妃乘月上瑶台. 世间出雀梅梢雪,便是冰雪也带埃. 雪梅 --卢梅坡 有雪无梅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 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 渔家傲 --李清照 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际,玉人浴出新妆洗.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珑地.共赏金尊沉绿蚁,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

5.古诗《梅花》是怎样的

梅花 作者: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译文: 墙角里有几枝梅花 迎着寒风独自开放 远远的就知道那不是雪 因为有花香飘过来 注释 . 1.凌寒:冒着严寒. 2.遥:远远的. 3.为:因为. 4.暗香:指梅花的幽香 赏析: 古人借用这些意象往往有这样一种模式:竹,多以画骨,而境界全在其中,些许文字,以竹之斑驳融文之参差,所谓景中写意.松,以画,画姿则联想尽在松姿中;以诗写神,则松姿尽在想象中,以画以诗,展姿现神,皆谓借物言志.兰,以植,植之盆庭院,飞香于书斋,兰香清,书香雅,谓之淡泊,谓之文雅.而梅,亦如松,可诗可画,不同的是松以画传神,梅以诗传神.另外,梅似乎具全了其它三“君子”的特征:如竹般清瘦,如松般多姿,亦如兰而有芳香.因而,“四君子”中就梅在诗中表达的意境尤为丰富.王安石的《梅花》以寥寥几句诗句略出了几枝梅,恰把这几个特征都写出来了.在意象中,松往往唱独角戏,环境只是作为一种陪衬,主要还是看松姿,而梅不同,梅往往要与环境结合,当然在墨画中环境可以是空白,然而这就是一种环境,只不过比较朦胧. 《梅花》中以“墙角”两字点出环境,极其鲜明,极具意境.墙角显得特别冷清,看似空间狭小,其实作者以墙角为中心,展开了无限的空间,正是空阔处在角落外,见角落便想到空阔.“数枝”与“墙角”搭配极为自然,显出了梅的清瘦,又自然而然地想到这“数枝梅”的姿态.“凌寒”两字更是渲染了一种特别的气氛,寒风没模糊掉想象中的视线,反而把想象中的模糊赶跑了,带来了冬天的潭水般的清沏.所以,不管它是曲梅还是直梅,读者总会觉得脑海中有一幅有数枝定型的梅的清晰的画.“独自开”三字就如一剑劈出分水岭般巧妙地将梅的小天地与外界隔开了,梅的卓然独“横”(梅枝不“立”),梅的清纯雅洁的形象便飘然而至.“遥知不是雪”,雪花与梅花——自然界的一对“黄金搭档”,两者相映成辉,相似相融,似乎是一体的.而作者明确“看出”“不是”,并且是“遥知”.为什么?“为有暗香来”.“暗香”无色,却为画面上了一片朦胧的色彩.清晰与朦胧交错,就像雪中闪烁着一个空洞,造成忽隐忽现的动感.也像飘来一缕轻烟,波浪式的前进,横拦在梅枝前.作者用零星的笔墨层层展开意境,几笔实写提起无限虚景,梅之精神也被表达得淋漓尽致,此作者之神往,亦令读者神往.。

6.古诗梅花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梅花是作为一种特定的意象出现 在古代诗词中,历代诗人歌咏不迭.纵览古代咏梅诗词,我们会感觉到,这种意象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历代诗人的传承、拓展、光大,梅花的象征意义在不断地升华.魏晋时期,梅花作为一种美的象 征,出现在诗歌里.晋代的陆凯从南方折一枝梅花,托驿使带到长安送给至友范晔并附诗一首:“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诗人心目中的梅花象征着美好的春天、纯真的友情.从魏晋到六朝,对梅花的歌咏大多侧重于自然的物象,赏悦其美而又哀伤其落.诗人们希望美好的事物能长留世间,但是花开花落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于是转而对梅花的飘零心生哀叹,较多的抒发梅花落的伤情,甚至把梅花的凋谢与闺怨联系起来.所谓“可惜阶下梅,飘荡逐风回.”(鲍泉《咏梅花》)“东风吹梅畏落尽,贱妾为此敛蛾眉”.到了唐代,诗中的梅花意象已渐 渐走出自然客观表现的局限.梅花的曲折多姿、经霜耐寒、幽香粉艳的特征,激发了诗人更多的激情与灵感,由感官向心灵开拓,梅花开始被赋予品格操守的内涵.“天然根性异,万物尽难陪.自古承春早,严冬斗雪开.”(朱庆馀《早梅》),“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齐己《早梅》)“涧梅寒正发,莫信笛中吹.素艳雪凝树,清香风满枝.”(许浑《看早梅》)梅花傲霜斗雪、素艳清香的习性,成为诗歌中新的意境.宋代是大兴恋梅之风的时代,诗 人词客一般都有多首梅花诗词存世,有学者统计宋代咏梅诗词的总量,是此前历代咏梅诗词总量的47.6倍.苏轼、陆游、范成大、陈亮等写了许多咏梅诗词.因“落梅诗案” 一再被黜,坐废十年的刘克庄留下梅诗130余首.更有那位堪称“咏梅专业户”的张道洽,一生写梅诗300多首.这一时期,诗人们在渲染梅花色 白香清的物象特征的同时,比唐代诗人更注重从寂寞野处、凌寒早芳等特征演绎其高尚的意义,梅花意象逐步成为人格情操的象征.特别是宋初隐逸诗人林逋的《山园小梅》:“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淋漓尽致地表现了梅花的孤高芳洁.从此以后,诗人词客们的咏梅之作,大都以推崇梅花的这一性格为基调.“穷冬万木立枯死,玉艳独发凌清寒.”(欧阳修《对和雪忆梅花》),“罗浮山下梅花村,玉雪为骨冰为魂.”(苏轼)“水月精神玉雪胎,乾坤清气化身来.”(王从叔《浣溪沙 梅》)“不受尘埃半点侵,竹篱茅舍自甘心.”(王琪《梅花》)梅花的孤高绝俗、贞洁自爱成为君子情操的代名词,成为诗人品格风骨的自我写照.南宋 陆游、陈亮、辛弃疾等人,他们都是力主抗金的爱国志士,有共同的政治抱负,而又往往有志难伸,他们也都爱以梅花的标格比拟自己. “雪虐风饕愈凛然,花中气节最高坚.过时只合飘零去,耻向东君更乞怜.”(陆游《落梅》)是在以梅花的劲节自比.陈亮《浪淘沙·梅》一词中有“墙外红尘飞不到,彻骨清寒”之句,乃以梅花的清高自比.辛弃疾喟叹“一枝先破玉溪春.更无花态度,全是雪精神.”(《临江仙·探梅》)则以梅花冰肌玉骨的仪态自诩.宋代的诗人词客不仅留给后人数 量众多的梅花诗词,更把梅花这一特定意象提升到新的境界,成为中国梅文化中浓墨重彩的篇章.(帮你找的,希望能帮到你)。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