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形容雨大的诗句墙头雨细垂纤草,水面风回聚落花。 唐·张槟《夏日题老将林亭》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唐·王维《山中》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宋·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宋•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绝》 雷声千嶂落,雨色万峰来。 明•李攀龙《广阳山道中》 一雁下投天尽处,万山浮动雨来初。清•查慎行《登宝婺楼》 风如拔山努,雨如决河倾。 宋•陆游《大风雨中作》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唐•许浑《咸阳城东楼》 雨急山溪涨,云迷岭树低。 唐•戴叔伦《宿灵岩寺》 游人脚底一声雷,满座顽云拨不开。天外黑风吹海立,浙东飞雨过江来。 十分潋滟金尊凸,千杖敲羯鼓催。唤起谪仙泉洒面,倒倾鲛室泻琼瑰。 宋·苏轼《有美堂暴雨》 一夕骄阳转作霖,梦回凉冷润衣襟。不愁屋漏床床湿,且喜溪流岸岸深。 千里稻花应秀色,五更桐叶最佳音。无田似我犹欣舞,何况田间望岁心。 曾几《苏秀道中,自七月二十五日夜大雨三日,秋苗以苏,喜而有作》 找了一些关于雨的诗句,可能有些不是夏雨,希望对你有用哈! 。 2.形容狂风暴雨的诗句1、宋代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二首》: 风卷江湖雨暗村,四山声作海涛翻。 溪柴火软蛮毡暖,我与狸奴不出门。 释义:天空黑暗,大风卷着江湖上的雨,四周的山上哗哗大雨像巨浪翻滚之声。溪柴烧的小火和裹在身上的毛毡都很暖和,我和猫儿都不愿出门。 2、先秦佚名《国风·郑风·风雨》: 风雨凄凄,鸡鸣喈喈,既见君子。云胡不夷? 风雨潇潇,鸡鸣胶胶。既见君子,云胡不瘳?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释义:风凄凄呀雨凄凄,窗外鸡鸣声声急。风雨之时见到你,怎不心旷又神怡。风潇潇呀雨潇潇,窗外鸡鸣声声绕。风雨之时见到你,心病怎会不全消。风雨交加昏天地,窗外鸡鸣声不息。风雨之时见到你,心里怎能不欢喜。 3、唐代李商隐《风雨》: 凄凉宝剑篇,羁泊欲穷年。 黄叶仍风雨,青楼自管弦。 新知遭薄俗,旧好隔良缘。 心断新丰酒,销愁斗几千。 释义:我虽然胸怀匡国之志,也有郭元振《宝剑篇》那样充满豪气的诗篇,但却不遇明主,长期羁旅在外虚度华年。黄叶已经衰枯,风雨仍在摧毁,豪门贵族的高楼里,阔人们正在轻歌曼舞,演奏着急管繁弦。 新交的朋友遭到浇薄世俗的非难,故旧日的老友又因层层阻隔而疏远无缘。心中想要断绝这些苦恼焦烦,要用新丰美酒来销愁解闷,管它价钱是十千还是八千。 4、元代赵秉文《青杏儿·风雨替花愁》: 风雨替花愁。风雨罢,花也应休。 劝君莫惜花前醉,今年花谢,明年花谢,白了人头。 乘兴两三瓯。拣溪山好处追游。 但教有酒身无事,有花也好,无花也好,选甚春秋。 释义:不必替花儿忧愁她经受风吹雨打,风雨停歇时,也是花儿应当凋落的时候。劝君不要吝惜花前醉饮,人生难得如此痛饮。今年花谢了,明年花谢了,人就是在这一次次花谢中,白了头发。 趁着有兴致,喝它两三杯。选一处绿水青山美如画的地方,好好地去游览一番吧!只要是身边有酒心中无事,管它有花也好,无花也好,管它是春天,还是秋天,就应该痛痛快快畅游。 5、宋代游次公《卜算子·风雨送人来》: 风雨送人来,风雨留人住。 草草杯盘话别离,风雨催人去。 泪眼不曾晴,眉黛愁还聚。 明日相思莫上楼,楼上多风雨。 释义:是春雨送人来,也是春雨留人住,离别的宴席上匆匆话别,又是风雨催人离去。泪眼就不曾流干,眉头凝结着愁绪,明日相思时不要上高楼望远,楼上有几多凄风苦雨。 3.描写雨天景色的古诗,要全诗杜甫《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曾几《苏秀道中,自七月二十五日夜大雨三日,秋苗以苏,喜而有作》:“一夕骄阳转作霖,梦回凉冷润衣襟。 不愁屋漏床床湿,且喜溪流岸岸深。千里稻花应秀色,五更桐叶最佳音。 无田似我犹欣舞,何况田间望岁心。” 久旱遇雨,欣喜若狂,连衣服、床铺湿了也顾不得,表达了诗人的喜雨之情和对民生的关注。 苏轼《有美堂暴雨》:“游人脚底一声雷,满座顽云拨不开。天外黑风吹海立,浙东飞雨过江来。 十分潋滟金尊凸,千杖敲羯鼓催。唤起谪仙泉洒面,倒倾鲛室泻琼瑰。” 全诗生动地写出了暴风骤雨来临前后的景象:雷声轰鸣,乌云密布,黑风从天外刮来,大海为之竖立,足见其凶猛;大雨随风飞腾,由浙东横过大江,足见其急骤。湖海水涨,雷声铿锵,诗人的才思也在暴风雨的催促下迸发出来。 春天是万物萌芽生长的时节,也是十分需要雨水滋润的时节。但春雨贵如油,春天下雨,岂不是“好雨”?!一个“好”字,把作者的见春飘然而下的喜悦心情表现得颇为充分。 三、四句言春雨伴随着微风夜来,悄无声息地滋润万物,写春雨的作用,笔墨细腻。末两句写清晨看锦城成都的花在春雨的滋润下,红润一片,花因饱含雨水而重、而浓,写的情深意切。 全诗通篇无一“喜”字,但喜悦之情却溢于言表 秦观《春日》:“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 写轻雷响过,春雨淅沥而下。雨后初晴,阳光好象在刚刚被雨洗过的碧瓦间浮动。 春雨过后,芍药含泪,情意脉脉;蔷薇横卧,娇态可掬。虽主要写雨后的景致,却透露出对春雨滋润之功的称颂。 韩愈《初春小雨》:“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诗人以饱满的激情盛赞小雨,于小中见大,于景中寓理寓情。王夫之《清平乐.咏雨》“归禽响暝,隔断南枝径。 不管垂杨朱小迸,滴碎荷声千顷。随波赚杀鱼儿,浮萍乍满清池。 谁信碧云深处,斜阳仍在天涯。” 周邦彦《大浦》“对宿烟收,春禽静,飞雨时鸣高屋。 墙头青玉旆,洗铅霜都尽,嫩梢相触。润逼琴丝,寒侵枕障,虫网吹粘帘竹。 邮亭无人处,听檐声不断,困眠初熟。奈愁极频惊,梦轻难记,自怜幽独。 行人归意速,最先念、流潦妨车毂。怎奈向兰成憔悴,卫玠清羸,等闲时、易伤心目。 未怪平阳客,双泪流、笛中哀曲。况萧索、青芜国,红糁铺地,门外荆桃如菽。 夜游共谁秉烛。”“对宿雨”六句,展示了一个急雨铮铮、气势不凡的雨世界。 在这背景上,作者还细致地绘出了青竹的动态、声色。“润逼”三句写屋内的情景,体物入微。 “邮亭”四句,着重叙述了凄寂无聊、神魂不宁的情状,而这一切总是因“雨”生发,归结到“自怜幽独”的主题。下片开头用奇而入理的设想抒写因大雨滂沱使车马难行而欲归不能的愁闷,更用历史人物的故事渲染触景伤心的情绪。 “况萧索”以下再现雨景,并寓惜春之情。 除了专门写雨的诗文以外,古人的其它诗作中多有描写雨及雨中景物的句子: “腾云似涌烟,密雨如散丝。” (晋•张协《杂诗十首》)形容雨如散落的丝线一般密集。 “残虹收度雨,缺岸上新流。” (《南朝陈•张正见《后湖泛舟》》写夏日骤雨初停,断虹出现在天边,上涨的湖水从缺口流出,形成一股新的水流。 “沾衣欲湿桃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唐•僧志南《绝句》)杏花绽开时节的细雨,亲切地将要打湿衣服;扬着柳枝的微风拂面,令人感到暖和香甜,诗人即景寓情,给人以禅的意境。 “微雨池塘见,好风襟袖知”(唐•杜枚《秋思》)微雨飘洒,笼罩在雨中的池塘意境横生;好风吹来,襟袖都生温馨之意。 “雨急山溪涨,云迷岭树低。”(唐•戴叔伦《宿灵岩寺》)描写了诗人在灵岩寺(坐落于济南市郊长清县方山之阳泰山西北麓)山道上所见的雨中山间景色。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唐•刘长卿《别严士元》)细雨湿衣,不显其形;闲花落地,不闻其声,可谓描写入微。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唐•杜甫《水槛遣心二首》之一)唯“细雨”,鱼方上浮,若大雨则伏而不出;唯“微风”,燕子方斜,若大风亦伏而不翔。 对微风细雨中的景物体察入微,描绘的情趣盎然。 “涧底松摇千尺雨,庭中竹撼一窗秋。” (唐•杜荀鹤《夏日留题张山人林亭》)以飒飒的雨声比喻高松摇晃之声,使得景物饶有意趣。 “柳枝经雨重,松色带烟深。” (唐•张谓《郡南亭子宴》)柳枝带雨,枝叶增重,烟雨之中,松色深重。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唐•韦应物《滁州西涧》)春潮怒涨,暮雨急骤,行人断踪,野渡舟横,动静相映,更显出野渡的清幽。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花。” (宋•赵师秀《有约》)描绘了江南黄梅天多雨、处处蛙鸣的乡村景致。 “林外鸣鸠春雨歇,屋头初日杏花繁。 4.形容大雨的诗句古诗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宋•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绝》)写乌云翻滚如墨,夏日的阵雨云尚未来得及把山遮住,但如跳动的珍珠般的雨点也扑天盖地地打向了船舱. “风如拔山努,雨如决河倾.”(宋•陆游《大风雨中作》)写出了风狂雨猛的态势. “雷声千嶂落,雨色万峰来.”(明•李攀龙《广阳山道中》)雷声轰鸣,如千座高峰倒塌;暴雨倾注,烟云滚滚,似万座山峰迎面扑来,写出了大雷雨的气势. “一雁下投天尽处,万山浮动雨来初.”(清•查慎行《登宝婺楼》)上句写暴雨来临,大雁疾飞避雨;下句写暴雨来势迅猛,万山似在雨中浮动.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张志和《渔歌子》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和尚《绝句》 渭城朝雨亦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杜牧《江南春绝句》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辛弃疾《西江月》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 水光潋艳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过伶仃洋》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山居秋瞑》)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王维:《山中》) 寒雨连江夜人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2.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山居秋瞑》) 3.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 4.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王维:《山中》) 5.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张志和:《渔歌子》) 6.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7.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 8.寒雨连江夜人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9.渭城朝雨泡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10.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5.描写大雨的诗句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 孟浩然《春晓》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 杜牧《清明》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 志南《绝句》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 刘禹锡《竹枝词二首·其一》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 王维《山居秋暝》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宋•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绝》)写乌云翻滚如墨,夏日的阵雨云尚未来得及把山遮住,但如跳动的珍珠般的雨点也扑天盖地地打向了船舱. “风如拔山努,雨如决河倾.”(宋•陆游《大风雨中作》)写出了风狂雨猛的态势. “雷声千嶂落,雨色万峰来.”(明•李攀龙《广阳山道中》)雷声轰鸣,如千座高峰倒塌;暴雨倾注,烟云滚滚,似万座山峰迎面扑来,写出了大雷雨的气势. “一雁下投天尽处,万山浮动雨来初.”(清•查慎行《登宝婺楼》)上句写暴雨来临,大雁疾飞避雨;下句写暴雨来势迅猛,万山似在雨中浮动. 6.关于描写“大雨”的诗句有哪些描写雨的诗句有: 1.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 孟浩然《春晓》 2.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 杜牧《清明》 3.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 志南《绝句》 4.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 刘禹锡《竹枝词二首·其一》 5.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 王维《山居秋暝》 6.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 杜甫《春夜喜雨》 7.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 杜甫《春夜喜雨》 8.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 9.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 许浑《咸阳城东楼 》 10.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 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11.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 苏轼《定风波·三月七日》 12.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 苏轼《定风波·三月七日》 13.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14.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15.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 李商隐《夜雨寄北》 16.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 杜牧《江南春》 17.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 李商隐《夜雨寄北》 18.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 李煜《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 参考资料 古诗文网:http://www.gushiwen.org 7.形容下大雨的诗句1、宋代曾几《苏秀道中》:一夕骄阳转作霖,梦回凉冷润衣襟。不愁屋漏床床湿,且喜溪流岸岸深。千里稻花应秀色,五更桐叶最佳音。无田似我犹欣舞,何况田间望岁心。 释义:一夜之间,炎炎烈日的晴空,忽然降下了渴望已久的甘霖;我在睡梦中惊醒,只觉得浑身舒适,凉气沁人。我不愁屋子会漏雨,淋湿我的床;只是欣喜溪流中涨满了雨水,不用再为干旱担心。 我想,那千里平野上,喝够了水的稻子一定是葱绿一片;于是觉得,这五更天雨水敲打着梧桐,是那么的动听。像我这没有田地的人尚且欢欣鼓舞,更何况田间的农夫,祈望着丰年,该是多么的高兴。 2、明代刘基《五月十九日大雨》:风驱急雨洒高城,云压轻雷殷地声。雨过不知龙去处,一池草色万蛙鸣。 释义:疾风驱使着骤雨倾倒在高城,乌云密布,雷声殷殷隆隆。一会儿,那兴云作雨的龙挟着雷电乌云离去,眼前出现的是池塘水溢,青草滴翠,万蛙齐鸣。 3、唐代李商隐《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释义:您问归期,归期实难说准,巴山连夜暴雨,涨满秋池。何时归去,共剪西窗烛花,当面诉说,巴山夜雨况味。 4、五代李煜《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释义:门帘外传来雨声潺潺,浓郁的春意又要凋残。罗织的锦被受不住五更时的冷寒。只有迷梦中忘掉自身是羁旅之客,才能享受片时的欢娱。 独自一人在太阳下山时在高楼上倚靠栏杆遥望远方,因为想到旧时拥有的无限江山,心中便会泛起无限伤感。离别它是容易的,再要见到它就很艰难。像流失的江水凋落的红花跟春天一起回去也,今昔对比,一是天上一是人间。 5、宋代蒋捷《虞美人·听雨》: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释义:年少的时候,歌楼上听雨,红烛盏盏,昏暗的灯光下罗帐轻盈。人到中年,在异国他乡的小船上,看蒙蒙细雨,茫茫江面,水天一线,西风中,一只失群的孤雁阵阵哀鸣。 而今,人已暮年,两鬓已是白发苍苍,独自一人在僧庐下,听细雨点点。人生的悲欢离合的经历是无情的,还是让台阶前一滴滴的小雨下到天亮吧。 8.形容大暴雨的诗句有哪些1、《乌夜啼·昨夜风兼雨》 五代:李煜 昨夜风兼雨,帘帏飒飒秋声。烛残漏断频欹枕,起坐不能平。 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醉乡路稳宜频到,此外不堪行。(一梦 一作:梦里) 译文:昨天的夜晚,风雨交加, 遮窗的帐子被秋风吹出飒飒的声响,窗户外传来了令人心烦的风声雨声,整整响了一夜。蜡烛燃烧的所剩无几,壶中水已漏尽,我不停的多次起来斜靠在枕头上。 躺下坐起来思绪都不能够平稳。 人世间的事情,如同流水东逝,说过去就过去了,想一想我这一生,就像做了一场大梦,以前的荣华富贵生活已一去不复返了。醉乡道路平坦,也无忧愁,可常去,别的地方不能去。 2、《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二首.其一》 宋代:陆游 风卷江湖雨暗村,四山声作海涛翻。溪柴火软蛮毡暖,我与狸奴不出门。 译文:天空黑暗,大风卷着江湖上的雨,四周的山上哗哗大雨像巨浪翻滚之声。溪柴烧的小火和裹在身上的毛毡都很暖和,我和猫儿都不愿出门。 3、《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二首.其二》 宋代: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译文:我直挺挺躺在孤寂荒凉的乡村里,没有为自己的处境而感到悲哀,心中还想着替国家防卫边疆。夜将尽了,我躺在床上听到那风雨的声音,迷迷糊糊地梦见,自己骑着披着铁甲的战马跨过冰封的河流出征北方疆场。 4、《水龙吟·夜来风雨匆匆》 宋代:程垓 夜来风雨匆匆,故园定是花无几。愁多怨极,等闲孤负,一年芳意。柳困桃慵,杏青梅小,对人容易。算好春长在,好花长见,原只是、人憔悴。 译文:一夜里风骤雨急,故园里的鲜花一定所剩无几。我愁苦怨恨已极,就这样轻易地辜负了大好的春日,倦怠的桃花,懒洋洋的柳絮,杏子青又青,梅子小而绿,春光就这样随便地飞逝。就算美好的春天年年重来,盛开的鲜花年年芬芳艳丽,只是人的心情已经憔悴。 5、《五月十九日大雨》 明代:刘基 风驱急雨洒高城,云压轻雷殷地声。 雨过不知龙去处,一池草色万蛙鸣。 译文:疾风驱使着骤雨倾倒在高城,乌云密布,雷声殷殷隆隆。 一会儿,那兴云作雨的龙挟着雷电乌云离去,眼前出现的是池塘水溢,青草滴翠,万蛙齐鸣。 9.描写暴雨的诗句《暴雨》 年代: 宋 作者: 陆游 风怒欲掀屋,雨来如决堤。 孤灯映窗灭,羁鸟就檐栖。 暑令方炎赫,秋声忽惨凄。 传闻涨江水,已断瀼东西。 《和韩宗弼暴雨〈次韵〉》 年代: 宋 作者: 苏辙 执热卧北窗,淋漓汗流注。 蛟龙遁水府,谁起叩天户。 偶然终日风,振扰北山雾。 崩腾转相轧,变化不容睹。 雷声运车毂,雨点倾豆黍。 逡巡溜河汉,指顾才笑语。 破屋少干床,茅苫固难御。 出门泥没足,此厄比邻溥。 苟令终岁熟,敢有今日怒。 晚照上东轩,清风袭虚庑。 微生免荷锄,但喜脱烦暑。 农父更事多,缺塘已增土。 《暴雨》 年代: 宋 作者: 梅尧臣 云薄风回雨点麤,日腥土气随吸呼。 蒸然袭汗犹挥珠,屋瓦裂响波生渠。 森森斗觉凉侵肤,毛根癝瘮粟匝躯。 已知燠寒变须臾,雷电不止投笑壶。 槐端漏影日向晡,马蹄莫惜行泥涂。 《暴雨》 年代: 唐 作者: 韩偓 电尾烧黑云,雨脚飞银线。 急点溅池心,微烟昏水面。 气凉氛祲消,暑退松篁健。 丛蓼亚赪茸,擎荷翻绿扇。 风期谁与同,逸趣余探遍。 欲去更迟留,胸中久交战。 《暴雨》 年代: 唐 作者: 韦庄 江村入夏多雷雨,晓作狂霖晚又晴。 波浪不知深几许,南湖今与北湖平。 《正月十二日至邵州十三日夜暴雨滂沱》 年代: 宋 作者: 陈与义 邵州正月风气殊,鹑尾之南更山坞。 昨日已见三月花,今夜还闻五更雨。 笺与天公一破颜,走避北狄趋南蛮。 梦到龙门听涧水,觉来檐溜正潺潺。 《秋分后十日得暴雨》 年代: 宋 作者: 曹彦约 负固骄阳不忍回,执迷凉意误惊猜。 倾盆雨势疑飞瀑,揭地风声帮迅雷。 阶下决明添意气,庭前甘菊胜胚胎。 可怜岁事今如此,麦垅蔬畦尚可培。 《暴雨》 年代: 宋 作者: 刘敞 山晚云雾合,江秋风雨多。 冯夷何事舞,楚水忽翻波。 黯黯夕阳尽,翩翩暮鸟过。 轻舟送两桨,闻唱石城歌。 《和鲍倅暴雨大水之作》 年代: 宋 作者: 虞俦 坳堂方笑芥为舟,骤雨俄惊汇众流。 天漏不知何处补,地卑转觉此生浮。 会须击水扶摇上,政想乘风汗漫游。 宦海陆沉聊尔耳,诗人休咏白苹洲。 10.形容暴雨的诗词有哪些1、《夜雨寄北》 唐代: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译文:您问归期,归期实难说准。巴山连夜暴雨,涨满秋池。何时归去,共剪西窗烛花,当面诉说,巴山夜雨况味。 2、《有美堂暴雨》 宋代:苏轼 游人脚底一声雷,满座顽云拨不开, 天外黑风吹海立,浙东飞雨过江来。 十分潋滟金樽凸,千杖敲铿羯鼓催。 唤起谪仙泉酒面,倒倾鲛室泻琼瑰。 译文:一声响亮的雷声宛如从游人的脚底下震起,有美堂上,浓厚的云雾缭绕,挥散不开。远远的天边,疾风挟带着乌云,把海水吹得如山般直立;一阵暴雨,从浙东渡过钱塘江,向杭州城袭来。西湖犹如金樽,盛满了雨水,几乎要满溢而出。 雨点敲打湖面山林,如羯鼓般激切,令人开怀。我真想唤起沉醉的李白,用这满山的飞泉洗脸,让他看看,这眼前的奇景,如倾倒了鲛人的宫室,把珠玉洒遍人寰。 3、《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宋代: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译文:我直挺挺躺在孤寂荒凉的乡村里,没有为自己的处境而感到悲哀,心中还想着替国家防卫边疆。夜将尽了,我躺在床上听到那风雨的声音,迷迷糊糊地梦见,自己骑着披着铁甲的战马跨过冰封的河流。 4、《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宋代: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译文:乌云上涌,就如墨汁泼下,却又在天边露出一段山峦,大雨激起的水花如白珠碎石,飞溅入船。忽然间狂风卷地而来,吹散了满天的乌云,而那西湖的湖水碧波如镜,明媚温柔。 5、《鹧鸪天·送人》 宋代:辛弃疾 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 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 译文:唱完了《阳关》曲泪却未干,视功名为馀事(志不在功名)而劝加餐。水天相连,好像将两岸的树木送向无穷的远方,乌云挟带着雨水,把重重的高山掩埋了一半。 古往今来使人愤恨的事情,何止千件万般,难道只有离别使人悲伤,聚会才使人欢颜?江头风高浪急,还不是十分险恶,而人间行路却是更艰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