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迎春风的唐诗

1.关于春风、春雨、迎春的诗句

春日迟迟,卉木萋萋。

仓庚喈喈,采蘩祁祁。 迟迟:缓慢。

卉木:草木。萋萋:草茂盛的样子。

仓庚:莺。喈喈:鸟鸣声众而和。

蘩:白蒿。祁祁:众多。

《诗经·小雅·出车》 时在中春,阳和方起 阳和:春天的暖气 《史记·秦始皇本纪》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汉 乐府古辞《长歌行》 阳春白日风在香 晋 乐府古辞《晋白绮舞歌诗三首》 阳春二三月,草与水同色 晋 乐府古辞《盂珠》 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 秀:秀丽。屯:驻,聚集。

南朝宋 谢灵运《入彭蠡湖口》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变鸣禽:鸣叫的鸟换了种类。两句写冬去春来,鸟儿已经替换了。

南朝宋 谢灵运《登池上楼》 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 覆春洲:落满了春天的沙洲。杂英;各种各样的花。

芳甸:郊野。 南朝梁 谢眺《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寄语洛城风日道,明年春色倍还人 洛城:洛阳城。

风日:春光风物。道:说。

唐 杜审言《春日京中有怀》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 海曙:海上日出。

梅柳渡江春:梅柳渡过江来,江南一片春色。淑气:春天的和暖气息。

转绿苹浪:使水中苹草转绿。四句意谓:彩霞伴着朝日在海面升起,梅花绿柳把春意带过了江面,黄鸟在和煦的春光中歌唱,阳光催绿了苹草。

唐 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不知细对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唐 贺知章《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线。不知细对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林花扫更落,径草踏还生 唐 孟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寻》 二月湖水清,家家春鸟鸣 唐 盂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寻》 闻道春还未相识,走傍寒梅访消息 唐 李白《早春寄王汉阳》 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 唐 李白《宫中行乐词八首》 东风随春归,发我枝上花 唐 李白《落日忆山中》 东风洒雨露,会人天地春 唐 李白《送祁昂滴巴中》 咸阳二三月,宫柳黄金枝 唐 李白《古风》 春草如有情,山中尚含绿 唐 李白《金门答苏秀才》 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 唐 刘昚虚《阙题》 飞雪伴春还,善庭晓自闲 唐 刘昚虚《积雪为小山》 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 意为:道路被白云遮断,春景与青青的流水一样绵延不断。 唐 刘昚虚《阙题》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唐 李华《春行即兴》 肃肃花絮晚,菲菲红素轻。

日长雄鸟雀,春远独柴荆 前两句形容花色红,柳絮素。后两句谓日色渐长.春色淡远,唯听鸟雀调嗽,无人来往,独有柴门而已, 唐 杜甫《春运》 繁枝容易纷纷落,嫩蕊商量细细开 唐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 林花著雨燕支湿,水荇牵风翠带长 燕支:胭脂。

荇:荇菜,一种水生草本植物。 唐 杜甫《曲江对雨》 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 萱草:一种古人以为可以使人忘忧的草。

此句说萱草萌芽,侵陵雪色。漏泄:透露。

唐 杜甫《腊日》 江汉春风起,冰霜昨夜除 唐 杜《远怀舍弟颖观等》 春城而色动微寒 唐 杜甫《遣闷戏呈路十九曹长》:“江浦雷声喧昨夜,春城而色动微寒。” 朝来新火起新烟,湖色春光净客船 朝:早晨。

唐 杜甫《清明二首》 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数枝花 唐 杜甫《绝句漫兴九首》 东风好作阳和使,逢草逢花报发生 阳和:春天的和暖之气。 唐 钱起《春郊》 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 汀:水岸平地。

唐 戴叔伦《苏溪亭》 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 半;多数。未匀:参差不齐。

唐 杨巨源《城东早春》 长江春水绿堪染,莲叶出水大如钱 唐 张籍《春别曲》 有时三点两点雨,到处十枝五枝花 此是清明时节的景色描写。 唐 李山甫《寒食二首》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两句写白雪等不及春天到来,已穿树飞花装点早春之景。 唐 韩愈《春雪》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天街:京城里的街道。草色遥看;春草始生,微微露出一点细芽,远看一片新绿,近看却似不见。

绝胜;远远胜过。 唐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芳菲:美盛的花草。

唐 韩愈《晚春》 洛阳东风几时来,川波岸柳春全回 唐 韩愈《感春五首》 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 唐 杜牧《怅诗》:“自是寻春去校迟,不须惆怅怨芳时。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唐·王之涣《凉州词》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宋·王安石《元日》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唐·李白《春思》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唐·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宋·王安石《泊船瓜洲》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宋·朱熹《春日》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南唐僧志安《绝句》 ②春雨 春雨断桥人不渡,小船撑出绿荫来——宋· 徐俯《春游湖》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唐·杜甫《春夜喜雨》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宋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唐韦应物《滁州西涧》 ③春色 春色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栏杆——宋·王安石《春夜》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宋·叶绍翁《游。

2.有关“迎春”的古诗有哪些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元日》王安石 【宋代】)

老至居人下,春归在客先。(《新年作》刘长卿 【唐代】)

雪消门外千山绿,花发江边二月晴 。(《春日西湖寄谢法曹歌》欧阳修 【宋代】)

春色恼人眼不得,月移花影上栏杆。(《春夜》【宋代】王安石)

城上风光莺语乱,城下烟波春拍岸 。(《木兰花·城上风光莺语乱》钱惟演 【宋代】)

庭草根自浅,造化无遗功。低回一寸心,不敢怨春风。 (《庭草》唐. 曹邺 )

草木虽无情,因依尚可生。如何同枝叶,各自有枯荣。 (《树中草》唐. 李白)

雪云散尽,放晓晴池院。杨柳于人便青眼。《洞仙歌·雪云散尽》

风帘向晓寒成阵。来报东风消息近。试从梅蒂紫边寻,更绕柳枝柔处问。《木兰花·风帘向晓寒成阵》

事关休戚已成空,万里相思一夜中。 《除夜》

解释

1.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阵阵轰鸣的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和暖的春风吹来了新年,人们欢乐地畅饮着新酿的屠苏酒。

2.老至居人下,春归在客先。

到了老年被贬居于人下,春归匆匆走在我的前头。

3.雪消门外千山绿,花发江边二月晴 。

大雪已经消的差不多了,门外的景象是一眼望去的绿色,二月江边的花也

4.春色恼人眼不得,月移花影上栏杆。

夜已经深了,香炉里的香早已经燃尽,漏壶里的水也快漏完了。后半夜的春风给人带来阵阵的寒意。然而春天的景色却使人心烦意乱,只看见随着月亮的移动,花木的影子悄悄地爬上了栏杆。

5.城上风光莺语乱,城下烟波春拍岸 。

城上春光明媚莺啼燕啭,城下碧波荡漾拍打堤岸。

3.关于迎春的古诗

《惠崇春江晚景 》苏轼

其一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其二

两两归鸿欲破群,依依还似北归人。遥知朔漠多风雪,更待江南半月春。

《春夜喜雨》 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元日》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春雪》 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4.“桃花依旧笑春风好

去年今日此门中, 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 桃花依旧笑春风。 ___崔护 我觉得是用 "笑" 好。

理由是:"笑"给人动态意境的享受。宽且诗人的原文就是用"笑"字。

大家都很熟这首诗,可是最终结局如何呢,知道的不多吧,我也是刚刚看到有人把《太平广记》中的原文贴出来,才知道的。 博陵崔护,资质甚美,而孤洁寡合,举进士第。

清明日,独游都城南,得居人庄。一亩之宫,花木丛草,寂若无人。

扣门久之,有女子自门隙窥之,问曰:“谁耶?”护以姓字对,曰:“寻春独行,酒渴求饮。”女入,以杯水至。

开门,设床命坐。独倚小桃斜柯伫立,而意属殊厚,妖姿媚态,绰有余妍。

崔以言挑之,不对,彼此目注者久之。崔辞去,送至门,如不胜情而入。

崔亦睠盻而归,尔后绝不复至。及来岁清明日,忽思之,情不可抑,径往寻之。

门院如故,而已扃锁之。崔因题诗于左扉曰:“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后数日,偶至都城南,复往寻之。

闻其中有哭声,扣门问之。有老父出曰:“君非崔护耶?”曰:“是也。”

又哭曰“君杀吾女!”崔惊怛,莫知所答。父曰:“吾女笄年知书,未适人。

自去年已来,常恍惚若有所失。比日与之出,及归,见在左扉有字。

读之,入门而病,遂绝食数日而死。吾老矣,惟此一女,所以不嫁者,将求君子,以托吾身。

今不幸而殒,得非君杀之耶?又持崔大哭。崔亦感恸,请入哭之,尚俨然在床。

崔举其首枕其股,哭而祝曰:“某在斯!”须臾开目。半日复活,老父大喜,遂以女归之。

5.关于风的古诗

1.【凉州词】唐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2.【无题】 唐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3.【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唐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犹著。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4.【感遇】 唐 陈子昂

兰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

幽独空林色,朱蕤冒紫茎。

(迟迟白日晚,袅袅秋风生。)

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

5.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6.》【唐】李白

烛龙栖寒门,光耀犹旦开。

日月照之何不及此,唯有北风号怒天上来。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幽州思妇十二月,停歌罢笑双蛾摧。

倚门望行人,念君长城苦寒良可哀。

别时提剑救边去,遗此虎文金鞞靫。

中有一又白羽箭,蜘蛛结网生尘埃。

箭空在,人今战死不复回。

不忍见此物,焚之已成灰。

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

7.大风 黄庭坚

霜重天高日色微,颠狂红叶上阶飞。北风不惜江南客,更入破窗吹客衣。

8.大雷口阻风 黄庭坚

号橹下沧江,避风大雷口。天与水馍糊,不复知地厚。谁家上江船,狂追雪山走。孤村无十室,旅饭困三韭。黄芦麋鹿场,此地广千肘。得禽多文章,肯顾鱼贯柳。莽苍天物悲,雕弓故在手。鹿鸣犹念群,雉媒竟卖友。商人万斛船,挂席上牛斗。横笛倚柁楼,波深苍龙吼。失水不能神,伐葭作城守。欲寄大雷书,往问长干妇。何当楫迎汝,秦淮绿如酒。

9.步虚---- 陆游

微风吹碧海,细细生龙鳞,

半醉骑一鹤,去谒青华君。

归来天风急,吹我过缑山,

锵然哦诗声,清晓落人间。

10.风不鸣条 唐 卢肇

习习和风至,过条不自鸣。暗通青律起,远傍白苹生。

拂树花仍落,经林鸟自惊。几牵萝蔓动,潜惹柳丝轻。

入谷迷松响,开窗失竹声。薰弦方在御,万国仰皇情。

11.旅舍对雪赠考功王员外 唐 李端

杨花惊满路,面市忽狂风。骤下摇兰叶,轻飞集竹丛。

欲将琼树比,不共玉人同。独望徽之棹,青山在雪中。

6.关于风的古诗

1.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孟浩然:《春晓》) 2.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王维:《观猎》) 3.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卢纶:《塞下曲》) 4.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5.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6.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 7.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8.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9.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李商隐:《无题》) 10.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敕勒歌》) 11、大风起兮云飞扬。

——汉 刘邦《大风歌》 1 2、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宋 柳永《雨霖铃》 13、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宋 志南《绝句》 14、风急天高猿啸哀——唐 杜甫《登高》 15、风吹草低见牛羊——北朝民歌《敕勒歌》 16、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唐 王之涣《凉州词。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