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关于泉城的诗句

1.描写济南的诗句

《趵突泉诗》

(元)赵孟頫

泺水发源天下无,平地涌出白玉壶。谷虚久恐元气泄,岁旱不虞东海枯。

云雾蒸润华不注,波涛声震大明湖。时来泉水濯尘土,冰雪满怀清与孤。

《趵突泉》

(宋)曾巩

一派遥从玉水分,暗来都洒历山尘。滋荣冬茹温尝早,润泽春茶味更真。

已觉路傍行似鉴,最怜沙际涌如轮。层城齐鲁封疆会,况托娥英诧世人。

《登千佛山寺》

(明)边贡

窈窈寺门敞,苍苍山径微。风轻不落帽,云近忽凝衣。

《泛湖次暮春佛寺韵》

(明)边贡

湖上扁舟寺里登,水云如浪白层层。横桥积雨斜仍断,卧石临溪净可凭。

《观珍珠泉》

(清)爱·玄烨

一泓清浅漾珠圆,细浪潆洄小荇牵。偶与诸臣闲倚槛,堪同渔藻入诗篇。

《济南二首》

(清) 顾炎武

落日天边见二峰,平临湖上出芙蓉。西来水窦缘王屋,南去山根接岱宗。

《济南杂诗》

(金)元好问

白烟消尽冻云凝,山月飞来夜气澄。且向波间看玉塔,不须桥畔觅金绳。

《鹊山亭》

(宋) 曾 巩

大亭孤起压城颠,屋角峨峨插紫烟。泺水飞绡束野岸,鹊山溪黛入晴天。

《题珍珠泉》

(清)爱·弘历

济南名泉多,岳阴水新潴。其中敦巨擘,趵突与珍珠。

《咏趵突泉》

(明) 胡缵宗

王屋流来山下泉,清波聊酌思泛然。云含雪浪频翻地,河涌三星倒映天。

《游历下亭》

(清) 黄景仁

城外青山城里湖,七桥风月一亭孤。秋云拂镜荒蒲芡,水气销烟冷画图。

《珍珠泉》

(清)蒲松龄

稷下湖山冠齐鲁,官寮胜地有佳名。玉轮滚滚无时已,珠颗涓涓尽日生。

《白云湖夜泛》

(明)李开先

夹岸人烟水四围,苏堤景物亦依稀。中流击楫鼋鼍出,树底鸣榔鸟雀飞。

《北渚亭》

(宋)苏辙

西湖已过百花汀,未厌相携上古城。云放连山瞻岳麓,雪消平野看春耕。

《登汇波楼》

(元)张养浩

何处登临思不穷?城楼高倚半天风。鸟飞云锦千层外,人在丹青万幅中。

《陪段侍御登灵岩绝顶》

(明) 王世贞

径折全疑尽,峰回陡自开。苍然万山色,忽拥岱宗来。

《五龙潭七十三泉》

(清)郝植恭

潭西精舍听泉声,七十三泉新得名。润物始知流泽远,出门无失在山青。

《北珍珠泉》

(明)晏 譬

白云楼下水溶溶,滴滴泉珠映日红。渊客泣来无觅处,恐随流水入龙宫。

《登历下古城》

(唐)杜甫

新亭结构罢,隐见清湖明。迹籍台观旧,气冥海岳深。

《赋得秋柳》

(清)顾炎武

昔日金枝间白花,只今摇落向天涯。条空不系长征马,叶少难藏觅宿鸦。

《华不注》

(清)黄景仁

卓地青莲忽千仞,虎牙森立羊肠纡。更无山附始知峻,尚许客登何患孤!

《灵岩寺》

(宋)苏辙

青山何重重,行进士囊底。岩高曰气薄,秀色如新洗。

《客有询济南风景者》

(清)王苹

湖干烟乱柳毵毵,是处桃花雨半含。七十二泉春涨暖,可怜只说似江南。

《千佛山》

(清)翁方纲

山对济南城,人言帝舜耕。登临记晚秋,几案与云平。

《送道光法师住持灵岩》

(宋)王安石

灵岩开辟自何年?草木神奇鸟兽仙。一路紫苔通东窕,千岩青霭落潺丢。

《昔我游齐都》

(唐)李白

昔我游齐都,登华不注峰。兹山何峻秀,绿翠入芙蓉

2.描写济南的诗句描写济南四季的名胜古迹的诗句

《趵突泉诗》(元)赵孟頫 泺水发源天下无,平地涌出白玉壶.谷虚久恐元气泄,岁旱不虞东海枯.云雾蒸润华不注,波涛声震大明湖.时来泉水濯尘土,冰雪满怀清与孤.《趵突泉》(宋)曾巩 一派遥从玉水分,暗来都洒历山尘.滋荣冬茹温尝早,润泽春茶味更真.已觉路傍行似鉴,最怜沙际涌如轮.层城齐鲁封疆会,况托娥英诧世人.《登千佛山寺》(明)边贡 窈窈寺门敞,苍苍山径微.风轻不落帽,云近忽凝衣.《泛湖次暮春佛寺韵》(明)边贡 湖上扁舟寺里登,水云如浪白层层.横桥积雨斜仍断,卧石临溪净可凭.《观珍珠泉》(清)爱·玄烨 一泓清浅漾珠圆,细浪潆洄小荇牵.偶与诸臣闲倚槛,堪同渔藻入诗篇.《济南二首》(清) 顾炎武 落日天边见二峰,平临湖上出芙蓉.西来水窦缘王屋,南去山根接岱宗.《济南杂诗》(金)元好问 白烟消尽冻云凝,山月飞来夜气澄.且向波间看玉塔,不须桥畔觅金绳.《鹊山亭》(宋) 曾 巩 大亭孤起压城颠,屋角峨峨插紫烟.泺水飞绡束野岸,鹊山溪黛入晴天.《题珍珠泉》(清)爱·弘历 济南名泉多,岳阴水新潴.其中敦巨擘,趵突与珍珠.《咏趵突泉》(明) 胡缵宗 王屋流来山下泉,清波聊酌思泛然.云含雪浪频翻地,河涌三星倒映天.《游历下亭》(清) 黄景仁 城外青山城里湖,七桥风月一亭孤.秋云拂镜荒蒲芡,水气销烟冷画图.《珍珠泉》(清)蒲松龄 稷下湖山冠齐鲁,官寮胜地有佳名.玉轮滚滚无时已,珠颗涓涓尽日生.《白云湖夜泛》(明)李开先 夹岸人烟水四围,苏堤景物亦依稀.中流击楫鼋鼍出,树底鸣榔鸟雀飞.《北渚亭》(宋)苏辙 西湖已过百花汀,未厌相携上古城.云放连山瞻岳麓,雪消平野看春耕.《登汇波楼》(元)张养浩 何处登临思不穷?城楼高倚半天风.鸟飞云锦千层外,人在丹青万幅中.《陪段侍御登灵岩绝顶》(明) 王世贞 径折全疑尽,峰回陡自开.苍然万山色,忽拥岱宗来.《五龙潭七十三泉》(清)郝植恭 潭西精舍听泉声,七十三泉新得名.润物始知流泽远,出门无失在山青.《北珍珠泉》(明)晏 譬 白云楼下水溶溶,滴滴泉珠映日红.渊客泣来无觅处,恐随流水入龙宫.《登历下古城》(唐)杜甫 新亭结构罢,隐见清湖明.迹籍台观旧,气冥海岳深.《赋得秋柳》(清)顾炎武 昔日金枝间白花,只今摇落向天涯.条空不系长征马,叶少难藏觅宿鸦.《华不注》(清)黄景仁 卓地青莲忽千仞,虎牙森立羊肠纡.更无山附始知峻,尚许客登何患孤!《灵岩寺》(宋)苏辙 青山何重重,行进士囊底.岩高曰气薄,秀色如新洗.《客有询济南风景者》(清)王苹 湖干烟乱柳毵毵,是处桃花雨半含.七十二泉春涨暖,可怜只说似江南.《千佛山》(清)翁方纲 山对济南城,人言帝舜耕.登临记晚秋,几案与云平.《送道光法师住持灵岩》(宋)王安石 灵岩开辟自何年?草木神奇鸟兽仙.一路紫苔通东窕,千岩青霭落潺丢.《昔我游齐都》(唐)李白 昔我游齐都,登华不注峰.兹山何峻秀,绿翠入芙蓉。

3.求形容泉城济南的诗句多多益善

“家家泉水,户户垂杨”,“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

说的就是“泉城”济南。这是一处以泉水众多、风光明秀而著称于世的美丽城市。

大明湖、千佛山与趵突泉,并称为济南三大名胜。 大明湖湖面宽阔,由众泉汇流而成,夏日湖上荷花映日,绿柳成荫,赶上荷花节期间去大明颇有一番风味。

千佛山为佛教名山,古名历山,有舜耕历山之说,登山远眺,明湖如镜,黄河似带,泉城风貌,尽收眼底。 济南号称“泉城”,有泉水百余处,其中名泉七十二处。

大明湖即由众泉汇流而成的天然湖泊。泉水由南岸流入,水满时从宋代修建于北岸的北水门流出,湖底由不透水的火成岩构成,因而湖水“恒雨不涨,久旱不涸”,常年保持较固定的水位。

公园面积86公顷,其中湖面46公顷。湖上有历下亭、汇泉堂、湖心岛等大小岛屿六处,公园自然景观优美宜人。

湖水波光粼粼,鸢飞鱼跃,游船穿行。 大明湖自古遍生荷莲,湖畔垂柳依依,花木扶疏,“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是她风景的最好写照。

公园的人文景观十分丰富,历下亭、铁公祠、南丰祠、北极庙等三十余处名胜古迹掩映于绿树繁花之间,展现出悠久的历史文化。 趵突泉又名槛泉,为泺水之源,至今已有二千七百年的历史。

趵突泉,三窟并发,声如隐雷,“泉源上奋,水涌若轮”。趵突泉泉水一年四季恒定在摄氏18度左右,严冬,水面上水气袅袅,像一层薄薄的烟雾,一边是泉池幽深波光粼粼,一边是楼阁彩绘,雕梁画栋,构成了一幅奇妙的人间仙境。

泉城广场美丽夜景历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诗人诸如曾巩、苏轼、张养浩、王守仁、蒲松龄等都有吟泉佳作和美文。大明湖是一天然湖泊,最早见于文字记载是北魏郦道元《水经注》,隋唐时名莲子湖,历水波,宋时曾名西湖,到金元时始称大明湖。

公园内碑刻石碣较多,著名者有杜甫诗句:“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为清代何绍基书写,另有铁保书对联,何绍基、翁方纲等的碑记,皆具深厚文化内涵和艺术水平。大明湖边的人工河千佛山,东西横列如屏,风景秀丽,山北侧有登山盘路三条,蜿蜒回环,松柏夹道,浓荫蔽日。

如行走不便,也可乘车从山东侧环山盘路上山,山上名胜众多。兴国禅寺居千佛山山腰,内有大雄宝殿、观音堂、弥勒殿、对华亭。

南侧千佛崖,存有隋开皇年间的佛像130余尊,山崖上,由西向东,依次有龙泉洞、极乐洞、黔娄洞、吕祖洞。 历山院在兴国禅寺的东侧,是儒、道、佛三教合一的大杂院。

内有舜祠、鲁班祠、文昌阁、一览亭。在千佛山北麓建有集四大石窟于一体的万佛洞。

游人至此,可一瞻北魏、唐、宋造像之丰采。 山东辛亥革命烈士陵园在千佛山东麓,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此外还散落着“唐槐亭”、“齐烟九点”、“云经禅关”古坊等名胜。泉城广场上抖空竹的老人。

4.古人写关于泉城的诗句

古人写关于泉城(济南)的诗句如下:

昔我游齐都,登华不注峰。兹山何峻秀,绿翠入芙蓉。——(唐)李白《昔我游齐都》

新亭结构罢,隐见清湖明。迹籍台观旧,气冥海岳深。——(唐)杜甫《登历下古城》

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唐)杜甫

青山何重重,行进士囊底。岩高曰气薄,秀色如新洗。——(宋)苏辙《灵岩寺》

西湖已过百花汀,未厌相携上古城。云放连山瞻岳麓,雪消平野看春耕。­­——(宋)苏辙《北渚亭》

灵岩开辟自何年?草木神奇鸟兽仙。一路紫苔通东窕,千岩青霭落潺丢。——(宋)王安石《送道光法师住持灵岩》

一派遥从玉水分,暗来都洒历山尘。滋荣冬茹温尝早,润泽春茶味更真。 已觉路傍行似鉴,最怜沙际涌如轮。层城齐鲁封疆会,况托娥英诧世人。——(宋)曾巩 《趵突泉》

大亭孤起压城颠,屋角峨峨插紫烟。泺水飞绡束野岸,鹊山溪黛入晴天。——(宋) 曾 巩《鹊山亭》

白烟消尽冻云凝,山月飞来夜气澄。且向波间看玉塔,不须桥畔觅金绳。——(金)元好问《济南杂诗》

羡煞济南山水好,几时真做济南人——(金)元好问

泺水发源天下无,平地涌出白玉壶。谷虚久恐元气泄,岁旱不虞东海枯。云雾蒸润华不注,波涛声震大明湖。时来泉水濯尘土,冰雪满怀清与孤。——(元)赵孟頫 《趵突泉诗》

何处登临思不穷?城楼高倚半天风。鸟飞云锦千层外,人在丹青万幅中。 ——(元)张养浩《登汇波楼》

三尺不消平地雪,四时常吼半空雷——(元)张养浩

王屋流来山下泉,清波聊酌思泛然。云含雪浪频翻地,河涌三星倒映天。——(明) 胡缵宗《咏趵突泉》

径折全疑尽,峰回陡自开。苍然万山色,忽拥岱宗来。 ——(明) 王世贞《陪段侍御登灵岩绝顶》

窈窈寺门敞,苍苍山径微。风轻不落帽,云近忽凝衣。——(明)边贡 《登千佛山寺》

湖上扁舟寺里登,水云如浪白层层。横桥积雨斜仍断,卧石临溪净可凭。——(明)边贡《泛湖次暮春佛寺韵》

夹岸人烟水四围,苏堤景物亦依稀。中流击楫鼋鼍出,树底鸣榔鸟雀飞。——(明)李开先《白云湖夜泛》

白云楼下水溶溶,滴滴泉珠映日红。渊客泣来无觅处,恐随流水入龙宫。——(明)晏 譬《北珍珠泉》

一泓清浅漾珠圆,细浪潆洄小荇牵。偶与诸臣闲倚槛,堪同渔藻入诗篇。——(清)爱·玄烨《观珍珠泉》

济南名泉多,岳阴水新潴。其中敦巨擘,趵突与珍珠。——(清)爱·弘历《题珍珠泉》

落日天边见二峰,平临湖上出芙蓉。西来水窦缘王屋,南去山根接岱宗。——(清) 顾炎武《济南二首》

昔日金枝间白花,只今摇落向天涯。条空不系长征马,叶少难藏觅宿鸦。——(清)顾炎武《赋得秋柳》

城外青山城里湖,七桥风月一亭孤。秋云拂镜荒蒲芡,水气销烟冷画图。——(清) 黄景仁《游历下亭》

稷下湖山冠齐鲁,官寮胜地有佳名。玉轮滚滚无时已,珠颗涓涓尽日生。——(清)蒲松龄《珍珠泉》

潭西精舍听泉声,七十三泉新得名。润物始知流泽远,出门无失在山青。——(清)郝植恭《五龙潭七十三泉》

卓地青莲忽千仞,虎牙森立羊肠纡。更无山附始知峻,尚许客登何患孤!——(清)黄景仁《华不注》

湖干烟乱柳毵毵,是处桃花雨半含。七十二泉春涨暖,可怜只说似江南。——(清)王苹《客有询济南风景者》

山对济南城,人言帝舜耕。登临记晚秋,几案与云平。——(清)翁方纲《千佛山》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清)铁保

泉城,是济南市的别称,位于山东省中西部,因“家家泉水,户户垂柳”,有著名的天下第一泉5A级风景区,内含趵突泉、大明湖、黑虎泉、珍珠泉、白石泉等七十二泉,一派江南风光而得名。气候属暧温带,四季分明。济南是山东省省会,位于鲁中西部,是我国环渤海地区南翼和黄河中下游地区的中心城市,是国家批准的沿海开放城市和十五个副省级城市之一,是**公布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软件名城、国家创新型城市之一。济南是山东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旅游中心,区域性金融中心,北连京津,南接沪宁,东西连通山东半岛与华中地区,是环渤海经济区和京沪经济发展轴上的重要交汇点,是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是中华文明中闻名世界的史前文化——龙山文化的发祥地,是第11届全国运动会和第7届中国国际园林花卉博览会的主办城市。

5.关于济南的诗词

1《丑奴儿·千峰云起》

“千峰云起,骤雨一霎儿价。更远树斜阳,风景怎生图画。青旗卖酒,山那畔、别有人家,只消山水光中,无事过这一夏。

午醉醒时,松窗竹户,万千潇洒。野鸟飞来,又是一般闲暇。却怪白鸥,觑著人、欲下未下。旧盟都在,新来莫是,别有说话。”

2 李贺《梦天》诗曰“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

3一斛清泉柳絮扬,萧萧故宅但斜阳;

风流不独词人尽,金石飘零亦渐亡。

龙潭西去趵泉东,锦绣人才住此中;

过眼烟云金石录,年年恼恨是春风。

不将牙慧拾前人,谱出新词字字新;

一盏寒泉分柳絮,瓣香合供藕花神。

4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 ,一盏寒泉荐秋菊,三更画舫穿藕花”就镶嵌在这里。

6.求描写泉城济南的诗句自己写的也行``找的也行`

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家家泉水,户户垂杨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总是济南为郡乐,更将诗兴属何人 “家家泉水,户户垂杨”,“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说的就是“泉城”济南.这是一处以泉水众多、风光明秀而著称于世的美丽城市.大明湖、千佛山与趵突泉,并称为济南三大名胜.大明湖湖面宽阔,由众泉汇流而成,夏日湖上荷花映日,绿柳成荫,赶上荷花节期间去大明颇有一番风味.千佛山为佛教名山,古名历山,有舜耕历山之说,登山远眺,明湖如镜,黄河似带,泉城风貌,尽收眼底.济南号称“泉城”,有泉水百余处,其中名泉七十二处.大明湖即由众泉汇流而成的天然湖泊.泉水由南岸流入,水满时从宋代修建于北岸的北水门流出,湖底由不透水的火成岩构成,因而湖水“恒雨不涨,久旱不涸”,常年保持较固定的水位.公园面积86公顷,其中湖面46公顷.湖上有历下亭、汇泉堂、湖心岛等大小岛屿六处,公园自然景观优美宜人.湖水波光粼粼,鸢飞鱼跃,游船穿行.大明湖自古遍生荷莲,湖畔垂柳依依,花木扶疏,“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是她风景的最好写照.公园的人文景观十分丰富,历下亭、铁公祠、南丰祠、北极庙等三十余处名胜古迹掩映于绿树繁花之间,展现出悠久的历史文化. 趵突泉又名槛泉,为泺水之源,至今已有二千七百年的历史.趵突泉,三窟并发,声如隐雷,“泉源上奋,水涌若轮”.趵突泉泉水一年四季恒定在摄氏18度左右,严冬,水面上水气袅袅,像一层薄薄的烟雾,一边是泉池幽深波光粼粼,一边是楼阁彩绘,雕梁画栋,构成了一幅奇妙的人间仙境.泉城广场美丽夜景历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诗人诸如曾巩、苏轼、张养浩、王守仁、蒲松龄等都有吟泉佳作和美文.大明湖是一天然湖泊,最早见于文字记载是北魏郦道元《水经注》,隋唐时名莲子湖,历水波,宋时曾名西湖,到金元时始称大明湖.公园内碑刻石碣较多,著名者有杜甫诗句:“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为清代何绍基书写,另有铁保书对联,何绍基、翁方纲等的碑记,皆具深厚文化内涵和艺术水平.大明湖边的人工河千佛山,东西横列如屏,风景秀丽,山北侧有登山盘路三条,蜿蜒回环,松柏夹道,浓荫蔽日.如行走不便,也可乘车从山东侧环山盘路上山,山上名胜众多.兴国禅寺居千佛山山腰,内有大雄宝殿、观音堂、弥勒殿、对华亭.南侧千佛崖,存有隋开皇年间的佛像130余尊,山崖上,由西向东,依次有龙泉洞、极乐洞、黔娄洞、吕祖洞.历山院在兴国禅寺的东侧,是儒、道、佛三教合一的大杂院.内有舜祠、鲁班祠、文昌阁、一览亭.在千佛山北麓建有集四大石窟于一体的万佛洞.游人至此,可一瞻北魏、唐、宋造像之丰采.山东辛亥革命烈士陵园在千佛山东麓,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此外还散落着“唐槐亭”、“齐烟九点”、“云经禅关”古坊等名胜.泉城广场上抖空竹的老人。

7.关于泉城的古诗

《昔我游齐都》(唐)李白昔我游齐都,登华不注峰。

兹山何峻秀,绿翠入芙蓉。家家泉水,户户垂杨 。

《登历下古城》(唐)杜甫新亭结构罢,隐见清湖明。迹籍台观旧,气冥海岳深。

《北渚亭》 (宋)苏辙西湖已过百花汀,未厌相携上古城。云放连山瞻岳麓,雪消平野看春耕。

《灵岩寺》 (宋)苏辙青山何重重,行进士囊底。岩高曰气薄,秀色如新洗。

《趵突泉》(宋)曾巩一派遥从玉水分,暗来都洒历山尘。滋荣冬茹温尝早,润泽春茶味更真。

已觉路傍行似鉴,最怜沙际涌如轮。层城齐鲁封疆会,况托娥英诧世人。

《鹊山亭》(宋) 曾 巩大亭孤起压城颠,屋角峨峨插紫烟。泺水飞绡束野岸,鹊山溪黛入晴天。

《送道光法师住持灵岩》(宋)王安石灵岩开辟自何年?草木神奇鸟兽仙。一路紫苔通东窕,千岩青霭落潺丢。

《济南杂诗》 (金)元好问白烟消尽冻云凝,山月飞来夜气澄。且向波间看玉塔,不须桥畔觅金绳。

《济南杂诗》十首之九荷叶荷花烂漫秋,鹭鸶飞近钓鱼舟。北城佳处经行遍,留着南山更一游。

《济南杂诗》十首之十看山看水自由身,著处题诗发兴新。日日扁舟藕花里,有心长作济南人。

《济南杂诗》华山真是碧芙蕖,湖水湖光玉不如。六月行人汗如雨,西城桥下见游鱼。

《趵突泉诗》(元)赵孟頫泺水发源天下无,平地涌出白玉壶。谷虚久恐元气泄,岁旱不虞东海枯。

云雾蒸润华不注,波涛声震大明湖。时来泉水濯尘土,冰雪满怀清与孤。

《东城》元 赵孟(描写济南东郊)野店桃花红粉姿,陌头杨柳绿烟丝。不因送客东城去,过却春光总不知。

《早春》(大名湖)溪上春无赖,清晨坐水亭。草芽随意绿,柳眼向人青。

《丁丑春日再过泉亭酒家二首》明 许邦才趵突泉头卖酒家,板桥迤逦跨河斜。东风解得丹青意,画出垂杨间杏花。

《登千佛山寺》 (明)边贡窈窈寺门敞,苍苍山径微。风轻不落帽,云近忽凝衣。

《泛湖次暮春佛寺韵》 (明)边贡湖上扁舟寺里登,水云如浪白层层。横桥积雨斜仍断,卧石临溪净可凭。

《咏趵突泉》(明) 胡缵宗王屋流来山下泉,清波聊酌思泛然。云含雪浪频翻地,河涌三星倒映天。

《登汇波楼》(元)张养浩何处登临思不穷?城楼高倚半天风。鸟飞云锦千层外,人在丹青万幅中。

《陪段侍御登灵岩绝顶》(明) 王世贞径折全疑尽,峰回陡自开。苍然万山色,忽拥岱宗来。

《白云湖夜泛》(明)李开先夹岸人烟水四围,苏堤景物亦依稀。中流击楫鼋鼍出,树底鸣榔鸟雀飞。

《北珍珠泉》(明)晏 譬白云楼下水溶溶,滴滴泉珠映日红。渊客泣来无觅处,恐随流水入龙宫。

《观珍珠泉》(清)爱·玄烨一泓清浅漾珠圆,细浪潆洄小荇牵。偶与诸臣闲倚槛,堪同渔藻入诗篇。

《济南二首》(清) 顾炎武落日天边见二峰,平临湖上出芙蓉。西来水窦缘王屋,南去山根接岱宗。

《题珍珠泉》 (清)爱·弘历济南名泉多,岳阴水新潴。其中敦巨擘,趵突与珍珠。

《游历下亭》(清) 黄景仁城外青山城里湖,七桥风月一亭孤。秋云拂镜荒蒲芡,水气销烟冷画图。

《珍珠泉》 (清)蒲松龄稷下湖山冠齐鲁,官寮胜地有佳名。玉轮滚滚无时已,珠颗涓涓尽日生。

《五龙潭七十三泉》(清)郝植恭潭西精舍听泉声,七十三泉新得名。润物始知流泽远,出门无失在山青。

《赋得秋柳》(清)顾炎武昔日金枝间白花,只今摇落向天涯。条空不系长征马,叶少难藏觅宿鸦。

《华不注》(清)黄景仁卓地青莲忽千仞,虎牙森立羊肠纡。更无山附始知峻,尚许客登何患孤!《千佛山》(清)翁方纲山对济南城,人言帝舜耕。

登临记晚秋,几案与云平。《济南杂诗》清 董元度济南春好爱新晴,楼外秋千柳外莺。

仿佛江南金粉地,穿街只少卖花声。《客有询济南风景者,示以绝句》清 王苹湖干烟乱柳毵毵,是处桃花雨半含。

七十二泉春涨暖,可怜只说似江南。春山泉响隔邻分,市口浮岚压帽裙。

谁信出门如画里,不须着色李将军。

8.描写济南的诗句

《趵突泉诗》(元)赵孟頫 泺水发源天下无,平地涌出白玉壶。

谷虚久恐元气泄,岁旱不虞东海枯。 云雾蒸润华不注,波涛声震大明湖。

时来泉水濯尘土,冰雪满怀清与孤。 《趵突泉》(宋)曾巩 一派遥从玉水分,暗来都洒历山尘。

滋荣冬茹温尝早,润泽春茶味更真。 已觉路傍行似鉴,最怜沙际涌如轮。

层城齐鲁封疆会,况托娥英诧世人。 《登千佛山寺》(明)边贡 窈窈寺门敞,苍苍山径微。

风轻不落帽,云近忽凝衣。 《泛湖次暮春佛寺韵》(明)边贡 湖上扁舟寺里登,水云如浪白层层。

横桥积雨斜仍断,卧石临溪净可凭。 《观珍珠泉》(清)爱·玄烨 一泓清浅漾珠圆,细浪潆洄小荇牵。

偶与诸臣闲倚槛,堪同渔藻入诗篇。 《济南二首》(清) 顾炎武 落日天边见二峰,平临湖上出芙蓉。

西来水窦缘王屋,南去山根接岱宗。 《济南杂诗》(金)元好问 白烟消尽冻云凝,山月飞来夜气澄。

且向波间看玉塔,不须桥畔觅金绳。 《鹊山亭》(宋) 曾 巩 大亭孤起压城颠,屋角峨峨插紫烟。

泺水飞绡束野岸,鹊山溪黛入晴天。 《题珍珠泉》(清)爱·弘历 济南名泉多,岳阴水新潴。

其中敦巨擘,趵突与珍珠。 《咏趵突泉》(明) 胡缵宗 王屋流来山下泉,清波聊酌思泛然。

云含雪浪频翻地,河涌三星倒映天。 《游历下亭》(清) 黄景仁 城外青山城里湖,七桥风月一亭孤。

秋云拂镜荒蒲芡,水气销烟冷画图。 《珍珠泉》(清)蒲松龄 稷下湖山冠齐鲁,官寮胜地有佳名。

玉轮滚滚无时已,珠颗涓涓尽日生。 《白云湖夜泛》(明)李开先 夹岸人烟水四围,苏堤景物亦依稀。

中流击楫鼋鼍出,树底鸣榔鸟雀飞。 《北渚亭》(宋)苏辙 西湖已过百花汀,未厌相携上古城。

云放连山瞻岳麓,雪消平野看春耕。 《登汇波楼》(元)张养浩 何处登临思不穷?城楼高倚半天风。

鸟飞云锦千层外,人在丹青万幅中。 《陪段侍御登灵岩绝顶》(明) 王世贞 径折全疑尽,峰回陡自开。

苍然万山色,忽拥岱宗来。 《五龙潭七十三泉》(清)郝植恭 潭西精舍听泉声,七十三泉新得名。

润物始知流泽远,出门无失在山青。 《北珍珠泉》(明)晏 譬 白云楼下水溶溶,滴滴泉珠映日红。

渊客泣来无觅处,恐随流水入龙宫。 《登历下古城》(唐)杜甫 新亭结构罢,隐见清湖明。

迹籍台观旧,气冥海岳深。 《赋得秋柳》(清)顾炎武 昔日金枝间白花,只今摇落向天涯。

条空不系长征马,叶少难藏觅宿鸦。 《华不注》(清)黄景仁 卓地青莲忽千仞,虎牙森立羊肠纡。

更无山附始知峻,尚许客登何患孤! 《灵岩寺》(宋)苏辙 青山何重重,行进士囊底。岩高曰气薄,秀色如新洗。

《客有询济南风景者》(清)王苹 湖干烟乱柳毵毵,是处桃花雨半含。七十二泉春涨暖,可怜只说似江南。

《千佛山》(清)翁方纲 山对济南城,人言帝舜耕。登临记晚秋,几案与云平。

《送道光法师住持灵岩》(宋)王安石 灵岩开辟自何年?草木神奇鸟兽仙。一路紫苔通东窕,千岩青霭落潺丢。

《昔我游齐都》(唐)李白 昔我游齐都,登华不注峰。兹山何峻秀,绿翠入芙蓉。

9.关于济南景色的诗句

唐朝诗人李贺《梦天》诗曰“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齐烟九点”即由此诗句演化而来。诗中“齐州”本指中国,清代人因济南古称齐州,便借用该诗句描绘济南的山景。

海右古亭--历下亭位于明湖水面诸岛中最大的岛子上,年代久远,几多变迁。它挺拔端庄,古朴典雅,红柱青瓦,八角垂檐,亭内嵌有杜甫绝句: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

大明湖园中之园--铁翁祠建于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园内杨柳垂荫,藤萝攀缘,院外南临一湖碧水,北枕幽密松林,环境清幽旷远,建筑古朴典雅,其中小沧浪亭更是独具秀色。著名对联:“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 ,一盏寒泉荐秋菊,三更画舫穿藕花”就镶嵌在这里。

济南自古以来,是个风景胜地,尤以泉水、垂杨取胜;“家家泉水,户户垂杨”比起江南美景,有过之而无不及,是以人才荟萃,犹如天地山川间之灵气全都独钟于此似的。

历下故城之西南方,有斛泉水,涌自地面,汇集成潭,潭边垂柳依依,微风轻佛时,柳絮若绵,处处飘扬,蔚为奇观,遂称“柳絮泉”。泉畔有屋十数楹,我国词中才媛李清照,即诞生于此。

而后高宅旸与廖炳奎皆曾写过咏怀“柳絮泉”古迹之诗:

一斛清泉柳絮扬,萧萧故宅但斜阳;

风流不独词人尽,金石飘零亦渐亡。

龙潭西去趵泉东,锦绣人才住此中;

过眼烟云金石录,年年恼恨是春风。

不将牙慧拾前人,谱出新词字字新;

一盏寒泉分柳絮,瓣香合供藕花神。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