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景德镇的诗句描写“景德镇”的诗词有: 《又于韦处乞大邑瓷碗》 (唐·杜甫) 大邑烧瓷轻且坚, 扣如哀玉锦城传。 君家白碗胜霜雪, 急送茅斋也可怜。《饮茶歌诮崔石使君》 (唐·皎然) 越人遗我剡溪茗, 采得金牙爨金鼎。 素瓷雪色缥沫香, 何似诸仙琼蕊浆。《寻青花》 朦胧青花数百出,逐雅间增裙芳素。 寻山挽袖流水起,落红难攀高枝头。 自古东晋绣青花,烟雨数百年明暗。 可愿于隐青唱罢,青花斗彩浮望世。 赐我一称傲天下,可有善愁难拾掇。 陈志岁《景德镇》 莫笑挖山双手粗,工成土器动王都。 历朝海外有人到,高岭崎岖为坦途。 《秋日三首》 宋代:秦观 霜落邗沟积水清,寒星无数傍船明。 菰蒲深处疑无地,忽有人家笑语声。 月团新碾瀹花瓷,饮罢呼儿课楚词。 风定小轩无落叶,青虫相对吐秋丝。 连卷雌霓小西楼,逐雨追晴意未休。 安得万妆相向舞。 酒酣聊把作缠头。 2.推荐几首关于“景德镇”的诗句关于景德镇的诗句共有以下3句: 1、大邑烧瓷轻且坚,扣如哀玉锦城传。 君家白碗胜霜雪,急送茅斋也可怜。——杜甫《又于韦处乞大邑瓷碗》 释义:大邑县烧制的瓷器轻巧且坚固,敲击后声响如玉碎以至于名传锦城。你家白瓷碗比霜雪还要洁白,倘若送到我的茅屋也显得落魄可怜。 2、月团新碾瀹花瓷,饮罢呼儿课楚词。——秦观《秋日三首》 释义:新碾好的月团用茶器浸泡,喝完后,呼唤孩子学习、背诵楚辞。 3、越人遗我剡溪茗,采得金牙爨金鼎。素瓷雪色缥沫香, 何似诸仙琼蕊浆。——皎然《饮茶歌诮崔石使君》 释义:越人送给我剡溪名茶,采摘下茶叶的嫩芽,放在茶具里烹煮。白瓷碗里漂着青色的饽沫的茶汤,如长生不老的琼树之蕊的浆液从天而降。 3.推荐几首关于“景德镇”的诗句关于景德镇的诗句共有以下3句: 1、大邑烧瓷轻且坚,扣如哀玉锦城传。 君家白碗胜霜雪,急送茅斋也可怜。——杜甫《又于韦处乞大邑瓷碗》 释义:大邑县烧制的瓷器轻巧且坚固,敲击后声响如玉碎以至于名传锦城。 你家白瓷碗比霜雪还要洁白,倘若送到我的茅屋也显得落魄可怜。 2、月团新碾瀹花瓷,饮罢呼儿课楚词。 ——秦观《秋日三首》 释义:新碾好的月团用茶器浸泡,喝完后,呼唤孩子学习、背诵楚辞。 3、越人遗我剡溪茗,采得金牙爨金鼎。 素瓷雪色缥沫香, 何似诸仙琼蕊浆。——皎然《饮茶歌诮崔石使君》 释义:越人送给我剡溪名茶,采摘下茶叶的嫩芽,放在茶具里烹煮。 白瓷碗里漂着青色的饽沫的茶汤,如长生不老的琼树之蕊的浆液从天而降。 4.介绍景德镇景德镇历史悠久,文化灿烂。 雄踞长江之南,素有"江南雄镇"之称,历史上与广东佛山、湖北汉口、河南朱仙镇并称全国四大名镇,是**首批公布的全国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和国家甲类对外开放城市。 1953年6月政务院批准景德镇市为江西省直辖市,现辖一市一县两区,即乐平市、浮梁县、珠山区、昌江区,面积5256平方公里,人口152万,其中市区人口50万。 景德镇市位于江西省东北部,西北与安徽东至县交界,南与万年县为邻,西同波阳县接壤,东北倚安徽祁门县,东南和婺源县毗连,坐落在黄山、怀玉山余脉与鄱阳湖平原过渡地带,居东经116°57′-117°42′,北纬28°44′-29°56′。 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境内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温和湿润,四季分明,山峰层叠,河流密布,山环水绕,景色秀丽。 市区平均海拔320米,年平均气温17℃,年降雨量1763.5毫米,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009.8小时。 景德镇是中外著名的瓷都,制瓷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史籍记载,"新平冶陶,始于汉世",可见早在汉代就开始生产陶瓷。宋景德元年(1004年),宫廷诏令此地烧制御瓷,底款皆署"景德年制",景德镇因此而得名。 自元代开始至明清历代皇帝都派员到景德镇监制宫廷用瓷,设瓷局、置御窑,创造出无数陶瓷精品,尤以青花、粉彩、玲珑、颜色釉四大名瓷著称于世。"**用瓷"、上海"APEC"用瓷及国宾馆用瓷以及各类艺术陶瓷倍受世人赞赏。 扩展资料: 景德镇历史文化 景德镇是世界著名瓷都,制瓷历史悠久。史籍记载,“新平冶陶,始于汉世”,可见早在汉代就开始生产陶瓷。 自元代开始至明清历代皇帝都派员到景德镇监制宫廷用瓷,设瓷局、置御窑,陶瓷工业非常繁荣。 历史上的景德镇瓷器,不但海内擅声,而且海外亦广为流誉。 据有关史书记载,古代东南亚、阿拉伯、非洲及欧洲地区的人十分喜欢中国瓷器,特别是景德镇的瓷器。公元1405年(明永乐三年)开始,郑和七次下西洋,携带的大量瓷器,景德镇瓷器占有重要地位。 陈志岁《景德镇》诗:“莫笑挖山双手粗,工成土器动王都。 历朝海外有人到,高岭崎岖为坦途。” 诗朴实地纪载了“瓷都”的历史形迹,且写出了景德镇瓷器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景德镇。 5.描写古镇美景的诗句,要有名诗人的多一点苏轼的: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白居易的:忆江南①【唐】白居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②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③能不忆江南.【注释】①据《乐府杂录》,此词又名《谢秋娘》,系唐李德裕为亡姬谢秋娘作.又名《望江南》、《梦江南》等.分单调、双调两体.单调二十七字,双凋五十四字,皆平韵. ②谙(音安):熟悉. ③蓝:蓝草,其叶可制青绿染料.关于古镇的:杜荀鹤的: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巷小挢多.夜市买菱藕,春船载绮罗.遥知明月夜,相思在渔歌.这首诗是唐朝诗人杜荀鹤描写苏州“小桥、流水、人家”的风情.《枫桥夜泊》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②渔火对愁眠. 姑苏③城外寒山寺④,夜半钟声⑤到客船.注释译文· 注释①枫桥:在今苏州市阊门外.此诗题目也作《夜泊枫桥》.*夜泊:夜间把船停靠在岸边.②江枫:寒山寺旁边的两座桥“江村桥”和“枫桥”的名称.枫桥也叫封桥 .据《 大清一统志 》记载,桥原本不叫枫桥,这里原来是水路交通要道,是往来船只停泊的码头,由于唐以前水匪倭寇经常进犯,故当时每到夜晚都要将桥封锁起来,以策安全,因而起名叫封桥.③姑苏:苏州的别称,因城西南有姑苏山而得名.④寒山寺:在枫桥附近,始建于南朝梁代.相传因唐代僧人寒山、拾得曾住此而得名.在今苏州市西枫桥镇.本名“妙利普明塔院”,又名枫桥寺;另一种说法,“寒山”乃泛指肃寒之山,非寺名.⑤夜半钟声:当时僧寺有半夜敲钟的习惯,也叫"无常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