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描写夏天割小麦诗句

1.形容小麦的诗句

1、关于麦子诗句 观刈麦 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2、注释 ⑴刈(yì):割。题下注“时任盩厔县尉”。

⑵覆(fù)陇(lǒng)黄:小麦黄熟时遮盖住了田埂。覆:盖。

陇 :同“垄”,这里指农田中种植作物的土埂,这里泛指麦地。 ⑶妇姑:媳妇和婆婆,这里泛指妇女。

荷(hè)箪(dān)食(shí):用竹篮盛的饭。荷:背负,肩担。

箪食:装在竹篮里的饭食。 ⑷童稚(zhì)携壶浆(jiāng):小孩子提着用壶装的汤与水。

浆:古代一种略带酸味的饮品,有时也可以指米酒或汤。 ⑸饷(xiǎng)田:给在田里劳动的人送饭。

⑹丁壮:青壮年男子。南冈(gāng):地名。

⑺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双脚受地面热气熏蒸,脊背受炎热的阳光烘烤。 ⑻但:只。

惜:盼望。 ⑼其:指代正在劳动的农民。

傍:同“旁”。 ⑽秉(bǐng)遗穗:拿着从田里拾取的麦穗。

秉,拿着。遗,遗失 ⑾悬:挎着。

敝(bì)筐:破篮子。 ⑿相顾言:互相看着诉说。

顾:视,看。 ⒀闻者:白居易自指。

为(wèi)悲伤:为之悲伤(省略“之”)。 ⒁输税(shuì):缴纳租税。

输,送达,引申为缴纳,献纳。 3、译文 农家很少有空闲的月份,五月到来人们更加繁忙。

夜里刮起了南风,覆盖田垄的小麦已成熟发黄。妇女们担着竹篮盛的饭食,儿童手提壶装的水,相互跟随着到田间送饭,收割小麦的男子都在南冈。

他们双脚受地面的热气熏蒸,脊梁上烤晒着炎热的阳光。精疲力竭仿佛不知道天气炎热,只是珍惜夏日天长。

又见一位贫苦妇女,抱着孩儿站在割麦者身旁,右手拾着遗落的麦穗,左臂上悬挂着一个破筐。听她望着别人说话,听到的人都为她感到悲伤。

因为缴租纳税,家里的田地都已卖光,只好拾些麦穗充填饥肠。现在我有什么功劳德行,却不用从事农耕蚕桑。

一年领取薪俸三百石米,到了年底还有余粮。想到这些内心感到惭愧,整天也不能淡忘。

4、简析 《观刈(yì)麦》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早期作品。此诗描写了麦收时节的农忙景象,对造成人民贫困之源的繁重租税提出指责,对于诗人自己无功无德又不劳动却能丰衣足食而深感愧疚,表现了一个有良心的封建官吏的人道主义精神。

在写作手法上,诗人将全景式刻画与特定人物描写相结合,夹叙夹议,使全诗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2.描写家乡的割小麦,二百字的作文

春天到了,刚刚掀去白雪被子的小麦,接受者春姑娘温柔的抚摸。春风吹过,绿绿的小麦显得格外精神。春风吹醒了困悠悠的小麦,也把它们的美好的梦境吹走了。

经过丝丝春风和细细春雨的教导,小麦也渐渐长大了,长得越来越高了。也长出了绿油油的麦穗,它们从稚气未脱的孩子长成了成熟稳定的成人。

夏天来了,炎炎的夏日把春风哥哥和春雨姐姐都赶走了。火辣辣的太阳炙烤着大地,大地上的水都被蒸发了,陆地上的植物更是饥渴难耐。小麦不怕,因为它们有农民伯伯的精心照料。小麦也渐渐老了,慢慢发黄,已经没有年轻时有活力了,变得苍老了。但农民伯伯看到了个个饱满的麦穗,心里高兴的不得了。乐滋滋的说:“今年又有好收成了。”丰收的季节到了,农民伯伯开着拖拉机来了,收割机也在麦田里大显神威。

小麦将自己毕生长出的果实全都奉献给人们了。农民伯伯笑了,小麦也笑了。

3.形容麦子的诗句

观刈麦

【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代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译文 注释

农家很少有空闲的月份,五月到来人们更加繁忙。

夜里刮起了南风,覆盖田垄的小麦已成熟发黄。

妇女们担着竹篮盛的饭食,儿童手提壶装的水,

相互跟随着到田间送饭,收割小麦的男子都在南冈。

他们双脚受地面的热气熏蒸,脊梁上烤晒着炎热的阳光。

精疲力竭仿佛不知道天气炎热,只是珍惜夏日天长。

又见一位贫苦妇女,抱着孩儿站在割麦者身旁,

右手拾着遗落的麦穗,左臂上悬挂着一个破筐。

听她望着别人说话,听到的人都为她感到悲伤。

因为缴租纳税,家里的田地都已卖光,只好拾些麦穗充填饥肠。

现在我有什么功劳德行,却不用从事农耕蚕桑。

一年领取薪俸三百石米,到了年底还有余粮。

想到这些内心感到惭愧,整天也不能淡忘。

4.割麦子作文

今天,天气晴朗,我和爸爸妈妈一起来到奶奶家。

吃过饭后,姑姑说要去收麦子。我一听,急忙问:“姑姑,我能不能去呀?”姑姑点了点头,我高兴极了。

来到地边,那一片片金黄的麦田地里,麦穗像一束束浪花,风一吹,真像一位位美丽的仙女在翩翩起舞。姑姑正在割收麦子,我也学着干了起来。

首先,右手拿镰刀,左手抓住一把麦子,再把镰刀放在麦杆的底部,使劲地割,一把接着一把的割。不一会儿,我们干得热火朝天。

我看着我割下的麦子,心里美滋滋的。我们带着丰收的喜悦,踏上了回家的路途。

通过这件事,我深深地体会到了一首诗:锄禾日当午,汗滴。

5.关于割麦子的作文

一大片未绑的麦子,你的脸上也不光彩。

特别是隔一个中午,待捆的麦子下面很容易藏蛇,这种叫“土布袋”的蛇具有很大毒性,如果谁让它咬上,走不出三五步就要倒下。将麦子抱起来打捆,三不知就会碰上这种“土布袋”,使捆麦的人心惊肉跳。

挑麦子更是卖力的活儿。两头箍上铁尖的扦担往麦捆中间一扎,挑起来就朝稻场跑。

挑担的人你追我赶,像跑步似的谁也不肯落后,好像掉在别人后头很丢脸面。肩膀已经红肿一块,挑麦者根本无法顾及,只知一个劲儿往前冲。

人累了也不能歇息,把麦捆放在地上会掉下麦粒,只能牙齿一咬硬挺过去。麦丛中跑出一只野兔子,是割麦者眼睛望穿的事情。

一只野兔在前面狂奔不止,一群人跟在后边儿紧紧追赶。手中的镰刀纷纷向兔子砸去,兔子慌不择路地跳入水中,追赶在前面的“排头兵”也顾不得**,奋不顾身地扑下水去抓住兔子,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晚餐无疑多了一盘下酒的菜。

劳累了一天的人们,只能发出一声内心的感慨:真是“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啊。

6.又到了割麦子的季节段子

到小麦收割的季节了。

在电视上看到,北方的田野里,一台台收割机在麦田里忙碌的身影,看着农人们一张张充满丰收喜悦的笑脸,不由地让我想起了小时侯在家乡割小麦的往事。 家乡的六七月份,中午炙热的阳光烘烤着大地,麦田里金灿灿的麦穗随风起伏发出天籁般的声响,蚂蚱清脆的鸣叫声不绝于耳,成群结队的麻雀在麦田里穿梭。

看着那些行云流水般起伏浩荡的金黄,你一定会深深地体会到农人深埋在心田的喜悦与满足。 我还清楚地记得,我第一次学割麦子那年才13岁。

作为孩童,下地干活只是好奇罢了,其实家人也并不指望我能收割多少麦子,他们只是想让小孩也下地试试,知道粮食丰收的不易。母亲一边示范,一边讲解动作要领:“右手拿好镰刀,左手反手腕抓住小麦,一刀一刀地割。”

起初,我的双手和脚步配合得很不协调,显得有点手忙脚乱,不仅速度慢,麦子也撒了一大半。最难的是割完的小麦要捆扎好,一个个立在地里,我用力捆绑后的小麦,一立在地上,便散开了,试了好多次,才勉强把小麦捆绑好。

等到我基本上掌握了动作要领时,已经开始腰酸背疼,汗流满面,上气不接下气,手上也磨出了血泡…… 在当时,其实也并不是所有的农家人都大面积地种植小麦,只是作为副食罢了,所以在平时很难吃到,一般都要留在大年初一,包一些饺子或制作面粉时下料用。我上小学时,有一回老师让我们写一篇关于理想的作文。

我写的是《一碗线面》,我说,我的理想就是要吃到用自家种出的小麦制作的线面。语文老师在课堂上读了我的作文,结果同学们都笑了。

因为同学们的理想不是当科学家就是当解放军,我为此羞愧,可是老师却表扬了我,说我的作文很不错、很朴实、很真切,民以食为天嘛! 小麦除供作面粉外,还可以制作麦芽糖。麦芽糖的制作选料十分关键,必须选上好的麦芽、糯米和精米。

在制作过程中,“拉糖”是一道至关重要的工序,当然火候、力度与时间也缺一不可。过去在农村,常看到一些制作麦芽糖的手艺人,他们推着部老旧的自行车,走街串巷,一路丁当地敲打着,一边还不紧不慢地吆喝着“麦芽糖……麦芽糖……”声音在幽深的巷道里悠悠地回荡着,不一会儿人们便从四面循声而来,用牙膏壳、破旧拖鞋等什物,换点麦芽糖带回,给家里的小孩解解馋…… 城里听不到布谷鸟的叫声,自然也看不到大片的麦田,平时我也就渐渐忘却了关于小麦的往事。

但偶尔还会想起农人们握麦挥镰、驮着麦把汗流浃背的情景,想起那些含辛茹苦的父老乡亲。

7.形容“麦子”的诗句有哪些

1、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白居易 《观刈麦》

2、高田种小麦,终久不成穗。-汉无名氏 《古歌》

3、小麦青青大麦黄,原头日出天色凉。-范成大《缲丝行》

4、清明未雨下秧难,小麦低低似剪残。-刘克庄《春早四首》

5、小麦田田种,垂杨岸岸栽。-杨万里《过平望三首》

6、小麦深如人,澶漫不见地。-郑獬《收麦》

7、小麦绕村苗郁郁,柔桑满陌椹累累。-陆游《闲咏》

8、夏雨桑条绿,秋风麦穗黄。-张谓 《别睢阳故人》

9、铜瓶净贮桃花雨,金策闲摇麦穗风。-陆龟蒙 《和袭美腊后送内大德从勖游天台》

10、麦苗即菁菁,麦穗亦矫矫。-高宗弘历《东园观麦》

11、麦穗人许长,谷苗牛可没。 -苏轼《和赵郎中捕蝗见寄次韵》

12、压车麦穗黄云重,食叶蚕声白雨来。-陆游《四月一日作》

13、荠花黄缬地,麦穗白潮风。-陈著 《柏溪岩头》

14、麦穗雨晴迷野岸,桃花风急满溪流。-韩元吉《劝耕至赤松山》

15、金房土瘠无稻田,布耕播种种何处。-刘学箕 《七禽咏·早耕早布》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