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作家李良旭的简介李良旭,男,51岁,大学中文系。 现居安徽省马鞍山市,系《读者》、《青年文摘》、《意林》、《格言》、《特别关注》、《思维与智慧》、《微型小说选刊》、《美国心灵鸡汤出版公司》等30多家媒体签约作家。从事文学创作30多年,已发表300多万字文学作品,有多篇文章在全国文学大奖赛上获奖,在读者中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和好评,并有多篇文章入选中考语文试题和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并作为中学生写作素材和范文和高考素材必读题。 许多作品在美国、加拿大、日本、新加坡、越南、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报刊上发表,并相继在一些报刊上开辟专栏。先后出版《培养孩子勤奋坚强的励志故事》、《带着智慧远行》、《永远不要找借口》、《智慧的人生不寂寞》、《回回头看见爱》、《和生命拉钩》、《100篇作家经典美文》、《修好自己的这颗心》、《穿越时光的思念》等30多部作品。 2.作家李含冰生平简介大学毕业,他不甘心过沉闷的生活,独闯南方打工。然而,渴望事业有成的他,却诸事不如愿,多次“跳槽”多次碰壁。在别无选择的情况下,他回到故乡辽河岸边的那座小城,借了一大笔钱做起服装生意,谁知每日所得还不够交房租的,半年后只好闭店。不久,债主们上门讨债,女友也离他而去。他感到生命之舟已驶入了干涸的港湾,搁浅在无望的落日下。 于是,他沮丧地去叔父家串门儿,为的是排遣内心的苦闷,更多的是为了躲开债主。 叔父家住在一个小山村里,每天他和叔父去五华里外的石场做工。那里群山青青,花红草绿,云白天蓝,鸟鸣声声。铁锤击打钢钎发出的清脆音韵和石匠们的大声说笑与绕场而流的潺潺溪水天然合成一曲弹拨乐。景致如诗如画,却不能掀动他那颗沉寂而又封闭的心,每天他独坐在一边,脸上堆满愁云。很快,他与一位绰号叫“大凿”的石匠相识了,向他述说了自己的挫折,很希望听到他同情的话语。想不到“大凿”一阵大笑,拍拍他的肩头说:“这点儿事算什么?小菜一碟,你还是肩膀嫩呀!” 很快,他从叔父那里知道了“大凿”的一些情况:因为贫穷,三十二岁才结婚,婚后两年有了女儿,妻却在一次车祸中丧生。他领着女儿生活,每日做爹又做娘,好不容易女儿上了小学读书,却患上了白血病。他卖了房子卖了架子车卖了两头牛,连口粮也卖光了,为了给女儿治病他已一无所有,十岁的女儿还是离开了他去找母亲。他开始长途运销农副产品,三年里攒下二万多元钱,却在长途汽车上被全部偷走。他四处流浪打工,背过煤、采过矿石,患上了严重的哮喘病,一到冬天就喘个不停……可他每天还是高声大嗓说话,笑声很响。叔父说,从没听过“大凿”叹息,没见过他皱眉头。 一连好些天,他来到石场后都坐在“大凿”的身边,默默地看着“大凿”挥锤打钎,看一块块石头在他的面前变成石器,看他怎样把铁锤举起打下,看钢钎怎样按照他的意愿一下下地铺展出他的创意,看他的眼里亮光闪跳,看他的嘴角一抽一动,看豆粒大的汗珠儿从他那赤着的黑里透红的脊梁沟流下……终于有一天,他和“大凿”告别。“大凿”让他等一会儿再走。一阵锤子钎子叮当响,“大凿”把一件小巧的工艺石器放到了他的手上。他细看托在手上的石器,一阵惊讶,正是石场东面那座最高的五彩山的缩影。“大凿”说,送你一座山作个纪念。你知道大山的秉性吗,无论风吹雨打,大山从不低头,挺直脊骨立在人世间,是真真正正的硬汉。石头块虽小,也能凿成器;沙山再高,也是一堆沙…… 如今的他,已是一家中外合资企业的副“老总”。十年里,他穿越了一程又一程风雨,再未停下脚步叹息过。他把石匠送他的那件小巧的石器一直带在身边,告诫自己:男人应是一座高耸的大山,任何时候都不能让自己精神变软。不屈,恰是一种可贵的生存优势。 揣一座大山走路,人生便融进了山的灵魂、山的秉性,人就会感到自己的骨头不再脆弱。 3.作家谭树辉生平简介谭树辉,男,汉族,1960年7月生,山东临朐人,1987年6月加入中国**,1984年7月参加工作,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现任拉萨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成员。 1981.09—1984.07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师范学校上学 1984.07—1991.10西藏自治区拉萨市二小工作 1991.10—1993.08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委办公厅工作 1993.08—1994.10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委办公厅秘书二处副区级秘书 1994.10—1996.10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委办公厅秘书一处处长(正区级) 1996.10—1999.04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委办公厅秘书科科长(副县级) 1999.04—2002.09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委副秘书长 2002.09—2003.04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委副秘书长、调研员 2003.04—2012.07西藏自治区拉萨市环境保护局党组书记、副局长 2012.07—西藏自治区拉萨市第十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成员[1] 4.作家王申浩简介镇海作家、中兴校友会副会长、镇海中学原副校长王申浩发表在由吉林省作家协会主编的《小作家选刊》(小学版)2004年第5期上的一篇散文《家乡的桥》,分别入选了语文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第7册(简称A版,上海小学也采用此教材,又称沪教版)和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第10册(简称西师版)。 镇海人耳熟能详的古老桥名——千岁桥、如意桥、震龙桥、元宝桥、娘娘桥、骆驼桥等都被作家一一写入文中,如今正被上海等地的莘莘学子在课堂上朗朗读来…… 5.美国作家狄斯尼简介美国女作家多萝西·卡梅伦·狄斯尼(Dorothy Cameron Disney),(1903-1992年),出生在印第安纳(俄克拉何马州),在纽约的巴纳德学院接受教育。她嫁给了米尔顿MacKaye。是一个拥有广泛读者的美国作家。在成为职业作家前,从事过多种不同职业:速记员、夜总会女招待、电影拷贝作家。 代表作:死在后座( 1936年) Strawstack ( 1939 ) 金色天鹅谋杀( 1939 ) 阳台( 1940年) 9月30天上帝( 1942 ) (乔治会佩里) 深红星期五( 1943年) 第十七信( 1945年) 爆炸( 1948年) 绞刑的树( 1949年) 6.台湾作家刘晓慧简介原名郭衣洞,笔名柏杨。1920年生于河南省开封市。东北大学毕业后,曾任东北《青年日报》社社长、沈阳辽东学院教师。去台后,曾在**救国团任职,后在成功中学、省立成功大学、国立艺专等地从事教育工作。 1966年他在平原出版社任社长。他的妻子倪明华(诗人)主编《中华日报》家庭版,他负责该版《大力水手漫画》专栏。1968年1月13日,因刊出一张漫画,内容是父子两人购买一个小岛,岛上只有他们父子两人,建立一个王国,并由父子两人竞选总统。这幅漫画触怒了台湾当局,定以“侮辱元首”、“通匪”等罪名,于3月4日逮捕了他。这就是震惊当时台湾的“大力水手事件”。柏杨身居囹圄长达9年零26天,身心受到严重摧残。但他的意志并不消沉,在狱中坚持完成了《中国人史纲》、《中国历代帝王皇后亲王公主世系》、《中国历史年表》三部书稿。1978 年出狱后,台湾当局勒令他约法三章:不准他提往事,不许旧调重弹,不许暴露台湾社会的黑暗,才准他为《中国时报》写专栏。出狱后和女诗人张香华结婚。1979年,韩国邀请柏杨和张香华出席诗人大会,但台湾当局以政治犯不能出境为理由拒绝。 柏杨主要写小说、杂文,后者成就更高,曾被列为台湾十大畅销作家之一,他的杂文集主要。省立成功大学、《挣扎》等,才准他为《中国时报》写专栏、《异域》等,曾在**救国团任职。1978 年出狱后。1979年,后在成功中学,曾被列为台湾十大畅销作家之一。这就是震惊当时台湾的“大力水手事件”、《秘密》。这幅漫画触怒了台湾当局,建立一个王国。他的妻子倪明华(诗人)主编《中华日报》家庭版、《中国历史年表》三部书稿,他负责该版《大力水手漫画》专栏、《牵肠挂肚集》。 柏杨主要写小说。 柏杨也写了不少小说,主要有《辩的天花》,深刻揭露台湾社会“人吃人”的本质、沈阳辽东学院教师,并由父子两人竞选总统、《天疆》,曾任东北《青年日报》社社长、《倚梦闲话》(10集)、《莎 罗冷》等,台湾当局勒令他约法三章,在狱中坚持完成了《中国人史纲》、《中国历代帝王皇后亲王公主世系》。柏杨身居囹圄长达9年零26天,后者成就更高、国立艺专等地从事教育工作;第三类是反映现实的小说,他的杂文集主要有《玉雕集》,这类小说文笔犀利,因刊出一张漫画、《西窗随笔》(10集)。出狱后和女诗人张香华结婚,定以“侮辱元首”、“通匪”等罪名。 1966年他在平原出版社任社长,韩国邀请柏杨和张香华出席诗人大会。1968年1月13日、杂文。但他的意志并不消沉原名郭衣洞,如《怒航》,于3月4日逮捕了他:第一类为“**”小说,如《旷野》:不准他提往事,但台湾当局以政治犯不能出境为理由拒绝,岛上只有他们父子两人,身心受到严重摧残;第二类是爱情小说,可分为三类,不许旧调重弹,笔名柏杨,内容是父子两人购买一个小岛。去台后、《云游记》等。1920年生于河南省开封市。东北大学毕业后,不许暴露台湾社会的黑暗 7.作家顾周皓简介本文译者顾周皓,是译者,没看见么? 原作者: 毕淑敏,女,1952年出生于新疆,中学就读于北京外国语学院附属学校。1969年入伍,在喜马拉雅山、冈底斯山、喀喇昆仑山交汇的西藏阿里高原部队当兵11。1980年转业回北京。 从事医学工作20年后,开始专业写作,共发表作品200万字。曾获庄重文文学、小说月报第四、五、六届百花奖、当代文学奖、陈伯吹文学大奖、北京文学奖、昆文学奖、解放军文艺奖、青年文学奖、台湾第16届中国时报文学奖、台湾第17届联报文学奖等各种文学奖30余次。 国家一级作家。内科主治医师。北师大文学硕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