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怒其不争的诗句“哀其不幸,怒其不争”——鲁迅 解释: 哀是悲哀,惋惜,同情的意思, “哀其不幸” 是说对某人的不幸遭遇感到悲哀。 怒是愤怒,遗憾的意思, “怒其不争”是说对某人或者某种落魄境遇的不争气,不抗争而感到愤怒和遗憾。 整句的意思是说:对某人的不幸遭遇感到悲哀,他/她不抗争,不争气而感到愤怒和遗憾。 这是鲁迅在小说《孔乙己》中对孔乙己的描述,借此来表达作者对当时的国人一种无奈,同情和愤怒的感情。 鲁迅“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一语,常被人理解为是他对阿Q的态度。其实不是,或曰不全是。这是鲁迅1907年写小说之前,在论文《摩罗诗力说》里评论英国诗人拜伦时所用之语。原文里的几句是这样说的:“(诗人)重独立而爱自由,苟奴隶立其前,必哀悲而疾视,哀悲所以哀其不幸,疾视所以怒其不争……”这是鲁迅说拜伦对他的不觉悟的英国同胞的态度。 二、表达怒其不争的爱国诗句《死水》 闻一多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清风吹不起半点漪(yī)沦。 不如多扔些破铜烂铁,爽性泼你的剩菜残羹。也许铜的要绿成翡翠,铁罐上锈出几瓣桃花;再让油腻织一层罗绮,霉菌给他蒸出些云霞。 让死水酵成一沟绿酒,漂满了珍珠似的白沫;小珠笑一声变成大珠,又被偷酒的花蚊咬破。那么一沟绝望的死水,也就夸得上几分鲜明。 如果青蛙耐不住寂寞,又算死水叫出了歌声。 《死水》是闻一多的重要代表作之一。 1925 年诗人回国后, 目睹了国内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的惨状,产生了怒其不争的愤激 情绪。本诗通过对“死水”这一具有象征意义的意象的多角度、多层面的谱写,揭露和讽刺了腐败不堪的旧社会,表达了诗人对 丑恶现实的绝望、愤慨和深沉的爱国主义感情。 诗中的“一沟绝 望的死水”是半封建半殖民地旧中国的象征。诗人抓住死水之 “死”,先写死寂,次写色彩,后写泡沫,突出了死水的污臭、腐败,把“绝望”的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看它造出个什么世界。 鲁迅“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一语,常被人理解为是他对孔乙己的态度。 其实不是,或曰不全是。这是鲁迅1907年写小说之前,在论文《摩罗诗力说》里评论英国诗人拜伦时所用之语。 原文里的几句是这样说的:“(诗人)重独立而爱自由,苟奴隶立其前,必哀悲而疾视,哀悲所以哀其不幸,疾视所以怒其不争……”这是鲁迅说拜伦对他的不觉悟的英国同胞的态度。 三、对一个人失望的诗句我本将心对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 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酒力不能久,愁恨无可医。 多情只有春庭月,尤为离人照落花。 人间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 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此情可待成追意,只是当时已惘然。 同时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西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望江南 温庭筠 漫漫人海中,有缘来相逢。 天涯存知音,彼此犀心通。 画虎难画骨,知人不知心。 社会多变迁,人若浮萍转。 劝兄多只眼,能把枭雄辩。 理应晓曲直,苦柬把兄盼。 希望可以帮到你 四、对某人失望心寒的诗句1..哀其不幸 怒其不争 ——鲁迅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西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2.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纳兰性德 3.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都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州----- 温庭筠 4.深知身在情长在,前尘不共彩云飞 5.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五、关于忍让的诗句古希腊神话中有一位大英雄叫海格力斯,一天他走在坎坷不平的山路上,发现脚边有个袋子似的东西很碍脚,海格力斯踩了那东西一脚,谁知那东西不但没被踩破,反而膨胀了起来,加倍地扩大着,,海格力斯恼羞成怒,操起一条碗口粗的木棒砸它,那东西竞然长大到把路给堵死了。正在这时,山中走出一位圣人,对海格力斯说:“朋友,快别动它,忘了它,离开它远去吧!它叫仇恨袋,你不犯它,它便小如当初,你侵犯它,它就会膨胀起来,挡住你的路,与你敌对到底。 其实我们也在经常犯和海格力斯一样的错误,遇到矛盾时,不愿意吃亏,步步紧逼,据理力争,死要面子,认为忍让就是没了面子失了尊严,最终只能使得矛盾不断的升级,不断的激化。其实忍让并不是不要尊严,而是成熟、冷静、理智,心胸豁达的表现,一时退让可以换来别人的感激和尊重,避免矛盾的加深,岂不更好。社会就像一张网,错综复杂,我们难免与别人有误会或磨擦,善待恩怨,学会尊重你不喜欢的人,在自己的仇恨袋里装满宽容,那样才会少一份怨恨,多一份快乐,才会赢得更多的尊重。 明白了退一步海阔天空这个道理,如果我们遇事给自己五分钟,冷静的思考,一定可以拥有更开阔的心境,可以做出更加睿智的决策。人生百态,各有所爱,你爱吃鱼,他爱吃鸭,虽然嗜好各不相同,但缘份安排大家一桌共食,各自也都吃到了自己喜欢的东西,何乐而不为,又何必强求别人一定要吃自己喜欢的东西。如果我们能承认品质各自有异的客观存在,便会对彼此的互异感到快乐,你有你的思维方式,我有我的人生见地,若能互相学习,彼此宽容,就能一团和气。转换思维,用你的博**怀去包容万物,退一步海阔天空,到那时,你会感到“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有一种出人意料的美,一种意想不到的奇迹。 “阎王好惹,小鬼难缠”,其实越是有身份越是素养高的人越容易相处,矛盾越容易化解。反而是那些喜欢吹牛,大言不惭和长于炫耀的小鬼,最喜欢恃强凌弱,总是试图通过打倒别人来表现自己的重要性,以示对阎王的忠心,反而表现出思想上的无知和行动上的无能。优秀的阎王,一定会有王者风范,有着适可而止的智惠,懂得和为贵的重要,要的是高水准的自尊,追求的是品德上的出类拨萃,也总是会在风云变换时三思再三思,摁住那些跃跃欲试张牙舞爪的小鬼,明白胸怀宽广、谦让待人才是博大,避免更多无意义的争执。 清朝的宰相张廷玉与一位姓叶的待郎都是安徽人。两家相并而居,都要起房造屋,为争地发生了争执。张老夫人便修书北京,要张宰相出面干预。这位宰相看罢来信,立即做诗劝导老夫人:“千里家书只为墙,再让三尺有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张老夫人见书明理,立即把墙主动退让三尺,叶家见此情景,深感惭愧,也马上把墙让后三尺。就这样,张叶两家的院墙之间,形成了六尺宽的巷道,成了有名的“六尺巷”。张廷玉失去的是祖传的几分宅基地,换来的却是邻里和睦及流芳百世的美名。 凡事均有长有短、有阴有阳、有圆有缺、有利有弊、有胜有败,更何况是千变万化的人生!在处理争端与矛盾之时,又为何不多想一下:处世让一步为高。那些邻里纷争,亲友反目,静下心来,仔细想想,会觉得有点可笑甚至荒谬。难道你愿意成为旁观者斜眼笑谈的主角?那么,各退一步,化干戈为玉帛,又何乐而不为呢?聪明的人,并不会一味地争强好胜,在必要的时候,宁愿后退一步,避其锋芒,有时候不仅能赢得旁观者的尊重,更能赢得对手的尊重,你说,真正的胜利者是谁? 不要让仇恨掩盖了你的品德,不要让争怨损害了你的形像。宽容是一种美德,宽容别人就是善待自己。记得这样一句话:“心是一个容器,当爱越来越多时,仇恨就会被挤出去。”让我们学会宽容,用爱来充满内心,善待怨恨,退一步,海阔天空;忍一时,风平浪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