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读古诗江南体会情感江南 汉乐府 江南可采莲, 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 鱼戏莲叶北。 译:江南又到了适宜采莲的季节了,莲叶浮出水面,挨挨挤挤,重重叠叠,迎风招展。在茂密如盖的荷叶下面,欢快的鱼儿在不停的嬉戏玩耍。一会儿在这儿,一会儿又忽然游到了那儿,说不清究竟是在东边,还是在西边,是在南边,还是在北边。 赏析:这是一首采莲歌,反映了采莲时的光景和采莲人欢乐的心情。在汉乐府民歌中具有独特的风味。 读完此诗,仿佛一股夏日的清新迎面扑来,想着就令人觉得清爽。还不止于此,我们感受着诗人那种安宁恬静的情怀的同时,自己的心情也随着变得轻松起来。 诗中没有一字是写人的,但是我们又仿佛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感受到了一股勃勃生机的青春与活力,领略到了采莲人内心的欢乐和青年男女之间的欢愉和甜蜜。这就是这首民歌不朽的魅力所在 2.古诗《江南的解释求古诗江南》解释王思宇:汉乐府诗《江南》赏析 江南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江南》属汉乐府相歌辞题现仅存面所录古辞首载《宋书·乐志》《乐府诗集》道汉代民歌 首优美江南采莲曲 江南水乡莲极普遍夏秋间莲熟轻姑娘(采莲般由轻妇承担)划着船穿行于碧荷间边歌唱边采莲富水乡特色《江南》首采莲歌描绘种劳情景 两句写采莲望着露水面圆荷叶限喜悦禁住发热烈赞美适宜、意思江南采莲说江南处都着莲真采莲田田形容莲叶圆润鲜碧说形容莲叶饱满劲秀、挺立水面何田田何其田田极度赞美语气写叶我却联想花莲花期夏历五至七月每朵花二至三每清晨放午三、四点逐渐闭合翌晨再度放花二十采收莲蓬食实(莲)熟期七、八月间清张玉谷说:说花偏说叶;叶尚花待言矣(《古诗赏析》)莲叶茂密莲花繁盛仅景色比秀丽表明莲必丰收采莲自非高兴 采摘水莲蓬候必看水情景鱼戏莲叶间写鱼莲叶间游游宛游戏般戏字写鱼水迅捷欢乐神态非形象既写鱼鱼比意采莲划着船莲叶间穿行互相追逐嬉戏宛鱼水游其划船作娴熟船行轻快采莲身姿轻盈情欢快自浮现我眼前面四句用东西南北四位字反复咏唱描绘鱼久久围绕莲叶四面游画面首诗汉乐府相歌辞由唱、众四句众唱歌辞鱼欢乐嬉戏反复歌咏表达采莲愉快情清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云:排演(铺排敷衍)四句文情恣肆写鱼飘忽较《诗》‘藻’、‘依蒲’尤(按《诗经·雅·鱼藻》:鱼藻依于其蒲谓鱼隐藻、蒲间写静态)赞誉并 鱼清晰见仅表明池水清表明气晴朗夏秋间晴朗清澈池水映着碧绿莲叶晚莲花姑娘美丽衣服花朵般笑脸空气洋溢着莲蓬清香;欢笑着嬉戏着边采摘莲蓬边唱着采莲歌采满船舱唱着欢乐歌满载归--幅图景 诗用句写采莲主要通莲叶鱼描绘表达采莲愉快情末尾连用四叠句使重复使全诗节奏显更轻快更能表现采莲兴高采烈清沈德潜称奇格(《古诗源》)艺术表现手确实非独特唐陆龟蒙曾用末五句作首句写五首《江南曲》见影响喜。 3.《江南 江南》 阅读答案江南 ①这个春天,我总是想起江南。 ②想起江南暗香浮动的油菜田,高过人头的油菜花,花间盈耳的蜂鸣虫吟。我行走于花间,循着声音寻找劳作的妈妈。青青田埂上,我忘情地追逐一只只粉蝶,我咯咯的笑声惊落了流金的花雪。我仰起花一样绽放的笑脸,任粉嫩的花枝柔情地拂过我的头发和面颊,风中传来水声、鸟鸣、妈妈吴侬软语的低唤。 ③江南的春天有数不清的燕子,爱贴着地争飞。那轻俊的燕子总在绿草初萌,河水初涨时如期而至。燕儿们带着江南的绚烂和温暖,回到去年的檐下,轻轻地,呢喃着时光、往事和情语,翩然轻拂花梢,翠尾分开红影。燕子是江南窗格里流丽的文字和音符,每一次顾盼与流转都是我怦然心动的记忆。 ④江南雨总是随风潜入夜,丝丝缕缕。凤老鹰雏,雨肥梅子的暮春和初夏,蒙蒙烟雨把秧田怀里的翠墨泡开,酽酽的一汪,在水田素色的宣纸上蔓延……雨后黄昏,蛙声便从新禾上浮起来,鲜活地敲打我兴奋的耳鼓。 ⑤“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是谁的妙语,涵盖了江南一个夏天的风景。六月,明朗火热的六月,皓腕凝霜雪的江南女儿,荡舟藕花深处,采莲,嬉闹,无休止地歌唱,唱至红日西沉,再“小荷障面避斜晖,分得翠阴归”。 ⑥其实,这些关于江南的情景,都取自我信马由缰的想象。 ⑦我不是江南人,但一生注定与江南结缘。幼时的我常常沉浸在书海里,读古诗十九首,读唐诗,读宋词,读元曲,江南是诗词中永恒的意象。一天早晨,我走近白居易,轻声低吟“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忽然觉得一朵花正于唇齿之间悄然开放,鲜润明萌的年华,我的整个童年都明媚起来。 ⑧从此,童年的湖水波光潋滟,童年的杨柳幕帘重重。飞红柳绿的花荫里,我和小妹齐声朗诵贺铸的《青玉案》,父亲坐在竹椅里静静地听着。“一川烟草,满城风雨,梅子黄时雨”,一阕终了,父亲笑了,靠在椅背上,悠闲地看着空中来来往往的飞鸟流云。是因为听到了我们成长的声音,还是被童声唤起的江南陶醉了?我一厢情愿地认为是两者兼而有之。 ⑨后来,我时常流连在老师的画室里,审视着那些着色清淡的水彩画,画中的石桥、鸬鹚、乌蓬船和临水的楼宇。老师讲江南的渔舟、江南的水行门、江南的吊角搂、江南的雕花窗格和青石小街。江南的女人临河洗菜浣衣,江南的渔舟把沉睡的小镇唤醒…… ⑩再后来,我真的走向江南。是一个晴朗而润湿的早晨,江南起伏柔美的田野上,平铺着一层厚厚的金黄的油菜花,村落和远树都浮在花海里。轻柔的风儿从车窗缓缓吹入,衣袖之间浸透幽香。江南,江南,曾在思绪中翻滚不息的江南,终于潮水般地向我涌来。我睁大眼睛,敞开心扉,让它注入我的灵魂。置身于四月的暖阳,我漫步喧闹温情的街市,我品味精致无双的园林。那个黄昏,我与寒山寺相逢,余音袅袅的钟声里,我涕泪如雨, 它是我厚厚书页间短短的一行文字呀! ○11江南,江南,这个多雨的江南,我无休止地想起你…… 16.阅读第②-⑤段,依照提示,在方框内填写恰当的内容。(4分) 田间花海图 → ① → ② → 荡舟采莲图 17.第⑦段划线句中“一朵花”指的是什么?(2分) 18.阅读全文,谈谈选文以“江南 江南”为题有什么好处?(4分) 19.批注,是精读文章常用的一种方法,请从文中任选一个句子加以赏析。(4分) 20.阅读下面一首词,结合第⑤段描写内容,说说它们有什么异曲同工之妙?(4分) 如梦令 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参考答案:五、(18分) 16.①江南飞燕图;②江南细雨图。 17.诗词中的江南。(或:描写江南的诗词。) 18.是行文的线索;采用反复的修辞手法,抒发作者对江南的无比喜爱和向往之情。 19.示例:江南起伏柔美的田野上,平铺着一层厚厚的金黄的油菜花,村落和远树都浮在花海里。赏析:这个句子中“铺”“浮”字用得精炼、准确,很有表现力。“铺”字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油菜花之多,范围之广;而“浮”字突出了村落和远树与金黄的油菜花融为一体的美丽景象。 20.都写到了夏日黄昏,荷花丛中摇荡的扁舟,舟上游兴正浓的女孩;同样都表现荡舟者身心愉悦、流连忘返的情态。 评分意见:第16题4分,答对一点给2分。 第17题2分。 第18题4分,答对一点给2分。 第19题4分,举例1分,赏析3分,酌情给分。 第20题4分,酌情给分 4.哪首古诗是江南古诗惠崇春江晚景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江畔独步寻花 杜甫 [唐] 黄四娘家花满蹊, 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 自在娇莺恰恰啼。 江南春 作者:【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滁州西涧 唐 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 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 野渡无人舟自横。 忆江南三首 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 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 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5.《江南 江南》 阅读答案江南 江南①这个春天,我总是想起江南。 ②想起江南暗香浮动的油菜田,高过人头的油菜花,花间盈耳的蜂鸣虫吟。我行走于花间,循着声音寻找劳作的妈妈。 青青田埂上,我忘情地追逐一只只粉蝶,我咯咯的笑声惊落了流金的花雪。我仰起花一样绽放的笑脸,任粉嫩的花枝柔情地拂过我的头发和面颊,风中传来水声、鸟鸣、妈妈吴侬软语的低唤。 ③江南的春天有数不清的燕子,爱贴着地争飞。那轻俊的燕子总在绿草初萌,河水初涨时如期而至。 燕儿们带着江南的绚烂和温暖,回到去年的檐下,轻轻地,呢喃着时光、往事和情语,翩然轻拂花梢,翠尾分开红影。燕子是江南窗格里流丽的文字和音符,每一次顾盼与流转都是我怦然心动的记忆。 ④江南雨总是随风潜入夜,丝丝缕缕。凤老鹰雏,雨肥梅子的暮春和初夏,蒙蒙烟雨把秧田怀里的翠墨泡开,酽酽的一汪,在水田素色的宣纸上蔓延……雨后黄昏,蛙声便从新禾上浮起来,鲜活地敲打我兴奋的耳鼓。 ⑤“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是谁的妙语,涵盖了江南一个夏天的风景。六月,明朗火热的六月,皓腕凝霜雪的江南女儿,荡舟藕花深处,采莲,嬉闹,无休止地歌唱,唱至红日西沉,再“小荷障面避斜晖,分得翠阴归”。 ⑥其实,这些关于江南的情景,都取自我信马由缰的想象。⑦我不是江南人,但一生注定与江南结缘。 幼时的我常常沉浸在书海里,读古诗十九首,读唐诗,读宋词,读元曲,江南是诗词中永恒的意象。一天早晨,我走近白居易,轻声低吟“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忽然觉得一朵花正于唇齿之间悄然开放,鲜润明萌的年华,我的整个童年都明媚起来。 ⑧从此,童年的湖水波光潋滟,童年的杨柳幕帘重重。飞红柳绿的花荫里,我和小妹齐声朗诵贺铸的《青玉案》,父亲坐在竹椅里静静地听着。 “一川烟草,满城风雨,梅子黄时雨”,一阕终了,父亲笑了,靠在椅背上,悠闲地看着空中来来往往的飞鸟流云。是因为听到了我们成长的声音,还是被童声唤起的江南陶醉了?我一厢情愿地认为是两者兼而有之。 ⑨后来,我时常流连在老师的画室里,审视着那些着色清淡的水彩画,画中的石桥、鸬鹚、乌蓬船和临水的楼宇。老师讲江南的渔舟、江南的水行门、江南的吊角搂、江南的雕花窗格和青石小街。 江南的女人临河洗菜浣衣,江南的渔舟把沉睡的小镇唤醒……⑩再后来,我真的走向江南。是一个晴朗而润湿的早晨,江南起伏柔美的田野上,平铺着一层厚厚的金黄的油菜花,村落和远树都浮在花海里。 轻柔的风儿从车窗缓缓吹入,衣袖之间浸透幽香。江南,江南,曾在思绪中翻滚不息的江南,终于潮水般地向我涌来。 我睁大眼睛,敞开心扉,让它注入我的灵魂。置身于四月的暖阳,我漫步喧闹温情的街市,我品味精致无双的园林。 那个黄昏,我与寒山寺相逢,余音袅袅的钟声里,我涕泪如雨,它是我厚厚书页间短短的一行文字呀!○11江南,江南,这个多雨的江南,我无休止地想起你……16.阅读第②-⑤段,依照提示,在方框内填写恰当的内容。(4分)田间花海图 → ① → ② → 荡舟采莲图17.第⑦段划线句中“一朵花”指的是什么?(2分)18.阅读全文,谈谈选文以“江南 江南”为题有什么好处?(4分)19.批注,是精读文章常用的一种方法,请从文中任选一个句子加以赏析。 (4分)20.阅读下面一首词,结合第⑤段描写内容,说说它们有什么异曲同工之妙?(4分)如梦令李清照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参考答案:五、(18分)16.①江南飞燕图;②江南细雨图。 17.诗词中的江南。(或:描写江南的诗词。) 18.是行文的线索;采用反复的修辞手法,抒发作者对江南的无比喜爱和向往之情。19.示例:江南起伏柔美的田野上,平铺着一层厚厚的金黄的油菜花,村落和远树都浮在花海里。 赏析:这个句子中“铺”“浮”字用得精炼、准确,很有表现力。“铺”字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油菜花之多,范围之广;而“浮”字突出了村落和远树与金黄的油菜花融为一体的美丽景象。 20.都写到了夏日黄昏,荷花丛中摇荡的扁舟,舟上游兴正浓的女孩;同样都表现荡舟者身心愉悦、流连忘返的情态。评分意见:第16题4分,答对一点给2分。 第17题2分。第18题4分,答对一点给2分。 第19题4分,举例1分,赏析3分,酌情给分。第20题4分,酌情给分。 6.江南古诗的意思是什么忆江南诗意: 江南的风景多么美好,如画的风景久已熟悉。 晨光照映的岸边红花,比熊熊烈火还要红。春风吹拂的满江绿水,就像青青的蓝草一样绿。 怎能叫人不怀恋江南。 忆江南① 【唐】白居易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②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③ 能不忆江南。 【作者】 772-846 ,字乐天,太原(今属山西)人。 唐德宗朝进士,元和三年(808)拜左拾遗,后贬江州(今属江西)司马,移忠州(今属四川)刺史,又为苏州(今属江苏)、同州(今属陕西大荔)刺史。晚居洛阳,自号醉吟先生、香山居士。 其诗政治倾向鲜明,重讽喻,尚坦易,为中唐大家。也是早期词人中的佼佼者,所作对后世影响甚大。 【注释】 ①据《乐府杂录》,此词又名《谢秋娘》,系唐李德裕为亡姬谢秋娘作。又名《望江南》、《梦江南》等。 分单调、双调两体。单调二十七字,双凋五十四字,皆平韵。 ②谙(音安):熟悉。 ③蓝:蓝草,其叶可制青绿染料。 【品评】 此词写江南春色,首句“江南好”,以一个既浅切又圆活的“好”字,摄尽江南春色的种种佳处,而作者的赞颂之意与向往之情也尽寓其中。同时,唯因“好”之已甚,方能“忆”之不休,因此,此句又已暗逗结句“能不忆江南”,并与之相关阖。 次句“风景旧曾谙”,点明江南风景之“好”,并非得之传闻,而是作者出牧杭州时的亲身体验与亲身感受。这就既落实了“好”字,又照应了“忆”字,不失为勾通一篇意脉的精彩笔墨。 三、四两句对江南之“好”进行形象化的演绎,突出渲染江花、江水红绿相映的明艳色彩,给人以光彩夺目的强烈印象。 其中,既有同色间的相互烘托,又有异色间的相互映衬,充分显示了作者善于着色的技巧。 篇末,以“能不忆江南”收束全词,既托出身在洛阳的作者对江南春色的无限赞叹与怀念,又造成一种悠远而又深长的韵味,把读者带入余情摇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