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描写纯朴的民风诗句

1.有关民风淳朴的诗句

《归园田居》(其三)——陶渊明(东晋)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游山西村》——陆游(宋)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春望》——杜甫(唐)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望岳》——杜甫(唐)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石壕吏》赏析

石壕吏 ·杜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渡荆门送别》——李白(唐)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2.描写民风淳朴的句子

1、《四时田园杂兴》 宋代: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译文:白天要除去田里的杂草,夜晚还要在灯光下下把麻搓成线,村子里的青年男女各自都为家庭承担一定的责任。

小孩子还不懂得耕田织布的事,也在靠近桑树下的阴凉处学习大人的样子种瓜。 2、《过故人庄》 唐代: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译文:老友准备了丰盛的饭菜,邀我到他的田舍作客。

幽美的村庄,四周绿树环抱,一脉青山在城郭外隐隐横斜。 推开窗子,面对着打谷场和菜圃,共饮美酒,闲谈农务。

告别时就又盼望着快到重阳佳节,那时我还要来品尝美酒,观赏菊花。 3、《游山西村》 宋代: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译文:正值丰年,朴素的农家自酿腊酒,杀鸡宰猪殷勤待客,可别笑话那酒浆浑浊,酒香中溢出的农家热情早已使人心驰神往。

寻寻觅觅,山峦重重叠叠,溪流迂回曲折,似已无路可走,继续前行,忽然柳树茂密,山花鲜艳,又一村庄出现在眼前。 春社祭祀的日子近了,村里吹箫打鼓的热闹起来了,农家人布衣毡帽,淳厚的古风犹存,好一派清新古朴的乡村风貌!从今后,若是您(农家)同意我随时来拜访,闲来时我将会拄着拐杖,踏着月色,前来叩门。

4、《客至》 杜甫(唐)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译文:草堂的南北涨满了春水,只见鸥群日日结队飞来。老夫不曾为客扫过花径,今天才为您扫,这柴门不曾为客开过,今天为您打开。

离市太远晚餐中没有好菜肴,家底太薄只有陈酒招待。若肯邀请隔壁的老翁一同对饮,隔着篱笆唤来喝剩下的酒! 5、《清平乐·村居》 宋代: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译文:草屋的茅檐又低又小,溪边长满了翠绿的小草。含有醉意的吴地方音,听起来温柔又美好,那满头白发的是谁家的公婆父老? 大儿子在溪东边的豆田锄草,二儿子正在家里编织鸡笼。

最喜欢的顽皮的小儿子,他正横卧在溪头草丛,剥着刚摘下的莲蓬。

3.淳朴的民风(古诗句)

我来推荐几首吧!但不知道是不是你要的,因为你的要求写得太笼统了。

1、敕勒歌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通现)牛羊。

这首几乎耳熟能详,出自北齐乐府民歌,是北齐时代敕勒族的民歌,又由鲜卑语转译成的汉语,意思简单,不需要解释了。

2、《江南》(作者无名氏)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田田:莲叶繁密的浮在水面上的样子)

这首出自汉乐府民歌,非常简单几乎不需要解释,就是抒发古代江南(汉朝时江南主要是指扬州)劳动人民采莲的快乐心情。

3、陶渊明归园田居中的一首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陶渊明的这一首归园田居不是十分出名,广为人知的是另一首,开头为“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高中课本里就有。但因为它主要是反应陶渊明辞官志向,个人感情色彩过重,而你要求的是淳朴民风,所以我选了这个。

意思也比较简单,写的就是陶渊明隐居南山后早出晚归的田间劳动生活。陶渊明响在南山下一片田地里种豆,可是地里野草繁茂,于是早早就起来去锄草、整地,到了晚上月亮东升时才荷着锄镐归家。走过的田间小径上长满又高又茂盛的杂草,夜露凝结在草也上,衣服也被沾湿了,这样夙兴夜寐辛勤耕作的生活,隐者丝毫不以为苦,只要能过一种自由自在,无拘束的生活,肉体上的辛劳算不得什么。最后一句“但使愿无违”指的就是隐居生活。

这首诗看似普通,用词简朴,似乎信手拈来之作,可是要理解这首诗的意境,就要了解作者所处的魏晋那种世事纷繁,时局动荡的时代背景以及当时名士普遍推崇老庄思想,向往隐逸的人文环境。陶渊明从厌世而避世到最后出世,是一个曲折的心理转变过程,并不只是“不为五斗米折腰”这样简单的典故可以概括的。

4、《渭川田家>;》王维

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立,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这首诗是描写田园生活的。诗人面对夕阳西下,夜幕降临,恬然自得的田家晚归景致,顿生羡慕之情。 开头四句,写田家日暮时一种闲逸景象。五、六两句写农事。七、八句写农夫闲暇。最后两句写因闲逸而生羡情。全诗用白描手法,描绘了渭河流域初夏乡村的黄昏景色,清新自然,诗意盎然。 村庄处处披满夕阳余辉,牛羊沿着深巷纷纷回归。老叟惦念着放牧的孙儿,柱杖等候在自家的柴扉。雉鸡鸣叫麦儿即将抽穗,蚕儿成眠桑叶已经薄稀。农夫们荷锄回到了村里,相见欢声笑语恋恋依依。如此安逸怎不叫我羡慕?我不禁怅然地吟起《式微》。 (《式微》是诗经里的一首,“式微,式微,胡不归……”,是描写隐逸生活的)王维还有其他不少的诗也是描写田园生活,有兴趣可以去翻。

古代诗词自诗经起,感情上写男女之情,夫妻之爱很多,写家庭生活,友人交往,怀念离别也很多,事业上春风得意,踌躇满志的多,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更多。借古喻今,揭露时弊,触景生情的,多半如此,写诗的大都是文人墨客,总是阳春白雪,单纯描写淳朴民风的还真的不多啊!也可能是我见识还太少,先提供这几首吧!

4.描写村落的诗词如:萧鼓追随村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要写出当时淳朴

终年无客常闭关,终日无心长自闲.【出处】 唐·王维《答张五弟》 【鉴赏】 由于整年都没有客人来拜访,所以我常把大门关闭;整天都没有烦心的事,内心总是闲散自得.作者描写自己的隐居生活,悠然自在,不惹尘俗.诗中充满怡然洒脱的悠闲意趣,读来令人顿生向往之情.【原诗】 终南有茅屋,前对终南山.终年无客常闭关,终日无心长自闲.不妨饮酒复垂钓,君但能来相往还.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出处】 唐·王维《渭川田家》 【鉴赏】 夕阳照着村庄,穷巷中的牛羊都回来了.【原诗】 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田夫荷锄立,相见语依依.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5.古诗中表现民风淳朴的句子

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昼出耕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野老曝背》

——唐·李颀

百岁老翁不种田,惟知曝背乐残年。

有时扪虱独搔首,目送归鸿篱下眠。

《清平乐》

——宋·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浣溪沙》

——宋·苏轼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游山西村》

——宋·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归园田居》其一

——晋·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十三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抱拙归园田。

方宅十馀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馀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归园田居》其三

——晋·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6.表现民风淳朴的诗

四时田园杂兴

其二

土膏欲动雨频催,万草千花一晌开。

舍后荒畦犹绿秀,邻家鞭笋过墙来。

其十五

蝴蝶双双入菜花,日长无客到田家。

鸡飞过篱犬吠窦,知有行商来买茶。

其二十四

乌鸟投林过客稀,前山烟暝到柴扉。

小童一棹舟如叶,独自编阑鸭阵归。

其三十一(夏)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其三十五

采菱辛苦废犁锄,血指流丹鬼质枯。

无力买田聊种水,近来湖面亦收租。

其三十八

朱门巧夕沸欢声,田舍黄昏静掩扃。

男解牵牛女能织,不须邀福渡河星。

其四十四

新筑场泥镜面平,家家打稻趁霜晴。

笑歌声里轻雷动,一夜连枷响到明。

其四十五

租船满载候开仓,粒粒如珠白似霜。

不惜两钟输一斛,尚赢糠核饱儿郎。

其五十八

黄纸蠲租白纸催,皂衣旁午下乡来。

“长官头脑冬烘甚,乞汝青钱买酒回。”

夏日田园杂兴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冬日田园杂兴

放船闲看雪山晴,风定奇寒晚更凝。

坐听一篙珠玉碎,不知湖面已成冰。

[注释]

1. 杂兴:随兴写来,没有固定题材的诗篇。

2. 耘田:除草。

3. 绩麻:把麻搓成线。

4. 各当家:各人都担任一定的工作。

5. 未解:不懂。

6. 供:从事,参加。

[简析]

《四时田园杂兴》是诗人退居家乡后写的一组大型的田家诗,共六十首,描写农村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景色和农民的生活,同时也反映了农民遭受的剥削以及生活的困苦。这是其中的一首,描写农村夏日生活中的一个场景。

首句“昼出耘田夜绩麻”是说:白天下田去除草,晚上搓麻线。“耘田”即除草。初夏,水稻田里秧苗需要除草了。这是男人们干的活。“绩麻”是指妇女们在白天干完别的活后,晚上就搓麻线,再织成布。这句直接写劳动场面。次句“村庄儿女各当家”,“儿女”即男女,全诗用老农的口气,“儿女”也就是指年轻人。“当家”指男女都不得闲,各司其事,各管一行。第三句“童孙未解供耕织”,“童孙”指那些孩子们,他们不会耕也不会织,却也不闲着。他们从小耳濡目染,喜爱劳动,于是“也傍桑阴学种瓜”,也就在茂盛成阴的桑树底下学种瓜。这是农村中常见的现象,却颇有特色。结句表现了农村儿童的天真情趣。

诗人用清新的笔调,对农村初夏时的紧张劳动气氛,作了较为细腻的描写,读来意趣横生。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