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唐诗筠熙

1.唐诗《闺怨》拼音版沈如筠

guī yuàn èr shǒu ·qí yī

táng dài :shěn rú jun1

yàn jìn shū nán jì ,chóu duō mèng bú chéng 。

yuàn suí gū yuè yǐng ,liú zhào fú bō yíng 。

原文如下:

《闺怨二首·其一》

唐代:沈如筠

雁尽书难寄,愁多梦不成。

愿随孤月影,流照伏波营。

译文:

大雁都已飞走了,书信再难寄出。愁绪多得让人难以入眠。

多希望能追随那无处不在的月影,将光辉照射到你的军营。

赏析:

诗写得情意动人。三四两句尤为精妙,十字之外含意很深。「孤月」之「孤」,流露了思妇的孤单之感。但是,明月是可以跨越时空的隔绝,人们可以千里相共的。愿随孤月,流照亲人,写她希望从愁怨之中解脱出来,显出思妇的感情十分真挚。

诗没有单纯写主人公的愁怨和哀伤,也没有仅凭旁观者的同情心来运笔,而是通过人物内心独白的方式,着眼于对主人公纯洁、真挚、高尚的思想感情的描写,格调较高,不失为一首佳作。

2.急求有 熙 字的唐诗宋词

韩碑

李商隐

元和天子神武姿,彼何人哉轩与羲。

誓将上雪列圣耻,坐法宫中朝四夷。

淮西有贼五十载,封狼生〔豸区〕〔豸区〕生罴。

不据山河据平地,长戈利矛日可麾。

帝得圣相相曰度,贼斫不死神扶持。

腰悬相印作都统,阴风惨澹天王旗。

□(上朔下心〕武古通作牙爪,仪曹外郎载笔随。

行军司马智且勇,十四万众犹虎貔。

入蔡缚贼献太庙,功无与让恩不訾。

帝曰汝度功第一,汝从事愈宜为辞。

愈拜稽首蹈且舞,金石刻画臣能为。

古者世称大手笔,此事不系于职司。

当仁自古有不让,言讫屡颔天子颐。

公退斋戒坐小阁,濡染大笔何淋漓!

点窜尧典舜典字,涂改清庙生民诗。

文成破体书在纸,清晨再拜铺丹墀。

表曰臣愈昧死上,咏神圣功书之碑。

碑高三丈字如斗,负以灵鳌蟠以螭。

句奇语重喻者少,谗之天子言其私。

长绳百尺拽碑倒,粗沙大石相磨治。

公之斯文若元气,先时已入人肝脾。

汤盘孔鼎有述作,今无其器存其辞。

呜呼圣皇及圣相,相与〔火亘〕赫流淳熙。

公之斯文不示后,曷与三五相攀追。

愿书万本诵万过,口角流沫右手胝。

传之七十有二代,以为封禅玉检明堂基。

3.于潜僧绿筠轩是属于唐诗还是宋词

苏东坡的题词《於潜僧·绿筠轩》

"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俗士不可医。……"。

这首《於潜僧·绿筠轩》题词是对竹文化最高度的概括,成为千古传颂、家喻户晓的名句。据史料记载,北宋熙宁六年(1073年)春,苏东坡(1037~1101年)出任杭州通判时,从富阳、新登,取道浮云岭,进入於潜县境(现并人临安)"视政",当时於潜县令刁铸,与苏东坡是同榜进士,交情甚笃。刁铸热情接待了这位上司,并下塌在镇东南的金鹅山巅"绿筠轩"中。一天,在寂照寺出家的於潜僧慧觉禅师拜见苏东坡,与他一起谈佛论经。苏东坡博学多才,又自称佛门居士,谙熟佛学,使慧觉十分钦佩。两人在"绿筠轩"临窗远眺,只见满目皆是茂林修竹,苍翠欲滴,景色宜人。苏东坡情不自禁地连连叫绝。慧觉禅师见此,知苏东坡已被眼前的绿竹景色所倾倒,就故意逗道:"苏学士,房前屋后栽几株竹子,我们於潜自古以来如此,不过点缀一下而已。"苏东坡摆摆手道:"此言差矣,门前种竹,决非点缀而已,此乃高雅心神之所寄。我这儿有一首好诗赠你"于是他即兴挥毫,写下了这首《於潜僧·绿筠轩》题词。

4.诗名里带筠字的诗词有哪些

松胶粘琥珀,筠粉扑琅玕------白居易《题洛中第宅》

闲吟倚新竹,筠粉污朱衣------白居易《晚兴》

筠风散馀清,苔雨含微绿-----白居易《北窗竹石》

九凝云杳断魂啼,相思血、都沁绿筠枝------姜夔《小重山》

蛾眉皓齿发清歌,洒酒筠枝集蝇蚋---------刘子翚《夏日吟》

影动玉蟾筠恰好,风磨剑叶刃如初---------朱士华《今古》

目才到三眠半月强,即时懒意满筠筐---------周煌《吴兴蚕词》

黛叶轻筠绿,金花笑菊秋-----------钱起《赋得池上丁香树》

湘筠帘卷泪痕斑,佩声闻,玉垂环,个里柔温容我老其间------辛弃疾《江神子》

娥英泣洒湘筠斑,迁客相逢话羁旅--------汪克宽《题道士张湛然弹琴诗卷》

石甃古苔冷,水筠凉簟翻-------《夏日陪冯许二侍郎与严秘书游昊天观》

武元衡圆光低月殿,碎影乱风筠--------《咏兴国寺佛殿前幡》李世民

5.闲敲棋子落灯花 的全诗及作者朝代

《约客》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 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 闲敲棋子落灯花。 赵师秀(1170-1220), 字紫芝, 又字灵秀, 亦称灵芝, 号天乐, 永嘉人, 宋宗室, 登光宗绍熙元年(1190)进士第, 曾在上元、搞州等地任属吏, 并不得志, 发为感叹:“自为贫篓驱, 十年九离索”, 晚年寓居钱塘, “有终焉之志”. 赵师秀诗, 有人评为“四灵”之首. “四灵, 倡唐诗者也; 就而求其工者, 赵紫艺也.”(纪昀《四库全书简明目录》) 集名《清苑斋诗集》. “四灵”为诗, 宗贾岛、姚合, 刻意苦吟, 注重锻字炼句, 诗风简约清逸, “贵精不求多, 得意不恋事”为作诗依归, 用以反对风行一时之江西诗派晦涩拗换诗风. “初, 唐诗废久. 君(徐玑)与其友徐照、翁卷、赵师秀议曰:‘昔人以浮声切响单字只句计巧拙, 盖风骚之至精也. 近世乃连篇累牍汗漫而无禁, 岂能名家哉!’四人之语遂极其工, 而唐诗由此复行矣!”(吴之振《苇碧轩集钞序》)。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