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登高观海的诗句】1、有关“登山” 唐代诗人李颀有“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山行--- 唐朝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古风----李白 西上莲花山,迢迢见明星.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 《望岳》---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晋•陶渊明: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宋•郭熙: 春山淡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欲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 唐•司空图: 逢人渐觉乡音异,却恨莺声似故山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唐•王维: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唐•韩愈: 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 唐•李白: 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山削出金芙蓉.九江秀色可揽结,吾将此地巢云松. 唐•张锡: 山之妙在峰回路转,水之妙在风起波生. 唐•李白: 泰山嵯峨夏云在,疑是白波涨东海. 元•张养浩: 云来山更佳,云去山如画,山因云晦明,云共山高下 2、有关”观海“的诗句 登鹳雀楼——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望月怀古——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次北固山下——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失,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长歌行——汉乐府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唏.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昆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2.描写"观海"的诗句有哪些1.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唐 张九龄 《望月怀远》 释义:一轮明月在海上升起,你我天各一方,共赏出海的月亮。 2.瀚海阑干百仗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唐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释义:沙漠结冰百丈纵横有裂纹,万里长空凝聚着惨淡愁云。 3.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唐 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释义:黄沙扬起茫茫一片,一直连接到天上。轮台到了九月狂风整夜地呼啸, 4.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东汉 曹操《观沧海》 释义:日月的运行好象出没于大海的怀抱之中,灿烂的银河群星好象包孕于大海的母腹之内。请看,这就是大海的气魄,大海的胸怀。真是太壮观、太奇伟了。 5.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唐 张若虚 《春江花月夜》 释义:春天的江潮水势浩荡,与大海连成一片,一轮明月从海上升起,好像与潮水一起涌出来。 6.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唐 李白 《将进酒》 释义:你难道看不见那黄河之水从天上奔腾而来,波涛翻滚直奔东海,从不再往回流。 7.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宋 苏轼 《临江仙》 释义:他要趁此良辰美景,驾一叶扁舟,随波流逝,任意东西,他要将自已的有限融化在无限的大自然之中。 8.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唐 王之涣 《登鹳鹊楼》 释义: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 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 3.关于观海的诗句【年代】:魏晋 【作者】:曹操 【题目】:观沧海 【内容】: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年代】:南北朝 【作者】:吴均 【题目】:赠杜容成 【内容】: 一燕海上来,一燕高堂息。 一朝相逢遇,依然旧相识。 问我来何迟,山川几纡直。 答言海路长,风驶飞无力。 昔别缝罗衣,春风初入帏。 今来夏欲晚,桑扈薄树飞。 【年代】:唐 【作者】:白居易 【题目】:江楼夕望招客 【内容】: 海天东望夕茫茫,山势川形阔复长。 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 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 能就江楼消暑否,比君茅舍校清凉。 登鹳雀楼——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望月怀古——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次北固山下——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失,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长歌行——汉乐府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唏。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昆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4.谁知道关于观海的诗句登鹳雀楼——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望月怀古——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次北固山下——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失,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长歌行——汉乐府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唏。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昆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5.形容大海的诗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鹊楼》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乐府《长歌行》 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 浮天沧海远,去世法舟轻。——钱起《送僧归日本》 俯首无齐鲁,东瞻海似杯。——李梦阳《泰山》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古》 海水无风时,波涛安悠悠。——白居易《题海图屏风》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 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口衔山石细,心望海波平。——韩愈《精卫填海》 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宋之问《灵隐寺 》 6.《观沧海》这首诗实写观海的诗句一共有六句,所写的内容和角度有什从诗的体裁看,这是一首古体诗;从表达方式看,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这两句话点明“观沧海”的位置:诗人登上碣石山顶,居高临海,视野寥廓,大海的壮阔景象尽收眼底。以下十句描写,概由此拓展而来。 “观”字起到统领全篇的作用,体现了这首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的特点。 前四行诗句描写沧海景象,有动有静,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与“水何澹澹”写的是动景,“树木丛生,百草丰茂”与“山岛竦峙”写的是静景,“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是望海初得的大致印象,有点像绘画的粗线条。 在这水波“澹澹”的海上,最先映入眼帘的是那突兀耸立的山岛,它们点缀在平阔的海面上,使大海显得神奇壮观。这两句写出了大海远景的一般轮廓,下面再层层深入描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前二句具体写竦峙的山岛:虽然已到秋风萧瑟,草木摇落的季节,但岛上树木繁茂,百草丰美,给人诗意盎然之感。后二句则是对“水何澹澹”一句的进一层描写:定神细看,在秋风萧瑟中的海面竟是洪波巨澜,汹涌起伏。 这儿,虽是秋天的典型环境,却无半点萧瑟凄凉的悲秋意绪。作者面对萧瑟秋风,极写大海的辽阔壮美:在秋风萧瑟中,大海汹涌澎湃,浩淼接天;山岛高耸挺拔,草木繁茂,没有丝毫凋衰感伤的情调。 这种新的境界,新的格调,正反映了他“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烈士”胸襟。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前面的描写,是从海的平面去观察的,这四句则联系廓落无垠的宇宙,纵意宕开大笔,将大海的气势和威力凸显在读者面前:茫茫大海与天相接,空蒙浑融;在这雄奇壮丽的大海面前,日、月、星、汉(银河)都显得渺小了,它们的运行,似乎都由大海自由吐纳。诗人在这里描写的大海,既是眼前实景,又融进了自己的想象和夸张,展现出一派吞吐宇宙的宏伟气象,大有“五岳起方寸”的势态。 这种“笼盖吞吐气象”是诗人“眼中”景和“胸中”情交融而成的艺术境界。言为心声,如果诗人没有宏伟的政治抱负,没有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没有对前途充满信心的乐观气度,那是无论如何也写不出这样壮丽的诗境来的。 7.关于秋天观海的诗句《观海》陈襄 天柱支南极,蓬山压巨鳌。云崩石道险,潮落海门高。客馆闻鼍鼓,秋风忆蟹螯。倚栏望乡墅,千里楚江拜皋。 《山海关陈职方邀登观海亭作》唐顺之 万里群山尽海头,谁筑关城控上游。巨灵劈山鬼鞭石,英雄作事与神谋。 水压蛟龙蛰深窟,陆断豺虎潜遐陬。司马分符来作镇,坐销奸宄护神州。 夜半鸣鸡空献计,橐中置人仍被搜。深秋邀我观海楼,水潦初清海雾收。 风恬浪细鱼鳞起,隔岸隐隐见东牟。。。。。。. 8.描写"观海"的诗句有哪些1.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唐 张九龄 《望月怀远》 释义:一轮明月在海上升起,你我天各一方,共赏出海的月亮。 2.瀚海阑干百仗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唐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释义:沙漠结冰百丈纵横有裂纹,万里长空凝聚着惨淡愁云。 3.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唐 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释义:黄沙扬起茫茫一片,一直连接到天上。轮台到了九月狂风整夜地呼啸, 4.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东汉 曹操《观沧海》 释义:日月的运行好象出没于大海的怀抱之中,灿烂的银河群星好象包孕于大海的母腹之内。 请看,这就是大海的气魄,大海的胸怀。真是太壮观、太奇伟了。 5.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唐 张若虚 《春江花月夜》 释义:春天的江潮水势浩荡,与大海连成一片,一轮明月从海上升起,好像与潮水一起涌出来。 6.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唐 李白 《将进酒》 释义:你难道看不见那黄河之水从天上奔腾而来,波涛翻滚直奔东海,从不再往回流。 7.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宋 苏轼 《临江仙》 释义:他要趁此良辰美景,驾一叶扁舟,随波流逝,任意东西,他要将自已的有限融化在无限的大自然之中。 8.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唐 王之涣 《登鹳鹊楼》 释义: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 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