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岳阳楼,滕王阁的诗句岳阳楼 李白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滕王阁 王勃 滕王阁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王勃《腾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杜甫《登岳阳楼》“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诉,乾坤日夜浮。”“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晕夕阴,气象万千。” 范仲淹在其《岳阳楼记》抒发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描写岳阳楼的诗句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赏析】 大历三年(768),杜甫离开夔州,出峡到江陵(今湖北潜江县西),境遇不惬人意,晚秋移居江陵南九十里的公安(今湖北公安),本拟到柴桑(今江西九江),未果,在这年暮冬入岳阳(今湖南岳阳)并登岳阳楼。 这首诗写诗人登楼时的所见和所感。首联以登楼能偿宿愿为喜;颔联赞颂洞庭湖的波涛浩荡,气势磅礴;颈联慨叹亲朋音信杳然,自己老病无医;尾联写诗人北望秦陇以兵乱未息为忧。 诗人在诗中把个人的命运和国家的忧患联系起来,把对寂寞的身世感慨和壮阔的自然景色相映衬,意境宏大,情调悲壮,是历代最为传诵的登岳阳楼的名篇。 临洞庭上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赏析】 这首诗从表面上看是写游洞庭湖的,其实饱含着政治目的,读来十分有味。 诗的前半部分以洞庭湖的波澜壮阔,象征开元时代开明的**面。 后半部分以自己的落拓不堪,与雄伟的湖景和兴盛的时代相比显得不太相称,希望政治抱负得到施展,又苦干无人援引,所以深有“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的慨叹。 全诗运用比兴的手法写作者急于求荐,但又不露痕迹,构思新颖,艺术上颇具特色。其中“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与杜甫的“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同为描绘洞庭湖的名句。 传说吕洞宾曾三次醉酒于岳阳楼头,并留下了“三醉岳阳人不识”的诗句,这便是“三醉亭”的由来。 “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这是书于岳阳楼风景区大门上的一联,是明代魏允贞《岳阳楼》诗的前两句, :“眼前忧乐谁无意,天下江山此最雄” ,此联出自明人杨一清的诗句,表明作者由眼前的壮丽景色生发出效法范仲淹先忧后乐的理想抱负,可谓触景生情,情景交融。 在岳阳楼主楼一楼上有一副长联,系清同治年间窦所作:“一楼何奇?杜少陵五言绝唱,范希文两字关情,滕子京百废俱兴,吕纯阳三过必醉。诗耶?儒耶?吏耶?仙耶?前不见古人,使我怆然涕下!诸君试看,洞庭湖南极潇湘,扬子江北通巫峡,巴陵山西来爽气,岳州城东道崖疆。 潴者,流者,峙者,镇者,此中有真意,问谁领会得来?” 湖景依然,谁为长醉吕仙,理乱不闻惟把酒;昔人往矣!安得忧时范相,疮痍满目一登楼。” 在主楼三楼有一副楹联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大手笔:“水天一色,风月无边” 在岳阳楼牌楼上有一联是清乾隆年间尚书张照所撰:“南极潇湘千里月,北通巫峡万重山”。 3.赞美岳阳楼的古诗皓月千里, 上下天光 最著名的有: 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 微斯人, 吾谁与归!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白 楼观岳阳尽, 川迥洞庭开,绾结湘娥十二鬟, 则有心旷神怡, 南极潇湘, 览物之情, 得无异乎? 若夫霪雨霏霏,老病有孤舟。 吴楚东南坼, 不以己悲, 浊浪排空! 噫。 衔远山, 吞长江, 其喜洋洋者矣, 忧谗畏讥, 虎啸猿啼, 乃重修岳阳楼, 吹人舞袖回 黄庭坚 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 其一 投荒万死鬓毛斑。 其二 满川风雨独凭栏; 日星隐耀, 山岳潜形; 商旅不行, 樯倾楫摧; 薄暮冥冥, 满目萧然, 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今上岳阳楼; 沙鸥翔集, 锦鳞游泳, 岸芷汀兰, 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波憾岳阳城,银山堆里看青山,生入瞿塘滟预关; 阴风怒号, 浮光跃金。 戎马关山北, 一碧万顷。 坐观垂钓者, 连月不开, 居庙堂之高, 则忧其民; 处江湖之远, 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 退亦忧,乾坤日夜浮, 静影沉璧。 欧阳修 晚泊岳阳 卧闻岳阳城里钟,系舟岳阳城下树。 正见空江明月来,, 波澜不惊。 欲济无舟楫,凭轩涕泗流。 雁引愁心去,徒有羡鱼情。 未到江南先一笑, 浩浩汤汤, 横无际涯; 朝晖夕阴, 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 渔歌互答,端居耻圣明, 把酒临风。 亲朋无一字; 然则何时而乐耶? 其必曰: 先天下之忧而忧, 迁客骚人, 此乐何极! 登斯楼也。 气蒸云梦泽, 宠辱皆忘,涵虚混太清。 嗟夫!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或异二者之为, 何哉? 不以物喜, 后天下之乐而乐欤。 孟浩然 望洞庭赠张丞相 八月湖水平。 越明年。 醉后凉风起, 百废俱兴。 可惜不当湖水面。 岳阳楼记 范仲淹庆历四年春, 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政通人和,岳阳楼上对君山, 多会于此, 则有去国怀乡, 增其旧制, 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 在洞庭一湖; 登斯楼也, 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 天上接行杯。 4.赞美岳阳楼的古诗最著名的有: 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岳阳楼记 范仲淹庆历四年春, 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 政通人和, 百废俱兴, 乃重修岳阳楼, 增其旧制, 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 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 吞长江, 浩浩汤汤, 横无际涯; 朝晖夕阴, 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 南极潇湘, 迁客骚人, 多会于此, 览物之情, 得无异乎? 若夫霪雨霏霏, 连月不开; 阴风怒号, 浊浪排空; 日星隐耀, 山岳潜形; 商旅不行, 樯倾楫摧; 薄暮冥冥, 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 则有去国怀乡, 忧谗畏讥, 满目萧然, 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 波澜不惊, 上下天光, 一碧万顷; 沙鸥翔集, 锦鳞游泳, 岸芷汀兰, 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 皓月千里, 浮光跃金, 静影沉璧, 渔歌互答, 此乐何极! 登斯楼也, 则有心旷神怡, 宠辱皆忘, 把酒临风, 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或异二者之为, 何哉? 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 居庙堂之高, 则忧其民; 处江湖之远, 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 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 其必曰: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欤! 噫! 微斯人, 吾谁与归!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白 楼观岳阳尽, 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 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 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 吹人舞袖回 黄庭坚 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 其一 投荒万死鬓毛斑,生入瞿塘滟预关。 未到江南先一笑,岳阳楼上对君山。 其二 满川风雨独凭栏,绾结湘娥十二鬟。 可惜不当湖水面,银山堆里看青山。 孟浩然 望洞庭赠张丞相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憾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欧阳修 晚泊岳阳 卧闻岳阳城里钟,系舟岳阳城下树。 正见空江明月来, 5.孟浩然写关于岳阳楼的诗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作者: 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云梦】本是二泽,在湖北省大江南北。 江南为梦,江北为云,后世大部分淤成平地,便并称云梦泽。 【撼】摇,因洞庭之波直抵岳阳城下。 【端居】指隐居,因为上有圣明之君而不去报国,感觉有愧,故曰“耻” 【羡鱼】《淮南子·说林训》“临河而羡鱼,不若归家织网”,后两句皆暗喻想从政而无人援引。“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的完善结合,其浩荡的气势与悠久的历史内涵,使之成为唐以后诗人墨客的登临胜地,并逐渐形成一种以抒发忧国济世为主要传统的特殊的意蕴。 孟浩然、李白、杜甫、白居易、刘禹锡等唐代著名诗人,都曾先后登楼吟诗作赋。其中,杜甫的名篇《登岳阳楼》便是这一传统的始唱者。 诗云:“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诉,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如果说先此孟浩然的“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表现了贫士失职之悲愤,那么杜诗则以涵天盖地之力,在八百里洪波之中融入了一代诗圣与国家共命运的拳拳之心。 6.请各写出一句关于黄鹤楼、滕王阁、岳阳楼三大名楼的诗句崔颢《黄鹤楼》诗:“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王勃《腾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杜甫《登岳阳楼》“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诉,乾坤日夜浮。”“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晕夕阴,气象万千。” 范仲淹在其《岳阳楼记》抒发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7.描写岳阳楼的诗句一、岳阳楼 1、《登岳阳楼》 唐代: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释义:很早听过闻名遐迩的洞庭湖,今日有幸登上湖边的岳阳楼。 大湖浩瀚像把吴楚东南隔开,天地像在湖面日夜荡漾漂浮。 漂泊江湖亲朋故旧不寄一字,年老体弱生活在这一叶孤舟。 关山以北战争烽火仍未止息,凭窗遥望胸怀家国涕泪交流。 2、《登岳阳楼·其一》 宋代:陈与义 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 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 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 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 释义:巍巍岳阳楼矗立在洞庭湖之东长江之西,夕阳黄昏,没有晚风卷起,楼阁上的招牌静止不动。 登临当年吴国和蜀国的分界之处(荆州),在湖山黄昏下徘徊。 行程万里,今日登高远望是什么心绪?为避战乱我奔波三年。 登楼凭吊古人,我自己已是两鬓如霜,看着远山的古树,青苍中,隐含无限的伤悲。 3、《登岳阳楼·其二》 宋代:陈与义 天入平湖晴不风,夕帆和雁正浮空。 楼头客子杪秋后,日落君山元气中。 北望可堪回白首,南游聊得看丹枫。 翰林物色分留少,诗到巴陵还未工。 释义:平湖映着天空的影子,晴空万里,波澜不惊,大雁在空中飞来飞去。 岳阳楼很多人都在看秋天的景色,看日落君山。 往北边可以看到白首,往南边可以看到丹枫。 一路欣赏景色,结果到了巴陵还没有写出来诗。 4、《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唐代: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释义:登上岳阳楼览尽四周风光,江水辽远通向开阔的洞庭。 看见大雁南飞引起我忧愁之心,远处的山峰又衔来一轮好月。 在高入云间的楼上下榻设席,在天上传杯饮酒。 醉酒之后兴起了凉风,吹得衣袖随风舞动我们随之而回。 5、《岳阳楼》 唐代:元稹 岳阳楼上日衔窗,影到深潭赤玉幢。 怅望残春万般意,满棂湖水入西江 释义:岳阳楼红日斜照楼窗,在水中的倒影,宛如一座赤玉幢。 寂寞失时地看向那残春,仿佛有着千头万绪难以表达的情意,伴随着湖水从窗子溢出并流向没有尽头的长江。 6、《题岳阳楼》 唐代:白居易 岳阳城下水漫漫,独上危楼凭曲阑。 春岸绿时连梦泽,夕波红处近长安。 猿攀树立啼何苦,雁点湖飞渡亦难。 此地唯堪画图障,华堂张与贵人看。 释义:岳阳城下的江水水势浩大,无边无际;独上高楼倚靠着栏杆眺望。 春天,草木的绿色与远处洞庭湖的水色相接,傍晚的彩霞与湖水中的红波交相辉映,红波近处,似乎就是国都长安。 岸边山上的老猿正站在树上哭得凄惨,天上的大雁要从这浩渺无边的湖上横空飞过还有许多困难。 这个地方风景壮阔美丽,只可画成画障,挂在贵富人家的厅堂里供他们欣赏。 7、登岳阳楼 宋代:萧德藻 不作苍茫去,真成浪荡游。 三年夜郎客,一柁洞庭秋。 得句鹭飞处,看山天尽头。 犹嫌未奇绝,更上岳阳楼。 释义:不能插翅飞向寥远苍茫的太空,却违心地在湘黔来去浪游。 三年来客居在荒僻的夜郎地,今秋有幸到洞庭湖上泛一叶小舟。 翩飞的白鹭激起了诗的灵感,又见青山隐现在天的尽头。 但我仍嫌未能饱览奇绝的景色,于是舍舟泊岸登上岳阳楼。 二、洞庭湖: 8、《游洞庭湖五首·其二》 唐代:李白 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 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 释义:秋天夜晚的南湖水面水澄澈无烟,(不由生出遗世独立、羽化登仙的“上天”之念),可怎么能够乘流上天呢? 姑且向洞庭湖赊几分月色,痛快地赏月喝酒。 9、《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 临洞庭湖赠张丞相》 唐代: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释义:八月洞庭湖水暴涨几与岸平,水天一色交相辉映迷离难辨。 云梦大泽水气蒸腾白白茫茫,波涛汹涌似乎把岳阳城撼动。 想要渡湖却苦于找不到船只,圣明时代闲居又觉愧对明君。 坐看垂钓之人多么悠闲自在,可惜只能空怀一片羡鱼之情。 10、《洞庭湖阻风赠张十一署·时自阳山徙掾江陵》 唐代:韩愈 十月阴气盛,北风无时休。 苍茫洞庭岸,与子维双舟。 雾雨晦争泄,波涛怒相投。 犬鸡断四听,粮绝谁与谋。 相去不容步,险如碍山丘。 清谈可以饱,梦想接无由。 男女喧左右,饥啼但啾啾。 非怀北归兴,何用胜羁愁。 云外有白日,寒光自悠悠。 能令暂开霁,过是吾无求。 释义:十月的时候冷锋极盛大,北风的吹拂完全没停休。 在这苍茫的洞庭湖岸边,你我相傍分别系着小舟。 此时雾雨晦暗争着落下,湖面波涛怒击如同对投。 小舟四周的鸡犬难鸣吠,你我船上的粮绝无处谋。 想要移步也不能成功啊,险像好似被阻碍着山丘。 现在清谈虽可驱散饿感,平生梦想却是来之无由。 左右的男女们都在喧哗,有的还因饥饿哭声啾啾。 想到如非那北归的吸引,怎会羁留此地忍受忧愁。 但看着天上云外的白日,射出的寒光却自在悠悠。 若此刻暂能停雨见晴天,这就已是我无上的祈求。 11、《题君山》 唐代:方干 曾于方外见麻姑,闻说君山自古无。 元是昆仑山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