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代诗词中汗马一词的起源是什么“汗马”有两重意思。 第一,是“汗血马”的意思。据《汉 书•武帝纪》载,贰师将军广利斩大宛国王首级,得一匹汗血马。 东汉应 劭注“汗血马”时说,大宛有一种良种马,汗从前肩膊出,颜色像血是 一日行千里的骏马。以后诗词中常用“汗马”作咏骏马之典。 如唐•雍 裕之《四色》其三:“劳鲂莲渚内,汗马火旗间。”用这个典隐含一个“红” 色。 “汗马”也喻指战功并借以咏作战。《韩非子•五蠢》:“弃私家之事 而必汗马之劳,家困而上弗论则穷矣。” 唐•鲍溶《述德上太原严尚书 绶》云甲马不及汗,天骄自亡魂。”即指军队没费很大力气便战胜了敌 人。 2.读唐诗里面有什么古⑴除 夜 作 〔唐〕高 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 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 霜鬓明朝又一年。 ⑵归 家 〔唐〕杜 牧 稚子牵衣问, 归来何太迟? 共谁争岁月, 赢得鬓边丝? ⑶乡 思 [宋]李 觏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 ⑷京 师 得 家 书 〔明〕袁 凯 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 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 ⑸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唐〕戴叔伦 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 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 ⑹闻雁 [唐]韦应物 故园眇何处?归思方悠哉。 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 ⑺杂诗(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⑻题大庾岭北驿(宋之问) 阴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 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开。 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 ⑼渡荆门送别(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⑽月夜亿舍弟(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雁一秋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常不达,况乃未休兵。 ⑾送别(隋朝民歌) 杨柳青青著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 柳条折尺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⑿十五夜望月(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⒀逢入京使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⒁示儿(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⒂渔家傲(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⒃一剪梅 舟过吴江(蒋捷) 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 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潇潇。 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⒄天净沙 秋思(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⒅狱中题壁(谭嗣同) 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⒆有感一章(谭嗣同) 世间万物抵春愁,今向苍冥一哭休。 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 【转】。 3.谁知五言唐诗中带"汗"字的诗句多了啊 韩翃的《送刘长上归城南别业》 数刻是归程,花间落照明。 春衣香不散,骏马汗犹轻。 南渡春流浅,西风片雨晴。 朝还会相就,饭尔五侯鲭。 白居易的《赠韦处士六年夏大热旱》 骄阳连毒暑,动植皆枯槁。 旱日干密云,炎烟焦茂草。 少壮犹困苦,况予病且老。 既无白栴檀,何以除热恼? 汗巾束头鬓,膻食熏襟抱。 始觉韦山人,休粮散发好。 杜甫的《玉腕骝》 闻说荆南马,尚书玉腕骝。 顿骖飘赤汗,跼蹐顾长楸。 胡虏三年入,乾坤一战收。 举鞭如有问,欲伴习池游。 还有很多呢。 不知道你要的是哪首 4.唐诗中出现的汉朝人物1.借“汉皇”代“唐皇”。白居易在《长恨歌》中叙述唐玄宗一心想寻找美女,明明是“唐皇”,却偏说是“汉皇重色思倾国”。 由于汉朝最有代表性的皇帝是“汉武”,因而也有说成“武皇”“武帝”的。杜甫《兵车行》:“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川,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汉家”即唐家),《秋兴八首》:“昆明池水汉时功,武帝旌旗在眼中”。这两处都是谴责唐玄宗好大喜功、穷兵黩武的行为的。 2.借汉朝宫殿代唐朝宫殿。《长恨歌》中叙述唐玄宗在战乱平定后回到长安,看到宫里的荷花和柳枝,联想到杨贵妃的面孔和眉毛,就用了“太液芙蓉未央柳”之句,其中“太液池”和“未央宫”乃是汉朝宫殿建筑的名称。 3.借“汉兵汉将”代“唐兵唐将”。在边塞诗中,唐人常用“汉兵”来指称唐兵,如岑参《轮台歌》中的“汉兵屯在轮台北”;常用“汉将”来指称店将,如高适《燕歌行》中的“汉将辞家破残贼”。 5.诗词中有“茗”的诗句都有那些,还有出处《惜花吟》鲍君徽枝上花,花下人,可怜颜色俱青春。 昨日看花花灼灼,今朝看花花欲落。不如尽此花下欢,莫待春风总吹却。 莺歌蝶舞韶光长,红炉煮茗松花香。妆成罢吟恣游后,独把芳枝归洞房。 《东亭茶宴》鲍君徽闲朝向晓出帘栊,茗宴东亭四望通。 远眺城池山色里,俯聆弦管水声中。 幽篁引沼新抽翠,芳槿低檐欲吐红。坐久此中无限兴,更怜团扇起清风。 《宫中作》钱俶廊庑周遭翠幕遮,禁林深处绝喧哗。界开日影怜窗纸,穿破苔痕恶笋芽。 西第晚宜供露茗,小池寒欲结冰花。 谢公未是深沉量,犹把输赢局上夸。 《抱疾谢李吏部赠诃黎勒叶》包佶一叶生西徼,赍来上海查。岁时经水府,根本别天涯。 方士真难见,商胡辄自夸。此香同异域,看色胜仙家。 茗饮暂调气,梧丸喜伐邪。 幸蒙祛老疾,深愿驻韶华。 《凉风亭睡觉》裴度饱食缓行新睡觉,一瓯新茗侍儿煎。脱巾斜倚绳床坐,风送水声来耳边。 《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李白常闻玉泉山,山洞多乳窟。 仙鼠如白鸦,倒悬清溪月。 茗生此中石,玉泉流不歇。根柯洒芳津,采服润肌骨。 丛老卷绿叶,枝枝相接连。曝成仙人掌,似拍洪崖肩。 举世未见之,其名定谁传。宗英乃禅伯,投赠有佳篇。 清镜烛无盐,顾惭西子妍。朝坐有馀兴,长吟播诸天。 《陪族叔当涂宰游化城寺升公清风亭》李白化城若化出,金榜天宫开。 疑是海上云,飞空结楼台。 升公湖上秀,粲然有辩才。济人不利己,立俗无嫌猜。 了见水中月,青莲出尘埃。闲居清风亭,左右清风来。 当暑阴广殿,太阳为裴回。茗酌待幽客,珍盘荐凋梅。 飞文何洒落,万象为之摧。季父拥鸣琴,德声布云雷。 虽游道林室,亦举陶潜杯。清乐动诸天,长松自吟哀。 留欢若可尽,劫石乃成灰。《苦热寄赤松道者》贯休天云如烧人如炙,天地炉中更何适。 蝉喘雷干冰井融,些子清风有何益。守羊真人聃之役,高吟招隐倚碧壁。 紫气红烟鲜的的,涧茗园瓜麹尘色,骄冷奢凉合相忆。 《桐江闲居作十二首》贯休木落雨翛翛,桐江古岸头。 拟归仙掌去,刚被谢公留。猛烧侵茶坞,残霞照角楼。 坐来还有意,流水面前流。香刹通真观,楼台倚郡城。 阴森古树气,粗淡老僧情。壁画连山润,仙钟扣月清。 何须结西社,大道本无生。静室焚檀印,深炉烧铁瓶。 茶和阿魏暖,火种柏根馨。数只飞来鹤,成堆读了经。 何妨似支遁,骑马入青冥。不问赓桑子,唯师妙吉祥。 等闲眠片石,不觉到斜阳。独自收槠叶,教童探柏瓤。 王孙莫指笑,淡泊味还长。诗琢冰成句,多将大道论。 人谁知此意,日日只关门。 乳鼠穿荒壁,溪龟上净盆。 因知无事贵,言外更无言。红黍饭溪苔,清吟茗数杯。 只应唯道在,无意俟时来。树叠藏仙洞,山蒸足爆雷。 从他嫌复笑,门更不曾开。蝉急野萧萧,山中信屡招。 树香烹菌术,诗□□琼瑶。诸境教人认,荒榛引烧烧。 吾皇礼金骨,谁□美南朝。露滴滴蘅茅,秋成爽气交。 霜椑如蜜裹,□□似盐苞。浮藓侵蛩穴,微阳落鹤巢。 还如山里日,门更绝人敲。堑鸟毛衣别,频来似爱吟。 萧条秋病后,斑驳绿苔深。珠翠笼金像,风泉洒玉琴。 孰知吾所适,终不是心心。芙蓉峰里居,关闭复何如。 白玃兼花鹿,多年不见渠。红泉香滴沥,丹桂冷扶疏。 唯有西溪叟,时时到弊庐。 忆在山中日,为僧鬓欲衰。 一灯常到晓,十载不离师。水汲冰溪滑,钟撞雪阁危。 从来多自省,不学拟何为。囊非扑满器,门更绝人过。 土井连冈冷,风帘迸叶多。村童顽似铁,山菜硬如莎。 唯有前山色,窗中无奈何。《题师颖和尚院》贯休师院清无敌,师心智不知。 腊高清眼细,闲甚白云卑。煮茗然枫枿,泥墙札祖碑。 爱师终不及,谩住许多时。《上冯使君山水障子》贯休忆山归未得,画出亦堪怜。 崩岸全隳路,荒村半有烟。笔句冈势转,墨抢烧痕颠。 远浦深通海,孤峰冷倚天。 柴棚坐逸士,露茗煮红泉。 绣与莲峰竞,威如剑阁牵。石门关麈鹿,气候有神仙。 茅屋书窗小,苔阶滴瀑圆。松根击石朽,桂叶蚀霜鲜。 画出欺王墨,擎将献惠连。新诗宁妄说,旧隐实如然。 愿似窗中列,时闻大雅篇。《题淮南惠照寺律师院》贯休仪冠凝寒玉,端居似沃州。 学徒梧有凤,律藏目无牛。茗滑香黏齿,钟清雪滴楼。 还须结西社,来往悉诸侯。《别东林僧》贯休士宅里宿,芙蓉龛畔游。 自怜□□在,子莫苦相留。燥叶飘山席,孤云傍茗瓯。 裴回不能去,房在好峰头。 《士马后见赤松舒道士》贯休满眼尽疮痍,相逢相对悲。 乱阶犹未已,一柱若为支。堰茗蒸红枣,看花似好时。 不知今日后,吾道竟何之。《题方公院寄夏侯明府》贯休银地有馀光,方公道益芳。 谁分修藏力,顶有剃头霜。经勘松风燥,檐垂坞茗香。 终须结西社,此县似柴桑。《陪冯使君游六首•登干霄亭》贯休拥翠扪萝山屐轻,飘飖红旆在青冥。 仙科朱绂言非贵,溪鸟林泉癖爱听。古桂林边棋局湿,白云堆里茗烟青。 因思庐岳弥天客,手把金书倚石屏。《陪冯使君游六首•迎仙阁》贯休涧香霞影绕楼台,卷箔凭阑耳目开。 况从旌旗近鸾凤,可怜谈笑出尘埃。火云不入长松径,露茗何须白玉杯。 谁道迎仙仙不至,今朝还有谢公来。 《春游凉泉寺》贯休一到凉泉未拟归,迸珠喷玉落阶墀。 几多僧只因泉在,无限松如泼墨为。云堑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