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诗写丹枫是关于谁的典故诗写丹枫是关于谁的典故。。.韩翠苹 唐僖宗(862~888年),即李俨。唐代皇帝。懿宗子。唐僖宗时的一天傍晚,年轻的于佑在城墙下漫步。时值“西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的深秋,满地枯萎的落叶,风呼啸着而去,树木的枝桠刺在寒冷的空中好像冰上的裂纹。天色越来越黯,他呆呆立了片刻,颇怀莫名的伤感。他在御沟的流水中洗手,御沟中浮着的落叶在清冽的水中缓缓流出,忽然发现一片较大的红叶上面有墨印,他随手将叶子从水里拾起来。使他意外的是红叶上题着一首诗:“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墨痕未干,字迹姗姗清秀。 他看了看身边高入云端的宫墙,猜想一定是某个宫女所为。于佑把诗带回家里,但此事让他久久不能释怀,每天夜里辗转反侧,眼前全是宫里那个落寞的女子空幻的身影。几天后,他也在红叶上题诗两句,置于御沟上游的流水中:“曾闻叶上题红怨,叶上题诗寄阿谁?”之后他又怅然地在流水边徘徊许久才离去。于佑将此事讲给几个同伴听,大家都笑他。 一晃几年过去,于佑已把那件事渐渐淡忘了。他科举不成,几近落魄不堪,于是在富室韩泳家教书。一天韩泳告诉他,不久,唐僖宗放出后宫侍女三千,让她们回到民间婚配。有位叫韩翠苹的女子是韩泳的同姓,正住在韩舍,他愿为二人牵线结缘。当时于佑尚未娶亲,听说韩翠苹姿色美艳,于是答应下来。 于佑婚后与韩翠苹感情很好,一天,韩翠苹在于佑的画笥中看见自己亲笔题写的那片红叶,问于佑哪里得来的,于佑便如实告之。韩翠苹说:“妾在水中也得到一片红叶,不知是何人所做?”于佑取来一看,墨迹犹存,正是自己当年曾经写的。俩人皆默然,泪水盈眶,千言万语不知如何出口,相对感泣良久。因为自红叶题诗到他们结为夫妇,中间已隔着十年的光阴。 韩翠苹为此悲欢交集,于是提笔写下:“一联佳句题流水,十载幽思满素怀。今日却成鸾凤友,方知红叶是良媒。” 这也许是最凄苦无奈也最浪漫温馨的故事了。“红叶题诗”有许多不同的版本,在朝代、人名、情节上都有些微出入,《本事诗》里记当事人为顾况,《云溪友议·题红怨》为卢渥,而宋初孙光宪《北梦琐言》成了进士李茵,人名虽各不同,但内容大同小异。 据《云溪友议》记述,宣宗时,舍人卢渥到长安应举,偶然来到御沟旁,看见一片红叶,上面题有这首诗,就从水中取去,收藏在巾箱内。后来,唐宣宗李忱裁减宫女,准许宫女嫁百官司吏。他娶了一位被遣出宫的姓韩的宫女。一天,韩氏见到箱中的这片红叶,幽幽地叹息道:“当时偶然题诗叶上,随水流去,想不到郎君收藏在此。” 2.含丹枫的古诗词《蝶恋花》今古河山无定据。 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满目荒凉谁可语?西风吹老丹枫树。 从前幽怨应无数。铁马金戈,青冢黄昏路。 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 年代:清朝 作者:纳兰性德《涪城县香积寺官阁》寺下春江深不流,山腰官阁迥添愁。 含风翠壁孤云细,背日丹枫万木稠。小院回廊春寂寂,浴凫飞鹭晚悠悠。 诸天合在藤萝外,昏黑应须到上头。 年代:唐朝 作者:杜甫《奉观严郑公厅事岷山沱江画图十韵(得忘字)》沱水流中座,岷山到此堂。 白波吹粉壁,青嶂插雕梁。直讶杉松冷,兼疑菱荇香。 雪云虚点缀,沙草得微茫。岭雁随毫末,川蜺饮练光。 霏红洲蕊乱,拂黛石萝长。暗谷非关雨,丹枫不为霜。 秋成玄圃外,景物洞庭旁。绘事功殊绝,幽襟兴激昂。 从来谢太傅,丘壑道难忘。 年代:唐朝 作者:杜甫《秋峡》江涛万古峡,肺气久衰翁。 不寐防巴虎,全生狎楚童。衣裳垂素发,门巷落丹枫。 常怪商山老,兼存翊赞功。 年代:唐朝 作者:杜甫《从江西至彭蠡入浙西淮南界道中寄齐相公》大贤旧丞相,作镇江山雄。 自镇江山来,何人得如公。处士待徐孺,仙人期葛洪。 一身控上游,八郡趋下风。比屋除畏溺,林塘曳烟虹。 生人罢虔刘,井税均且充。大府肃无事,欢然接悲翁。 心清百丈泉,目送孤飞鸿。数年鄱阳掾,抱责栖微躬。 首阳及汨罗,无乃褊其衷。杨朱并阮籍,未免哀途穷。 四贤虽得仁,此怨何匆匆。老氏齐宠辱,於陵一穷通。 本师留度门,平等冤亲同。能依二谛法,了达三轮空。 真境靡方所,出离内外中。无边尽未来,定惠双修功。 蹇步惭寸进,饰装随转蓬。朝行楚水阴,夕宿吴洲东。 吴洲复白云,楚水飘丹枫。晚霞烧回潮,千里光曈曈。 蓂开海上影,桂吐淮南丛。何当翼明庭,草木生春融。 年代:唐朝 作者:顾况《满庭芳》乡物牵情,家山回首,浩然归兴难收。报恩心事,投老拼悠悠。 却笑当年牛下,轻自许、激烈寒讴。成何事,夷犹桂楫,兰芷咏芳洲。 人生,萍梗迹,谁非乐土,何处吾州。算不须,临歧惝恍迟留。 要看香炉瀑布,丹枫乱、江色凝秋。真堪与,潇湘暮雨,图上画扁舟。 年代:宋朝 作者:晁补之《霜叶飞》露迷衰草。疏星挂,凉蟾低下林表。 素娥青女斗婵娟,正倍添凄悄。渐飒飒、丹枫撼晓。 横天云浪鱼鳞小。似故人相看,又透入、清辉半饷,特地留照。 迢递望极关山,波穿千里,度日如岁难到。凤楼今夜听秋风,奈五更愁抱。 想玉匣、哀弦闭了。无心重理相思调。 见皓月、牵离恨,屏掩孤颦,泪流多少。 年代:宋朝 作者:周邦彦《解蹀躞》候馆丹枫吹尽,面旋随风舞。 夜寒霜月,飞来伴孤旅。还是独拥秋衾,梦馀酒困都醒,满怀离苦。 甚情绪。深念凌波微步。 幽房暗相遇,泪珠都作,秋宵枕前雨。此恨音驿难通,待凭征雁归时,带将愁去。 年代:宋朝 作者:周邦彦《临江仙》木落江寒秋色晚,飕飕吹帽风轻。丹枫楼外捣衣声。 登高怀远,山影雁边横。露染宫黄庭菊浅,茱萸烟拂红轻。 尊前谁整醉冠倾。酒香薰脸,落日断霞明。 年代:宋朝 作者:谢逸《醉思仙》倚晴空。正三洲下叶,七泽收虹。 叹年光催老,身世飘蓬。南歌客,新丰酒,但万里、云水俱东。 谢故人,解系船访我,脱帽相从。人世欢易失,尊俎且更从容。 任酒倾波碧,烛翦花红。君向楚,我归秦,便分路、青竹丹枫。 恁时节,漫梦凭夜蝶,书倩秋鸿。 年代:宋朝 作者:朱敦儒。 3.描写秋天枫叶的诗句1、[明] 刘基《江上曲(四首)》 原文选段: 红蓼丹枫一色秋,楚云吴水共悠悠。 释义: 红蓼和金黄的枫叶,秋天清一色的黄色,楚地天上的云朵和吴江都眇远无尽。 2、[宋] 王炎《送徐尉移簿巴陵并简邓器先汪兼善》 原文选段: 离骚满目江路冷,秋气欲赤江头枫。 释义: 眼见之处都是忧愁,这江边的道路好冷清,秋天萧索的气息似乎要把江头的枫叶染红了。 3、[明] 刘黄裳《寄王承甫代书》 原文选段: 吴江枫冷秋鸿飞,可怜词客异乡县。 释义: 吴江萧瑟的秋风吹着枫叶,大雁开始南飞,擅长文词的我孤独又可伶的在异乡。 4、[宋] 晁说之《送范八西上》 原文选段: 江头枫树秋,东吴王孙愁。 释义: 江头金黄的枫叶预示着秋天已经来了,东吴的王子王孙正在发愁。 5、[宋] 晁公溯《偶题怀子兼弟》 原文选段: 秋色丹枫畔,愁心白雁边。 释义: 秋天岸边的枫叶变黄,忧愁的大雁要南飞。 4.有哪些关于枫叶的诗句关于枫叶的诗句: 1、江陵愁望寄子安。 唐,鱼玄机。 枫叶千枝复万枝,江桥掩映暮帆迟。 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 2、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3、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4、听流人水调子。 唐,王昌龄。 孤舟微月对枫林,分付鸣筝与客心。 岭色千重万重雨,断弦收与泪痕深。 5、少年游·枫林红透晚烟青。 宋代,蒋捷。 枫林红透晚烟青,客思满鸥汀。二十年来,无家种竹,犹借竹为名。 春风未了秋风到,老去万缘轻。只把平生,闲吟闲咏,谱作棹歌声。 6、鹧鸪天·枫落河梁野水秋。 宋代,苏庠。 枫落河梁野水秋。淡烟衰草接郊丘。 醉眠小坞黄茅店,梦倚高城赤叶楼。 天杳杳,路悠悠。钿筝歌扇等闲休。 灞桥杨柳年年恨,鸳浦芙蓉叶叶愁。 5.“诗写丹枫”是关于谁的典故诗写丹枫是关于谁的典故,如下: 1.韩翠苹 唐僖宗(862~888年),即李俨。 唐代皇帝,懿宗子。 2.唐僖宗时的一天傍晚,年轻的于佑在城墙下漫步。 时值“西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的深秋,满地枯萎的落叶,风呼啸着而去,树木的枝桠刺在寒冷的空中好像冰上的裂纹。天色越来越黯,他呆呆立了片刻,颇怀莫名的伤感。 他在御沟的流水中洗手,御沟中浮着的落叶在清冽的水中缓缓流出,忽然发现一片较大的红叶上面有墨印,他随手将叶子从水里拾起来。使他意外的是红叶上题着一首诗:“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 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墨痕未干,字迹姗姗清秀。 丹枫,字面意思应该是血红的枫叶,犹言枫树经霜后其叶之染红。 据说,枫叶之所以变红,是蚩尤死,其血透枫叶染红,为后代熟知。 比较著名的典故如唐朝的“红叶题诗”典故。 。 6.有哪些关于枫叶的诗句1、江陵愁望寄子安 / 江陵愁望有寄 唐代:鱼玄机 枫叶千枝复万枝,江桥掩映暮帆迟。 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 译文 在一个凄清的深秋,枫叶漂浮于江水之上。 这时一阵西风吹来,漫山的树木发出萧萧之声,闻见此景,小女子我伤感了。极目远眺,见江桥掩映于枫林之中。 日已垂暮,咋还不见情郎乘船归来。不见情郎归,小女子我焦灼了。 我对情郎的思念如西江之水延绵不绝,流水有多长,我的思念就有多久。 2、长相思·一重山 五代:李煜 一重山,两重山。 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 菊花开,菊花残。 塞雁高飞人未还,一帘风月闲。 译文 一重又一重,重重叠叠的山啊。 山是那么远,天是那么高,烟云水气又冷又寒,可我的思念像火焰般的枫叶那样。 菊花开了又落了,日子一天天过去。 塞北的大雁在高空振翅南飞,思念的人却还没有回来。悠悠明月照在帘子上,随风飘飘然。 3、野步 清代:赵翼 峭寒催换木棉裘,倚杖郊原作近游。 最是秋风管闲事,红他枫叶白人头。 译文 料峭的寒风催着换上了厚衣服,到附近的郊区原野去游玩。秋风最爱多管闲事了,它一来,不但把枫叶变红,还把人的头发变白了。 4、减字木兰花·伤怀离抱 宋代:欧阳修 伤怀离抱,天若有情天亦老。此意如何?细似轻丝渺似波。 扁舟岸侧,枫叶荻花秋索索。细想前欢,须著人间比梦间。 译文 离人的怀抱甚是伤心,老天倘若有感情,也会因离别而衰老;它有时如轻丝般纤细却缠绵悠远,有时又如波涛般一浪高过一浪地涌上心头。 湖边一叶扁舟停靠在岸边,枫叶、芦花在秋风里瑟瑟发抖,将前欢与现实形成对照,相聚时的欢乐是一去不复返了,除非相逢于梦中。 5、贺新郎·老去相如倦 宋代:刘过 老去相如倦。向文君、说似而今,怎生消遣?衣袂京尘曾染处,空有香红尚软。 料彼此、魂消肠断。一枕新凉眠客舍,听梧桐疏雨秋风颤。 灯晕冷,记初见。 楼低不放珠帘卷。 晚妆残,翠蛾狼藉,泪痕凝脸。人道愁来须殢酒,无奈愁深酒浅。 但托意焦琴纨扇。莫鼓琵琶江上曲,怕荻花枫叶俱凄怨。 云万叠,寸心远。 译文 我似相如,君似文君。 相如如今老了,常感精力不济,请问文君,我们现在如此穷困潦倒、疲惫不堪,今后的日子该如何打发呢?回顾当年我们一起赴京居住过的地方,恐怕至今还留着我们依红偎翠恩爱相处的痕迹吧。想想你我那时的情景,怎不让人魂销肠断地悲伤呢?那时,我们在充满凉意的客舍中同眠共枕,一起聆听秋天的绵绵细雨敲打窗外梧桐树叶的响声。 眼前昏暗摇曳的烛火中,我们初见时的情景总浮现在我的脑海中。 看如今,在这低矮的楼阁中,帘幕无精打采地低垂着,你晚妆脱落,一脸憔悴,首饰、器物摆放得一片狼藉,泪水挂满了你的脸庞。 人们都说,忧伤可用酒来驱散,可无奈的是我们的忧伤那么深重,而酒却这么薄浅,怎么能消解我们的愁苦呢? 为解忧我们能做的只有弹几下焦尾琴,摇几下细绢扇而已。我告诉你,千万不要到江边弹奏那凄切的琵琶曲,我真怕会招惹得荻花也跟我们一起伤心,枫叶也和我们一起凄怨。 云海层层高如山,但怎能比得上我们心中积压着的那么多的伤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