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竹的古诗】咏竹的诗中,我认为最好的一首是王安石的: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王安石一迳森然四座凉,残阴余韵去何长.人怜直节生来瘦,自许高材老更刚.曾与蒿藜同雨露,终随松柏到冰霜.烦君惜取根株在,欲乞伶伦学凤凰.另外,郑板桥的也不错:题竹石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诗中带有竹字的诗就非常多了,列几首有名的:夏日南亭怀辛大孟浩然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散发乘夜凉,开轩卧闲敞.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山居秋暝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竹里馆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兖李商隐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惠崇春江晚景苏轼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萎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2.关于竹子的古诗竹 唐·李建勋 琼节高吹宿风枝,风流交我立忘归。 最怜瑟瑟斜阳下,花影相和满客衣。 庭竹 唐·李中 偶自山僧院,移归傍砌栽。 好风终日起,幽鸟有时来。 筛月牵诗兴,笼烟伴酒杯。 南窗轻睡起,萧飒风雨声。 竹 唐·郑谷 宜烟宜雨又宜风,拂水藏时复间松。 移得萧骚从远寺,洗来巯侵见前峰。 侵阶藓折春芽迸,绕径莎微夏阳浓。 无赖杏花多意绪,数枝穿翠好相容。 唐·杜甫 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 色侵书帙晚,隐过酒罅凉。 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 但令无翦伐,会见拂云长。 竹石 清·郑板桥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篱竹 (清)郑板桥 一片绿阴如洗,护竹何劳荆杞? 仍将竹作芭篱,求人不如求已。 竹 (清)郑板桥 举世爱栽花,老夫只栽竹, 霜雪满庭除,洒然照新绿。 幽篁一夜雪,疏影失青绿, 莫被风吹散,玲珑碎空玉。 咏竹 (明)李日华 逗烟堆雨意萧森,峭石摩挲足散襟。 记却洒瓢深草里,醉醒月出来寻。 。 3.带有珠的古诗词暮江吟 作者: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锦瑟 [唐] 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作者: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怨情 作者:李白 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 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浣溪沙 [宋] 苏轼 风卷珠帘自上钩,萧萧乱叶报新秋。 独携纤手上高楼,缺月向人舒窈窕, 三星当户照绸缪,香生雾縠见纤柔。 春题湖上 作者:白居易 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 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 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 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唐]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犹著。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4.带珠,飘的古诗词田中有转蓬,随风远飘扬。(魏·曹操《却东西门行》) 惜哉时不遇,适与飘风会。(魏·曹丕《杂诗》) 罗衣何飘摇,轻裾随风还。(魏·曹植《美女篇》) 霓裳曳广带,飘拂升天行。(唐·李白《古风》其十九) 容颜若飞电,时景如飘风。(唐·李白《古风》其二十八) 龙凤脱罔罟,飘摇将安托。(唐·李白《古风》其四十五) 枝枝相纠结,叶叶竞飘扬。(唐·李白《古意》) 日照新妆水底明,风飘香袖空中举。(唐·李白《采莲曲》) 飘然挥手凌紫霞,从风纵体登鸾车。(唐·李白《飞龙引》) 飘风骤雨惊飒飒,落花飞雪何茫茫。(唐·李白《草书歌行》) 羽衣忽飘飘,玉鸾俄铮铮。(唐·白居易《梦仙》) 桃飘火焰焰,梨堕雪漠漠。(唐·白居易《落花》) 须臾风日暖,处处皆飘坠。(唐·白居易《江州雪》) 或有始壮者,飘忽如风花。(唐·白居易《寄同病者》) 穴掉巴蛇尾,林飘鸩鸟翎。(唐·白居易《送客南迁》) 寂寞满炉灰,飘零上阶雪。(唐·白居易《送兄弟回雪夜》) 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唐·白居易《长恨歌》) 淼茫积水非吾土,飘泊浮萍是我身。(唐·白居易《九江春望》) 十月清霜重,飘零何处归。(唐·杜甫《萤火》) 飘飖搏击便,容易往来游。(唐·杜甫《独立》)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唐·杜甫《旅夜书怀》)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唐·杜甫《春日忆李白》) 茅飞度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热去解钳釱,飘萧秋半时。(唐·杜牧《秋思》) 雨过一蝉噪,飘萧松桂秋。(唐·杜牧《题扬州禅智寺》) 蔫红半落平池晚,曲渚飘成锦一张。(唐·杜牧《春晚题韦家亭子》) 朔吹飘夜香,繁霜滋晓白。(唐·柳宗元《早梅》) 那堪正飘泊,来日岁华新。(唐·孟浩然《岁除夜有怀》) 雾濯清辉苦,风飘素影寒。(唐·杜审言《和康五庭芝望月有怀》) 孤云生西北,从风东南飘。(唐·李益《答郭黄中首章见赠》) 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唐·李商隐《春雨》) 徒言南国容华晚,遂叹西家飘落远。(唐·贺知章《望人家桃李花》) 边风飘飘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唐·高适《燕歌行》) 原是昆仑顶上石,海风飘落洞庭湖。(唐·程贺《君山》) 醉笔倚风飘涧雪,静襟披月坐楼天。(唐·赵嘏《舒州献李相公》) 身闲酒美惜光景,惟恐鸟散花飘零。(宋·欧阳修《啼鸟》)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宋·李清照《一剪梅》) 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萧萧。(宋·蒋捷《一剪梅》) 时觉春残,渐渐飘花絮。(宋·柳永《迷神引》) 皓月初圆,暮云飘散,分明夜色如晴昼。(宋·柳永《倾杯乐》)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明·文天祥《过零丁洋》) 飘泊亦如人命薄,空缱绻,说风流。(清·曹雪芹《唐多令》) 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清·曹雪芹《葬花吟》) 5.珠字开头的诗句是什么“珠与玉兮艳暮秋,罗与绮兮娇上春”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多少泪珠无限恨,倚阑干” “楼上楼前尽珠翠,炫转荧煌照田地” “揽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银屏迤逦开” “背后何所见?珠压腰衱称身。”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珠与玉兮艳暮秋,罗与绮兮娇上春” “至乃秋露如珠,秋月如珪,明月白露,光阴往来” “戴金翠之首饰,缀明珠以耀躯”“或采明珠,或拾翠羽” “头上倭堕鬓,耳中明月珠” “美人赠我貂襜楡,何以报之明月珠” 6.把宝和珠联系在一起的古诗词把宝和珠联系在一起的古诗词:入国自献宝,逢人多赠珠。 《送海南客归旧岛》 朝代:唐代 作者:张籍 原文: 海上去应远,蛮家云岛孤。 竹船来桂浦,山市卖鱼须。 入国自献宝,逢人多赠珠。 却归春洞口,斩象祭天吴。 作者: 张籍(约767~约830),唐代诗人。字文昌,汉族,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人,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张籍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