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高考宋词散文

1.有关宋词的文章

浣溪沙 百亩中庭半是苔。

门前白道水萦回。爱闲能有几人来。

小院回廊春寂寂,山桃溪杏两三栽。为谁零落为谁开。

南乡子 自古帝王州。郁郁葱葱佳气浮。

四百年来成一梦,堪愁。晋代衣冠成古丘。

绕水恣行游。上尽层楼更上楼。

往事悠悠君莫问,回头。槛外长江空自流。

渔家傲 平岸小桥千嶂抱。揉兰一水萦花草。

茅屋数间窗窈窕。尘不到。

时时自有春风扫。 午枕觉来闻语鸟。

眠似听朝鸡早。忽忆故人今总老。

贪梦好。茫然忘了邯郸道。

菩萨蛮 数家茅屋闲临水,轻衫短帽垂杨里。今日是何朝。

看予度石桥。 梢梢新月偃。

午醉醒来晚。何物最关情。

黄鹂三两声。 桂枝香 登临送目。

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

翠峰如簇。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

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

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

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芳草凝绿。 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千秋岁引秋景 别馆寒砧,孤城画角。一派秋声入寥廓。

东归燕从海上去,南来雁向沙头落。楚台风,庾楼月,宛如昨。

无奈被些名利缚。无奈被它情耽阁。

可惜风流总闲却。当初谩留华表语,而今误我秦楼约。

梦阑时,酒醒后,思量著。 菩萨蛮集句 海棠乱发皆临水。

君知此处花何似。凉月白纷纷。

香风隔岸闻。 啭枝黄鸟近。

隔岸声相应。随意坐莓苔。

飘零酒一杯。

2.高考满分作文(关于宋词情思)

李清照,心中的美神 每个人都有自己爱恋的美神,我心中的美神,就是你—— 从没人见过你的照片,那个年代的你没有留下一张照片,但在我心中,你却美于沉鱼落雁的西施与昭君,美于闭月羞花的貂蝉与贵妃。

你的美独一无二,无人替代!你的美,令我陶醉,是我永远的追求! 伴着晨曦,越过千年,我走近了你…… 我走过“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的寂寞,走过“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的青涩,走过“绣面芙蓉一笑开,斜飞宝鸭衬香腮”的风情万种,走过“寒日萧萧上锁窗,梧桐应恨夜来霜”的孤独惆怅,走过“不如随分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的清冷无奈……维纳斯因断臂而美丽,贝多芬因失聪而伟大,而你却因才气而孤独。你学富五车、词动京华却情无所托,学无所传,在那个年代,你无疑是枝头的一朵奇花,凛冽的秋风摧残着你,你却不甘落在地上,依然倔强地挺立枝头,尽情绽放,溢出特有的清香,不曾萎靡凋谢。

你的才气、倔强铸就了你的孤独,你那绝世的孤独又成就了你冰冷凝绝的美丽! 你乘一叶扁舟,载着浓浓的愁绪,忧郁的眼神,莫道不消魂,人比黄花瘦,向我们走来。千年的风雨淡退了琉璃繁华,沉淀了,你的泪光柔弱中带着忧伤。

家,已不能回;心,已无处归;夜太漫长,凝成霜,惨白的弯月勾住了过往,使得这孤独融入了淡酒,令你最难将息,直到“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你的一生被这漫天的愁绪所包围,闺愁、家愁、情愁、国愁,又怎一个“愁”字了得?! 面对着物是人非,面对着断香残酒,面对着绿肥红瘦,没有同道,没有相知,只有一杯浊酒洗清愁。

那愁情深深深几许?蚱蜢舟也无能为力。既然载不动,那就和着孤独化作咸咸的泪,滴在对赵明诚的追忆里,滴在对国仇家恨的绵绵思绪里。

李清照,我心中的美神,心中永远的追求。你站在山顶,吮天地之锐气,吸日月之精华。

你不会孤独。你带着周身的光芒,穿越时空,向我们走来。

我坚信,在新的时代,仍有在你的精神感召下的蕙质兰心的女子。爱玲继承了你的坚定与毅然决然,三毛继承了你的豪放与洒脱,张小娴继承了你的锐利与透彻,舒婷继承了你的甜蜜而独立的爱情…… 李清照,我心中的美神,我永远的追求,你擎起了一盏孤独的灯,照亮了一段孤独的历程,用那绝世的孤独跳了一曲完美的独舞,如一朵摇曳的花,守护着中华史上那一座盛世空城。

〔满分理由〕 这是一篇立意独到、文采飞扬的大气之作。出众之处在于: 1. 立意独到而高远。

文章虽然没有直接表明要追求人格上的高远、书籍上的高远,而是把李清照作为自己“心目中的美神”,含蓄地表明了自己的人生追求,与众不同,立意独到而高远。 2. 行云流水的结构。

文章采用第二人称,巧妙拉近了两者之间的距离,便于情感倾诉。先赞美了李清照在诗词上的卓越成就,接着赞美了她的爱国情怀、对爱情的忠贞即李清照的人格魅力,后赞美了李清照的巨大的影响力,结构如行云流水。

3. 文采斐然的语言。巧妙的引用是文章语言最大的特点,如果说“明引”巧妙地展示了考生的厚实的积累、宽广的阅读面,而“暗引”则巧妙地显示了考生高超的化用语言的能力,而排比更是展示出语言的气势,引用、排比使得文章语言文采斐然,无意中提升了文章的品位。

寂寞是一根断了的红线,有心人紧紧抓着它,默默等待另一头的牵线人,即使那人早已远去。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

每每读起这句,不禁感叹细雨与闲花的寂寞。当那迷蒙的小雨,一点一滴打落在罗衫之上,谁说这感情不滂沱?不然怎的浸湿了整件衣裳?当那柔美的花朵,飞舞旋转飘落在青石路上,谁 说这感情不壮烈?不然怎的铺满了整条幽径?然而它们却是“看不见”“听无声”。

每个人都在心灵深处有一处花冢,埋藏那些滂沱凄美却不为外人道的情感。而这座花冢,被寂寞上了一道锁。

纳兰是寂寞的。他的好友曾叹:“家家争唱饮水词,纳兰心事几人知?”无疑,他是相国公子,御前侍卫,人人歆羡。

然而,在他的内心深处,却埋着深深寂寞。他在小院中拾得翠翘,却“何恨不能言”,只能叹一声“已经十年踪迹十年心”。

他向往平淡与朴实,然而这愿望在世人眼中便如那细雨,任是将自己打得全身冰冷,也只是无声而已矣。纳兰的寂寞是一个人的悲伤。

李煜也是寂寞的。王国维说他“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

那些打小便坐在龙椅上的孩子们,往往是没有朋友的。即使生身纸醉金迷,终日灯红酒绿,也抵不过夜深人静时无人诉衷肠的寂寞。

尤是南唐灭亡之后,家国之恨降临在这个还不成熟的皇帝身上,更是加了一抹寂寞的灰色在他心头。他的寂寞也是无声的,但却不是无形的。

他以自己的真性将那一片片寂寞的花瓣铺在宣纸之上,将其化为“一江春水”,化为“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人间词话》中有批语:“词至李后主,遂变伶工之词为士大夫之词。”

李煜的寂寞是那个动荡年代的悲伤,但却开启了词的新时代。 陆游在沈园写下“红酥手,黄縢酒……”将寂寞定格在唐婉的记忆之中。

王维在叹“遍插茱萸少一人”时,将寂寞注入知音好友心中。元稹以阳刚之手书下“白头宫女在,闲坐。

3.请各位帮忙提一首关于高考的诗诗词均可,内容是高考,谢谢~~ 爱问

高考注意事项记忆诗! 作者:贾硕 各位考生要牢记,一看二审三注意: 拿到试卷别慌忙,首先看有多少题。

检查试卷齐全否,前后页码看仔细; 答题记号搞明确,单选多选莫麻痹! 铃声未响不许做,不妨用手作标记。 题多时少巧安排,先易后难细审题。

找出解题突破口,选对选错莫岔题! 关键字词要抓稳,文字书写要麻利; 专用名词切莫错,代号符号要规矩。 若是碰上栏路虎,一时半刻想不起, 不如暂时放一边,先做把握最大的。

单选填空和推断,一般没有大问题; 遇到多选组合判,千万小心别轻敌! 力争做到稳准狠,一次成功最省力。 现在时兴新情境,变换花样考能力。

此类多是纸老虎,故弄玄虚吓唬你。 首先安慰你自己:没有什么了不起! 读懂题目玄机现,顺藤摸瓜不费力。

多数计算可巧解:画出流程找关系, 物料电荷皆守恒,寻找捷径来解题。 最后一道综合题,题巧分重拉距离。

先把题目读两遍,再做两次深呼吸; 化整为零分步做,设计未知列比例; 公式定理要活用,引入数据要合理。 。

4.列举一些高考作文使用频率高的诗词

这些是相当经典的,望对你有帮助,不才现在已被保送,这里有很多是我曾用过的。

有问题你来找我,我义务辅导,在所不辞。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易经》 2、发奋忘食,乐以忘优,不知老之将至。

———《论语》 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论语》 4、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大学》 5、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6、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 7、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8、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 9、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屈原《离骚》 10、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史记·滑稽列传》 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 11、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史记·陈涉世家》 12、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后汉书·陈蕃传》 13、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耿?m传》 14、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后汉书·广陵思王荆传》 1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国魏晋南北朝、公元220年-公元581年 16、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龟虽寿》 17、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18、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诸葛亮《后出师表》 19、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北齐书·元景安传》 隋唐宋:公元581年-公元1271年 20、天生我材必有用。

———李白《将进酒》 21、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王安石 北宋神宗时期,王安石力主变法,反对因循保守,提出这一著名的“三不足”论断。

22、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夏日绝句》 23、位卑未敢忘忧国。

———陆游《病起书怀》 元明清:公元1271年-公元1840年 24、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25、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顾宪成 26、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明日歌》 27、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顾炎武 28、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板桥《竹石》 29、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林则徐 30、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林则徐。

5.关于宋词改写的文章关于宋词的文章,关于爱情方面的宋词改的文章,

李之仪 我住长江头, 君住长江尾。

日日思君不见君, 共饮一江水。 此水几时休, 此恨何时已。

只愿君心似我心, 不负相思意。 这首《卜算子》是北宋词人李之仪的代表作。

是一首脍炙人口的爱情词,在宋词中可谓独树一帜,它的成功,在于它的构思上的创造,一是以长江为载体和连接物的巧妙构思,二是浓郁而鲜明的民歌风味。它以隽永如水的直白情感描写,千百年来感动了一代又一代读者。

浩瀚的长江,自古多用来歌颂友情、抒发壮志、哀愁或表达游子情怀,如“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地流”;“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等 ,而作者笔下的长江无疑是一种伟大的创造。 写男女之情,自古颇多,各种各样的载体常被应用与诗词之中,如花、柳、桥物或者是一些定情物等。

而李词竟然以长江做了道具,让长江这浩然不尽的自然景观为主人公默默传递悠悠相思,可谓别出心裁。这首词看似明白如话,实则意味深永,表现了一个相思女子怀念郎君的深挚情感,分别日久,身居长江头尾,遥远而难以相见,但却“共饮一江水”,浩浩江水哪一掬说不定正带着住在江头者的手温和思念,使人感到一种慰藉,然而长江万里绵绵不绝,何时才能团聚。

于是,女子把“日日思君不见君”的相思心理一语道出,这种久盼而久不见,愈想愈在眼前铭心刻骨的心理折磨上升为焦灼与渴盼,其中还有隐隐的担忧,然此多种情感虽复杂,但表面却来得极平静,整个情感基调浓烈真挚,但语言却淡泊自然。下阕,作者用比兴手法传达出她的坚定信念“长江几时流尽,相思之恨何时终止!表现出一种虽海枯石烂不于君绝的决心,虽读起来平淡如水,但有一种令人山崩地裂的感觉。

“多情总似无情” “情”积久而成“恨”,但这不是“负情恨”而是“痴情恨”,表达了对郎君的期望,虽不免有几丝隐隐担忧,但可以看出女子心如磐石,情如江水,矢志不移的忠贞信念。 作者在这首词中力求用语浅淡而自然,含蓄隽永,表现了相思女子的情感虽然坚贞执诚,但却婉曲柔敦,用语极淡,形成语愈淡则情愈浓,淡中寓深,水中蓄火的效果。

作者这首《卜算子》深得民歌的神情风味,明白如话,复叠回环,同时又具有文人词构思新巧,变民歌、民间词之直率热烈为深挚婉曲,变重言错举为简约含蓄。 这首词写出了隔绝中的永恒之爱,给人以江水长流情长在的感受。

全词以长江水为抒情线索。 悠悠长江水,既是双方万里阻隔的天然障碍,又是一脉相通、遥寄情思的天然载体;既是悠悠相思、无穷别恨的触发物与象征,又是双方永恒相爱与期待的见证。

随着词情的发展,它的作用也不断变化,可谓妙用无穷。

6.适合高中生的古典诗词

关键看你是什么类型的作文,古典诗词很多,什么类型都有。

推荐你几个适合学生的: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宋.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唐.杜甫<<;月夜忆舍弟>>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才子如此闲悠,瘗无数天才竞自由。--《沁园春·志士不遇赋》

虽身残,江山也上,揽人间世态炎凉,开心胸斗志昂扬。--《贺新郎》

我不辩,变中求变,风中追风。--《满江红》

老骥伏枥兮志在千里,大风西狂兮人胜万象!--《愧人子歌》

生死博得一纸名,富贵与我浮云行!--《读<;水浒>;》

7.高考满分作文古诗

风若遥远的回音,追着梦的翅膀,在亘古不变的神话里寻找一个金碧辉煌的王朝。他是史诗里深藏的墨迹,带给人我发言说的美丽和忧愁 ,他是云彩里镌刻的记忆,留给世界难以忘却的厚重和大气。宛若宝剑上镶刻的星辰,恍若皇冠上镶刻的太阳,一袭轻纱下的曼妙舞蹈,摇醒了一个盛世的传说。古老的风铃开始变奏,浑厚如黄钟大吕的音符直观苍穹。是你吗,唐朝?

我用想象触摸你的轮廓,我手心的雪花包含欲放,我梦想的枝头缀慢星光。没有比风桥更波澜的心情,摇荡清秋的月亮;没有比李白更易醉的豪肠,张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李商隐的秋池浇开紫丁香的惆怅,渭成的朝雨沾湿王维的衣裳。在一个民族精神疆域里呈现出人生的壮美,艺术情怀的宏广。唐朝啊,你的美丽竟是这么多生命的拓荒,怎能不令人陶醉?怎能使人遗忘?

我的脚步惊醒了你繁华的美梦吗?那根透明的琴弦还在你修长的手之下震颤,震落了美人脸上凝香的露华,是谁的眼泪这样甘之入泉?面对银烛秋光冷画屏,你叹息了吗?踱步瑶台的风采,高处不胜寒的无奈,切莫乱了音律,不然古淡清纯的山水恨你,恨你弹指惊春去。而今,你竟融成一盏铁观音,散发着沧桑中冶炼过的从容风味,让一代又一代文人墨客来品评你如盛绚的过往,一个泱泱大气的传说!

你仍然庄严的站在中华五千年的青史中,以博大的文化情怀和丰繁的艺术成就笑傲同斉。用星子引火燃烧人们心中那泓不老的渴望,以月光为酒盛满一杯又一杯飘逸和逍遥。夜光杯里的葡萄红闪闪发亮,醉了一个又一个世纪,以及那些坚守岁月的人,朝霞从此耀眼,残阳从此灿烂,中国聪从此芳醇神奇,永久蕴香迷人。是这样吗,唐朝?

你陶醉和震响了整个生命世界!把満纸才子的情高遐想折好,我愿枕琴声做一场崇古清梦,醉于此间,不再醒来。

纵使时间流淌,时光飞逝,美丽的唐朝不老,永恒的记忆不褪。

8.求一篇高中水平的引用大量诗词的作文

北京2007年高考满分作文

细雨闲花皆寂寞 文人英雄应如是

寂寞是一根断了的红线,有心人紧紧抓着它,默默等待另一头的牵线人,即使那人早已远去。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每每读起这句诗,不禁感叹细雨与闲花的寂寞。当那迷蒙的小雨,一点一滴打落在罗衫之上,谁说这感情不滂沱?不然怎的浸湿了整件衣裳?当那柔美的花朵,飞舞旋转飘落在青石路上,谁说这感情不壮烈?不然怎的铺满了整条幽径?然而它们却是“看不见”“听无声”。

每个人都在心灵深处有一处花冢,埋藏那些滂沱凄美却不为外人道的情感。而这座花冢,被寂寞上了一道锁。

纳兰是寂寞的。他的好友曾叹:“家家争唱饮水词,纳兰心事几人知?”无疑,他是相国公子,御前侍卫,人人歆羡。然而,在他的内心深处,却埋着深深寂寞。他在小院中拾得翠翘,却“何恨不能言”,只能叹一声“已经十年踪迹十年心”。他向往平淡与朴实,然而这愿望在世人眼中便如那细雨,任是将自己打得全身冰冷,也只是无声而已矣。纳兰的寂寞是一个人的悲伤。

李煜也是寂寞的。王国维说他“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那些打小就坐在龙椅上的孩子们,往往是没有朋友的。即使生身纸醉金迷,终日灯红酒绿,也抵不过夜深人静时无人诉衷肠的寂寞。尤其南唐灭亡之后,家国之恨降临在这个还不成熟的皇帝身上,更是加了一抹寂寞的灰色在他心头。他的寂寞也是无声的,但却不是无形的。他以自己的真性将那一片片寂寞的花瓣铺在宣纸之上,将其化为“一江春水”,化为“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人间词话》中有批语:“词至李后主,遂变伶工之词为士大夫之词。”李煜的寂寞是那个动荡年代的悲伤,但却开启了词的新时代。

陆游在沈园写下“红酥手,黄縢酒……”将寂寞定格在唐婉的记忆之中。王维在叹“遍插茱萸少一人”时,将寂寞注入知音好友心中。元稹以阳刚之手写下“白头宫女在,闲坐话玄宗。”道出了那红墙深院里,一个个寂寞灵魂的心声。诗人手中那根红线,另一端系着笔。巨大的情感沉淀后,化为无声,也化为挥笔的动力,让细雨的闲花,变得铿锵有力,永不磨灭。

其实,还有一些人的寂寞,甚至不止于文学上的作用。林则徐被贬伊犁,他的寂寞岂是常人能及,但他却高唱“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造福了一方百姓。韩愈被发配潮州,爱女死于途中。他的寂寞悲叹却化为了治国的动力,他在那个边远小城兴教育,修水利,受到所有百姓的拥戴,那潮州的山水竟尽姓了韩。

他们的细雨不止于沾湿了衣裳,更落在了厚重的土地上,滋润了一方水土;他们的闲花也不止于铺满路面,更深嵌土地,“化作春泥更护花。”他们的红线那端,是苍生百姓!他们将寂寞化为动力,去“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一个人的寂寞可以被印在书上,刻在碑上,这寂寞是美丽的,是供人欣赏的。但没有哪一座碑可以永恒过山水,韩愈的故事告诉我们,那些英雄的寂寞是奉献,我们应该恭敬地去仰望。

9.13年高考诗词鉴赏

中教联盟老师:祝好 2013高考诗歌鉴赏题汇编 1.(湖南卷)10、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题目。

(8分) 钓船归 贺 铸 绿净春深好染衣。际柴扉。

溶溶漾漾白鸥飞。两忘机。

南去北来徒自老,故人稀。夕阳长送钓船归。

鳜鱼肥。 (1)“鳜鱼肥”三字让人联想起张志和的《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_______________”句。

(1分)〖答案〗桃花流水鳜鱼肥。 (2)简析首句中“净”字的妙处。

(3分) 〖答案〗 联系“春深”“染衣”,“净”字巧妙地展现了暮春时节芳菲凋尽,“绿”成了自然的主色调的情景,委婉道出了词人内心的纯净。 (3)探究本词的思想情感。

(4分) 〖答案〗词人通过“钓船”“柴扉”“白鸥”“鳜鱼”等意象的描写,展现出田园生活自然之美,寓示了他自甘淡泊,隐居为乐,不再以世事萦怀的内心世界。 2.(安徽卷)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8~9题。

秋斋独宿 【唐】韦应物 山月皎如烛,霜风时动竹。夜半鸟惊栖,窗间人独宿。

和韦苏州①《秋斋独宿》 【金】招兵问 冷晕侵残烛,雨声在深竹。惊鸟时一鸣,寒枝不成宿。

【注】①韦苏州:即韦应物,因其曾任苏州刺史,故称“韦苏州”。 8.两首诗中诗人的心境有何异同?请作简要分析。

(4分) 【答案】同:孤独。异:韦应物的孤独是淡淡的,更多是在自然景物的动静中体现中恬淡自适的情怀。

赵秉文眼中的景物是悲冷凄凉的,表现了自己内心孤独引发的清冷。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作者情感的能力,能力层次为D级。

“分析诗歌的思想感情”的答题步骤为:①总说;全诗(诗歌的某些句子)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②结合具体的意象、诗句进行分析。

如果作者在表达思想情感时用了表达技巧,请点明。两首诗都是即景抒情,作者的情感寄寓在景物描写之中。

从景物来看,“孤独”是他们情感的共同的地方。但景物表现的意境略有不同,前者恬淡自适,后者孤独清冷。

9.请分别指出两首诗第一句使用的修辞手法,并加以赏析。(4分) 【答案】“山月皎如烛”,运用比喻,将月亮比作蜡烛,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月亮的皎洁;“冷晕侵残烛”,冷冷的月光,侵入将要燃尽的蜡烛,运用拟人,写出了环境的凄冷。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能力层次为D级。从题干中可以看出,考的是修辞手2014高考复习全攻略历年真题模拟试题提前招生家长专区报名咨询法。

回答时,结合诗句点明修辞手法并具体分析,后简洁点明效果。 3.(北京卷)12.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题。

(7分) 古风(其十) 李白 齐有倜傥生,鲁连特高妙。明月出海底,一朝开光曜。

却秦振英声,后世仰末照。意轻千金赠,顾向平原笑。

吴亦澹荡人,拂衣可同调。 注释:①鲁连:鲁仲连,战国齐人,他说服魏与赵合力抗秦。

②平原:即平原君,赵国重臣。 ①.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B A.三四句与曹植诗句“大国多良材,譬海出明珠”都运用比喻的方式表达赞誉之情。

B.“后世仰末照”句,感叹鲁仲连的功绩如同就要落山的太阳一样将被后人渐渐遗忘。 C.本诗最后两句,以“澹荡人”与开头的“倜傥生”相呼应,意在表明诗人的志趣。

D.李白在诗中盛赞了鲁仲连的高风亮节,并把他引为“同调”,内容显豁,感情深挚。 ②.千人评此诗:“此托鲁连起兴以自比。”

结合诗句,谈谈李白借鲁仲连表达了自己怎样的人生理想。(4分) 要点一:辅弼天下,建功立业。

结合诗句:“却秦振英声,后世仰末照。” 要点二:不慕名利,功成身退。

结合诗句:“意轻千金赠,顾向平原笑。” 4.(大纲卷)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 客从 客从南溟来,遗我泉客珠①。珠中有隐字②,欲辨不成书。

缄之箧笥久③,以俟公家须。 开视化为血,哀今征敛无。

[注]①泉客珠:指珍珠。泉客,传说中的人鱼,相传它们流出的眼泪能变为珍珠。

②佛教传说,有些珠子中隐隐有字。③:指储藏物品的小竹箱。

(1)这首诗讲述了一个故事,请简述这个故事。(4分) 答:有客人从南方来,送我珍珠,珍珠里隐约有字,想辨认却又不成字;我把它久久地藏在竹箱里。

等候官家来征求;但日后打开箱子一看,珍珠却化成了血水,可想的是我现在再也没有什么可以应付官家的征敛了。 答出故事梗概的,给2分;答出“欲辩不成书”意思的,给1分;答出“哀今征敛无”的,给1分。

意思答对即可。 (2)从全诗看,“珠中有隐字”、珍珠“化为血”各有什么寓意?(4分) 答:“珠中有隐字”,寓意为百姓心中有难言的隐痛。

珍珠“化为血”,寓意为官家征敛的实为平民百姓的血汗。 答出“珠中有隐字”寓意的,给2分;答出珍珠“化为血”寓意的,给2分。

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5.(福建卷)6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题目。(6分) 送何遁山入归蜀 [宋」梅尧臣 春风入树绿,童稚望柴扉。

远壑杜鹃①响,前山蜀客归。 到家逢社燕,下马浣征衣。

终日自临水,应知已息机②。. (选自《宋诗精华录》) 【注】①杜鹃:又名子规。

②息机:摆脱琐事杂务,停止世俗活动。 (1)请简要分析首句中“绿”字的妙处。

(2分) (2)三、四两联是怎样借助想象之景来抒发情感的?请简要赏析。(4分)。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