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写一句有关描写鸟的诗句

1.写一句与鸟有关的诗句,并做出简要点评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

赏析:诗人以不同的角度对这副美景进行了细微的刻画。翠是新绿,是初春时节万物复苏,萌发生机时的颜色。以“鸣”发,黄鹂的啼叫,给人一种轻脆,悦耳之感。早春时节嫩芽初发的柳枝上,成双成对的黄鹂在欢唱,构成了一幅具有喜庆气息的生机勃勃的画面。而黄鹂居柳上而鸣,这是在静中寓动的生机,下句则以更明显的动势写大自然的生气:晴空万里,一碧如洗,白鹭在这个清新的天际中飞翔,这不仅是一种自由自在的舒适,还有一种向上的奋发,这里用一个“上”字很巧妙。这两句,以“黄”衬“翠”,以“白”衬“青”,色彩鲜明,更托出早春的生机初发的气息。两首句还写到黄鹂的啼鸣,诗人对这幅生机盎然,绚丽多彩的早春图像就分别从视觉和听觉两个角度进行刻画,而这种有声有色的手法,也增加了诗句的生机。再者,首句写黄鹂居柳上而鸣,与上句写白鹭飞翔上天,空间开阔了不少,由下而上,由近而远,使诗人所能看到的、所能感受到的生机充盈着整个环境,这样就再从另一角度显出早春生机之盛。

2.写出一句与"鸟"有关的诗句.一句与"柳"有关的诗句.

诗中柳

1.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韩雄《寒食》)

2.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3.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绝句))

4.渭城朝雨悒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5.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

6.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

7.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刘禹锡:(竹枝词》)

8.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陆游:《钗头凤》)

9.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

10.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诗中鸟

1.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2.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

3.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4.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盂浩然:<;春晓》)

5.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杜甫:(望岳》)

6.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陶渊明:(饮酒》

7.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8.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李白:《独坐敬亭山》)

9.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贾岛:《题李凝幽居》)

10.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王籍:《入若耶溪》)

3.写几句关于鸟的诗句,五句,有多的话可以多写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宋·徐俯《春游湖》 独怜幽草岸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唐·韦应物《滁州西涧》 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平湖白鹭飞.——宋·徐元杰《湖上》 三月残花落更开,小檐日日燕飞来.——宋·王令《送春》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唐·杜甫《旅夜书怀》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宋·晏殊《浣溪沙》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宋·辛弃疾《西江月》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唐·杜甫《绝句四首》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唐·王维《观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唐·白居易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宋·张志和《渔歌子》 驱鸡上树木,始闻叩柴荆.——唐·杜甫《羌村三首(之一)》 吊影分为千里雁,辞跟散作九秋蓬.——唐·白居易《望月有感》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元·马致远《秋思》 孤云将野鹤,岂向人间住?——唐·刘长卿《送上人》 独立衡门春雨细,白鸡飞上树枝啼.——宋·叶绍翁《西溪》 ②带“鸟”字的诗句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唐·王维《鸟鸣涧》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唐·孟浩然《春晓》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唐·柳宗元《江雪》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唐·贾岛《题李凝幽居》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古诗十九首》之《行行重行行》 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屈原《九章哀郢》 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唐·王籍《入若耶溪》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唐·杜甫《春望》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唐·韦庄《台城》 芳草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李华《春行即兴》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唐·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唐·杜甫《望岳》 白发悲花落,青云羡鸟飞.——唐·岑参《寄左省杜拾遗》 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唐·杜荀鹤《春宫怨》。

4.写几句关于鸟的诗句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宋·徐俯《春游湖》

独怜幽草岸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唐·韦应物《滁州西涧》

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平湖白鹭飞。——宋·徐元杰《湖上》

三月残花落更开,小檐日日燕飞来。——宋·王令《送春》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唐·杜甫《旅夜书怀》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宋·晏殊《浣溪沙》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宋·辛弃疾《西江月》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唐·杜甫《绝句四首》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唐·王维《观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唐·白居易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宋·张志和《渔歌子》

驱鸡上树木,始闻叩柴荆。——唐·杜甫《羌村三首(之一)》

吊影分为千里雁,辞跟散作九秋蓬。——唐·白居易《望月有感》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元·马致远《秋思》

孤云将野鹤,岂向人间住?——唐·刘长卿《送上人》

独立衡门春雨细,白鸡飞上树枝啼。——宋·叶绍翁《西溪》

②带“鸟”字的诗句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唐·王维《鸟鸣涧》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唐·孟浩然《春晓》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唐·柳宗元《江雪》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唐·贾岛《题李凝幽居》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古诗十九首》之《行行重行行》

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屈原《九章哀郢》

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唐·王籍《入若耶溪》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唐·杜甫《春望》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唐·韦庄《台城》

芳草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李华《春行即兴》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唐·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唐·杜甫《望岳》

白发悲花落,青云羡鸟飞。——唐·岑参《寄左省杜拾遗》

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唐·杜荀鹤《春宫怨》

5.描写鸟儿动作的句子,并引用一两句关于鸟的诗句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唐·王维《鸟鸣涧》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1、小白鸽整理羽毛的时候,先把脖子歪过去,用尖嘴当梳子,在背上东啄啄,西啄啄。接着,它把头埋进翅膀里,梳理下面的羽毛。然后,它又把头低下去,叼几下肚子底下的羽毛。梳理尾巴上的翎毛最有趣了,它把尾巴张成扇形,使劲往上翘,脖子用力往后伸,用嘴夹住翎毛,从尾巴根一直理到尾巴尖。最后,它要整理头上的羽毛了,这是它最不认真的工作。只见它把头低下来,仅用一只爪子在头上挠了两下就完了。梳理完毕,小白鸽张开翅膀扇了扇,全身抖一抖,羽毛蓬蓬松松的,这时它显得更美丽了。

2、巨鹰归巢了,它从天而降,站立大巢的崖边上,傲慢地仰望蓝天,俯视大地,然后,那铁一般的大爪张开,引颈振翅,发出一声震动山谷的呼哨。群山响应,树林的叶片雨点一样纷纷飘落,聚在山谷中未散的雾,被压迫着退到森林的深处。

3、天中的云雀,林中的金莺,都鼓起它们的舌簧。轻风把它们的声音挤成一片,分送给山中各样有无耳朵的生物。桃花听得入神,禁不住落了几点粉泪,一片一片凝在地上。小草听得大醉,也和着声音的节拍一会倒、一会起,没有镇定的时候。

6.给我几句描写鸟的诗句

1.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王维:《鸟鸣涧》) 2.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 3.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杜甫:《春望》) 4.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盂浩然:《春晓》) 5.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杜甫:《望岳》) 6.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陶渊明:《饮酒》) 7.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8.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李白:《独坐敬亭山》) 9.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贾岛:《题李凝幽居》) 10.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王籍:《入若耶溪》) 11.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

7.写两句关于写鸟的诗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诗经•周南•关雎》关关:雌雄二鸟相互和答的鸣声。雎(jū)鸠(jiū):水鸟,喜捕食鱼类,雌雄的情意专一。

洲:水中陆地。这是《诗经》第一篇作品的起句。

写雎鸠和鸣。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

《诗经•郑风•风雨》晦:昏暗。已:止。

由于风雨交加,天昏地暗,雄鸡以为天还未亮,仍啼叫不住。后人往往比喻为黑暗中的呼声不绝。

●燕燕于飞,颉之颃之。 《诗经•邶风•燕燕》颉(xié):上飞。

颃(háng):下飞。 ●伐木丁丁,鸟鸣嘤嘤。

出自幽谷,迁于乔木。 《诗经•小雅•伐木》丁丁:伐木之声。

嘤嘤:鸟和鸣之声。幽:深。

迁:升。乔:高。

以伐木起兴,描写鸟儿飞迁求伴。诗句被后人用于对求友、求上进、求寓所、求升迁的祝贺和鼓励。

“乔迁”一词源于此。 ●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

《诗经•小雅•鹤鸣》九皋(gāo):很深的沼泽。写深泽的鹤声可直冲上天,比喻正义之声是掩盖不住的。

●王雎鼓翼,鸧鹒哀鸣,交颈颉颃,关关嘤嘤。 汉•张衡《归田赋》王雎(jū):鸟名,雎鸠。

鸧鹒:黄莺。颉颃(xié háng):鸟儿上下翻飞的样子。

关关嘤嘤:鸟的鸣声。生动地描绘了雎鸠和黄莺飞翔的动态和悲鸣的声音。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三国•魏•曹操《短歌行》匝(zá):周,圈。

依:栖、攀。写良禽择木而栖,比喻贤人良才当择主而事。

体现作者渴望招贤纳士,以实现统一天下的伟大抱负。 ●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

晋•陶渊明《读山海经》欣:高兴。托:依托、栖宿。

庐:茅庐、住所。以鸟之爱巢,比己之爱庐,表现田园生活的闲适。

●望云惭高鸟,临水愧游鱼。 晋•陶渊明《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一首》仰望和俯视禽鱼,自己感到惭愧。

当官要违反自己的意愿,而鸟鱼却能自由自在地生活,这反映了诗人归隐思想。 ●早知半路应相失,不如从来本独飞。

南朝•梁•萧纲《夜望单飞雁》应:会。这是孤雁在总结生活经验,认为应求其独立,颇有哲理。

●雨雪霏霏雀劳利,长觜饱满短觜饥。 南朝•梁•《雀劳利歌辞》霏霏:大而密的样子。

劳利:觅食的噪声。觜:即“嘴”。

比喻在困难的环境下,有权势、会钻营的人可饱腹肥肠;反之则挨冻受饿。 ●新年鸟声千种啭,二月杨花满路飞。

北朝•北周•庚信《春赋》啭:鸟的啼鸣声。用鸟啭和花飞来传达春天的信息,形象生动。

●愿逐三秋雁,年年一度秋。 唐•卢照邻《昭君怨》逐:追逐、跟随。

一度秋:一年一度的秋归。极言昭君因见雁飞而思乡的强烈感情。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唐•骆宾王《咏鹅》项:指鹅的长颈。全诗仅十多个字,已把鹅群戏水时的神态声色都逼真地描绘出来。

●高飞凭力致,巧啭任天姿。 唐•祖咏《汝坟秋同仙州王长史翰闻百舌鸟》致:达到。

啭:鸟的啼鸣声。任:听任。

天姿:天资。捕捉人们不经意的鸟雀飞啭的自然现象,暗寓事业的成功有赖于实践和天资相结合的深邃的道理。

●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 唐•王维《送梓州李使君》壑(hè):山沟。

杜鹃:鸟名。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唐•王维《积雨辋川庄作》漠漠:密布的样子。阴阴:幽暗的样子。

啭:啼唱。写久雨后的乡村自然景色,广阔无际的水田上边,白鹭展翅飞翔;浓荫蔽日的夏林深处,黄鹂宛转歌唱。

形象生动,色彩鲜明,对偶工整。 ●入春解作千般语,拂曙能先百鸟啼。

唐•王维《听百舌鸟》千般语:各种鸣叫。拂曙:拂晓。

●孤飞一片雪,百里见秋毫。 唐•李白《观放白鹰》秋毫:禽鸟在秋天长出的新的细毛。

形容在一片清白之中最易明察,哪怕是最微小的事物。这两句也可视为某种艺术表现手法。

●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 唐•杜甫《秋兴八首》碧梧:梧桐。

地面上可见鹦鹉啄剩的米粒,梧桐上可见栖息的凤凰。形容当时长安物产的丰盛,景物的美丽。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唐•杜甫《绝句》写春日田野风光。

富有生机活力,动态逼真;黄、绿、白、青相间,色彩鲜明。 ●高堂见生鹘,飒爽动秋骨。

唐•杜甫《画鹘行》鹘(hú):鸟名,隼属动物的旧称。青黑色,多鸣叫。

秋骨:鹘至秋而善击。此以英姿飒爽的生鹘,以引起下文对画鹘的描写。

●愿分竹实及蝼蚁,尽使鸱枭相怒号。 唐•杜甫《朱凤行》竹实:凤的食料。

及:给。蝼蚁:蝼蛄、蚂蚁。

鸱(chī)枭(xiāo):两种鹰类的飞禽。赞扬朱凤爱有幼小动物,不畏凶恶势力的精神。

●寒花隐乱草,宿鸟择深枝。 唐•杜甫《薄暮》写自然界中喜阴暗幽深的生物,可用于比喻人的性格和处境。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然。 唐•杜甫《绝句二首》逾:愈、更。

然:燃,这里指红似火烧。 ●自去自来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唐•杜甫《江村》堂上:又作“堂前”、“梁上”都是一个意思。描写燕鸥的闲情野趣,表现出恬静幽雅的江村景象,衬托出诗人的淡泊宁静的心境。

●春水初生乳燕飞,黄蜂小尾扑花归。 唐•李贺《南园》初生:开始上涨。

描绘作者家乡的动人春色。 ●雄鸡一声天下白。

唐•李贺《致酒行》白:发亮。“雄鸡一声”每被后人当作新时代催生者的声音。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8.有关于鸟的诗句及赏析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孟浩然《春晓》

赏析:这两句写诗人因春宵梦酣,天已大亮了还不知道,一觉醒来,听到的是屋外处处鸟儿的欢鸣。诗人惜墨如金,仅以一句“处处闻啼鸟”来表现充满活力的春晓景象。但人们由此可以知道就是这些鸟儿的欢鸣把懒睡中的诗人唤醒,可以想见此时屋外已是一片明媚的春光,可以体味到诗人对春天的赞美。

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赏析:以动写静,一“惊”一“鸣”,看似打破了夜的静谧,实则用声音的描述衬托山里的幽静与闲适:月亮从云层中钻了出来,静静的月光流泻下来,几只鸟儿从睡梦中醒了过来,不时地呢喃几声,和着春天山涧小溪细细的水流声,更是将这座寂静山林的整体意境烘托在读者眼前,与王籍“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入若耶溪》)有异曲同工之妙。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

赏析:为渔翁精心创造了一个广袤无垠、万籁俱寂的艺术背景:远处峰峦耸立,万径纵横,然而山无鸟飞,径无人踪。往日沸腾喧闹,处处生机盎然的自然界因何这般死寂呢?一场大雪纷纷扬扬,覆盖了千山,遮蔽了万径。鸟不飞,人不行。冰雪送来的寒冷制造了一个白皑皑,冷清清的世界。这幅背景强有力地衬托着渔翁孤独单薄的身影。此时此刻,他的心境该是多么幽冷孤寒呀!这里,作者采用烘托渲染的手法,极力描绘渔翁垂钓时候的气候和景物,淡笔轻涂,只数语便点染出峻洁清冷的抒情气氛。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