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描写南通狼山的诗句

1.描写南通狼山的现代诗

狼山吟 王美春 生长于大海入口处, 伫立在长江北岸, 论年岁, 比不上一览众山小的泰山; 论身高, 远不及喜马拉雅山; 论名气, 难与名满天下的庐山比肩, 而你是任何山都无法替代的, 永远占据我的心田! 山中无狼, 却取名为“狼山”, 山顶的支云塔远非高大, 却称作“支云”,仿佛高耸云天。

呵,这就是南通人的幽默, 与众不同的气魄、语言! 目睹沧海桑田, 亲历人间冷暖, 你引领江城从幼稚走向成熟, 由荒芜变为巨轮争流、百花斗艳。 呵,狼山! 你是南通之母, 似乎更应叫你“娘山”; 你身处鱼米之乡, 似乎更应叫你“粮山”。

骆宾王、白雅雨墓在你怀中, 法乳堂十八高僧壁画活灵活现, 支云塔与南通电视塔遥相呼应, 苏通长江大桥横空出世, 南通的现代化与你血脉相连。 包容会通,敢为人先, 南通精神代代相传。

在苏中率先崛起、全面腾飞, 你与780万人民一起呐喊。 南通就是你呵,你就是南通, 名副其实的“良山”! 其实,无论怎样称呼你, 有一点永远不变, ——你是南通人的骄傲, 我心中神圣而永恒的山, 无论何时何地 都有你与我同行、相伴……。

2.形容狼山的诗句

狼山吟

王美春

生长于大海入口处,

伫立在长江北岸,

论年岁,

比不上一览众山小的泰山;

论身高,

远不及喜马拉雅山;

论名气,

难与名满天下的庐山比肩,

而你是任何山都无法替代的,

永远占据我的心田!

山中无狼,

却取名为“狼山”,

山顶的支云塔远非高大,

却称作“支云”,仿佛高耸云天。

呵,这就是南通人的幽默,

与众不同的气魄、语言!

目睹沧海桑田,

亲历人间冷暖,

你引领江城从幼稚走向成熟,

由荒芜变为巨轮争流、百花斗艳。

呵,狼山!

你是南通之母,

似乎更应叫你“娘山”;

你身处鱼米之乡,

似乎更应叫你“粮山”。

骆宾王、白雅雨墓在你怀中,

法乳堂十八高僧壁画活灵活现,

支云塔与南通电视塔遥相呼应,

苏通长江大桥横空出世,

南通的现代化与你血脉相连。

包容会通,敢为人先,

南通精神代代相传。

在苏中率先崛起、全面腾飞,

你与780万人民一起呐喊。

南通就是你呵,你就是南通,

名副其实的“良山”!

其实,无论怎样称呼你,

有一点永远不变,

——你是南通人的骄傲,

我心中神圣而永恒的山,

无论何时何地

都有你与我同行、相伴……

3.求 关于南通的诗词歌赋..或者散文

狼山在南通县境内,并不高,也并不美。

我去狼山,是冲着它的名字去的。 在富庶平展的江淮平原上,各处风景大多都顶着一个文绉绉的名称。

历代文士为起名字真是绞尽了脑汁,这几乎成了中国文化中一门独特的学问。《红楼梦》中贾政要贾宝玉和一群清客为新建的大观园中各种景致起名题匾,闹得紧张万分,其实,几乎所有的文人都干过这种营生。

再贫陋的所在,只要想一个秀雅的名称出来,也会顿生风光。名号便是一切,实质可以忽略不计,这便是中国传统文明的毛病之一。

记得鲁迅说过,只要翻开任何一部县志,总能找到该县的八景或十景,实在没有景致了,也可想出“远村明月”、“萧寺清钟”、“古池好水”之类的名目,于是,一个荒村、一所破庙、一口老井,也都成了名胜。这个县,立即变得古风蕴藉、文气沛然、不必再有长进。

鲁迅激愤地说,这种病菌,似乎已经侵入血管,流布全身,其势力不在亡国病菌之下。 我愿意把事情说得平和一点。

起点名字本也无妨,便于人们寻访和辨认,但一切都调理得那么文雅,苍劲的自然也就被抽干了生命。自然的最美处,正在于人的思维和文字难于框范的部分。

让它们留住一点虎虎生气,交给人们一点生涩和敬畏,远比抱着一部《康熙字典》把它们一一收纳,有意思得多。 早就这么想着,突然看到千里沃野间愣头愣脑冒出一座狼山,不禁精神一振。

这个名字,野拙而狞厉,像故意要与江淮文明开一个玩笑。 起这个名的由头,有人说是因为山形像狼,有人说是因为很早以前这里曾有白狼出没。

不管什么原因吧,我只知道,就在很早以前,人们已受不住这个名字。宋代淳化年间,当地官僚终于把它改成“琅山”。

幸亏后来又被改了回来,如果仍叫琅山,那多没劲。 狼山蹲在长江边上。

长江走了那么远的路,到这里快走完了,即将入海。江面在这里变得非常宽阔,渺渺茫茫看不到对岸。

长江一路上曾穿过多少崇山峻岭,在这里划一个小小的句点。狼山对于长江,是欢送,是告别,它要归结一下万里长江的不羁野性,因而把自已的名字也喊得粗鲁非凡。

狼山才一百多米高,实在是山中小弟,但人们一旦登上山顶,看到南边脚下是浩荡江流,北边眼底是无垠平川,东边远处是迷〔氵蒙〕的大海,立即会觉得自己是在俯视着大半个世界。狼山没有云遮雾障的仙气,没有松石笔立的风骨,只有开阔和实在,造物主在这不再布置奇巧的花样,让你明明净净地鸟瞰一个现实世界的寻常模样。

我想,长江的流程也像人的一生,在起始阶段总是充满着奇瑰和险峻,到了即将了结一生的晚年,怎么也得走向平缓和实在。 2 游玩狼山不消很多时间,我倒是在山脚下盘桓长久。

那里有一些文人的遗迹,使小小的狼山加重了分量,使万里长江在入海前再发一声浩叹。 狼山东麓有“初唐四杰”之一的骆宾王墓。

恕我孤陋寡闻,我原先并不知道他的墓在这里。那天,随着稀疏的几个游人,信步漫走,突然看到一座冷僻的坟墓,墓碑上赫然刻着五字:“唐骆宾王墓”。

历史名人的墓见过不少,但一见他的墓,我不由大吃一惊。 略知唐代文事的人都能理解我的吃惊。

骆宾王的归宿,历来是一个玄秘的谜。武则天统治时期,这位据说早在幼年就能赋诗的文学天才投笔从戎,帮助徐敬业起兵讨伐武则天。

他写过一篇著名的《讨武〔上明下空〕檄》,雄文劲采,痛快淋漓。连武则天读了,也惊叹不已。

徐敬业终于失败,骆宾王便不知去向。有人说他已经被杀,有人说他出家做了和尚,都没有确实凭证。

他像一颗瞬息即逝的彗星,引得人们长久地关注着他的去路。怎么,猜测了一千多年,他竟躲在这里? 对于骆宾王的归宿,我倾向于做和尚一说。

当然拿不出考证材料,全是被早年听到过的一个故事感染的。 这个故事说,在骆宾王事败失踪后的许多年,一天,一位叫宋之问的诗人到杭州灵隐寺游览。

夜间,他就借宿在灵隐寺里。宋之问看着月色下寂静的寺院,寺前黑黝黝的奇峰,产生了写诗的冲动。

他沉思再三,吟出了这样两句:“鹫岭郁〔上山下召〕〔山尧〕,龙宫隐寂寥”。下面呢?他一时滞塞,怎么也接不上去了,只是苦苦在殿阙间徘徊,不断地重复着这两句,不知不觉间步进了一个禅堂。

突然,一个苍老而洪亮的声音从耳边响起:“这位少年,深夜不眠,还在作诗?”宋之问连忙抬头,只见一们须眉皓白的老僧正在上方端坐,抖抖瑟瑟的长明灯把他的身影照得十分巨大。 宋之问心想僧侣中不乏诗中高手,便把已作的两句读给他听,并说自己正诗思枯塞。

老僧听罢,立即朗声说道:“何不接这样两句:‘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 宋之问一听着实一惊,这是多好的诗句啊,远远高出于自己的水平”他在惶惑中赶紧谢别,后面的诗句也就源源而来。他这首诗的全文是这样的: 鹫岭郁〔上山下召〕〔山尧〕,龙宫隐寂寥。

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

扪萝登塔远,刳木取泉遥。霜薄花更发,冰轻叶未凋。

夙龄尚遐异,搜对烦涤嚣。待入天台路,看君度石桥。

方家一眼就可看出,这是一首平庸之作,总体诗格不高,宋之问毕竟只是一个小诗人。但是,“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两句,确实器宇不凡,在全诗中。

4.描写狼山景色的作文

游狼山朋友,当你问起,我们南通的名胜有哪些,我会自豪地对你说:“狼山!”狼山位于南通市的最南端,高100多米,名列中国佛教八小名山之首。

山路弯弯曲曲,距今已有四、五亿年的历史。自古以来这儿吸引了文天祥、王安石、骆宾王、范仲淹等文人志士,是江海第一山。

这是对这座亿年古山的大概介绍。“什么?不过瘾?”那就让我给你具体讲一讲吧。

狼山远看像威武的勇士,守卫着南通的南大门;近看像俊美秀丽的姑娘,郁郁葱葱的草木像她的绿色长裙,迎接着八方来客。我们来到山脚下,好不热闹:熙熙攘攘的人群,穿梭来往的汽车、摩托车、自行车,还有表演节目的文艺团体……门前还有两只石狮子,欢迎您的到来。

站在山脚仰望,你会感觉到山的巍峨、秀丽。一阵凉风吹过,顿时觉得像吃了薄荷糖一样神清气爽。

热情的售票员会用流利的普通话和您对话,你买好票,也会觉得兴致高昂。拾阶而上,你可以清晰地看见,沿着蜿蜒崎岖的山路的每一个墙面上画着南通近几年的变化,让你知道我们南通的人文景观和历史。

到了半山腰,你可能会觉得累,没关系,坐下来休息一会儿。俯视山下,你会看见山下草丰林茂,水上娱乐城的游客欢声笑语不断,山路两边龙柏挺拔,花儿艳丽,层层树叶仿佛在向游人们介绍狼山的悠久历史;向前远眺,滚滚东流的长江无边无际,水天一色,几艘满载着货物的货轮运往各大城市;向北看,电视塔高耸入云,工厂的烟囱冒出缕缕白烟,与天空中的白云融为一体,一幢幢整齐的住宅楼鳞次栉比,平坦宽阔的公路直通市区;向东望剑山、军山苍翠欲滴,好一派宏伟壮观的景象啊! 继续向上爬,便能依稀听到“大雄宝殿”的钟声,同远处滔滔的江水声浑为一体,犹如美妙动听的乐曲。

来到山顶的平台,向右一转身就可以看见“大雄宝殿”门两侧的一副对联:“长啸一声山鸣谷应,举头四顾海阔天空。”这就是狼山景致的真实写照。

大殿里那些善男信女正顶礼膜拜,祈祷心中最美好的祝愿!山顶便是支云塔了,塔尖在阳光的照耀下还闪闪发光呢! 朋友您听了我对狼山的介绍,是否觉得狼山比伊甸园还要美丽呢!希望你会喜欢狼山。

5.古诗中“狼山”、“玉雨”代表什么

你好,这两个词应当这样理解:狼山:今意,狼山 位于南通市南郊,是著名的自然风景区,由狼山、马鞍山、黄泥山、剑山和军山组成,南临长江、山水相依,通称五山。

但是根据诗中的含义,显然是边塞诗,那么狼山就应当是“狼居胥山”。狼居胥山,古山名,汉元狩四年(公元前一一九年)霍去病出代郡塞击匈奴,封狼居胥山,一说在今蒙古国境内的肯特山,一说即今河套西北狼山。

辛弃疾词为证:“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玉雨:这是一个诗词意象,“雨” 往往是纯净、高洁的象征,而“雨”又和“珠玉”非常相似,所以“雨”就和晶莹剔透的“玉”有了联系,因此在写“雨”时都用“玉雨”来形容。

说到根本,“玉雨”就是“雨”的一种好听的称呼。希望解答能令你满意,如有问题,欢迎追问。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