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代关于“灰尘”的诗句有哪些1.《读鄂公传》 年代: 唐 作者: 白居易 高卧深居不见人,功名斗薮似灰尘。 唯留一部清商乐,月下风前伴老身。 2.《奉和圣制过王濬墓应制》 年代: 唐 作者: 张说 牛斗三分国,龙骧一统年。 智高宁受制,风急肯回船。有策擒吴嚭,无言让范宣。 援孤因势屈,功重为谗偏。旧迹灰尘散,枯坟故老传。 百代逢明主,何辞死道边。 3.《感事》 年代: 唐 作者: 白居易 服气崔常侍,烧丹郑舍人。 常期生羽翼,那忽化灰尘。每遇凄凉事,还思潦倒身。 唯知趁杯酒,不解炼金银。睡适三尸性,慵安五藏神。 无忧亦无喜,六十六年春。 4.《饮酒 二十》 年代: 魏晋 作者: 陶渊明 羲农去我久,举世少复真。 汲汲鲁中叟,弥缝使其淳。凤鸟虽不至,礼乐暂得新,洙泗辍微响,漂流逮狂秦。 诗书复何罪?一朝成灰尘。区区诸老翁,为事诚殷勤。 如何绝世下,六籍无一亲。终日驰车走,不见所问津。 若复不快饮,空负头上巾。但恨多谬误,君当恕醉人。 5.《劳劳亭》 年代: 宋 作者: 杨备 柳风飞絮自征袍,望远楼中望眼高。几许江南名利客,灰尘满面日劳劳。 灰尘是由悬浮在空气中的微粒所组成的不均匀分散体系。灰尘是细干而成粉末的土或其它物质的,被化为微细部分的某物体。 细的粉末,灰尘颗粒的直径一般在百分之一毫米到几百分之毫米之间,是人的肉眼看不见的。人的肉眼能看见的是灰尘中的庞然大物。 假如大气中没有灰尘,从太阳直射到地球的光线就得不到吸收、反射、散射和折射,天空就会是非常蔚蓝,没有风雪雨露,没有霞光,彩虹。由于灰尘是吸湿性微粒,没有它这个核心,空中的水汽将无法凝结,天上的云也就难以形成,地表失去了云层的覆盖,就会变得干旱贫瘠,天气不是太热,就是太冷。 没有灰尘,宇宙中的许多有害射线会毫无阻挡闯进地球表面,并对人类和各种生物产生致命的威胁。 2.关于尘埃的诗句感化寺见元九刘三十二题名处 白居易 微之谪去千余里, 太白无来十一年。 今日见名如见面, 尘埃壁上破窗前。 秋晚早发新定 杜牧 解印书千轴, 重阳酒百缸。 凉风满红树, 晓月下秋江。 岩壑会归去, 尘埃终不降。 悬缨未敢濯, 严濑碧淙淙。 题罗公山古柏庵二首(之一) 黄庭坚 尘埃奔走尚飘蓬, 想听庵头老柏风。 会向天阶乞衰晚, 住庵长作主人翁。 自真珠园泛舟至孤山 陆游 呼船径截鸭头波, 岸帻闲登玛瑙坡。 弦管未嫌惊鹭起, 尘埃无奈污花何。 宦情不到渔蓑底, 诗兴偏於野寺多。 明日一藤龙井去, 谁知伴我醉行歌? 过新息留示乡人任师中 苏轼 昔年尝羡任夫子, 卜居新息临淮水。 怪君便尔忘故乡, 稻熟鱼肥信清美。 竹陂雁起天为黑, 桐柏烟横山半紫。 知君坐受儿女困, 悔不先归弄清泚。 尘埃我亦失收身, 此行蹭蹬尤可鄙。 寄食方将依白足, 附书未免烦黄耳。 往虽不及来有年, 诏恩倘许归田里。 却下关山入蔡州, 为买乌犍三百尾。 怀锺山 王安石 投老归来供奉班, 尘埃无复见锺山。 何须更待黄粱熟, 始觉人间是梦间。 福昌杂咏五首(之四) 张耒 天倚冈峦翠万重, 倚楼搔首更书空。 莓苔古屋荒秋雨, 草木空山起夜风。 汉帛北来邀塞雁, 楚招南望忆江枫。 尘埃流落悲生事, 白发年来拟见攻。 谷帘水 王禹偁 泻从千仞石, 寄逐九江船。 迢递康王谷, 尘埃陆羽篇。 何当结茅屋, 长在水帘前。 次韵王巩自◇ 苏辙 平生未省为人忙, 贫贱安闲气味长。 粗免趋时头似葆, 稍能忍事腹如囊。 简书见迫身今老, 樽酒闻呼首一昂。 欲挽天河聊自洗, 尘埃满面鬓眉黄。 杂感~又 陆游 道进身垂老, 方灵病已侵。 知难逃死籍, 犹得遂归心。 星斗开孤剑, 尘埃拂素琴。 妄庸常衮衮, 谁与论幽深! 3.形容尘埃的诗词有哪些1. 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兵车行》唐代杜甫 释义:爹娘妻子儿女奔跑来相送,行军时扬起的尘土遮天蔽日以致看不见咸阳桥。 2.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逍遥游》先秦庄周 释义:像野马奔腾一样的游气,飘飘扬扬的尘埃,活动着的生物都因为风吹而运动 3. 明镜本清净,何处染尘埃!——《菩提偈》唐代惠能 释义:明亮的镜子本来就很干净,哪里会染上什么尘埃? 4.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菩提偈》唐代惠能 释义:本来就是虚无没有一物, 哪里会染上什么尘埃? 5. 中有一双白羽箭,蜘蛛结网生尘埃。——《北风行》唐代李白 释义:里面装着一双白羽箭,一直挂在堵上。上面结满了蜘蛛网,沾满了尘埃。 6. 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共工怒触不周山》佚名 释义:大地的东南角塌陷了,所以江河积水泥沙都朝东南角流去了。 7. 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渔父》先秦佚名 释义:怎么能让晶莹剔透的纯洁,蒙上世俗的尘埃呢? 8. 满衣血泪与尘埃,乱后还乡亦可哀。——《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明代高启 释义:全身衣服都沾满了血泪和尘埃,尽管现在战乱结束了,但是回到故乡也还会感到悲哀。 9. 佛性常清净,何处有尘埃!——《菩提偈》唐代惠能 释义:佛性就是一直清澈干净,哪里会有什么尘埃? 10. 两梁免被尘埃污,拂拭朝簪待眼明。——《残春旅舍》唐代韩偓 释义:保存好官帽不要遭污损,擦拭净朝簪等待唐复兴。 4.形容灰尘的词语色若死灰、新灰、灰土、灰志、灰火、枯体灰心、灰粪、蛇灰蚓线、灰身泯智、 无灰木、灰冷、灰滞、灰簇簇、清灰冷灶、秦灰、灰烬、炮灰、灰躯糜骨、灰炉、 灰熛、炉灰、灰菰、蛤灰、灰鼠、热灰、灰壤、委灰、灰躯、心如死灰、灰棚、 灰蜨、灰败、灰埃、起灰、灰墨、死灰、草蛇灰线、石灰吟、面如灰、土灰笔、 灰汁、灰沉、粉身灰骨、烧灰、灰瓶、打灰堆、灰然、灰焚、灰蓬蓬、灰心短气、 灰劫、秋灰、灰末、灰靡、土灰、灰坑、麻灰色、煻灰、色如死灰、垩灰、劫灰 5.形容灰的的词语有哪些形容灰的的词语有:面如死灰、灰烟瘴气、槁木死灰、灰头土脸、枯形灰心 一、面如死灰 [ miàn rú sǐ huī ] 释义:死灰:冷却的灰烬。形容因心情沮丧或受惊吓而脸色灰白。 出处:《淮南子·修务训》:“昼吟宵哭,面若死灰,颜色霉墨,涕液交集。” 译:白天黑夜的哭,心情悲痛到脸色灰白,鼻涕和眼泪一起流。 二、灰烟瘴气 [ huī yān zhàng qì ] 释义:比喻污浊。 出处:鲁迅《华盖集续编·厦门通信》:“近处买不到一种北京或上海的新的出版物,所以有时也觉得枯寂一些,但也看不见灰烟瘴气的《现代评论》。” 三、槁木死灰 [ gǎo mù sǐ huī ] 释义:枯干的树枝和火熄灭后的冷灰。 出处:《庄子·齐物论》:“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 译:外形(或形体)固然可以让一个人像干枯的树木,思想、精神也可以让一个人像已经冷却的灰烬吗? 四、灰头土脸 [ huī tóu tǔ liǎn ] 释义:满头满脸沾上尘土的样子;形容神情懊丧或消沉。 例句:他扬完了场,闹了个灰头土脸。 五、清灰冷灶 [ qīng huī lěng zào ] 释义:没吃没喝。常用以形容贫困冷清的景象。 出处: 明·无名氏《龙门隐秀》第一折:“空滴滴,清灰冷灶谁曾惯,黑漫漫苦海无边岸。” 译:无法烧火做饭,没吃没喝,生活非常窘迫。 参考资料:搜狗百科-面如死灰 搜狗百科-灰烟瘴气 搜狗百科-槁木死灰 搜狗百科-灰头土脸 搜狗百科-清灰冷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