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三峡的诗句自古以来,三峡就被喻为长江的珠冠。 骚人墨客,无不浓墨重彩,状而绘之。“众水会涪万,瞿塘争一门”(杜甫《长江二首》)“白帝高为三峡镇,瞿塘险过百牢关。” (杜甫《夔州歌十绝句》)“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杜甫《阁夜》)李白也没有少写三峡:“巫山夹青天,巴水流若兹。 巴水忽可尽,青天无到时。三朝上黄牛,三暮行太迟。 三朝又三暮,不觉鬓成丝。”三峡(《上三峡》)他的《早发白帝城》、《峨眉山月歌》更是家喻户晓。 而孟郊的《巫山曲》“巴江上峡重复重,阳台碧峭十二峰。”也点出了峰奇山重之特色。 在当代,写三峡的更是不乏其人,“峨眉高万仗,夔巫锁西风。 江流关不住,众水尽朝东。” (陈毅《咏三峡》)而郭沫若的诗则把三峡的雄奇秀逸描绘得淋漓尽致:“万山磅礴水浊莽,山环水抱争萦纡,时则岸山壁立如看斧,相间似欲两相扶。时则危崖屹立水中堵,江流阻塞路疑无。” 有关三峡的诗句 1。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2。 十二巫山见九峰,船头彩翠满秋空 朝云暮雨浑虚语,一夜猿啼月明中 3。扁舟转山曲,未至已先惊 白浪横江起,槎牙似雪城 4。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5。巴东三峡巫峡长,猿啼三声泪沾裳 6。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7。 峡尽天开朝日出,山平水阔大城浮 8。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中巴之东巴东山,江水开辟流其间。 白帝高为三峡镇,瞿塘险过百牢关。 杜甫《夔州歌》其一 杜甫三峡名诗——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首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旅夜书怀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李白三峡诗 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 2.要描写三峡的诗句早发白帝城 作者: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写作背景:公元759年(唐肃宗乾元二年)春天,李白因永王李璘案,流放夜郎,取道四川赶赴被贬谪的地方。行至白帝城的时候,忽然收到赦免的消息,惊喜交加,随即乘舟东下江陵。此诗即回舟抵江陵时所作,所以诗题一作《下江陵》。 《早发白帝城》译文: 清晨,朝霞满天,我就要踏上归程。从江上往高处看,可以看见白帝城彩云缭绕,如在云间,景色绚丽!千里之遥的江陵,一天之间就已经到达。两岸猿猴的啼声不断,回荡不绝。猿猴的啼声还回荡在耳边时,轻快的小船已驶过连绵不绝的万重山峦。 《早发白帝城》赏析: 全诗四句全在一个“流”字,以体现诗人遇赦之后,从此海阔天空的爽快心情。 首句“彩云间”三字,描写白帝城地势之高,为全篇描写下水船走得快这一动态蓄势。“彩云间”的“间”字当作隔断之意,诗人回望云霞之上的白帝城,以前的种种恍如隔世。一说形容白帝城之高,水行船速全在落差。如果不写白帝城之高,则无法体现出长江上下游之间斜度差距之大。白帝城地势高入云霄,于是下面几句中写舟行的迅捷、行期的短暂、耳(猿声)目(万重山)的不暇迎送,才一一有着落。“彩云间”也是写早晨景色,显示出从晦冥转为光明的大好气象,而诗人便在这曙光初灿的时刻,怀着兴奋的心情匆匆告别白帝城。 第二句的“千里”和“一日”,以空间之远与时间之短作悬殊对比。这里,巧妙的地方在于那个“还”字上。“还”,归来的意思。它不仅表现出诗人“一日”而行“千里”的痛快,也隐隐透露出遇赦的喜悦。江陵本非李白的家乡,而“还”字却亲切得如同回乡一样。一个“还”字,暗处传神,值得读者细细玩味。 第三句的境界更为神妙。古时长江三峡,“常有高猿长啸”。诗人说“啼不住”,是因为他乘坐飞快的轻舟行驶在长江上,耳听两岸的猿啼声,又看见两旁的山影,猿啼声不止一处,山影也不止一处,由于舟行人速,使得啼声和山影在耳目之间成为“浑然一片”,这就是李白在出峡时为猿声山影所感受的情景。身在这如脱弦之箭、顺流直下的船上,诗人感到十分畅快和兴奋。清代桂馥称赞:“妙在第三句,能使通首精神飞越。”(《札朴》) 瞬息之间,“轻舟”已过“万重山”。为了形容船快,诗人除了用猿声山影来烘托,还给船的本身添上了一个“轻”字。直说船快,那便显得笨拙;而这个“轻”字,却别有一番意蕴。三峡水急滩险,诗人溯流而上时,不仅觉得船重,而且心情更为滞重,“三朝上黄牛,三暮行太迟。三朝又三暮,不觉鬓成丝。”(《上三峡》)如今顺流而下,行船轻如无物,船的快速读者可想而知。而“危乎高哉”的“万重山”一过,轻舟进入坦途,诗人历尽艰险、进入康庄旅途的快感,也自然而然地表现出来了。这最后两句,既是写景,又是比兴,既是个人心情的表达,又是人生经验的总结,因物兴感,精妙无伦。 全诗给人一种锋棱挺拔、空灵飞动之感。然而只看这首诗的气势的豪爽,笔姿的骏利,还不能完备地理解全诗。全诗洋溢的是诗人经过艰难岁月之后突然迸发的一种激情,所以在雄峻和迅疾中,又有豪情和欢悦。快船快意,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余地。为了表达畅快的心情,诗人还特意用上平“删”韵的“间”、“还”、“山”来作韵脚,使全诗显得格外悠扬、轻快,回味悠长。前人对这首诗好评如潮,如杨慎《升庵诗话》:“惊风雨而泣鬼神矣。”清代乾隆御定《唐宋诗醇》卷七:“顺风扬帆,瞬息千里,但道得眼前景色,便疑笔墨间亦有神助。三四设色托起,殊觉自在中流。”丁龙友评价:“此是神来之调。”吴昌琪《删订唐诗解》卷一三:“插猿声一句,布景着色之。”应时《李诗纬》卷四:“等闲道出,却使人揣摩不及。”千百年来,这首诗一直被人们视若珍品。 这首诗的名句是“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有学者认为,“两岸猿声啼不住”是隐喻李亨兄弟相残。 以上所以资料都是复制相关网页的只是希望同学们能够知道这首诗的时代背景。可以不用给分,但是要顶起来。 3.描写三峡的诗句杜甫三峡名诗——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首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旅夜书怀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李白三峡诗 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4.有关于三峡的诗句和典故1、上三峡 唐代:李白 巫山夹青天,巴水流若兹。 巴水忽可尽,青天无到时。 三朝上黄牛,三暮行太迟。 三朝又三暮,不觉鬓成丝。 译文 巴水穿过巫山,巫山夹着青天。 巴水忽然像是到了尽头,而青天依然夹在上面。三个早晨行在黄牛峡,三个晚上还在黄牛峡打转。 这样的三天三夜出不了黄牛峡。怎能不使人愁得两鬓斑斑? 2、赋得白鹭鸶送宋少府入三峡 唐代:李白 白鹭拳一足,月明秋水寒。 人惊远飞去,直向使君滩。 译文 白鹭鸶拳着一条腿,单足立在冰凉的秋水中,月光明如秋水洒满大江。 白鹭鸶受人惊吓以后,高飞而起,直向波涛汹涌的使君滩飞去。 3、峨眉山月歌 唐代: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译文 高峻的峨眉山前,悬挂着半轮秋月。 流动的平羌江上,倒映着月影。夜间乘船出发,离开清溪直奔三峡。 想你却难相见,恋恋不舍去向渝州。 4、咏怀古迹五首·其四 唐代:杜甫 蜀主窥吴幸三峡,崩年亦在永安宫。 翠华想像空山里,玉殿虚无野寺中。 古庙杉松巢水鹤,岁时伏腊走村翁。 武侯祠堂常邻近,一体君臣祭祀同。 译文 刘备出兵伐吴就驻扎在三峡,无奈战败归来去世在永安宫。 昔日翠旗飘扬空山浩浩荡荡,永安宫湮灭在这荒郊野庙中。古庙里杉松树上水鹤做了巢,每逢节令仍举行隆重的祭祀。 丞相的祠庙就在先王庙临近,君臣共同享受着礼仪和祭礼。 5、秋夕听罗山人弹三峡流泉 唐代:岑参 皤皤岷山老,抱琴鬓苍然。 衫袖拂玉徽,为弹三峡泉。 此曲弹未半,高堂如空山。 译文 岷山老人头发斑白,抱着古琴两鬓苍然。衫袖拂过白玉琴徽,为我弹奏三峡流泉。 此曲尚未弹到一半,高堂之上好似空山。 典故 巫山猿猴肝肠寸断 桓温将军带兵入四川,途经三峡时,有个小兵抓住了一只小猴子,想带到路上玩。 母猴子思儿心切,跟着船行驶的方向,飞奔在纤道上沿路哀号,叫声及其凄惨,一直跑了百多里路,久久不肯离去。后来索性跳到了船上,被撞死了。 一个船工破开母猴的肚子一看,里面的肠子都断成了一寸寸的小节。桓温头领知道后,非常生气。 怒吼道:“你快滚下船去吧,我不要这种手下人。”全船人都为之感动,那个兵勇将母猴子埋在了一个乱石堆里,带着小猴走进了密林深处。 后来,三峡中有船经过的地方就有古猿长声哀鸣。 5.古人描写三峡的诗句1、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出处】:唐 李白《望天门山》 【译文】:高高天门被长江之水拦腰劈开,碧绿的江水东流到此回旋澎湃。 2、十二巫山见九峰,船头彩翠满秋空。 【出处】:宋 陆游《三峡歌》 【译文】:巫山十二峰见到了九座,站在船头,满目只是苍翠的山峦,几乎映满了整个秋日的天空。 3、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出处】:唐 李白《早发白帝城》 【译文】:清晨,朝霞满天,我就要踏上归程。从江上往高处看,可以看见白帝城彩云缭绕,如在云间,景色绚丽!千里之遥的江陵,一天之间就已经到达。 4、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出处】:唐 李白《渡荆门送别》 【译文】:崇山随着荒野出现渐渐逝尽,长江进入了莽原也缓缓而流。 5、巴江上峡重复重,阳台碧峭十二峰。 【出处】:唐 孟郊《巫山曲》 【译文】:巴东三峡中山峦一重又一重,阳台山旁是碧绿峭拔的十二峰。 6、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出处】:唐 杜甫《秋兴》 【译文】:枫树在深秋露水的侵蚀下逐渐凋零、残伤,巫山、巫峡一带萧瑟阴森。 峡中的江水波浪滔天。 6.有关三峡的古诗上三峡 李白 巫山夹青天,巴水流若兹.巴水忽可尽,青天无到时.三朝上黄牛,三暮行太迟.朝及三暮,不觉鬓成丝.三峡歌 陆游 十二巫山见九峰,船头彩翠满秋空.朝云暮雨浑虚雨,一夜猿啼明月中.入峡次巴东 白居易 不知远郡何时到,犹喜全家此去同.万里工程三峡外,百年生计一舟中.巫山暮足沾花雨,陇水春多逆浪风.两片红旌数声鼓,使君艛艓上巴东.下江陵 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竹枝词九首(其七) 刘禹锡 瞿塘嘈嘈十二滩,人言道路古来难.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巫山曲 孟郊 巴江上峡重复重,阳台碧峭十二峰.荆王猎时蓬暮雨,夜卧高丘梦神女.轻红流烟湿艳姿,行云飞去明星稀.目极魂断望不见,猿啼三声泪滴衣.秋兴 杜甫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寒在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夜雨寄北 李商隐 问君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长江 杜甫 众水会涪万,瞿塘争一门.朝宗人共悒,盗贼尔谁尊?孤石隐如马,高萝垂饮猿.归心异波浪,何事即飞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