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与“浔阳”有关的诗词有哪些1、《塞鸿秋·浔阳即景》 元代:周德清 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青如淀。 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如电。 晚云都变露,新月初学扇。 塞鸿一字来如线。 2、《晚泊浔阳望庐山》 唐代:孟浩然 挂席几千里,名山都未逢。 泊舟浔阳郭,始见香炉峰。 尝读远公传,永怀尘外踪。 东林精舍近,日暮空闻钟。 3、《减字木兰花·刘郎已老》 宋代:朱敦儒 刘郎已老。不管桃花依旧笑。要听琵琶。重院莺啼觅谢家。 曲终人醉。多似浔阳江上泪。万里东风。国破山河落照红。 4、《送刘昱》 唐代:李颀 八月寒苇花,秋江浪头白。 北风吹五两,谁是浔阳客。 鸬鹚山头微雨晴,扬州郭里暮潮生。 行人夜宿金陵渚,试听沙边有雁声。 5、《浔阳三题。东林寺白莲》 唐代:白居易 东林北塘水,湛湛见底清。中生白芙蓉,菡萏三百茎。 白日发光彩,清飙散芳馨。泄香银囊破,泻露玉盘倾。 我惭尘垢眼,见此琼瑶英。乃知红莲花,虚得清净名。 夏萼敷未歇,秋房结才成。夜深众僧寝,独起绕池行。 欲收一颗子,寄向长安城。但恐出山去,人间种不生。 二、''犹能采菊傍东篱''一句化用了哪位诗人的诗句饮 酒① ——【晋】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② 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③ 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 欲辨已忘言。④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是千年以来脍炙人口的名句。因为有了“心远地自偏”的精神境界,才会悠闲地在篱下采菊,抬头见山,是那样地怡然自得,那样地超凡脱俗!这两句以客观景物的描写衬托出诗人的闲适心情,“悠然”二字用得很妙,说明诗人所见所感,非有意寻求,而是不期而遇。苏东坡对这两句颇为称道:“采菊之次,偶然见山,初不用意,而境与意会,故可喜也。”“见”字也用得极妙,“见”是无意中的偶见,南山的美景正好与采菊时悠然自得的心境相映衬,合成物我两忘的“无我之境”。如果用“望”字,便是心中先有南山,才有意去望,成了“有我之境”,就失去了一种忘机的天真意趣。南山究竟有什么胜景,致使诗人如此赞美呢?接下去就是“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这也是诗人无意中看见的景色,在南山那美好的黄昏景色中,飞鸟结伴飞返山林,万物自由自在,适性而动,正像诗人摆脱官场束缚,悠然自在,诗人在这里悟出了自然界和人生的真谛。“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诗人从这大自然的飞鸟、南山、夕阳、秋菊中悟出了什么真意呢?是万物运转、各得其所的自然法则吗?是对远古纯朴自足的理想社会的向往吗?是任其自然的人生哲理吗?是直率真挚的品格吗?诗人都没有明确地表示,只是含蓄地提出问题,让读者去思考,而他则“欲辨己忘言”。如果结合前面“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来理解,“真意”我们可以理解为人生的真正意义,那就是人生不应该汲汲于名利,不应该被官场的龌龊玷污了自己自然的天性,而应该回到自然中去,去欣赏大自然的无限清新和生机勃勃!当然,这个“真意”的内涵很大,作者没有全部说出来,也无须说出来,这两句哲理性的小结给读者以言已尽而意无穷的想象余地,令人回味无穷。 三、诗词化用,请帮忙写出原诗乌衣巷 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 《琵琶行》白居易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杯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转轴拔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意。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拔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舟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沉吟放拔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 ?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 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 曲罢曾教善才伏,妆成每被秋娘妒。 五陵少年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 钿头云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 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 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 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我从去年辞王京,谪居卧病浔阳城。 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 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 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 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 凄凄不似先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 坐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四、“君子见”化用了那首古诗的诗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倾耳听 一作:侧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不足贵 一作:何足贵;不复醒 一作:不愿醒/不用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古来 一作:自古;惟 通:唯)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五、哪些诗篇化用了的诗句诗篇,现代文,歌词也可以李群玉 【青鹢】 独立蒹葭雨,低飞浦屿风.须知毛色下,莫入鹭鸶丛. 李群玉 【龙安寺佳人阿最歌八首】 欲摘不得摘,如看波上花.若教亲玉树,情愿作蒹葭. 陆龟蒙 【和袭美钓侣二章】 一艇轻撶看晓涛,接抛下漉春醪.相逢便倚蒹葭泊,更唱菱歌擘蟹螯. 王昌龄 【巴陵送李十二】 摇曳巴陵洲渚分,清江传语便风闻.山长不见秋城色,日暮蒹葭空水云. 李嘉佑 【过乌公山寄钱起员外】 雨过青山猿叫时,愁人泪点石榴枝.无端王事还相系,肠断蒹葭君不知. 杜牧 【齐安郡中偶题二首】 秋声无不搅离心,梦泽蒹葭楚雨深.自滴阶前大梧叶,干君何事动哀吟. 张乔 【春日游曲江】 日暖鸳鸯拍浪春,蒹葭浦际聚青苹.若论来往乡心切,须是烟波岛上人. 杜荀鹤 【旅怀】 蒹葭月冷时闻雁,杨柳风和日听莺.水涉山行二年客,就中偏怕雨船声. 李中 【放鹭鸶】 池塘多谢久淹留,长得霜翎放自由.好去蒹葭深处宿,月明应认旧江秋. 薛涛 【送友人】 水国蒹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苍苍.谁言千里自今夕,离梦杳如关塞长. 韩愈 【自袁州还京行次安陆,先寄随州周员外(周君巢也)】 行行指汉东,暂喜笑言同.雨雪离江上,蒹葭出梦中.面犹含瘴色,眼已见华风.岁暮难相值,酣歌未可终. 薛能 【夏雨】 何处发天涯,风雷一道赊.去声随地急,残势傍楼斜.透树垂红叶,沾尘带落花.潇湘无限思,闲看下蒹葭. 齐己 【湖西逸人】 老隐洞庭西,渔樵共一溪.琴前孤鹤影,石上远僧题.橘柚园林熟,蒹葭径路迷.君能许邻并,分药劚春畦. 颜真卿 【登平望桥下作】 登桥试长望,望极与天平.际海蒹葭色,终朝凫雁声.近山犹仿佛,远水忽微明.更览诸公作,知高题柱名. 李嘉佑 【送李中丞、杨判官】 射策名先著,论兵气自雄.能全季布诺,不道鲁连功.流水蒹葭外,诸山睥睨中.别君秋日晚,回首夕阳空. 李嘉佑 【九日】 惆怅重阳日,空山野菊新.蒹葭百战地,江海十年人.叹老堪衰柳,伤秋对白苹.孤楼闻夕磬,塘路向城闉. 杜甫 【官亭夕坐戏简颜十少府】 南国调寒杵,西江浸日车.客愁连蟋蟀,亭古带蒹葭.不返青丝鞚,虚烧夜烛花.老翁须地主,细细酌流霞. 钱起 【送唐别驾赴郢州】 少年从事好,此去别愁轻.满座诗人兴,随君郢路行.蒹葭侵驿树,云水抱山城.遥爱下车日,江皋春草生. 六、有关孟浩然的诗有《晚泊浔阳望庐山》的散文化理解李白在《赠孟浩然》一诗中曾对这位前辈深表赞美:“我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但他们的诗风并不相同。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写自己对天姥山的向往之情,一开始即极尽夸张:“海客谈瀛洲,烟波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霓明灭或可睹。”写到山本身,则是:“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孟浩然所用的也是对比手法,对笔调却是淡淡的:“挂席(即帆)几千里,名山都未逢。 泊舟浔阳郭,始见香炉峰。”同是喜悦,李白写来像瀑布,飞流而下;孟浩然写来则像泉水,慢慢渗出。 但都有着巨大的艺术感染力。又如写香炉峰,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说:“金阙前开二峰长,银河倒挂三石梁。 香炉瀑布遥相望,回崖沓嶂凌苍苍。”《望庐山瀑布》也说:“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浓墨重彩,大肆渲染。 而孟浩然只是淡淡着笔,怡然自得,情思悠远。底下提到东晋的名僧慧远,表示对其“尘外踪”的向慕。 但是由于来到了这个地方,才具有了这种心境,还是由于有了这种心境,才想到了这个地方?作者没有明说,只是用“永怀”二字让我们体会到了一种时空的交织:过去之永怀和今日之亲临在“始见”的同时,得到了统一。而正在这时,隐隐听到阵阵钟声,乃知东林寺就在近旁。 但是否前去拜谒,却也不说出来。全诗到此轻轻收住,情思正如寺钟,余音袅袅,启人回味。 在四十个字中,写出了诗人的所见,所闻,所思,而又全不费力,一片神行,正是孟诗高境。王士祯曾引进禅学对此诗大为赞赏:“诗至此,色相俱空,真如羚羊挂角,无迹可求,画家所谓逸品是也。” 确实说出了其特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