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东阿古诗词

1.曹植写的赞美阿胶的诗句

曹植曾在《飞龙篇》赞美阿胶“授我仙药,神皇所造。教我服食,还精补脑。寿同金石,永世难老。”才高八斗的“东阿王”说的“仙药”就是阿胶,曹植初到东阿,骨瘦如柴,受人指导服食阿胶,受益非浅特有感而作。

一、原诗:

飞龙篇

曹植

晨游泰山,云雾窈窕。

忽逢二童,颜色鲜好。

乘彼白鹿,手翳芝草。

我知真人,长跪问道。

西登玉台,金楼复道。

授我仙药,神皇所造。

教我服食,还精补脑。

寿同金石,永世难老。

二、译文:

早上游览泰山,云雾缭绕。忽然遇到两个仙童般的人,脸色是童颜焕发很是有精神。乘坐着白鹿,手握灵芝草。我知道这就是修真之人,就长久地跪下来向他们请教。真人就走向西面玉石砌造的亭台,在黄金修建的楼上向我说道。给我仙药,是神仙皇帝所制造的。他还教我怎样个吃法,说是能还精补脑。寿命向金石一样长久,永世不老的。

三、作者及简介:

曹植(192~232),三国时魏诗人。字子建。他是曹操之妻卞氏所生第三子。曹植自幼颖慧,年10岁,便诵读诗、文、辞赋数十万言,出言为论,下笔成章,深得曹操的宠信。曹操曾经认为曹植在诸子中“最可定大事”,几次想要立他为太子。然而曹植行为放任,屡犯法禁,引起曹操的震怒,而他的兄长曹丕则颇能矫情自饰,终于在立储斗中渐占上风,并于建安二十二年(217)得立为太子。建安二十五年,曹操病逝,曹丕继魏王位,不久又称帝。曹植的生活从此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他从一个过着优游宴乐生活的贵公子,变成处处受限制和打击的对象。

黄初七年(226),曹丕病逝,曹睿继位,即魏明帝。曹睿对他仍严加防范和限制,处境并没有根本好转。曹植在文、明二世的12年中,曾被迁封过多次,最后的封地在陈郡,卒谥思,故后人称之为“陈王”或“陈思王”。

诗歌是曹植文学活动的主要领域。前期与后期内容上有很大的差异。前期诗歌可分为两大类,一类表现他贵介公子的优游生活,一类则反映他“生乎乱、长乎军”的时代感受。后期诗歌,主要抒发他在压制之下时而愤慨时而哀怨的心情,表现他不甘被弃置,希冀用世立功的愿望。今存曹植比较完整的诗歌有80余首。曹植在诗歌艺术上有很多创新发展。特别是在五言诗的创作上贡献尤大。首先,汉乐府古辞多以叙事为主,至《古诗十九首》,抒情成分才在作品中占重要地位。曹植发展了这种趋向,把抒情和叙事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五言诗既能描写复杂的事态变化。又能表达曲折的心理感受,大大丰富了它的艺术功能。曹植作为建安文学的集大成者,对于后世的影响是不小的。在两晋南北朝时期,他被推尊到文章典范的地位。曹植生前自编过作品选集《前录》78篇。死后,明帝曹□曾为之集录著作百余篇,《隋书·经籍志》著录有集30卷,又《列女传颂》1卷、《画赞》5卷。然而原集至北宋末散佚。今存南宋嘉定六年刻本《曹子建集》10卷,辑录诗、赋、文共 206篇。明代郭云鹏、汪士贤、张溥诸人各自所刻的《陈思王集》,大率据南宋本稍加厘定而成。清代丁晏《曹集铨评》、朱绪曾《曹集考异》,又对各篇细加校订,并增补了不少佚文□句,为较全、较精的两个本子。近人黄节有《曹子建诗注》,古直有《曹植诗笺》,今人赵幼文有《曹植集校注》

2.古诗赏析 东阿道中晚望 袁宏道 东风吹绽红亭树, 独上高原愁日暮

(1)冻雀既是眼前之景,也寄托着作者心中之情,冻雀生活环境寒冷荒凉,啼叫表达了它对环境的抗争,作者以冻雀自喻(或者托物言志),表达了诗人不甘堕落官场的孤傲。

(2)一个“愁”把作者的心境暴露无遗,作者借助于“东风”“日暮”“雾”这些自然景观,和“红亭树”“高原”“骊马”“游人”等自然物体,抒发内心的愁绪。“东风吹绽红亭树,独上高原愁日暮”。其中“吹”与“上”与“可怜骊马蹄下尘,吹作游人眼中雾”,其中“蹄下尘”与“眼中雾”这两句都是互补见义,后一字或句是对前句的补充,以强化作者要表达的心情。

3.《万里母亲河,大美在东阿》诗歌

万里母亲河 大美在东阿 黄河,母亲,你浩浩荡荡从巴颜喀拉山而来,沿途都留下你高亢激昂的誓言,勇往直前的号声,。

黄河,母亲,你波澜壮阔,气势雄伟,你胸怀宽广博爱,你用甘醇的乳汁哺育着华夏儿女,炎黄子孙。东阿呵是你千千万万儿女中的一个小儿女。

黄河,母亲,你一路劳累奔波,请你在东阿,你的小儿女的家里歇一歇吧,登鱼山览胜,听梵呗仙音,饮阿胶琼浆,看神女湖烟雾缭绕,千家万户瑞气祥生。 看,子建,在鱼山山麓玉树临风,《洛神赋》的锦绣华章在东阿的天空中流光溢彩,洛神胡畔的女神风华绝代,衣袂飘飘;药王山上百药盈芳,药王医圣仁心,代代相传;阿胶古井神水绵延,;植物园,百草丰茂,百树青翠,百花奇香。

黄河,母亲呵,在东阿,你的儿女的家里歇一歇吧,推开小轩窗,绿树郁郁葱葱,红花芳香四溢,那报喜的鹊儿在枝头婉转悠扬尽情的歌唱,东阿的儿女们锣鼓喧天,人人脸上幸福的神韵溢于眉梢,老人们颐享天年,年轻人朝气蓬勃,意气风发;那些稚幼的孩童新生的小树苗,像盛开的花朵。那迎风高翔的纸鸢在天空中尽情飞旋嬉戏, 黄河呵,母亲,你的儿女东阿,在奔跑,在前进,再用最美好的的容颜迎接你,你怎能不为之动容,不为之欣慰,你金色潋滟的波浪轻拍着两岸,那是你在为东阿鼓掌。

东阿,黄河母亲的千千万万儿女中的一个,端庄,美丽,英勇,神武,在你的怀抱里茁壮成长,黄河,母亲,你奔腾的脚步永不停息,你的儿女东阿也必将会在历史长卷中镌写璀璨的一页。 黄河,母亲,东阿以你为荣,而你也必定会以东阿为傲! 壮哉,黄河;美哉,东阿 黄沙尽风流 惊涛意气生 万里母亲河 大美在东阿。

4.阿胶 诗句

本品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

《名医别录》载:“阿胶生东平郡(今山东东平县),煮牛皮作之,出东阿县。”陶弘景又日:“今东都下亦能作之。

用皮亦有老少,胶则有清浊。”《本草图经》曰:“今郓州皆能作之。

以阿县城北井水作煮为真。造之,阿井水煎乌驴皮,如常煎胶法。

其井官禁,真胶极难得。……大抵以驴皮得阿井水乃佳耳……今时方家用黄明胶,多是牛皮,《神农本草经》阿胶亦用牛皮,是二皮亦通用。”

《本草纲目》云:“凡造诸胶,自十月至二、三月间,用挲牛、水牛、驴皮者为上,猪、马、骡、驼皮者次之,其旧皮、鞋、履等物者为下。俱取生皮,水浸四五日,洗刮极净。”

根据上述记载可知古代阿胶原料用牛皮、驴皮及其他多种动物皮类,但以驴皮用阿井水煎成者为最佳。现代已将牛皮胶单列为一种药材,即黄明胶,1990年版、1995年版、200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均规定以驴皮熬制的胶为阿胶正品。

皮胶为传统中药,有滋阴补血、安胎的功用;可治血虚、虚劳咳嗽、吐血、便血、妇女月经不调等,对虚劳贫血、肺瘘咯血、胎产崩漏等症有良好疗效以驴皮所制最佳。距今已有两千年的生产历史。

最早载于《神农本草经》。阿胶最初用牛皮熬制,到唐代,人们发现用驴皮熬制阿胶,药物功效更佳,便改用驴皮,并沿用至今。

①《雷公饱炙论》:"凡使阿胶,先于猪脂内浸一宿,至明出,于柳木火上炙,待泡了,细碾用。" ②陶弘景:"阿胶作药用之,皆火炙,丸散须极燃,入汤微炙。

" ③《纲目》:"阿胶,今方法或炒成珠,或以面炒,或以火炙,或以蛤粉炒,或以草灰炒,或酒化成膏,或水化膏,当各从本方。" 【性味】甘,平。

①《本经》:"味甘,平。" ②《别录》:"微温,无毒。

" ③《医学启源》:"《主治秘诀》云,性平,味淡。" 【归经】入肺、肝、肾经。

①《汤液本草》:"入手太阴、足少阴、厥阴经。" ②《本草汇言》:"入手少阴、足少阴、厥阴经。

" 【功用主治】滋阴补血,安胎。治血虚,虚劳咳嗽,吐血,衄血、便血,妇女月经不调,崩中,胎漏。

①《本经》:"主心腹内崩,劳极洒洒如疟状,腰腹痛,四肢酸疼,女子下血。安胎。

久服益气。" ②《别录》:"丈夫小腹痛,虚劳羸瘦,阴气不足,脚酸不能久立,养肝气。

" ③《药性论》:"主坚筋骨,益气止痢。" ④《千金·食治》:"治大风。

" ⑤孟诜:"治一切风毒骨节痛,呻吟不止者,消和洒服。" ⑥《日华子本草》:"治一切风,并鼻洪、吐血、肠风、血痢及崩中带下。

" ⑦《纲目》:"疗吐血、衄血、血淋、尿血,肠风,下痢。女人血痛、血枯、经水不调,无子,崩中,带下,胎前产后诸疾。

男女一切风病,骨节疼痛,水气浮肿,虚劳咳嗽喘急,肺痿唾脓血,及痈疽肿毒。和血滋阴,除风润燥,化痰清肺,利小便,调大肠。

" ⑧《纲目拾遗》:"治内伤腰痛,强力伸筋,添精固肾。" [效用] [性味] 甘平。

[功用] 滋阴养血,补肺润燥,止血安胎。 [主治] 阴虚心烦失眠、虚劳咳嗽、肺痈吐脓、吐血衄血、便血、崩带、胎动不安等症。

[用量] 5g~10g。 释名 傅致胶。

气味 甘、平、无毒。 主治 1、瘫缓偏风,手足不遂,腰膝无力。

用阿胶微炙熟,先以水一升,煮香豉二合,去渣,以汁和入胶中,再煮开几次,胶化如糖稀,一次服下。服后取葱豉粥温服(不能冷服,否则令人呕逆)。

照此法服至三、四剂,可见效。 2、肺风喘促。

用秀明阿胶切小,炒过,加紫苏、乌梅肉(焙、研)等分,水煎服。 3、老人虚秘。

用阿胶(炒)二钱、葱白三根,水煎化,加蜜暗无天日匙,温服。 4、赤白简疾(肠胃气虚,冷热不调,不痢赤白,里急后重,腹痛,不便不利)。

用阿胶(炒过,水化成膏)一两、黄连三两、茯苓二两,共捣匀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粟米汤送下。

一天服三次,此方名“黄连阿胶丸”。 5、吐血不止。

用阿胶(炒)二两、蒲黄六合、生地黄三升,加水五程式,煮成三升,分次服。又方:用阿胶(炒)、蛤粉各一两,辰砂少许,研为末,藕节捣汁,加蜜调匀服下。

6、肺损呕血。用阿胶(炒)三钱、水香一钱,糯米一合半(研为末),和匀。

每服一钱,百沸汤冲下。一天服一次。

7、鼻血不止(口耳都流血)。用阿胶炙蒲黄半两,每取二钱,加水一碗,生地黄汁一合,煎至六成。

温服。同时以布系住两乳。

8、月经不调。用阿胶一钱,加蛤粉(炒成珠,研为末),热酒送服。

又方:依上方,再加辰砂末半钱。 9、月经不断。

用阿胶炒焦研为末,酒送服二钱。 10、妊娠下血。

用阿胶三两,炙为末,酒一升半煎化服下。又方:用阿胶末二两、生地黄半斤(捣成汁)、加水四升,煮成一升,分次服。

此方名“胶艾汤”。 11、妊娠胎动。

用香豉一升、葱一升、加水三升,煮取一升,再加进阿胶(炙过,研细)二两,化匀服下。又方:用阿胶(炒熟)、艾叶二两、葱白一斤,加水四升,煮成一升,分次服。

此方名“胶艾汤” 12、多年咳嗽。用阿胶(炒)、人参各二两,研细。

每取三钱,加豉汤一碗、葱白少许,煎服。一天服三次。

5.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中作诗的尝是什么意思

尝:曾经。

此句出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典故曹丕登位后, 命弟弟曹植在七步之内做出一首诗来。 曹植果真在七步之内做出诗。

曹丕也受此诗所感,放了曹植。故事:曹植是曹操与武宣卞皇后所生第三子、魏文帝曹丕的同母弟弟。

他从小受到良好的文学熏陶,有非凡的文学才华。曹操曾几次打算把他立为魏世子,继承自己的事业。

曹操与卞皇后第二个儿子曹丕一心想当魏世子,一些拥护他的人一再在曹操面前说他的好话,最后终于促使曹操改变主意,立曹丕为魏世子。为了稳住自己的地位,曹丕想尽方法使曹操对曹植反感。

曹植生性随便,不注意遵守禁令,几次遭到曹操处罚,从而没有机会使曹 操改变对他的看法。汉献帝延康元年(公元220年),曹操因病去世,曹丕继任丞相。

就在这一年,曹丕废献帝自立为帝(即魏文帝)。曹丕称帝后,借口曹植在父丧期间礼仪不当,把他拿下问罪。

这罪犯得很重,当时要被处死。在审问的时候,曹丕指责他仗自己有才学,故意蔑视礼法,接着说:“父亲在世时,常夸你的诗文,我一直怀疑有人为你代笔。

今天限你七步成诗一首,如若不成,休怪我问你死罪!”曹植点点头,说:“请皇上赐题。”曹丕想了想,说道:“就以兄弟为题,但不许出现兄弟二字。”

曹植略一思忖,便迈开脚步,走一步吟一句:“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箕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这几句诗的意思是:要煮豆子作豆鼓,抱来豆梗当柴烧。豆梗在锅下呼呼燃烧,豆子在锅里被煮得又哭又叫:“咱俩都是一条根上长出来的,为什么这样狠心地煮我不轻饶?”曹植吟完,正好走了七步。

曹丕听了,羞愧难当,免去了他的死罪,将他贬为安乡侯,曹植七步成诗的事很快传开,人们也因此而称赞他有“七步之才”。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