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有关山水风光的古诗杜甫 《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登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江畔独步寻花》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绝句》 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綦毋潜 《春泛若耶溪》 幽意无断绝,此去随所偶.晚风吹行舟,花路入溪口.际夜转西壑,隔山望南斗.潭烟飞溶溶,林月低向后.生事且弥漫,愿为持竿叟.王维 《青溪》 言入黄花川,每逐青溪水.随山将万转,趣途无百里.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苇.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请留盘石上,垂钓将已矣.《终南山》 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孟浩然 《秋登万山寄张五》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时见归村人,平沙渡头歇.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山瞑听猿愁,沧江急夜流.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游.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常建 《题破山寺后禅院》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馀钟磬音.王之涣 《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凉州词》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勃 《滕王阁诗》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李白 《登金陵凤凰台》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破日,长安不见使人愁.《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颖是银河落九天.《望天门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崔颢 《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白居易 《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暮江吟》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张继 《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刘禹锡 《竹枝词》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还有晴.杜牧 《江南春》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张祜 《题金陵渡》 金陵津渡水山楼,一宿行人自可愁.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洲.。 二、关于水景色的古诗西湖留别 【唐】白居易 征途行色惨风烟,祖帐离声咽管弦。 翠黛不须留五马,皇恩只许住三年。 绿藤阴下铺歌席,红藕花中泊妓船。 处处回头尽堪恋,就中难别是湖边。 杭州舫 【唐】白居易 自别钱塘山水后,不多饮酒懒吟诗。 欲将此意凭回棹,报与西湖风月知。 寄题余杭郡楼兼呈裴使君 【唐】白居易 官历二十政,宦游三十秋。 江山与风月,最忆是杭州。 北郭沙堤尾,西湖石岸头。 绿觞春送客,红烛夜回舟。 不敢言遗爱,空知念旧游。 凭君吟此句,题向望涛楼。 西川李尚书汉州微月游房太尉西湖 【唐】刘禹锡 木落汉川夜,西湖悬玉钩。旌旗环水次,舟楫泛中流。 目极想前事,神交如共游。瑶琴久已绝,松韵自悲秋。 颍州事西湖亭宴饯 【唐】许浑 西湖清宴不知回,一曲离歌酒一杯。城带夕阳闻鼓角, 寺临秋水见楼台。兰堂客散蝉犹噪,桂楫人稀鸟自来。 独想征车过巩洛,此中霜菊绕潭开。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季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饮湖上初晴后雨 作者:苏轼 (宋代)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三、描写水的风景诗句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唐.孟浩然《宿建德江》 青山看不厌,流水趣何长.--唐.钱起《陪考功王员外城东池亭宴》 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唐.韩愈《送桂州严大夫同用南字》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唐.王维《汉江临泛》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宋.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 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南朝)齐.谢眺《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唐.李白《将进酒》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唐.李白《望庐山瀑布》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唐.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宋.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等等。 四、描写水景色的句子大全、最快乐的就是这河水,简直像一位活泼的少女,唱着、跳着,拨动着老树伸过来的根须,拍打着黄褐色的山崖,踏着河滩上那些石子,无忧无虑地奔跑着。河水中不时跳出一条鱼儿,使河流显得更富有情趣,更天真可爱了。 2、中午,太阳用温暖的阳光照射着大地,就连那成群的绵羊也赖在这湖水旁,一边享受着阳光浴,一边为湖水添加一笔诗情画意,便好景不长,天空突然发生了大转变,那白云立刻间变成了乌云,这天空立刻就乌云密布,接着湖水也变得暗谈下来了。 3、早晨,太阳缓缓地从地平线开起,把大地上的一切都唤醒了,在那片湖边,湖水清澈见底,水中的鱼儿都争相在湖中觅食,天空中的白云倒映在水面简直就是一缕微风吹过,旁边的柳树的柳枝便向水中伸入,似乎也不想错过这美好的清晨。 4、在风和日丽的春天,沅江沿岸两边,绿树依依,繁花似锦,河水清澈见底,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一座座青山倒映在沅江水中,就好像一颗颗放在白银盘里的青螺。一群群白鹅,一只只花鸭,互相追逐,嬉戏。好像弹奏着动听的交响曲。来往的船只大大小小,各式各样,河面上热闹非凡。 5、在风和日丽的春天,湖水舒展了胳膊,她跳着轻快地舞步,唱着动听的歌曲,哗啦啦,哗啦啦……就像一位活泼可爱的小女孩,有时往湖面里扔些小石头,总会溅起几朵美丽的小水花,一朵,两朵,三朵…… 6、远望那绿意荡漾的高山,低见那潺潺东流的河水,形成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河水清澈,有着“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那样的清澈。透过着河水,你可以直视到水下的人情事故。这河水如一面明镜,照映着我,帮助脱下那虚伪的甲胄,帮助你还原成真正的自我。河水如此的透明,让人能一眼看到内心的最深处。 7、郁江也有发脾气的时候,雨季时节,它冲啊冲,澎湃激荡,冲破了堤坝,冲破了桥梁,冲破了房子。住在郁江附近的居民,纷纷逃命。一些老人舍不得房子,都没有走,还说:“只不过水涨了而已,几年前也是这样,过几天就退了,老人很固执!可郁江不像往年耍小孩子脾气,它冲破阻隔,眨眼间就淹到了老人的膝盖。 五、有关山水的诗句山 1、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2、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 4、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过故人庄》) 5、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题西林壁》) 6、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7、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孔子) 水 1、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 3、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苏轼) 4、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 5、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郦道元《三峡》) 6、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吴均《与朱元思书》) 六、关于水的诗句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月光如水水如天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河水清且涟漪 波随月色净,态逐桃花春。照霞如隐石,映柳似沉鳞 不尽长江滚滚来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青山看不厌,流水趣何长——唐.钱起《陪考功王员外城东池亭宴》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宋.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唐.李白《将进酒》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宋.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唐.白居易《暮江吟》 叶上初阳乾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宋.周邦彦《苏幕遮》 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唐.杜甫《曲江二首》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唐.杜牧《江南春绝句》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唐.杜牧《秋夕》 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唐朝.贾岛《忆江上吴处士》 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唐.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 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李煜《浪淘沙》 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同来望月人何在?风景依稀似去年——唐.赵瑕《江楼感怀》 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南唐.李煜《相见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南唐.李煜《虞美人欢》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唐.李白《宣州谢眺楼做官别校书叔云》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汉.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唐.元稹《离思五首》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宋.朱熹《观书有感》 青山看不厌,流水趣何长——唐.钱起《陪考功王员外城东池亭宴》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宋.陆游《游山西村》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唐.杜牧《秋夕》 七、有关山水景物的古诗句《望岳》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春泛若耶溪》綦毋潜 幽意无断绝,此去随所偶。晚风吹行舟,花路入溪口。 际夜转西壑,隔山望南斗。潭烟飞溶溶,林月低向后。 生事且弥漫,愿为持竿叟。 《青溪》王维 言入黄花川,每逐青溪水。随山将万转,趣途无百里。 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苇。 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请留盘石上,垂钓将已矣。 《秋登万山寄张五》孟浩然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时见归村人,平沙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词(二) 《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馀钟磬音。 《登鹳雀楼》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滕王阁诗》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登金陵凤凰台》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破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竹里馆》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词(三) 《鹿柴》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鸟鸣涧》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山中》王维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山居秋暝》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宿建德江》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词(四)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枫桥夜泊》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八、关于山水的古诗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入。(杜甫《春望》)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王维《鹿柴》)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李白《独坐敬亭山》)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渊明《田园田居》)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蒹葭》)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骆宾王《咏鹅》)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李白《望天门山》)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刘禹锝《竹枝词》)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杨万里《小池》)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题惠崇〈春江晚景〉》) 野望 翁卷 一天秋色冷晴湾,无数峰峦远近间。 闲上山来看野水,忽于水底见青山。 江上 王士禛 吴头楚尾路如何?烟雨秋深暗白波。 晚趁寒潮渡江去,满林黄叶雁声多。 古诗中描写山水四季名句 李白的<<;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望水》 【唐】司空曙 高楼晴见水,楚色霭相和。野极空如练,天遥不辨波。 永无人迹到,时有鸟行过。况是苍茫外,残阳照最多。 《远水》 【唐】项斯 渺渺浸天色,一边生晚光。阔浮萍思远,寒入雁愁长。 北极连平地,东流即故乡。扁舟来宿处,仿佛似潇湘。 《蜀江水 》 【唐】熊孺登 日夜朝宗来万里,共怜江水引蕃心。 若论巴峡愁人处,猿比滩声是好音。 《水》 【唐】徐夤 火性何如水性柔,西来东出几时休。 莫言通海能通汉,虽解浮舟也覆舟。 湘浦暮沈尧女怨,汾河秋泛汉皇愁。 洪波激湍归何处,二月桃花满眼流。 《大水》 【唐】薛逢 暴雨逐惊雷,从风忽骤来。浪驱三岛至,江拆二仪开。 势恐圆枢折,声疑厚轴摧。冥心问元化,天眼几时回。 《水》 【唐】郑谷 竹院松廊分数派,不空清泚亦逶迤。 落花相逐去何处,幽鹭独来无限时。 洗钵老僧临岸久,钓鱼闲客卷纶迟。 晚晴一片连莎绿,悔与沧浪有旧期。 《咏水》 【唐】张文琮 标名资上善,流派表灵长。地图罗四渎,天文载五潢。 方流涵玉润,圆折动珠光。独有蒙园吏,栖偃玩濠梁。 九、描写山水景色的诗句王维在隐居辋川时,曾创作了一批精美的山水诗。 他自编为《辋川集》,收入他和友人裴迪互相唱和的五言绝句各二十首,内容主要是描写辋川别业附近的风景,抒发隐居生活的情趣。先看其中的《辛夷坞》: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寂静的山涧里,辛夷花自开自落,自生自灭,不假外物,不关世事,也无人知晓。 这是一个远离尘嚣的世界,也是诗人王维主客观契合一体的独特意境,简直就是佛家空无寂灭观念的象征境界。所以明代文论家胡应麟说,此诗是“入禅”之作,“读之身世两忘,万念皆寂。” (《诗薮》内编卷六)王维在这里所创造的意境,生于象外,是一种诗境与禅境的合一体,它具有极大的暗示性和极强的艺术感染力。能取得这种艺术成就,不能不说是得利于他对佛学的钻研及佛教思想方式的熏陶。 王维被后人称作“诗佛”。他早年即相信佛教。 母亲崔氏持戒安禅三十余年。王维和弟弟王缙“俱奉佛,居常蔬食,不如荤血”(《旧唐书·王维传》)。 王维于31岁时,妻亡不再娶,孤居一室,屏绝尘累,“迥无子孙”(《责躬荐弟表》)。他还撰有多篇有关佛教的诗文,对佛学有较高的造诣。 在唐代的佛教流派中,王维信仰的是禅宗,而且主要是信仰南宗禅。南宗禅是佛教思想与中国本土的儒道思想相结合的产物,它的那套随缘任运的人生哲学,为中国士大夫知识分子提供了最新的最完备的处世良方。 而南宗禅的某些修持方法,又和中国特色的诗歌创作有相通相似之处。宋代文论家严羽说:“大抵禅道惟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沧浪诗话》)。 妙悟即是对禅的识见力,也可表现为对艺术的感受力。诗和禅都需要敏锐的内心体验,都重启示和象喻,都追求言外之意。 南宗禅讲“顿悟”,常使用形象的表达方式传法,特别强调直觉、暗示、感应、联想在体悟中的作用。王维参禅有得,自然对这种把握世界的方法深有体会。 他把自己对佛法的理解融汇到人生观中,把宗教情感化为诗思,创造出一种“空”、“寂”、“闲”的诗的意境。禅宗崇尚山林胜景的风格,也对王维自觉地亲近山水,发掘山水的美学价值,具有引导和启示作用。 王维在《竹里馆》一诗中这样描写他的内心体验: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诗人独坐在幽深的竹林里弹琴长啸,无人知晓他的存在,只有明月来相伴。大自然最了解他内心的孤独,明月的清辉带给他一种寂静的快乐。 物我合一而物我两忘,禅意与诗情水**融。《鹿柴》也是这样的: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空山里寂静无人,只听见深林里飘荡着断续的人声,一缕夕阳透射在密林深处的青苔上,是那样的恍惚而凄清。 这正是王维所追求的那种远离尘嚣的空寂的境界,虽然孤独,却也蕴藉。 清代王渔洋说,王维的这类小诗“字字入禅”,“妙谛微言,与世尊拈花,迦叶微笑,等无差别”(《蚕尾续文》)。 也就是说,王维的这类山水诗具有禅趣、禅悦、禅味,言有尽而意无穷,传达出了禅的意蕴。自然,也就充分表现了诗人对山水美景的独特品味。 王维并不一定只到渺无人迹的所在去寻求禅意,他也把眼光射向茫茫大千世界,射向热闹的农家生活: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新晴野望》一场春雨,洗涤尘垢,景象一新。农事正忙,人和景物都沐浴在清新的空气中。 “白水”二句把近景和远景组成有层次的画面,水色明亮,峰峦碧翠,光和色的对比十分和谐。表面上,我们看不出这首诗的禅意。 实际上,那场春雨多象是佛家净瓶倾下的圣水,把万物洗涤得明净空灵。只不过万物把禅境和诗境融会得太妙了,他并没有让禅理压倒诗趣。 当然,我们关注的是那种对农家生活的赞美之意,欣赏的是山水美的灵光,而不必孜孜求其禅理。 王维是一位诗歌、音乐、绘画、书法兼长的多才多艺的文化巨人。 宋代大文豪苏东坡说:“味摩诘(王维)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书摩诘蓝田烟雨图》)其言精辟,切中肯綮。 王维是唐代一位有成就的山水画家。他用萧疏清淡的水墨笔法作画,创水墨山水,自成一家,被后人称作山水画南宗的开山祖。 他的绘画强调写意,追求神似,表达主观情致,故“画物多不问四时,如画花往往以桃杏芙蓉莲花同画一景”,“难可以形器求也。”(沈括《梦溪笔淡》引张彦远语)所以,王维又被称为中国文人写意画之祖。 绘画能得神似,也就有了诗的情韵和意趣,即画中有诗。用这种绘画思想去凝视自然山水,发为咏叹,造境入诗,必然诗中有画的神韵。 王维在绘画、音乐、书法方面所具有的深厚艺术素养,使他在诗歌创作时,比一般诗人更能精确地、细致地感受到和捕捉到自然界美妙的景色和神奇的音响以及大自然的千变万化,并将之诉诸笔端。也更会用辞设色,注意诗歌音调的和谐。 诗中有画的意境,诗中有音乐的流畅,诗中有书法的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