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摇结尾古诗词

1.谣字为结尾的古诗词题目

挺多的,大概几百首吧。提供一部分供参考:

年代:唐 作者: 李贺

《天上谣》

天河夜转漂回星,银浦流云学水声。

玉宫桂树花未落,仙妾采香垂佩缨。

秦妃卷帘北窗晓,窗前植桐青凤小。

王子吹笙鹅管长,呼龙耕烟种瑶草。

粉霞红绶藕丝裙,青洲步拾兰苕春。

东指羲和能走马,海尘新生石山下。

年代:唐 作者: 于鹄

《巴女谣》

巴女骑牛唱竹枝,藕丝菱叶傍江时。

不愁日暮还家错,记得芭蕉出槿篱。

年代:宋 作者: 贺铸

《天门谣》

牛渚天门险,限南北、七雄豪占。

清雾敛,与闲人登览。

待月上潮,平波滟滟,塞管轻吹新阿滥

风满槛,历历数、西州更点。

年代:唐 作者: 李贺

《荣华乐( 一作东洛梁家谣)》

鸢肩公子二十余,齿编贝,唇激朱。

气如虹霓,饮如建瓴,走马夜归叫严更。

径穿复道游椒房,尨裘金玦杂花光。

玉堂调笑金楼子,台下戏学邯郸倡。

口吟舌话称女郎,锦祛绣面汉帝旁。

得明珠十斛,白壁一双。

新诏垂金曳紫光煌煌。

马如飞,人如水,九卿六官皆望履。

将回日月先反掌,欲作江河惟画地。

峨峨虎冠上切云,竦剑晨趋凌紫氛。

绣段千寻贻皂隶,黄金百镒贶家臣。

十二门前张大宅,晴春烟起连天碧。

金铺缀日杂红光,铜龙啮环似争力。

瑶姬凝醉卧芳席,海素笼窗空下隔。

丹穴取凤充行庖,貜貜如拳那足食?

金蟾呀呀兰烛香,军装武妓声琅珰。

谁知花雨夜来过?但见池台春草长。

嘈嘈弦吹匝天开,洪崖箫声绕天来。

天长一矢贯双虎,云弝绝骋聒旱雷。

乱袖交竿管儿舞。吴音绿鸟学言语。

能教刻石平紫金,解送刻毛寄新兔。

三皇后,七贵人,五十校尉二将军。

当时飞去逐彩云,化作今日京华春。

年代:唐 作者: 王建

《水夫谣》

苦哉生长当驿边,官家使我牵驿船。辛苦日多乐日少,

水宿沙行如海鸟。逆风上水万斛重,前驿迢迢后淼淼。

半夜缘堤雪和雨,受他驱遣还复去。衣寒衣湿披短蓑,

臆穿足裂忍痛何。到明辛苦无处说,齐声腾踏牵船出。

一间茆屋何所直,父母之乡去不得。我愿此水作平田,

长使水夫不怨天。

年代:唐 作者: 韦庄

《归国谣》

春欲暮,

满地落花红带雨。

惆怅玉笼鹦鹉,

单栖无伴侣。

南望去程何许?

问花花不语。

早晚得同归去,

恨无双翠羽。

年代:唐 作者: 李白

《箜篌谣》

攀天莫登龙,走山莫骑虎。贵贱结交心不移,

唯有严陵及光武。周公称大圣,管蔡宁相容。

汉谣一斗粟,不与淮南舂。兄弟尚路人,吾心安所从。

他人方寸间,山海几千重。轻言托朋友,对面九疑峰。

开花必早落,桃李不如松。管鲍久已死,何人继其踪。

年代:宋 作者: 曹勋

《清晨谣》

涌夕袌寒衾,冥冥暗风雨。

披衣待平明,起履处庭芜。

遥遥望扶桑,延目上洲渚。

阴风驱层云,屯积亘山阜。

草木缠凄悲,杲日霾天步。

林鸟杂乱飞,修涂限商贾。

松竹互摧折,鸱号肆翔舞。

四海扬惊涛,鲸鲵竟吞吐。

谁云天地宽,宛足隘环堵。

殊乖夙昔心,块坐阒无语。

迟迟览衿带,栉沐正冠屦。

姑以动余生,疏剔治园圃。

清晨劳寤歌,无乃思汤武。

2.同一个字开头的两句古诗.摇,春,孤,白,两,独,一,千,万,寒假

孤: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孤月沧浪河汉清,北斗错落长庚明白: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两: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以过万重山 独: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一: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千: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共雷.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万: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万物之中,以人为贵.日: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3.“摇”字的诗句

望采纳!

《咏风》李世民

萧条起关塞,摇飏下蓬瀛。

《和杜主簿春日有所思》苏颋

摇荡吹花风,落英纷已积。

《寒夜闻霜钟》郑絪

舂容时未歇,摇曳夜方深。

《相和歌辞•采莲曲》徐彦伯

妾家越水边,摇艇入江烟。

《杂曲歌辞•春江曲》王涯

摇漾越江春,相将看白苹。

《杂曲歌辞•十二月乐辞•三月》李贺

军装宫妓扫蛾浅,摇摇锦旗夹城暖。

《横吹曲辞•折杨柳》李白

垂杨拂绿水,摇艳东风年。

《见京兆韦参军量移东阳二首》李白

他年一携手,摇艇入新安。

《玉真公主别馆苦雨,赠卫尉张卿二首》李白

功成拂衣去,摇曳沧洲傍。

《赠秋浦柳少府》李白

摇笔望白云,开帘当翠微。

《赠从弟宣州长史昭》李白

摇笔起风霜,推诚结仁爱。

《禅房怀友人岑伦》李白

婵娟罗浮月,摇艳桂水云。

《送当涂赵少府赴长芦》李白

摇扇对酒楼,持袂把蟹螯。

《寻阳送弟昌峒鄱阳司马作》李白

摇扇及于越,水亭风气凉。

《在水军宴韦司马楼船观妓》李白

摇曳帆在空,清流顺归风。

《荆门浮舟望蜀江》李白

逶迤巴山尽,摇曳楚云行。

4.有哪些以“心”字结尾的古诗词

遂令天下父母心(唐·白居易·《长恨歌》)恨别鸟惊心(唐·杜甫·《春望》)眷眷浮客心(南北朝·谢惠连·《诗 二》)两朝开济老臣心(唐·杜甫·《蜀相》)向谁分付紫檀心(宋·晏殊·《浣溪沙》)九日悲秋不到心(宋·晏几道·《鹧鸪天》)孤舟一系故园心(唐·杜甫·《秋兴八首》)密意芳心(近代·王国维·《蝶恋花》)何似君情与妾心(唐·白居易·《浪淘沙》)只愿君心似我心(宋·李之仪·《卜算子》)《初春登楼即目观作述怀》李世民凭轩俯兰阁,眺瞩散灵襟。

绮峰含翠雾,照日蕊红林。镂丹霞锦岫,残素雪斑岑。

拂浪堤垂柳,娇花鸟续吟。连甍岂一拱,众干如千寻。

明非独材力,终藉栋梁深。弥怀矜乐志,更惧戒盈心。

愧制劳居逸,方规十产金。《赋得李》李世民玉衡流桂圃,成蹊正可寻。

莺啼密叶外,蝶戏脆花心。丽景光朝彩,轻霞散夕阴。

暂顾晖章侧,还眺灵山林。《秋日二首》李世民菊散金风起,荷疏玉露圆。

将秋数行雁,离夏几林蝉。云凝愁半岭,霞碎缬高天。

还似成都望,直见峨眉前。爽气澄兰沼,秋风动桂林。

露凝千片玉,菊散一丛金。日岫高低影,云空点缀阴。

蓬瀛不可望,泉石且娱心。《谒大慈恩寺》李治日宫开万仞,月殿耸千寻。

花盖飞团影,幡虹曳曲阴。绮霞遥笼帐,丛珠细网林。

寥廓烟云表,超然物外心。《过老子庙》李隆基仙居怀圣德,灵庙肃神心。

草合人踪断,尘浓鸟迹深。流沙丹灶没,关路紫烟沉。

独伤千载后,空馀松柏林。《送贺知章归四明》李隆基遗荣期入道,辞老竟抽簪。

岂不惜贤达,其如高尚心。寰中得秘要,方外散幽襟。

独有青门饯,群僚怅别深。《千秋节赐群臣镜》李隆基铸得千秋镜,光生百炼金。

分将赐群后,遇象见清心。台上冰华澈,窗中月影临。

更衔长绶带,留意感人深。《赐崔日知往潞州》李隆基潞国开新府,壶关宠旧林。

妙旌循吏德,持悦庶氓心。礼乐中朝贵,神明列郡钦。

扬风非赠扇,易俗是张琴。藩镇讴谣满,行宫雨露深。

会书丞相策,先赐颍川金。《鶺鴒颂》李隆基伊我轩宫,奇树青葱,蔼周庐兮。

冒霜停雪,以茂以悦,恣卷舒兮。连枝同荣,吐绿含英,曜春初兮。

蓐收御节,寒露微结,气清虚兮。桂宫兰殿,唯所息宴,栖雍渠兮。

行摇飞鸣,急难有情,情有余兮。顾惟德凉,夙夜兢惶,惭化疏兮。

上之所教,下之所效,实在予兮。天伦之性,鲁卫分政,亲贤居兮。

爰游爰处,爰笑爰语,巡庭除兮。观此翔禽,以悦我心,良史书兮。

《巫山一段云》李晔缥缈云间质,盈盈波上身。袖罗斜举动埃尘,明艳不胜春。

翠鬓晚妆烟重,寂寂阳台一梦。冰眸莲脸见长新,巫峡更何人。

蝶舞梨园雪,莺啼柳带烟。小池残日艳阳天,苎萝山又山。

青鸟不来愁绝,忍看鸳鸯双结。春风一等少年心,闲情恨不禁。

《唐享昊天乐•第五》武则天朝坛雾卷,曙岭烟沉。爰设筐币,式表诚心。

筵辉丽璧,乐畅和音。仰惟灵鉴,俯察翘襟。

《唐享昊天乐•第六》武则天昭昭上帝,穆穆下临。礼崇备物,乐奏锵金。

兰羞委荐,桂醑盈斟。敢希明德,幸罄庄心。

《唐大飨拜洛乐章•通和》武则天皇皇灵眷,穆穆神心。暂动凝质,还归积阴。

功玄枢纽,理寂高深。衔恩佩德,耸志翘襟。

《唐武氏享先庙乐章》武则天先德谦撝冠昔,严规节素超今。奉国忠诚每竭,承家至孝纯深。

追崇惧乖尊意,显号恐玷徽音。既迫王公屡请,方乃俯遂群心。

有限无由展敬,奠醑每阙亲斟。大礼虔申典册,苹藻敬荐翘襟。

《咏灯》李昪一点分明值万金,开时惟怕冷风侵。主人若也勤挑拨,敢向尊前不尽心。

《观棋》李从谦竹林二君子,尽日竟沉吟。相对终无语,争先各有心。

恃强斯有失,守分固无侵。若算机筹处,沧沧海未深。

《赠别唐太师道袭》李建丱岁便将为肘腋,二纪何曾离一日。更深犹尚立案前,敷奏柔和不伤物。

今朝荣贵慰我心,双旌引向重城出。褒斜旧地委勋贤,从此生灵永泰息。

《奉和柳相公中书言怀》包佶运筹时所贵,前席礼偏深。羸驾归贫宅,欹冠出禁林。

凤巢方得地,牛喘最关心。雅望期三入,东山未可寻。

《赠刘舍人古意》徐彦伯女床閟灵鸟,文章世所希。巢君碧梧树,舞君青琐闱。

或言凤池乐,抚翼更西飞。凤池环禁林,仙阁霭沉沉。

璇题激流日,珠缀绵清阴。郁穆丝言重,荧煌台座深。

风张丹戺翮,月弄紫庭音。众彩结不散,孤英跂莫寻。

浩歌在西省,经传恣潜心。

5.以“情”结尾的古诗

秋雨——高楼目尽欲黄昏,梧桐叶上萧萧雨。

秋夜——睡起秋声无觅处,满阶梧叶日明中。 秋声——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秋叶——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 秋色——雨侵坏瓮新苔绿,秋入横林数叶红。

秋月——月光浸水水浸天,一派空明互回荡。 秋菊——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秋思——故人万里无消息,便拟江头问断鸿。 秋愁——莫道身闲总是,孤灯夜夜写清愁。

秋兴——西风吹叶满湖边,初换秋衣独慨然。 秋怀——出门未免流年叹,又见湖边木叶飞。

秋梦——清梦初回秋夜阑,床前耿耿一灯残。 秋忆——砧杵敲残深巷月,梧桐摇落故园秋。

秋悟——人人解说悲秋事,不似诗人彻底知。 秋味——蟋蟀独知秋令早,芭蕉下得雨声多。

描写秋天的古诗和描写秋天的名句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袅袅:形容微风吹拂。洞庭:洞庭湖,在今湖南省北部。

波:微波泛动。木叶:枯黄的树叶。

战国楚·屈原《九歌·湘夫人》 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憭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 萧瑟:寂寞萧条的样子。燎栗:凄凉。

若在远行:好象人在远行之中。 战国楚·宋玉《九辩》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汉·刘彻《秋风辞》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三国魏·曹丕《燕歌行》 榈庭多落叶,慨然知已秋 榈庭:榈巷庭院。

晋·陶渊明《酬刘柴桑》 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 迢迢:形容夜长。亭亭:远貌。

晋·陶渊明《戊申岁六月中遇火》 芙蓉露下落,杨柳月中疏 芙蓉:荷花。 南朝齐·萧悫《秋思》 寒城一以眺,平楚正苍然 寒城:寒意已侵城关。

眺:远望。平楚:平野。

苍然:草木茂盛的样子。两句写初秋之景。

南朝齐·谢朓《宣城郡内登望》 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 亭皋:水边平地。木叶:树叶。

陇首:山名,在今陕西、甘肃之间。 南朝梁·柳浑《捣衣诗》 草低金城雾,木下玉门风 草低:衰草枯萎。

木下:树叶落下。金城:古郡名,在今甘肃榆中与青海西宁之间。

玉门:玉门关,在今甘肃敦煌西。两句写西北寒秋之景。

南朝梁·范云《别诗》 树树秋声,山山寒色 秋声:秋天西风作,草木零落,多肃杀之声。 北周·庾信《周谯国公夫人步陆孤氏墓志铭》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维:语助词,无义。

序:时节。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 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骛:鸟名,野鸭。

齐飞:落霞从天而下,孤骛由下而上,高下齐飞。一色:秋水碧而连天,长空蓝而映水,形成一色。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唐·王绩《野望》 挂林风景异,秋似洛阳春 唐·宋之问《始安秋日》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潺湲:流水声。 唐·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这两句写深秋景色:溪水下降,白石露出,红叶飘零,所余不多。

唐·王维《阙题二首·山中》 秋声万户竹,寒色五陵松 唐·李颀《望秦川》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唐·王昌龄《长信秋词五首》:“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

寒潭映白月,秋雨上青苔 唐·刘长卿《游休禅师双峰寺》 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 唐·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秋色无远近,出门尽寒山 唐·李白《赠庐司户》 雨色秋来寒,风严清江爽 唐·李白《酬裴侍御对雨感时见赠》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酣:尽情饮酒。 唐·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人烟:人家炊烟。

寒橘柚:秋日寒烟使橘袖也带有寒意。两句写人家缕缕炊烟,橘柚一片深碧,梧桐已显微黄,呈现一片深秋景色。

唐·李白《秋登宣城谢朓北楼》 高鸟黄云暮,寒蝉碧树秋 唐·杜甫《晚秋长沙蔡五侍御饮筵送殷六参军归沣州觐省》 信宿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 信宿:连宿两夜。故:仍然。

唐·杜甫《秋兴八首》 翟塘峡口曲江头,万里风烟接素秋 唐·杜甫《秋兴八首》 远岸秋沙白,连山晚照红 唐·杜甫《秋野五首》 天上秋期近,人间月影清 唐·杜甫《月》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长风吹白茅,野火烧枯桑 白茅;茅草。描写深秋原野的景象:大风吹卷着原野上的茅草,野火烧着枯萎的桑树。

唐·岑参《至大梁却寄匡城主人》 秋风万里动,日暮黄云高 唐·岑参《巩北秋兴寄崔明允》 返照乱流明,寒空千嶂净 返照:晚照,夕照。乱流:纵横错杂的河水。

嶂:陡立的山峰。 唐·钱起《杪秋南山西峰题准上人兰若》 万叶秋声里,千家落照时 落照:夕阳西下。

唐·钱起《题苏公林亭》 宿雨朝来歇,空山秋气清 宿雨:昨夜的雨。 唐·李端《茂陵山行陪韦金部》 雨径绿芜合,霜园红叶多 绿芜:绿草。

合:长满。意谓雨后庭中小径长满绿草,霜后花园中落满红叶,庭院一片荒凉寂寞景象。

唐·白居易《司马宅》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唐·刘禹锡《秋词二首》 试上高楼清入骨,岂知春色嗾人狂 清入骨:秋天的景色清澈入骨。嗾:怂恿。

刘禹锡《秋词二首》 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描写荷叶在秋风中向东倾斜,暗寓伤秋的情绪。 府·杜牧《 齐安郡中偶题二首。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