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含有哲理的诗句1.含有哲理的诗句。 1、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挥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2、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2.描写景物的诗句。 1.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 2.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4.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5.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王维:《鹿柴》) 6.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 3.抒发思念的诗句。 一寸相思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李冠《蝶恋花》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白居易《长恨歌》 重叠泪痕缄锦字,人生只有情难死。-文廷式《蝶恋花》 他生莫作有情痴,人间无地著相思。-况周颐《减字浣溪沙》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欧阳修《玉楼春》 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辛弃疾《摸鱼儿》 4.表达爱国之情的诗句。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病起书怀》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2.【求5首写景有哲理的古诗5首写景有哲理的古诗,古诗1寻隐者不遇 作者:【贾岛】 年代:【唐】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2观书有感 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3游山西村 陆游 宋代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4《题西林壁》 宋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5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3.含有哲理的诗句、描写景物的诗句、抒发思念的诗句、表达爱国的诗句1、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2、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题西林壁) 描写景物的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静慈寺送林子方》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宋·赵师秀《约客》 抒发思念的 每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张九龄<<;望月怀远>>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 <<;水调歌头>> 表达爱国的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杜牧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王昌龄 4.初中 关于写景而又富含哲理的诗句如宋•苏轼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诗人巧用白描手法,用通俗的语言写出了庐山气象万千,变幻多姿的绮丽风貌,让人于赏景中细细体味“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深奥哲理。 如宋•朱熹的《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诗人用“半亩方塘”比喻所读的书,用“天光云影”比喻书的内容和形式的完美,那不断流来的“源头活水”则象征着书的作者精湛的思想和高深的造诣。诗人巧用比喻手法,表达了对所读的书及其作者的高度赞美,更重要的是它还给我们这样的启示:源头活则池水清,根本固则枝叶荣。无论做什么事,都要从根本源头上解决问题,即“正本清源”。诗歌巧用比喻,将诗情与哲理达到了完美的结合。 如唐•王湾的《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诗歌用词精美,首联寥寥十个字,就把北固山美丽的风景展现在人们面前,生动如画,色彩鲜明。颔联对水展开描写,写出了长江壮丽的景色:江潮涨涌,烟波浩淼,江水与堤岸连在一起,江面无限开阔。此时此刻,清风徐来,水波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点点白帆,悬于天际。如此壮观景色,令人浮想联翩。进而有了诗歌神来之笔——“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残夜未尽,红日便从东方冉冉升起,旧的一年尚未离去,阳春便从江畔悄悄来临。此联立意新颖,构思巧妙,体察入微,蕴含哲理。前三联主要写行舟所见江景之美,尾联侧重抒发思乡之情。面对如此美景,乡书也有了新的内容,一向传递乡思离愁的鸿雁,此番带回洛阳的,该是江南早春的新鲜感受吧!从整体看,全诗写景抒情交互进行,景因情设,情因景生,讲求景、情、理有机结合,表达了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5.经典语录要漂亮的景物描写的句子和富有人生哲理的句子《醉玲珑》经典语录 分享 1、贵与贱,不过在人人一念间. 如果你喜欢,那么它们就是手心眸底璀璨生辉的珍宝,如果你无视,它们便是路边泥中滚入肮脏的顽石. 2、数尽江湖千万峰,无极浩瀚吾心胸,走遍中原到南疆,看我大翼展雄风.魔道崎岖路难通,明日青山又几重,人生运命各不同,但求屹立天地中.誓死奔雷,威震山河动,剑如白虹,出鞘追元凶.也有情深处,何必相约再相逢,自古英雄多寂寞,将相本无种.好男儿莫错过青春,看风云再变,彩云飞扬. 3、有时候拒绝一个人的爱,几乎比爱一个人还要难. 情不重不生娑婆.红尘之中偏偏有几多执迷不悟,人人不得超脱一情字,生生世世千百年轮回的烙印,终究苦苦难解. 4、姻缘凌乱,究竟是他欠了她,还是她欠了她? 是来世的他辜负了她才得今日无情,还是此生的她伤害了他才有来世背叛? 5、卿尘笑道:“大千世界芸芸众生,各尽不同方有人间百态,若都同出一辙,岂不无趣?” 6、虞美人穿红绣鞋,月下行来步步娇.水仙子持碧玉箫,风前吹出声声慢.雨洒灰堆成麻子,风吹荷叶像乌龟 7、凌王之冷、清王之稳,湛王之雅,九王之魅,十一之俊,十二之狂,各具其色 8、高高在上,请君看吧,朕之江山美好如画.登山踏雾,指天笑骂,舍我谁堪夸? 9、夜天凌道:“不管这里那里,清楚自己便罢了.” 10、夜天凌淡淡道:“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人,便不会迷惑.” 11、上穷碧落下黄泉,处处与君同. 12、四弟,你的心,在安邦定国平天下,我的心,却只在那文史书稿中,你或可以不世伟业垂千古,我却只愿文华传百世.所以这帝王之家,你能进退自如,我却唯有苦痛挣扎,这是个人的命.(太子) 13、日出月进云多少,天南地北道东西. 14、我宁肯面对的是千疮百孔满目疮痍,甚至卑鄙龌龊肮脏不堪,也只愿听真相.(凌) 15、事实往往极为残酷,人却难得糊涂. 16、有冬日彻骨之寒,方知春之柔暖,若都是春天怕是也没意思了.(凌) 17、即知是险境,我岂容你一人面对.(凌) 18、你也知道着急,将心比心,难道我不急?(凌) 19、夜天凌低声道:“即便是你又如何,我也认了.”话中带着三分温柔三分淡笑,还有三分霸道,牢牢将人裹住,不容挣脱. 20、“你不知,我是谁.”卿尘有些茫然的说道. 夜天凌抬手划过她入鬓细眉,迷濛凤眸,沿着挺秀鼻梁按上柔唇,修长的手指轻轻一勾,托起她小巧的下颌.淡淡夜色中深寂眼波一如瀚海,星光璀璨般闪了几下:“你谁都不是,你只是我的女人.” 21、她既选了他,便死也要护着他跟着他帮着他,她只有他. 22、断了他的心意,是给他一条生路,也同样放了自己生路.李唐也好,他也好,她统统不要,统统忘掉,她只要那一个人. 23、能换得你在身边,莫说什么兵权,即便倾尽天下又如何?(凌) 24、我可为你深闺添香便能同你披荆斩棘,你娶了我,定也不负天下.(尘) 25、佛度众生,偏偏又有多少轮回难解,求佛不如求己,奈何世人苦苦执著,舍近求远,难怪佛总是垂眸浅笑静而不语了. 26、卿尘扬眉,凤眸微吊:“你是我的!”简短字语,说的清晰. 夜天凌薄唇无声地扬起弧度:“谁说不是了?” 27、“在我眼中,你已是千娇百媚姹紫嫣红.”(凌) 28、是我不好,从今后有我的地方便是你的家,即便回不去又怎样?(凌) 29、我夜天凌此生只会有一个妻子,即便是江山天下,也不必委屈她去得. 30、“妻债夫还,天经地义.”语气清冽,带着丝倨傲,更多柔情.(凌) 31、你就像是我丢失的那一部分,将另外一个我从很远的地方带来了,如果这世上所有的东西只能选一样,我宁肯要你的笑.清儿,若你苦在其中,即便是天下,我得之何用?(凌) 32、春日宴,绿酒一杯歌一遍,再拜陈三愿:一愿郎君千岁,二愿妾身长健,三愿如同梁上燕,岁岁长相见.(唐 冯延巳《长命女》) 33、“一直清醒着不会累吗?” “醉而复醒,实则更累.”夜天凌缓缓闭目,轻嘲道:“何苦自寻烦恼.” 34、夜天凌睁开眼睛,眼底浮起神色温柔:“有你,我不因酒醉.” 35、“若悲恨愁苦里你都在身边,那其实也无妨.”卿尘轻声低喃. 夜天凌缓缓摇头,唇边似有似无荡起微笑:“我在的话,便只给你欢笑.” “那你得宠我疼我爱我,便更管不了我了.”卿尘俏然说道. 夜天凌抬手刮了她鼻子一下:“你要是开心,我管你做什么?” 卿尘抬眸:“你不怕我闯祸?” 夜天凌剑眉微挑,却道:“不怕.” 36、你冒险总有你的理由,但你早就不是一个人了,拿你的命冒险和拿我的命冒险有什么区别?(尘) 37、若因为相同的死而放弃一切作为,那么活着便真正失去了意义.既得此生,何必辜负?(凌) 38、天家仕族,没有孩子容身之地.(十一) 39、卿尘柔声道:“好,上穷碧落下黄泉,都随你就是了.” 夜天凌笑说:“人间美景无尽,足够你我纵马放舟,黄泉就不必了.” 卿尘仰面看着帐顶,一边笑着,一边哼唱:“你我相约定百年,谁若九十七岁死,奈何桥上等三年……” 低柔的嗓音,婉约的调子,夜天凌听着,扭头盯着她笑问:“不是说了上穷碧落下黄泉都随我,怎么还让我等?” 卿尘道:“怎知道是你等我,若我等你呢?” 夜天凌微皱了眉,道:“这话我不爱听.” 卿尘道:“那你说的我也不。 6.积累3句写景中蕴含哲理的诗句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草萤有耀终非火,荷露虽团岂是珠。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叶落当归根,云沉久必起。 松树千年终是朽,槿花一日自为荣。【诗词原文】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哲理】人们观察事物的立足点、立场不同,就会得到不同的结论。 人们只有摆脱了主客观的局限,置身庐山之外,高瞻远瞩,才能真正看清庐山的真面目。要认清事物的本质,就必须从各个角度去观察,既要客观,又要全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