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烈士的诗句关于烈士的诗句如下:诗歌一:卜算子·读《革命烈士诗抄》有感动脉贯黄河,静脉长江注。 华夏江河血管流,养我心肝腑。烈火见真金,革命经风雨。 爱国诗词一脉传,血沃红旗谱。诗歌二:满江红·重读《革命烈士诗抄》感赋重读奇文,停眸处,斑斑碧血。 书案上,景星麟凤,几多豪杰。壮志常随云浪起,雄躯争与山河裂。 好头颅换取九州同,心如铁。浩然气,常郁结,胸中事,凭谁说。 恨余生也晚,未曾同列。掩卷且由清泪洒,闻笳更使黄粱觉。 对边尘此日又嚣嚣,思英烈。诗歌三:那一抹闪闪的秋色——谨以此诗献给革命烈士秋瑾你从闺房中走出不怕讥讽,不怕风险毅然踏上东渡日本的轮船漂洋过海,万水千山依然改变不了你对革命的信念……你从家庭中走出忍痛留下孩子,抛下父母决然走上革命的道路面对当时那个积重难返的民族你在振臂高呼你在摇旗呐喊争取自由的明天……你从革命中走出勇敢无畏,雄志高飞与革命仁人志士煮酒论剑,抒写革的壮丽诗篇……从此,历史长空有了那一抹闪闪的、耀眼的秋色永不老去……诗歌四:革命烈士永不朽古道青石凉;烈士林间葬。 十八把军参;忠骨埋他乡。茅屋白发娘;天天把儿想。 告诫吾辈人;别把他们忘。诗歌五: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几千年来清明节,源远流长情难舍,每人只祭自家翁,烈士碑前有花朵?诗歌六:七律·参观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有感一、陵园门庭踏进陵园步履轻,几多游客悼群英。 杜鹃有意分流让,松柏无言夹道迎。染翠高坛飘细雨,烫金大字寄贤名。 白花点缀何其静,肃立阶前听雨声。二、烈士纪念堂大厅肃穆几分钟,心里尊崇外貌恭。 背井离乡追马列,舍生忘死为工农。艰难困苦何须说,弹雨枪林不改容。 多少男儿无字姓,英灵化作万千松。三、井冈山碑林碑林围绕亭廊转,曲折回环可共论。 政要题词真理永,名流遗墨赤心存。倾听讲解生元气,品读诗文落指痕。 更有吟声来国税,滂沱大雨慰忠魂。四、井冈山雕像园塑园缓步莫辞勤,晚辈虔诚且沐熏。 战将垂辉能克敌,英雄豪气可拿云。井冈星火燎原野,湘赣朱毛斩溃军。 忆起当年悲壮事,眼前已忘雨纷纷。五、井冈山革命烈士纪念碑烽火井冈无限思,陵园高处矗丰碑。 红军队伍英雄聚,革命摇篮马列追。浴血罗霄圆梦想,挺身哨口映朝曦。 眼前何以旌旗展,烈士牺牲为了谁?。 2.关于烈士的诗有哪些1、《革命烈士诗抄》 吉鸿昌 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 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 2、《革命烈士诗抄》佚名 龙华千载仰高风,壮士身亡志未终。 墙外桃花墙内血,一般鲜艳一般红。 3、《满江红-小住京华》秋瑾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 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 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 苦将侬,强派作娥眉,殊未屑!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 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 英雄末路当折磨。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4、《七律·纪念抗日女英雄 》春光明媚 生逢乱世历风霜,铁马冰河为救亡。 玉手纤纤枪杆握,丹心烁烁我旗扬。 豪情万里驱倭寇,功德千秋忆羽裳。 璧碎山河铭国耻,汗青巾帼字生香。 5、《囚歌》叶挺 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 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 一个声音高叫着 ———爬出来吧, 给你自由!我渴望自由, 但我深深地知道 ———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 我希望有一天地下的烈火, 将我连这活棺材一齐烧掉, 我应该在烈火与鲜血中得到永生! 3.关于赞美英雄烈士的词诗革命烈士诗二首《囚歌》 叶挺被捕入重庆中美合作所,对威胁利诱全然不理,于渣滓洞集中营二号牢房壁上,大书一首《囚歌》,以表心志: 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一个声音高叫着———爬出来吧,给你自由!我渴望自由,但我深深地知道———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我希望有一天地下的烈火,将我连这活棺材一齐烧掉,我应该在烈火与鲜血中得到永生! 叶挺,是中国革命史上的名将。 **曾当面称他是“**第一任总司令,人民军队的战史要从你写起”。他开创人民军队之路的功绩以及崇高的气节,将永世流芳。 生平 ■北伐时他连战连捷,从团长被破格提为少将 ■广州起义首次打出“红军”旗号,他当了两天的总司令 叶挺,原名为询,字希夷。1896年出生于广东惠阳县一个农家,父亲开过药铺,到南洋打过工。 他从小过着贫寒的生活,养成勤俭朴实的作风。7岁时,他上了刚由私塾改成的小学,15岁时考上了免费的惠州蚕业学校。 辛亥年受广州起义影响,他带头剪辫子而入狱一次。此后,他感到救国应从军,于1912年考入广东陆军小学,五年时间逐级升入湖北陆军预备学校和全国最高军事学府———保定军校。 在校期间,他喜欢读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杂志,在黑暗的军阀式教育中向往新思想的光明。 1917年,叶挺回广东后不久参加粤军。 1922年,他任孙中山的警卫团二营营长。翌年,在陈炯明炮轰总统府时,叶挺率部苦战,保护孙中山和宋庆龄脱险。 1924年,孙中山为了培养国民党的军事人才,亲自决定让叶挺去苏联学习。他先入东方大学,受到李大钊和同学中**员的影响。 翌年,他又与聂荣臻等人进入军事学院,在那里提出入党要求并得到批准。 1925年秋,**、陈延年领导的中共广东区委,经过争取得到第四军军长李济深的同意,建立了由**领导的独立团(起初番号为第三十四团),派刚回国的叶挺担任团长。 1926年,北伐战争开始。叶挺率独立团作为先锋首出湘南,连战连捷,一路攻下武昌。 他以团长职务被国民政府破格提为少将。随后,该团扩编为两个师,他任第二十四师师长。 1927年南昌起义时,他率部作为主力,部队受挫后潜往香港。同年12月,广州起义首次打出“红军”旗号,他任总司令。 两天后,广州起义失败。组织上对叶挺有不适当处分,调他到莫斯科学习后又对其进行批判。 叶挺一气之下出走西欧,与党脱离关系。 背景 ■在德国学习军事,因生活困难开过饭馆 ■“革命好比爬山……我有一段时间,爬到半山腰又折回去了,现在又跟上来了!” 叶挺脱党后到德国学习军事,因生活困难开过饭馆,旅欧五年后回到澳门。 国民党要人们得知后纷纷送礼拉拢,叶挺一概拒绝并积极寻找**。1937年抗战爆发后,他马上赶到延安。 **主持为他召开欢迎大会。会上,叶挺激动地说:“革命好比爬山,许多同志不怕山高,不怕路险,一直向上走。 我有一段时间,爬到半山腰又折回去了,现在又跟上来了!” 叶挺受中共中央的委托,以非党员的身份向国民党交涉,将南方八省的红军游击队改编成新四军,并担任军长。 在皖南抗日前线,新四军副军长、中共东南局书记项英用对党外人士的眼光看待叶挺,两人关系不融洽,国民党乘机挑拨。 **却一直要求项英等尊重叶挺。**亲自出面劝说后,叶挺为顾全大局还是留下工作。 1941年,国民党在皖南围攻新四军军部的危急关头,**致电决定全军由叶挺指挥。叶挺对中央的信任非常感激,率军血战,最后奉命去谈判时被国民党扣押。 经中共中央长期交涉,他于1946年3月获释。 出狱第二天,叶挺便致电中央请求再次入党,两天后得到批准。 1946年4月8日去延安时,因飞机在大雾中撞山遇难。 故事 ■1955年授衔时,陈毅对**感叹说:“若是叶挺同志还在,就该有两个叶帅了!” ■**、**等经过长期实践,提出适用于中国革命战争的一整套独特的原则。 但是,就我军历史的延续性来讲,这里面也应该包含叶挺在军事上的开拓和探索 任何一支军队的历史都有着继承性,如同子体都脱胎于母体。尽管1927年8月1日的南昌起义是**独立领导的军队正式诞生日,但此前的叶挺独立团已经奠定了组织基础,而北伐时期在武昌城下等一系列血战中也已积累了战争经验。 叶挺从军的时代,正是中国军事制度的新旧交替之际。在他的同学大都为军阀服务的时候,他却把才能献给了为中国**建立军队的事业———他使军事与最先进的政党相结合。 应该承认,叶挺从正规军校中没有学到适合**军队进行游击战争的战略战术,南昌起义部队在广东作战时硬打硬拼吃了亏。这在全党都缺乏军事经验的时候,也不能过于苛求前人。 **、**等后来经过长期实践,提出了中国革命战争的一整套独特的原则。但是,就我军历史的延续性来讲,这里面也应该包含叶挺在军事上的开拓和探索。 讲人民军队的建设,不能忘记这位虽然只正式当过两天“总司令”、未等到授元帅衔就不幸遇难的北伐名将。 ■陈炯明叛变时,叶挺手持一支“花机关枪”,为当时已怀孕的宋庆龄杀出一条血路 ■北伐时有人说:“打仗千万不能后退,。 4.描写革命烈士的诗歌再致读者(增订本序) 萧三 当我们回顾四十年历史的时候,我们对于为共 产主义事业和中国人民解放事业而牺牲的光荣的 先烈们,表示崇高的敬意。 他们之中,许多是** 员,许多是劳动人民,许多是党外人士。他们在斗争 中,流尽了自己的鲜血,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他们是 永垂不朽的! ——**:在庆祝中国**成立四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961年6月30日) 我又一次又一次地怀着沉痛悼念的心情和极大的尊敬,细读了截至目前为止所能收 集到的中国人民革命的烈士们用鲜血和生命写成的诗篇,并阅读了全部烈士们的传略, 我内心更加激动,感受更加强烈,更加爱好这些诗作。革命烈士同志们的形象在我的脑 海里显得更加伟大,更加崇高了。 《革命烈士诗抄》一九五九年四月在北京一出版,立 即受到广大读者的热烈欢迎。(第一次印刷了十万册,不到半月就被争购一空。 七、八 月又增印了三十二万册。为了满足读者的需要,东北,西南各地都先后翻印了这本书。 据不完全的统计,一年之内总共印行了六十多万本,但仍然供不应求。此外,广播、电 视、各种集会上……都经常朗诵烈士们的这些遗著。) 许多读者纷纷来信述说自己读了 这本书所受到的鼓励和感动。他们认为,读了这些诗文,是受到了最严肃、最深刻的阶 级教育和政治思想教育。 他们愿意向烈士们学习,为继承烈士们的事业而奋斗。不少读 者都这样表示,读了这本书之后,不禁对自己提出一连串的问题:你经受过烈士们所曾 经受过的锻炼和考验么?你的年龄比烈士为革命而英勇牺牲的时候的年龄,或者更小些, 或者更大一些;但是你为党为人民所做的事业,能比得上烈士所作过的几分之几么?在 解放胜利的今天,假如不奋发努力学习和工作,积极参加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并支持 世界各国还处在被压迫、被奴役状态人民的解放斗争,你不会觉得有愧于对革命先驱者 的血么?你能不下定决心,从此以后更加振作起来,急起直追,勤勤恳恳,老老实实, 听党的话,站在自己的岗位上,为人民服务得更多一点和更好一些么? 读者们的这种表示和对改进这本书的宝贵意见,特别是一些革命前辈和烈士亲友纷 纷来信,陆续提供了不少新发现的烈士遗作和事迹,使我们得以把这本“诗抄”重编增 订,成为现在的样子第二次出版。 对同志们的热忱鼓励和宝贵帮助,谨代表广大读者和 我们编者,表示衷心的深深的感谢! 我们感谢董老、郭老、吴老、谢老为“诗抄”题了诚挚动人的诗句,等于为本书写 了序言。 “诗抄”第一次出版之后不久,曾经热情地为之题诗的林老去世了。 我们永远记得 他的诗句:“谁能动手换人间?非佛非仙非圣贤。”读了这两句诗,使人联想起《国际 歌》中的“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 要创造人类幸福,全靠我们自己!” 我们在这里沉痛地纪念这位革命老前辈、共产主义战士。 熊瑾玎老同志除提供了王凌波同志和何叔衡同志的亲属寄给他的何老的遗作之外, 还曾作《读革命烈士诗抄》律诗两首,可说是语重心长,特抄在这里: 其一: 诗抄连日展晴窗, 读罢频添泪万行。 粉骨碎身心似铁, 吊民伐罪笔如枪。 忧时字字皆悲愤, 唤众篇篇最激昂。 躯壳纵填沟壑去, 精神犹在海天张! 其二: 河山节次换新装, 饮水思源岂可忘?! 领导必须由我党, 斗争方得挫强梁。 人民跃进心无二, 先烈牺牲志已偿。 珍重一声安息吧, 遗篇不断放奇光! 这次增订出版的“诗抄”比初版时增加了五十位烈士的一○二首诗,其中包括蔡和 森、何叔衡、罗学瓒、王若飞等这些很早的中国共产主义战士的遗作和全国解放前夕被 美帝国主义者和国民党反动派成批屠杀的青年烈士的诗句。此外还增补了先烈彭湃等的 诗作。 我们觉得遗憾的是,还有许多革命烈士的遗诗没有搜集到。像向警予、姜梦周、萧 楚女、林育南、张浩(林育英)、刘志丹、左权……等同志,我们或者明知其有诗,或 者揣想其一定写过诗歌的,但直到现在还没有发现真迹;而如蔡和森、恽代英……诸同 志每人只留存了一首,虽则我们明知其写过多首,例如恽代英同志在狱中就曾写过革命 歌曲一首,七言、五言旧体诗各一首,但现在仅看到一首七言绝句。 这都有待于将来继 续征求收集。 这次“诗抄”的增订本,除增加了许多烈士诗作外,对初版也作了某些调整。 书的 版型比初版大了些。根据读者的要求,增加了一些插图。 感谢我国著名木刻家李桦、古 元、彦涵三位同志热情地为本书创作了李大钊、蔡和森、彭湃、邓中夏、方志敏、王若 飞、叶挺……等烈士的肖像,使读者由此而对烈士感到倍加亲切。 “诗抄”增订本里新补入的一些宝贵遗作,和原来收集到的许多珍贵诗篇一样,使 读者体会到革命烈士为国为民的赤胆忠心,意气风发、力图上进的远大抱负,坚韧不拔 的革命意志和愿为革命事业粉身碎骨的壮志雄心。 蔡和森同志《少年行》中的:“忠诚 印寸心,浩然充两间。虽无鲁阳戈,庶几挽狂澜。 凭舟衡国变,意志鼓黎元。”罗学瓒 同志《自勉》里的:“何言乎富贵,赤胆为将来。” 《咏怀》里的“倾洋涤宇宙,重建 此乾坤”;《随感》里的“开怀天下事,不言家与身。……奋我。 5.关于烈士的诗句关于烈士的诗句如下: 诗歌一:卜算子·读《革命烈士诗抄》有感 动脉贯黄河,静脉长江注。 华夏江河血管流,养我心肝腑。 烈火见真金,革命经风雨。 爱国诗词一脉传,血沃红旗谱。 诗歌二:满江红·重读《革命烈士诗抄》感赋 重读奇文,停眸处,斑斑碧血。 书案上,景星麟凤,几多豪杰。 壮志常随云浪起,雄躯争与山河裂。 好头颅换取九州同,心如铁。 浩然气,常郁结,胸中事,凭谁说。 恨余生也晚,未曾同列。 掩卷且由清泪洒,闻笳更使黄粱觉。 对边尘此日又嚣嚣,思英烈。 诗歌三:那一抹闪闪的秋色——谨以此诗献给革命烈士秋瑾 你从闺房中走出 不怕讥讽,不怕风险 毅然踏上东渡日本的轮船 漂洋过海,万水千山 依然改变不了你对革命的信念…… 你从家庭中走出 忍痛留下孩子,抛下父母 决然走上革命的道路 面对当时那个积重难返的民族 你在振臂高呼 你在摇旗呐喊 争取自由的明天…… 你从革命中走出 勇敢无畏,雄志高飞 与革命仁人志士 煮酒论剑,抒写革的壮丽诗篇…… 从此,历史长空 有了那一抹 闪闪的、耀眼的秋色 永不老去…… 诗歌四:革命烈士永不朽 古道青石凉;烈士林间葬。 十八把军参;忠骨埋他乡。 茅屋白发娘;天天把儿想。 告诫吾辈人;别把他们忘。 诗歌五:革命烈士永垂不朽 几千年来清明节,源远流长情难舍, 每人只祭自家翁,烈士碑前有花朵? 诗歌六:七律·参观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有感 一、陵园门庭 踏进陵园步履轻,几多游客悼群英。 杜鹃有意分流让,松柏无言夹道迎。 染翠高坛飘细雨,烫金大字寄贤名。 白花点缀何其静,肃立阶前听雨声。 二、烈士纪念堂 大厅肃穆几分钟,心里尊崇外貌恭。 背井离乡追马列,舍生忘死为工农。 艰难困苦何须说,弹雨枪林不改容。 多少男儿无字姓,英灵化作万千松。 三、井冈山碑林 碑林围绕亭廊转,曲折回环可共论。 政要题词真理永,名流遗墨赤心存。 倾听讲解生元气,品读诗文落指痕。 更有吟声来国税,滂沱大雨慰忠魂。 四、井冈山雕像园 塑园缓步莫辞勤,晚辈虔诚且沐熏。 战将垂辉能克敌,英雄豪气可拿云。 井冈星火燎原野,湘赣朱毛斩溃军。 忆起当年悲壮事,眼前已忘雨纷纷。 五、井冈山革命烈士纪念碑 烽火井冈无限思,陵园高处矗丰碑。 红军队伍英雄聚,革命摇篮马列追。 浴血罗霄圆梦想,挺身哨口映朝曦。 眼前何以旌旗展,烈士牺牲为了谁? 6.关于革命烈士的诗词急陈毅《梅岭三章》诗碑 “庚岭红梅”,闻名于世,有南枝花落,北枝始开的特有自然景观,又有“梅国”的美称。 还是革命老根据地之一。**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多次到大余从事革命活动。 红军长征后,梅岭又是项英、陈毅、陈丕显等坚持了三年艰苦卓绝的游击战的革命名山,陈毅留下了气壮山河的《赣南游击词》和《梅岭三章》著名诗篇。 梅岭三章壮河山——陈毅诗碑。 《梅岭三章》 梅岭三章评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陈毅 〔一〕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 〔二〕 南国烽烟正十年,此头须向国门悬。后死诸君多努力,捷报飞来当纸钱。 〔三〕 投身革命即为家,血雨腥风应有涯。 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 7.关于缅怀先烈的诗句我从古诗还有现代诗两个方面为你奉上相关的诗歌,请你参考! 1:古诗 壮别天涯未许愁, 尽将离恨付东流。 何当痛饮黄龙府, 高筑神州风雨楼。 就义诗 满天风雪满天愁, 革命何须怕断头? 留得子胥豪气在, 三年归报楚王仇! 绝笔诗 头可断,肢可折, 革命精神不可灭。 壮士头颅为党落, 好汉身躯为群裂。 就义诗 砍头不要紧, 只要主义真。 杀了夏明翰, 还有后来人。 金鱼 鱼且能自由, 人却为囚徒。 童谣 民家黑森森, 官家一片灯。 民家锅朝天, 官家吃汤丸。 2:现代诗: 清明缅怀先烈诗朗诵 我们不能忘记,我们不会忘记,今天的美好生活, 源于昨天你们血与汗的奉献。没有你们的浴血奋战,就不会有我们的今天。 安息吧,英雄。心怀最深沉的崇敬,我们走进烈士陵园。 聆听那血染的碑文,永远活在我们心中!清明即将来临,我们来到烈士纪念碑前, 这是一片圣洁的净土,安放着先烈的英灵。 烈士长存,丰碑永恒。 东风吹,松枝摆,少先队员扫墓来。 凝望烈士墓,烈士浩气依然在。 革命传家宝,一代传一代。 为了后方机关,为了几千老乡, 十三岁的王二小 ,把敌人带进了埋伏圈。 他的血染红了山岗,他的血染红了蓝天, 他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清明雨纷纷,白花祭亲人。 缅怀先烈英雄事,热泪盈眶祭英魂。 烈士业绩照千秋,星星火炬代代传。 生为炎黄子孙无比自豪,生为龙的传人无尚光荣。 我们是新世纪的缔造者,我们是新世纪的接班人。 从小立下报国志向,当好建设者和接班人,谱写中华新篇章。 3:对联: 清明节对联: 春风重拂地;佳节倍思亲。 燕子来时春社;梨花落后清明。 三月光阴槐火换;二分消息杏花知。 相逢马上纷桃雨;喜见树前闹杏花。 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遥山皆有情。 槐火光阳春替换;杏花消自雨传知。 睹物思亲常入梦;训言在耳犹记心。 山清水秀风光好;月明星稀祭扫多。 年年祭扫先人墓;处处犹存长者风。 禁火今年逢节早;飞花镇日为谁忙。 寒食雨传百五日;花信风来廿四春。 春风已解千层雪;后辈难忘先烈恩。 有胸中韬略无穷 流水夕阳千古恨; 春风落日万人思 落花残日几多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