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宋词鹊桥仙秦观

1.【类似秦观《鹊桥仙》的七夕诗词还有哪些

鹊桥仙 秦观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注释:鹊桥仙:此调专咏牛郎织女七夕相会事.始见欧阳修词,中有“鹊迎桥路接天津”句,故名.又名《金风玉露相逢曲》、《广寒秋》等.双调,五十六字,仄韵.纤云弄巧:是说纤薄的云彩,变化多端,呈现出许多细巧的花样.飞星:流星.一说指牵牛、织女二星.银汉:银河.迢迢:遥远的样子.暗度:悄悄渡过.金风玉露:指秋风白露.李商隐《辛未七夕》:“由来碧落银河畔,可要金风玉露时”. 金风:秋风,秋天在五行中属金.玉露:秋露.这句是说他们七夕相会.忍顾:怎忍回视.朝朝暮暮:指朝夕相聚.语出宋玉《高唐赋》.评《鹊桥仙》原是为咏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而创作的乐曲.本词的内容也正是咏此神话.借牛郎织女的故事,以超人间的方式表现人间的悲欢离合,古已有之,如《古诗十九首》中的“迢迢牵牛星”,曹丕的《燕歌行》,李商隐的《辛未七夕》等等.宋代的欧阳修、柳永、苏轼、张先等人也曾吟咏这一题材,虽然遣辞造句各异,却都因袭了“欢娱苦短”的传统主题,格调哀婉、凄楚.相形之下,秦观此词堪称独出机杼,立意高远.上片写佳期相会的盛况,“织云弄巧”二句为牛郎织女每年一度的聚会渲染气氛,用墨经济,笔触轻盈.“银汉”句写牛郎织女渡河赴会推进情节.“金风玉露”二句由叙述转为议论,表达作者的爱情理想:他们虽然难得见面,却心心相印、息息相通,而一旦得以聚会,在那清凉的秋风白露中,他们对诉衷肠,互吐心音,是那样富有诗情画意!这岂不远远胜过尘世间那些长相厮守却貌合神离的夫妻?下片则是写依依惜别之情.“柔情似水”,就眼前取景,形容牛郎织女缠绵此情,犹如天河中的悠悠流水.“佳期如梦”,既点出了欢会的短暂,又真实地揭示了他们久别重逢后那种如梦似幻的心境.“忍顾鹊桥归路”,写牛郎织女临别前的依恋与怅惘.不说“忍踏”而说“忍顾”,意思更为深曲:看犹未忍,遑论其他?“两情若是”二句对牛郎织女致以深情的慰勉:只要两情至死不渝,又何必贪求卿卿 的朝欢暮乐?这一惊世骇俗、震聋发聩之笔,使全词升华到新的思想高度.显然,作者否定的是朝欢暮乐的庸俗生活,歌颂的是天长地久的忠贞爱情.在他的精心提炼和巧妙构思下,古老的题材化为闪光的笔墨,迸发出耀眼的思想火花,从而使所有平庸的言情之作黯然失色.这首词将抒情、写景、议论融为一体.意境新颖,设想奇巧,独辟蹊径.写得自然流畅而又婉约蕴藉,余味隽永.秦观简介 秦观(1049-1100)字少游,一字太虚,号淮海居士.扬州高邮(今江苏高邮县)人.北宋词人,与黄庭坚、张耒、晁补之合称“苏门四学士”.元丰八年(1085年)进士,初为定海主簿、蔡州教授,元祐初苏轼荐为秘书省正字,兼国史院编修官.哲宗时“新党”执政,被贬为监处州酒税,徏郴州,编管横州,又徙雷州,至藤州而卒.其散文长于议论,《宋史》评为“文丽而思深”.其诗长于抒情,敖陶孙《诗评》说:“秦少游如时女游春,终伤婉弱.”他是北宋后期著名婉约派词人,其词大多描写男女情爱和抒发仕途失意的哀怨,文字工巧精细,音律谐美,情韵兼胜.代表作为《鹊桥仙》(纤云弄巧)、《望海潮》(梅英疏淡)、《满庭芳》(山抹微云)等.《鹊桥仙》中“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被誉为“化臭腐为神奇”的名句(见《蓼园词选》).《满庭芳》中的“斜阳外,寒鸦数点,流水绕孤村”被称做“天生的好言语”(《能改斋漫录》引晁补之语).张炎《词源》说:“秦少游词体制淡雅,气骨不衰,清丽中不断意脉,咀嚼无滓,久而知味.”生平详见《宋史》卷四四四.有《淮海集》.。

2.从鹊桥仙看秦观词的艺术特色,800字以上的赏析文章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鹊桥仙》 宋 秦观两个对句点出了织女去会牛郎当时的情景.有景有情,情景交融.“纤云”“飞星”是相会的景物描写.这种描写不仅写出了秋天七夕的澄净明远,点明节令,为织女相会构出大自然的广阔背景,而且烘托出相会时的特定氛围,特定情境.传说中,天上的绮丽变幻的云彩,是出自织女勤劳灵巧之手而成.“纤云弄巧”表现织女织锦之精巧.一个“弄”字,拟人化手法,点出了那满天的瑰丽的云霞也颇通人性,为女主人的一年一度的相会,感到高兴.“飞星传恨”,“传”,同样暗示了“星”的善解人意,说明连那穿梭太空的流星此时也在牛郎织女中间不断奔波,传递着缠绵情思,做起了信使的角色.它们也被牛郎织女的坚贞爱情所感动.“银汉迢迢暗渡”描绘了织女渡过迢迢银河要与朝思暮想的丈夫聚会了.“暗”字,一是点出会于七夕,夜晚渡河;二是描绘相会无声无息,人间难以察觉.民间有一说法,说人们只有在密密的葡萄架下,屏息静思,才会聆听到七夕相会的悄悄话.一年一度,暗渡迢迢银河,迢迢的不仅是银河的宽阔无边,而且暗指别离一年的相思,如银河水之绵绵无边.到此诗人笔锋一转,没有顺势描写相会的具体情景,而是不落俗套地来一句议论,议论中含有深沉的抒情:“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金”“玉”暗示了相逢的可贵.连相逢时候的“风”都如“金”,“露”都如“玉”,可见聚会的宝贵难得.那是熬过一年365日才赢得的一夕短暂小聚,但就是这短暂的聚首,恰恰比人世无数凡夫俗子的庸俗爱情伟大得多,由此可见他们爱情的弥足珍贵.“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表现了相逢时的情景.满腔的相思化为相逢的儿女柔情,像迢迢的银汉水绵邈深长.水虽然阻隔了两人使各居一方,只能遥相对望,但情如 “抽刀断水水更流”,永无断绝歇息时.“佳期如梦”,牛郎织女沉浸于相会的美妙时光里,幸福的突然来临让他们如在梦中,何况他们在日日的翘首遥望中,不都常在夜夜的梦中重温上次相逢和想像下次相逢的快乐吗?如今,身在何处,相逢是梦中的虚幻,还是现实中的真实?这也从侧面映衬出牛郎织女的不渝情感和深切怀念.“水”“梦”,既实又虚,给七夕会蒙上旖旎神秘的色彩,让读者为之遐思神往.“忍顾鹊桥归路”,天近拂晓,分手的时候又快来临.“忍顾”实乃不忍回顾之意,相逢太短暂,意犹未尽,不舍分离.一“忍”字蕴含内心多少细腻、矛盾的情感:酸楚、孤寂、缱绻、留恋.但还是要分离,又开始漫漫的望眼欲穿.“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一句画龙点睛之笔,把整阙词的主旨格调拔高到一个新的层次,于婉约情思中现豪迈气骨.正是这句体现了词人的爱情观:何必感伤别离的愁绪,何必在乎非得朝共暮处的长相厮守,只要两情心心相印,天长地久.这样的爱情才是人间至情、至爱,更为感天动地.这种独具丰采的构思,别出心裁的意境,给读者以旷达高亢的心灵启迪和回味绵长的情感回荡.因此这句爱情名言,流传千古,呈现出历史弥新的艺术魅力.通观《鹊桥仙》,不仅是代表秦观艺术风格的名作,更是爱情诗词中不可多得的佳作.字眼传神,立意不凡,虚实相间,叙议结合,情景交融,真可谓一曲脍炙人口之绝唱.。

3.类似秦观《鹊桥仙》的七夕诗词还有哪些

秋夕 (唐)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选自南朝梁萧统编《文选》收录的《古诗十九首》,本诗是其中的第十首。

本来没有题目,后人用诗的首句为题。 ======== 七夕(唐)权德舆 今日云骈渡鹊桥,应非脉脉与迢迢。

家人竟喜开妆镜,月下穿针拜九宵。 ======== 七夕(唐)徐凝 一道鹊桥横渺渺,千声玉佩过玲玲。

别离还有经年客,怅望不如河鼓星。 七夕今宵看碧霄,牛郎织女渡鹊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 鹊桥仙(宋)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 七夕词(唐)崔颢 长安城中月如练,家家此夜持针线。 仙裙玉佩空自知,天上人间不相见。

长信深阴夜转幽,瑶阶金阁数萤流。 班姬此夕愁无限,河汉三更看斗牛。

======== 七夕(唐)白居易 烟霄微月澹长空,银汉秋期万古同。 几许欢情与离恨,年年并在此宵中。

======== 七夕(宋)杨璞 未会牵牛意若何,须邀织女弄金梭。 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

======== 七夕(唐)曹松 牛女相期七夕秋,相逢俱喜鹊横流。 彤云缥缈回金辂,明月婵娟挂玉钩。

燕羽几曾添别恨,花容终不更含羞。 更残便是分襟处,晓箭东来射翠楼。

======== 七夕(唐)崔国辅 太守仙潢族,含情七夕多。 扇风生玉漏,置水写银河。

阁下陈书籍,闺中曝绮罗。 遥思汉武帝,青鸟几时过? ======== 七夕(唐)崔涂 年年七夕渡瑶轩,谁道秋期有泪痕? 自是人间一周岁,何妨天上只黄昏。

======== 七夕(唐)窦常 露盘花水望三星,仿佛虚无为降灵。 斜汉没时人不寐,几条蛛网下风庭。

楚塞馀春听渐稀,断猿今夕让沾衣。 云埋老树空山里,仿佛千声一度飞。

======== 七夕(唐)杜牧 云阶月地一相过,未抵经年别恨多。 最恨明朝洗车雨,不教回脚渡天河。

======== 七夕(唐)杜审言 白露含明月,青霞断绛河。天街七襄转,阁道二神过。

?服锵环佩,香筵拂绮罗。年年今夜尽,机杼别情多。

======== 七夕赋咏成篇(唐)何仲宣 日日思归勤理鬓,朝朝伫望懒调梭。 凌风宝扇遥临月,映水仙车远渡河。

历历珠星疑拖佩,冉冉云衣似曳罗。 通宵道意终无尽,向晓离愁已复多。

======== 七夕(唐)李贺 别浦今朝暗,罗帷午夜愁。 鹊辞穿线月,花入曝衣楼。

天上分金镜,人间望玉钩。 钱塘苏小小,更值一年秋。

======== 奉和七夕两仪殿会宴应制(唐)李峤 灵匹三秋会,仙期七夕过。查来人泛海,桥渡鹊填河。

帝缕升银阁,天机罢玉梭。谁言七襄咏,重入五弦歌。

======== 同赋山居七夕(唐)李峤 明月青山夜,高天白露秋。 花庭开粉席,云岫敞针楼。

石类支机影,池似泛槎流。暂惊河女鹊,终狎野人鸥。

======== 七夕歌(唐)刘言史 星寥寥兮月细轮,佳期可想兮不可亲。 云衣香薄妆态新,彩?悠悠度天津。

玉幌相逢夜将极,妖红惨黛生愁色。 寂寞低容入旧机,歇著金梭思往夕。

人间不见因谁知,万家闺艳求此时。 碧空露重彩盘湿,花上乞得蜘蛛丝。

======== 七夕(唐)李商隐 鸾扇斜分凤幄开,星桥横过鹊飞回。 争将世上无期别,换得年年一度来。

======== 七夕醉答君东(明)汤显祖 玉名堂开春翠屏,新词传唱《牡丹亭》。 伤心拍遍无人会,自掐檀痕教小伶 ======== 七夕偶题(唐)李商隐 宝婺摇珠佩,常娥照玉轮。

灵归天上匹,巧遗世间人。 花果香千户,笙竽滥四邻。

明朝晒犊鼻,方信阮家贫。 ======== 壬申七夕(唐)李商隐 已驾七香车,心心待晓霞。

风轻惟响佩,日薄不嫣花。 桂嫩传香远,榆高送影斜。

成都过卜肆,曾妒识灵槎。 ======== 辛未七夕(唐)李商隐 恐是仙家好别离,故教迢递作佳期。

由来碧落银河畔,可要金风玉露时。 清漏渐移相望久,微云未接过来迟。

岂能无意酬乌鹊,惟与蜘蛛乞巧丝。 ======== 七夕寄张氏兄弟(唐)李郢 新秋牛女会佳期,红粉筵开玉馔时。

好与檀郎寄花朵,莫教清晓羡蛛丝。 ======== 七夕(唐)李中 星河耿耿正新秋,丝竹千家列彩楼。

可惜穿针方有兴,纤纤初月苦难留。 ======== 七夕(唐)刘威 乌鹊桥成上界通,千秋灵会此宵同。

云收喜气星楼晓,香拂轻尘玉殿空。 翠辇不行青草路,金銮徒候白榆风。

采盘花阁无穷意,只在游丝一缕中。 ======== 七夕二首(唐)刘禹锡 河鼓灵旗动,嫦娥破镜斜。

满空天是幕,徐转斗为车。 机罢犹安石,桥成不碍槎。

谁知观津女,竟夕望云涯。 天衢启云帐,神驭上星桥。

初喜渡河汉,频惊转斗杓。 馀霞张锦幛,轻电闪红绡。

非是人间世,还悲后会遥。 ======== 七夕诗(唐)卢纶 凉风吹玉露,河汉有幽期。

星彩光仍隐,云容掩复离。 良宵惊曙早,闰岁怨秋迟。

何事金闺子,空传得网丝。 ======== 七夕诗(唐)卢纶 祥光若可求,闺女夜登楼。

月露浩方下,河云凝不流。 铅华潜警曙,机杼暗传秋。

回想敛馀眷,人天俱是愁。 ======== 七夕。

4.类似秦观《鹊桥仙》的七夕诗词还有哪些

秋夕 (唐)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选自南朝梁萧统编《文选》收录的《古诗十九首》,本诗是其中的第十首。

本来没有题目,后人用诗的首句为题。 ======== 七夕(唐)权德舆 今日云骈渡鹊桥,应非脉脉与迢迢。

家人竟喜开妆镜,月下穿针拜九宵。 ======== 七夕(唐)徐凝 一道鹊桥横渺渺,千声玉佩过玲玲。

别离还有经年客,怅望不如河鼓星。 七夕今宵看碧霄,牛郎织女渡鹊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 鹊桥仙(宋)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 七夕词(唐)崔颢 长安城中月如练,家家此夜持针线。 仙裙玉佩空自知,天上人间不相见。

长信深阴夜转幽,瑶阶金阁数萤流。 班姬此夕愁无限,河汉三更看斗牛。

======== 七夕(唐)白居易 烟霄微月澹长空,银汉秋期万古同。 几许欢情与离恨,年年并在此宵中。

======== 七夕(宋)杨璞 未会牵牛意若何,须邀织女弄金梭。 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

======== 七夕(唐)曹松 牛女相期七夕秋,相逢俱喜鹊横流。 彤云缥缈回金辂,明月婵娟挂玉钩。

燕羽几曾添别恨,花容终不更含羞。 更残便是分襟处,晓箭东来射翠楼。

======== 七夕(唐)崔国辅 太守仙潢族,含情七夕多。 扇风生玉漏,置水写银河。

阁下陈书籍,闺中曝绮罗。 遥思汉武帝,青鸟几时过? ======== 七夕(唐)崔涂 年年七夕渡瑶轩,谁道秋期有泪痕? 自是人间一周岁,何妨天上只黄昏。

======== 七夕(唐)窦常 露盘花水望三星,仿佛虚无为降灵。 斜汉没时人不寐,几条蛛网下风庭。

楚塞馀春听渐稀,断猿今夕让沾衣。 云埋老树空山里,仿佛千声一度飞。

======== 七夕(唐)杜牧 云阶月地一相过,未抵经年别恨多。 最恨明朝洗车雨,不教回脚渡天河。

======== 七夕(唐)杜审言 白露含明月,青霞断绛河。天街七襄转,阁道二神过。

?服锵环佩,香筵拂绮罗。年年今夜尽,机杼别情多。

======== 七夕赋咏成篇(唐)何仲宣 日日思归勤理鬓,朝朝伫望懒调梭。 凌风宝扇遥临月,映水仙车远渡河。

历历珠星疑拖佩,冉冉云衣似曳罗。 通宵道意终无尽,向晓离愁已复多。

======== 七夕(唐)李贺 别浦今朝暗,罗帷午夜愁。 鹊辞穿线月,花入曝衣楼。

天上分金镜,人间望玉钩。 钱塘苏小小,更值一年秋。

======== 奉和七夕两仪殿会宴应制(唐)李峤 灵匹三秋会,仙期七夕过。查来人泛海,桥渡鹊填河。

帝缕升银阁,天机罢玉梭。谁言七襄咏,重入五弦歌。

======== 同赋山居七夕(唐)李峤 明月青山夜,高天白露秋。 花庭开粉席,云岫敞针楼。

石类支机影,池似泛槎流。暂惊河女鹊,终狎野人鸥。

======== 七夕歌(唐)刘言史 星寥寥兮月细轮,佳期可想兮不可亲。 云衣香薄妆态新,彩?悠悠度天津。

玉幌相逢夜将极,妖红惨黛生愁色。 寂寞低容入旧机,歇著金梭思往夕。

人间不见因谁知,万家闺艳求此时。 碧空露重彩盘湿,花上乞得蜘蛛丝。

======== 七夕(唐)李商隐 鸾扇斜分凤幄开,星桥横过鹊飞回。 争将世上无期别,换得年年一度来。

======== 七夕醉答君东(明)汤显祖 玉名堂开春翠屏,新词传唱《牡丹亭》。 伤心拍遍无人会,自掐檀痕教小伶 ======== 七夕偶题(唐)李商隐 宝婺摇珠佩,常娥照玉轮。

灵归天上匹,巧遗世间人。 花果香千户,笙竽滥四邻。

明朝晒犊鼻,方信阮家贫。 ======== 壬申七夕(唐)李商隐 已驾七香车,心心待晓霞。

风轻惟响佩,日薄不嫣花。 桂嫩传香远,榆高送影斜。

成都过卜肆,曾妒识灵槎。 ======== 辛未七夕(唐)李商隐 恐是仙家好别离,故教迢递作佳期。

由来碧落银河畔,可要金风玉露时。 清漏渐移相望久,微云未接过来迟。

岂能无意酬乌鹊,惟与蜘蛛乞巧丝。 ======== 七夕寄张氏兄弟(唐)李郢 新秋牛女会佳期,红粉筵开玉馔时。

好与檀郎寄花朵,莫教清晓羡蛛丝。 ======== 七夕(唐)李中 星河耿耿正新秋,丝竹千家列彩楼。

可惜穿针方有兴,纤纤初月苦难留。 ======== 七夕(唐)刘威 乌鹊桥成上界通,千秋灵会此宵同。

云收喜气星楼晓,香拂轻尘玉殿空。 翠辇不行青草路,金銮徒候白榆风。

采盘花阁无穷意,只在游丝一缕中。 ======== 七夕二首(唐)刘禹锡 河鼓灵旗动,嫦娥破镜斜。

满空天是幕,徐转斗为车。 机罢犹安石,桥成不碍槎。

谁知观津女,竟夕望云涯。 天衢启云帐,神驭上星桥。

初喜渡河汉,频惊转斗杓。 馀霞张锦幛,轻电闪红绡。

非是人间世,还悲后会遥。 ======== 七夕诗(唐)卢纶 凉风吹玉露,河汉有幽期。

星彩光仍隐,云容掩复离。 良宵惊曙早,闰岁怨秋迟。

何事金闺子,空传得网丝。 ======== 七夕诗(唐)卢纶 祥光若可求,闺女夜登楼。

月露浩方下,河云凝不流。 铅华潜警曙,机杼暗传秋。

回想敛馀眷,人天俱是愁。 ======== 七夕。

5.秦观的《鹊桥仙》原文

鹊桥仙 秦观(宋)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译文: 纤薄的云彩在天空中变幻多端,天上的流星传递着相思的愁怨,遥远无垠的银河今夜我悄悄渡过。

在秋风白露的七夕相会,就胜过尘世间那些长相厮守却貌合神离的夫妻。 共诉相思,柔情似水,短暂的相会如梦如幻,分别之时不忍去看那鹊桥路。

只要两情至死不渝,又何必贪求卿卿我我的朝欢暮乐呢。 扩展资料: 秦观:秦观(1049年—1100年9月17日),江苏高邮人,字少游,一字太虚,别号邗沟居士,学者称其淮海居士。

苏轼曾戏呼其为“山抹微云君”。 秦观是北宋文学史上的一位重要作家,被尊为婉约派一代词宗。

但在秦观现存的所有作品中,词只有三卷100多首,而诗有十四卷430多首,文则达三十卷共250多篇,诗文相加,其篇幅远远超过词若干倍。 《鹊桥仙》是一首咏七夕的节序词,借牛郎织女悲欢离合的神话故事,讴歌了真挚、细腻、纯洁、坚贞的爱情。

上片写牛郎织女聚会,下片写他们的离别。 全词哀乐交织,熔抒情与议论于一炉,融天上人间为一体,优美的形象与深沉的感情结合起来,起伏跌宕地讴歌了美好的爱情。

此词议论自由流畅,通俗易懂,却又显得婉约蕴藉,余味无穷,尤其是末二句“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使词的思想境界升华到一个崭新的高度,成为词中警句。

6.秦观的<;鹊桥仙>;说说为什么这首词能化古为新

《鹊桥仙》原是为咏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而创作的乐曲。

本词的内容也正是咏此神话。 借牛郎织女的故事,以超人间的方式表现人间的悲欢离合,古已有之,如《古诗十九首》中的“迢迢牵牛星”,曹丕的《燕歌行》,李商隐的《辛未七夕》等等。

宋代的欧阳修、柳永、苏轼、张先等人也曾吟咏这一题材,虽然遣辞造句各异,却都因袭了“欢娱苦短”的传统主题,格调哀婉、凄楚。 相形之下,秦观此词堪称独出机杼,立意高远。

上片写佳期相会的盛况,“织云弄巧”二句为牛郎织女每年一度的聚会渲染气氛,用墨经济,笔触轻盈。“银汉”句写牛郎织女渡河赴会推进情节。

“金风玉露”二句由叙述转为议论,表达作者的爱情理想:他们虽然难得见面,却心心相印、息息相通,而一旦得以聚会,在那清凉的秋风白露中,他们对诉衷肠,互吐心音,是那样富有诗情画意!这岂不远远胜过尘世间那些长相厮守却貌合神离的夫妻? 下片则是写依依惜别之情。 “柔情似水”,就眼前取景,形容牛郎织女缠绵此情,犹如天河中的悠悠流水。

“佳期如梦”,既点出了欢会的短暂,又真实地揭示了他们久别重逢后那种如梦似幻的心境。“忍顾鹊桥归路”,写牛郎织女临别前的依恋与怅惘。

不说“忍踏”而说“忍顾”,意思更为深曲:看犹未忍,遑论其他?“两情若是”二句对牛郎织女致以深情的慰勉:只要两情至死不渝,又何必贪求卿卿我我的朝欢暮乐?这一惊世骇俗、震聋发聩之笔,使全词升华到新的思想高度。 显然,作者否定的是朝欢暮乐的庸俗生活,歌颂的是天长地久的忠贞爱情。

在他的精心提炼和巧妙构思下,古老的题材化为闪光的笔墨,迸发出耀眼的思想火花,从而使所有平庸的言情之作黯然失色。 这首词将抒情、写景、议论融为一体。

意境新颖,设想奇巧,独辟蹊径。 写得自然流畅而又婉约蕴藉,余味隽永。

相关
下一篇
唐诗凯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