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古诗词做汤圆

1.元宵节诗词

元宵节吃元宵,是全国各地的共同风俗。

这种食品最早出现在宋代,诗人姜白石在一首《咏元宵》的诗中写道:"贵客钩帘看御街,市中珍品一时来。"这"市中珍品"即指元宵。

宋人周必大也曾写过一首《元宵煮浮圆子》诗:今夕是何夕,团圆事事同。汤官巡旧味,灶婢诧新功。

星灿乌云里,珠浮浊水中。岁时编杂咏,附此说家风。

诗中说明了吃元宵象征团圆之意。开始元宵称为"汤圆",因它飘在碗里,像是一轮明月挂在天际。

天上月圆,碗里汤圆,家人团圆,正如台湾民歌《卖汤圆》中唱的:"一碗汤圆满又满,吃了汤圆好团圆。"以象征团圆吉利之意。

因汤圆最初只专在元宵节上市供应,久而久之,便直接呼它为元宵了。 上元竹枝词 (清)符曾 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

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

2.关于汤圆的诗句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欧阳修 生查子 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诗曰 (宋)姜白石 元宵争看采莲船,宝马香车拾坠钿; 风雨夜深人散尽,孤灯犹唤卖汤元。 诗曰 (宋)姜白石 贵客钩帘看御街,市中珍品一时来, 帘前花架无行路,不得金钱不肯回。

(注:珍品这里指元宵) 折桂令 元宵 (元)失名 爱元宵三五风光,月色婵娟,灯火辉煌。 月满冰轮,灯烧陆海,人踏春阳。

三美事方堪胜赏,四无情可恨难长。 怕的是灯暗光芒,人静荒凉,角品南楼,月下西厢。

《汴京元夕》 (明)李梦阳 中山孺子倚新妆,郑女燕姬独擅场。 齐唱宪王春乐府, 金梁桥外月如霜。

《元 宵》 (明) 唐寅 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 春到人间人似玉, 灯烧月下月如银。

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 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上元竹枝词》 (清)符曾 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 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

《元宵月正圆》 闽南歌谣 闹元宵,月正圆,闽台同胞心相依, 扶老携幼返故里,了却两岸长相思。 热泪盈眶啥滋味?久别重逢分外喜! 闹元宵,煮汤圆,骨肉团聚满心喜, 男女老幼围桌边,一家同吃上元丸。

摇篮血迹难割离,叶落归根是正理。 元宵 灯谜 清明前夕----元宵 闲话元宵----夜聊 元宵前后----二月 够了吗。

3.元宵的习俗和古诗词

. 元宵节习俗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所以全国各地都过,大部分地区的习俗是差不多的,但各地也还是有自己的特点。

吃元宵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为食品,在我国也由来已久。宋代,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节吃 的新奇食品。

这种食品,最早叫“ 浮元子”后称“元宵” ,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 。元宵即"汤圆"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

可汤煮、油炸、蒸食,有团圆美满之意。陕西的汤圆不是包的,而是在糯米粉中"滚"成的,或煮司或油炸,热热火火,团团圆圆。

观 灯 汉明帝永平年间(公元58--75),因明帝提倡佛法,适逢蔡愔从印度求得佛法归来,称印度摩喝陀国每逢正月十五,僧众云集瞻仰佛舍利,是参佛的吉日良辰。汉明帝为了弘扬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中和寺院"燃灯表佛"。

此后,元宵放灯的习俗就由原来只在宫廷中举行而流传到民间。即每到正月十五,无论士族还是庶民都要挂灯,城乡通宵灯火辉煌。

元宵放灯的习俗,在唐代发展成为盛况空前的灯市,当时的京城长安已是拥有百万人口的世界最大都市,社会富庶。在皇帝的亲自倡导下,元宵灯节办得越来越豪华。

中唐以后,已发展成为全民性的狂欢节。唐玄宗(公元685--762)时的开元盛世,长安的灯市规模很大,燃灯五万盏,花灯花样繁多,皇帝命人做巨型的灯楼,广达20间,高150尺,金光璀璨,极为壮观。

宋代,元宵灯会无论在规模和灯饰的奇幻精美都胜过唐代,而且活动更为民间化,民族特色更强。以后历代的元宵灯会不断发展,灯节的时间也越来越长,。

唐代的灯会是"上元前后各一日",宋代又在十六之后加了两日,明代则延长到由初八到十八整整十天。 到了清代,满族入主中原,宫廷不再办灯会,民间的灯会却仍然壮观。

日期缩短为五天,一直延续到今天。 灯在台湾民间具有光明与添丁的涵义,点燃灯火有照亮前程之意,且台语灯与丁谐音代表生男孩,因此往昔元宵节妇女都会刻意在灯下游走,希望“钻灯脚生卵葩”(就是钻到灯下游走,好生男孩)。

中国的情人节 元宵节也是一个浪漫的节日,元宵灯会在封建的传统社会中,也给未婚男女相识提供了一个机会,传统社会的年轻女孩不允许出外自由活动,但是过节却可以结伴出来游玩,元宵节赏花灯正好是一个交谊的机会,未婚男女借着赏花灯也顺便可以为自己物色对象。元宵灯节期间,又是男女青年与情人相会的时机。

在台湾,还有未婚女性在元宵夜偷摘葱或菜将会嫁到好丈夫的传统习俗,俗称:“偷挽葱,嫁好尪”、“偷挽菜,嫁好婿”,希望婚姻美满的女孩,要在元宵之夜到菜园里偷摘葱或青菜,期待未来家庭幸福,唐代的灯市还出现乐舞百戏表演,成千上万的宫女,民间少女在灯火下载歌载舞,叫做行歌、踏歌。 欧阳修(生查子)云: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书;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辛弃疾(青玉案)写道:众里寻它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就是描述元宵夜的情境,而传统戏曲陈三和五娘是在元宵节赏花灯进相遇而一见钟情,乐昌公文与徐德言在元宵夜破镜重圆,《春灯谜》中宇文彦和影娘在元宵订情。

所以说元宵节也是中国的“情人节”。 走百病 元宵节除了庆祝活动外,还有信仰性的活动。

那就是"走百病"又称"烤百病""散百病"参与者多为妇女,他们结伴而行或走墙边,或过桥过走郊外,目的是驱病除灾。 随着时间的推移,元宵节的活动越来越多,不少地方节庆时增加了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活动。

正月十五元宵节还有一些鲜为人知已经失传的民间活动,这里列举二三。 祭门、祭户古代有“七祭”,这是其中的两种。

祭祀的方法很简单,把杨树支插在门户上方,在盛有豆粥的碗里插上一双筷子,或者直接将酒肉放在门前。 逐鼠 这项活动主要是对养蚕人家所说的。

因为老鼠常在夜里把蚕大片大片地吃掉,人们听说正月十五用米粥喂老鼠,它就可以不吃蚕了。于是,这些人家在正月十五熬上一大锅粘糊糊的粥,有的还在上面盖上一层肉,将粥用碗盛好,放到老鼠出没的顶棚、墙角、边放嘴里还边念念有词,诅咒老鼠再吃蚕宝宝就不得好si. 迎紫姑 紫姑是民间传说中一个善良、贫穷的姑娘。

正月十五,紫姑因穷困而死。百姓们同情她、怀念她、有些地方便出现了“正月十五迎紫姑”的风俗。

每到这一天夜晚,人们用稻草、布头等扎成真人大小的紫姑肖像。妇女们纷纷站到紫姑常做活的厕所、猪圈和厨房旁边迎接她,象对待亲姐妹一样,拉着她的手,跟她说着贴心话,流着眼泪安慰她,情景十分生动,真实的反映了劳苦民众善良、忠厚、同情弱者的思想感情。

元宵节诗词选 《元夕于通衢建灯夜升南楼》 (隋) 隋炀帝 fa轮天上转,梵声天上来; 灯树千光照,花焰七枝开。 月影疑流水,春风含夜梅; 燔动黄金地,钟发琉璃台。

《正月十五夜》 (唐) 苏道味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灯树千光照。明月逐人来。

游妓皆穠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上元夜》 (唐)崔液 玉漏铜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夜开; 。

4.关于冬至吃汤圆的诗词

关于冬至吃汤圆的诗词如下:

家家捣米做汤圆,知是明朝冬至天。平安皮包如意馅,冰天雪地不觉寒。

吃汤圆是冬至的传统习俗,在江南尤为盛行。“汤圆”是冬至必备的食品,是一种用糯米粉制成的圆形甜品,“圆”意味着“团圆”、“圆满”,冬至吃汤圆,象征一家人团团圆圆,家庭和谐、吉祥。

冬至汤圆又叫“冬至团”,可以用来祭祖,也可用于互赠亲朋。旧时上海人最讲究吃汤团。古人有诗云:“家家捣米做汤圆,知是明朝冬至天。”

汤圆宜水煮,水煮汤圆滑而不腻,口感更佳。而且吃汤圆的时候可以喝少量汤圆汤,有“原汤化原食”之功,使一些流失在汤中的营养不致浪费。

相比之下,煎炸型的汤圆可能闻着比较香,但是也会导致油脂、热量的过多摄入,不利于健康。

5.关于元宵佳节的诗句与对联

三五夜;一重春。

万户鼓吹;银光有焰。 五夜通明;天开美景。

风清月朗;灯彩星辉。 无边春色;有庆年头。

光天满月;火树银花。 月光皎洁;银烛辉煌。

月光照耀;银蜡辉煌。 金吾不禁;玉漏莫催。

星桥铁锁;火树银花。 树梢银花;心上春意。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索开。 火树祥光丽;星桥宝炬红。

灯月千家晓;笙歌万户春。 灯楼灿明月;火树暖春风。

花市千门雪;灯衢万里春。 青阳调玉烛;华月送清歌。

明月千门雪;银灯万树花。 兔魂连银海;鳌山接紫微。

放手擎明月;开心乐元宵。 春阳调玉烛;华月送清歌。

银花开火树;铁锁启金桥。 笙歌归院落;灯火接楼台。

锦城灯接彩;花市月含华。 一团拥宝炬;千点灿银星。

九陌连灯影;千门庆月华。 万家元宵夜;一街太平歌。

万家元夕宴;一路太平歌。千家春不夜;万里月连宵。

天上冰轮满;人间玉漏迟。 天上冰轮满;人间彩灯明。

天上一轮满;人间万里明。 元夕万家宴;宵月千里明。

访鸾镜于日下;驾鳌山之海峤。 舞凤飞龙成夜市;踏歌击鼓助春声。

耀眼宏图灯映月;动人春色画中诗。 一曲笙歌春似海;千门灯火夜如年。

一帘春色门垂柳;万斛珠光地涌莲。 九华灯炬云中挂;五彩鳌山海上移。

三五星桥连月阙;万千灯火彻天衢。三千世界笙歌里;十二都城锦绣中。

万户春灯报元夜;一天瑞雪兆丰年。 万户管弦歌盛世;满天焰火耀春光。

万里阳和春有脚;一年光景月当头。 万家灯火同秋月;大地光明不夜天。

万里河山铺锦绣;满城笙管乐太平。 及时大放光明夜;与物同游浩荡天。

飞龙舞凤成夜市;击鼓踏歌皆春声。 天空明月三千界;人醉春风十二楼。

天空明月一轮满;人醉春风万里明。 中天皓月明世界;遍地笙歌乐团圆。

五夜星桥连月殿;六街灯火步天台。火树光腾城不夜;银花焰吐景长春。

火树银花家家晓;淑气鸿禧处处春。 光腾月殿流蟾魄;花灿星桥吐凤文。

凤盘双阙壶天外;鳌驾三山陆海中。 寒笳送走人间腊;晓角吹回雪里春。

晴空一镜悬明月;夜市千灯照碧云。 街头灯影逐花影;村中梅香伴酒香。

赏月极乐繁华地;秉灯同游不夜天。 溶溶月色连灯市;霭霭春色满夜城。

蜃楼海市落星雨;火树银花不夜天。 碧树银台万种色;野花啼鸟一般春。

凤舒五彩龙衔烛;鳌驾三山蜃结楼。 玉烛长调千门乐;花灯遍照万户明。

玉宇无尘一轮月;银花有艳万点灯。 玉宇无尘千顷碧;银花有焰万家春。

匝地楼台春富贵;喧天歌舞夜风流。 乐同万户金吾驰;夜是三元玉漏停。

华灯灿烂逢盛世;锣鼓铿锵颂丰年。 灯火交辉元夜里;笙歌簇拥月明中。

灯同月色连天照;花怯春寒傍月开。 轮影暂移花树下;镜光如挂玉楼头。

金市灯光游子月;珠帘香袭美人风。明烛送来千树玉;彩云移下一天星。

明月皎皎千门秀;华灯盏盏万户春。 银花火树开佳节;紫气丹光拥玉台。

雪月梅柳开春景;花灯龙鼓闹元宵。 笙歌声拂长春地;星月光映不夜天。

淑气鸿喜家家乐;彩灯春花处处新。 万点春灯,银花有色;一轮皓月,玉宇无尘。

玉宇无尘,碧波万顷;银光有焰,喜气盈庭。 灯火良宵,鱼龙百戏;琉璃世界,锦绣三春。

灯火万家,良宵美景;笙歌一曲,盛世元音。 明月一轮,天开清淑;春灯万盏,人乐太平。

美好前景,春色美好;火红年代,华灯火红。 远景近景,良宵美景;灯花礼花,火树银花。

千门挂红灯,灯火迎佳节;万树绽银花,花团闹元宵。 不夜灯光,便是玲珑世界;通宵月色,无非圆满乾坤。

灯月交辉,庆三元而开极;花树并茂,贺六合以同春。 放出花灯,天上银河失色;听来箫鼓,人间茅屋生春。

复旦重赓,已被薰风之化;分阳可惜,何须秉烛而游。 三五良宵,花灯吐艳映新春;一年初望,明月生辉度佳节。

太白清狂,好对金樽邀月饮;更生勤读,自有藜杖照书来。 火树银花,今夜元宵竟不夜;碧桃春水,洞天此处别有天。

玉宇无尘,月明碧玉三千界;银河有影,人醉春风十二楼。 玉树银花,万户当门观瑞雪;欢歌笑靥,千家把酒赏花灯。

龙烛凤灯,灼灼光开全盛世;玉箫金管,雍雍齐唱太平春。 乐事逢春,装成锦绣辉元夜;歌声彻晓,引得嫦娥动春心。

乐事无边,万户春灯传五夜;太平有象,一天晴雪兆三丰。 地乐天乐,地天共乐元宵夜;灯辉月辉,灯月交辉太平春。

光耀银花,一刻千金春对酒;清传玉漏,五更三点月留人。 灯月交辉,伫听笙歌欢四野;雨旸时若,式观丰阜乐群黎。

时际上元,玉烛长调千古乐;月当五夜,花灯遍照万家春。 皓月满轮,玉宇无尘千顷碧;紫箫一曲,银灯有焰万里春。

宝烛散春辉,挹清光于灯月;金吾开夜禁,同乐事于钧天。 春夜灯花,几处笙歌腾朗月;良宵美景,万家箫管乐丰年。

春色无边,良宵玉宇初圆月;太平有象,火树银花不夜天。 盛世文明,万丈青云才子路;元宵光彩,一轮皓月众家灯。

人在锦簇中,五夜星桥联月阙;春辉碧落际,六街灯光步天台。 月缺月仍圆,佳节每逢都欢喜;花开花易谢,少年相戒莫蹉跎。

瑞霭诵千重,万户笙歌明月里;祥光迷五色,满城箫鼓彩云中。 中原无尘海无波,击壤尽歌帝力;明月在天灯在市,开樽长醉春风。

中原无尘海无波,击壤齐歌四化;明月在天。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