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表达志向的宋词南宋·岳飞 怒发冲冠,凭澜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宋·岳飞——《小重山》 昨夜寒蛩不住鸣, 惊回千里梦,已三更。 起来独自绕阶行, 人悄悄,帘外月胧明。 白首为功名, 旧山松竹老,阻归程。 欲将心事付瑶琴, 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2.以高中生活为内容的宋词怎么写雨霖铃·学子 廊外徘徊,六月炎风,赶考极怕忘。犹记得,九月初,推门飒爽豪情高百丈。隔座纸传情,邻座线相拟,莫扰末座闲情小憩。小门琉璃窗,操场尘飞扬,登高远望,前程锦。 层楼远望,八月骄阳,新生军训忙。而如今,复七月,长假虽在大学忧愁罔。万卷笔有神,起立无一言,莫笑首座临台不勤。书香飞满天,高楼雪飘扬,涉途远去,辛慢品。 随手写的,尽量做到押韵,至于对仗什么的还是无视吧 ps:书香飞满天,高楼雪飘扬……这句话只有经历过高三的才懂,或者见过高三学长们毕业的也能懂。 3.古代两书生赶考的故事春秋时候,楚元王崇儒重道,招贤纳士,天下不知有多少人闻风而归,西羌积石山,有一个贤士,名叫左伯桃,自幼父母双亡,勉力读书,养成了济世之才,学就安民之业,那时候左伯桃已经快上五十年纪,因鉴于中国诸侯行仁政者少,恃强霸者多,所以一向没有做官的念头,后来听说楚元王慕仁为义,遍求贤士,乃携书一囊,辞别乡中邻友,迳奔楚国而来,迤逦来到雍地,时值严冬,雨雪霏霏,再加一阵阵如刀如刺的狂风,左伯桃走了一天,衣裳都湿透了,勉强忍住寒冷前进,看看天色渐渐黑了下来,远远望见远处竹林之中,有一间茅屋,窗中透出一点灯亮来,伯桃大喜,就跑到这茅屋前去叩门求宿,屋里走出一个书生来,四十四五年纪,知道了左伯桃的来意,便一口欢迎他进屋去。左伯桃进得屋内,上下一看,只见屋中家具简单,而且破陋不堪,一张床上满堆了一些书卷,左伯桃请教那人姓名,知道是羊角哀,也是自小死了父母,平生只爱好读书,想救国救民的人,二人三言两语,便十分投机,大有“恨相见之太晚”的意思,两人便结拜做异姓骨肉。 左伯桃见羊角哀一表人材,学识又好,就劝他一同到楚国去谋事,羊角哀也正有这个心思。一日天晴,两人便带了一点干粮往楚国而去。 晓行夜宿,自非一日,看看干粮将要用尽,而老天又降下大雪来,左伯桃兀自思量,这点干粮,若供给一人受用,还能到得楚国,否则两个人都要饿死。他自己知道学问没有羊角哀的渊博,便情愿牺牲自己,去成全羊角哀的功名。想罢便故意摔倒地下,叫羊角哀去搬块大石来坐着休息。等羊角哀把大石搬来,左伯桃已经脱得精光,裸卧在雪地上,冻得只剩了一口气。羊角哀大恸而号。左伯桃叫他把自己的衣服穿上,把干粮带走,速去求取功名。言毕死去。 羊角哀到了楚国得由上大夫裴仲荐于元王,元王召见关角哀时,羊角哀上陈十策,元王大喜,拜羊角哀做中大夫,赐黄金百两,绸缎百匹。羊角哀弃官不做,要去寻左伯桃的尸首。 羊角哀把左伯桃的尸首寻着之后,给左伯桃香汤沐浴,择一块吉地安葬了。羊角哀便在这里守墓。 左伯桃的坟和荆轲墓相隔不远,相传荆轲因刺秦王不中,死后精灵不散,见左伯桃葬在他的旁边,鬼与鬼便起了纠纷。一夜:羊角哀梦见左伯桃遍体鳞伤而来。诉说荆轲的凶暴,羊角哀醒来之后:提剑到左伯桃坟前说道:“荆轲可恶,吾兄一人打不过他,让小弟来帮你的忙罢。”说罢,自刎而死。是夜:狂风暴雨,雷电交作,隐隐闻喊杀之声。天明:荆轲的坟爆开了。 这消息给楚元王知道之后,给他们建立了一座忠义祠,勒碑记其事,至今香火不绝。 4.关于韩翝的诗和诗词1.《寒食》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2.章台柳的故事天宝十三年(公元754年),韩翝进京赶考中了进士,回家省亲,与柳氏相约媒娶之期,临别涕零,依依难舍。韩翝走马上任,谋了个节度使的幕僚,平时与朋友饮酒吟诗,纵论天下大势,神采飞扬。不想安史之乱即起,人心惶惶,鸡犬不宁,李生一家走散,柳氏东躲西藏,被人骚扰不止,她日思夜盼韩翝前来相救,惧怕自己的美艳惹祸哪天被人玷污,不能还韩翝玉洁之身,犹豫再三,咬牙剪断一头乌发,颜面自毁,避难于僻静破败的山寺之中,晨钟暮鼓,祈盼韩翝早日到来。后来,安史之乱平定,韩翝也官复驾部郎中,遂派人打探柳氏下落,信上附诗一首:“章台柳、章台柳!昔日青青今在否?纵使长条似旧垂,亦应攀折他人手!”韩翝也真是,柳氏生死未卜,竟然鸡肠之心,妄加猜疑,不过情有可原,爱之切,虑之杂也。韩翝的手下费尽周折,终于找到了柳氏。柳氏捧信大哭,哀伤之中,回诗一首:“杨柳枝,芳菲节!所恨年年赠离别。一叶随风忽报秋,纵使君来不堪折!”未曾想到,信未到韩翝之手,柳氏已被蕃将沙叱利掠获,韩翝得此消息大恸,自责不已,幸得友人相帮,花重金赎回,一对可怜鸳鸯方得破镜重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