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王宋词南京树人

1.有关南京的诗词

(1) 《桃叶歌》东晋•王献之(344—386年) 桃叶复桃叶,渡江不用楫; 但渡无所苦,我自迎接汝。

【注释】桃叶渡:位于今南京夫子庙东北、十里秦淮与古青溪水道合流处淮青桥附近。今渡口处立有“桃叶渡碑”,并建有“桃叶渡亭”。

清 人张通之在《金陵四十八景题泳》“桃叶临渡”一景中写道:“桃根桃叶皆王妾,此渡名惟桃叶留,同是偏房犹侧重,秦臣无怪一穰侯。”桃叶、桃根姊妹俩,同为 东晋大书法家王献之的小妾。

因王献之当年曾在渡口接送过爱妾桃叶,桃叶渡由此得名。王献之的女儿王神爱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痴呆皇帝之一、东晋第10位皇帝 晋安帝司马德宗的皇后。

王献之的结发妻子是郗昙的女儿。郗昙,字重熙,少赐爵东安县开国伯(相当于二品官职)。

司徒王导辟秘书郎(南朝士 族子弟以为出身之官)。朝论以昙名臣之子,每逼以宪制,年30,始拜通直散骑侍郎,迁中书侍郎。

简文帝为抚军,引为司马)的女儿,名字叫道茂。郗道茂跟王 献之为姑表之亲,郗道茂是王献之的表姐。

根据《世说新语》刘孝标注,咸、宁{东晋简文帝司马昱咸安、孝武帝司马曜宁康(371—375年)}年间,王献之 奉皇帝之命,休了原配郗道茂,另尚简文帝司马昱之女余姚公主(亦称新安公主)。 (2) 《之零陵郡次新亭》南朝梁•范云(451—503年) 江干远树浮。

天末孤烟起。 江天自如合。

烟树还相似。 沧流未可源。

高飘去何已。 【注 释】新亭:在六朝时十分有名,是六朝建康宫城西南的军事堡垒,新亭垒、白下垒,一南一北,为建康宫城的南北门户。

南宋时史正志《新亭记》记载:新亭“南去 城十二里,有岗突然起于丘墟垅堑中,其势回环险阻,意古之为壁垒者,或曰此六朝所谓新亭是也。”江干:江岸。

末:边。 (3) ①《入朝曲》东晋•谢朓(464—499年) 江南佳丽地。

金陵帝王州。 逶迤带绿水。

迢递起朱楼。 飞甍夹驰道。

垂杨荫御沟。 凝笳翼高盖。

叠鼓送华辀。 献纳云台表。

功名良可收。 【注 释】《入朝曲》:属乐府“鼓吹曲辞”。

“金陵”句:东吴、东晋、刘宋都曾建都金陵(今南京),故称之为“帝王州”。逶迤:形容水流弯曲。

带:环绕。迢递: 高峻巍峨貌。

朱楼:红楼。飞甍(méng):凌空欲飞的屋脊。

甍,屋脊。驰道:专供皇帝行走的御道。

御沟:流经宫苑的河道。凝笳:舒缓的笳声。

翼:送。高 盖:高高的车盖。

此指高车。叠鼓:轻而密的鼓声。

华辀(zhōu周):华丽的车辆。“献纳”句:谓立身朝堂,进献的忠言被采纳。

献纳,谏言以供采纳。云 台,汉宫高台名。

②《晚登三山还望京邑》东晋•谢朓 灞涘望长安,河阳视京县。 白日丽飞甍,参差皆可见。

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 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

去矣方滞淫,怀哉罢欢宴。 佳期怅何许,泪下如流霰。

有情知望乡,谁能鬒不变? 【注 释】三山:山名,今南京市西南。还望:回头眺望。

京邑:指南齐都城建康,即今南京市。灞涘望长安:借用汉末王粲《七哀诗》“南登霸陵岸,回首望长安”诗 意。

灞,水名,源出陕西蓝田,流经长安城东。河阳视京县:借用西晋诗人潘岳《河阳县诗》“引领望京室”诗意。

河阳:故城在今河南梦县西。京县:指西晋都城 洛阳。

两句意为:我怀着眷恋之情,傍晚登上三山,回头眺望都城建康。丽:使动用法,这里有“照射使……色彩绚丽”的意思。

飞甍:上翘如飞翼的屋脊。甍:屋 脊。

参差:高下不齐的样子。两句意为:在日光的照耀下,京都建筑色彩绚丽,高高低低都能望见。

绮:有花纹的丝织品,锦缎。澄江:清澈的江水。

练:洁白的绸 子。两句意为:澄清的江水平静得如同一匹白练。

喧鸟覆春洲:形容鸟儿众多。覆:盖。

杂英:各色的花。甸:郊野。

方:将。滞淫:久留。

淹留。怀:想念。

佳 期:指归来的日期。怅:惆怅。

霰:雪珠。两句意为:分别了,想到何日才能回来,不由得令人惆怅悲伤,留下雪珠般的眼泪。

鬒:黑发。变:这里指变白。

两句意 为:怀着望乡之情的人,又有谁能不白了头发呢? (4) 《河中之水歌》南朝•萧衍(464—549年) 河中之水向东流,洛阳女儿名莫愁。 莫愁十三能织绮,十四采桑南陌头。

十五嫁为卢家妇,十六生儿字阿侯。 卢家兰室桂为梁,中有郁金苏合香。

头上金钗十二行,足下丝履五文章。 珊瑚挂镜烂生光,平头奴子擎履箱。

人生富贵何所望,恨不早嫁东家王。 【注释】萧衍:南朝萧梁开国皇帝。

莫愁:一说为洛阳女,15岁嫁至石头城(今南京)为卢家妇。今南京有莫愁湖。

(5) ①《登金陵凤凰台》唐•李白(701—762年),作于唐天宝六年(747年)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注 释】凤凰台:故址在南京城西花露岗。

相传刘宋元嘉十六年,有三鸟翔集此山,状如孔雀,文彩五色,音声谐和,众鸟群集。仍置凤凰台里,起台于山,号为凤凰 山。

吴宫:三国时孙吴建都金陵(今南京)。晋代:东晋亦建都于金陵。

衣冠:指王公贵族。丘:坟墓。

三山:山名,在南京西南长江边上,因三峰并列、南北相连 而得名。二水:秦淮河流经南京后,向西流入长。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临江仙 送王缄

1 开头两句“忘却成都来十载,因君未免思量”,写的是作者十年来对亡妻的彻骨相思。“凭将清泪洒江阳”,凭,凭仗,烦请。这句的意思是:今日送别,请你将我伤心之泪带回家乡,洒向江头一吊。王缄此来,与苏轼盘桓数日,苏轼得知“故山好”,自感宽慰,但又觉得自己宦迹飘零,赋归无日,成为天涯孤客,于是,不禁悲从中来。所谓“悲凉”,意蕴颇丰。苏轼当时因为与变法派政见不合而被迫到杭州任通判,内心本来就有一种压抑、孤独之感,眼下与乡愁、旅思及丧妻之痛搅混一起,其心情之坏,更是莫可名状了。

2 “坐上别愁君未见,归来欲断无肠”,切入送别的词旨。毋庸置疑,王缄的到来,苏轼悲凉的感情中多少增添了几分暖意,而王缄又要匆匆离去,作者自然感到难以为怀了,于是国忧、乡思、家恨,统统融进了“别愁”之中,从而使这别愁的分量更有千钧之重。“归来欲断无肠”,是说这次相见之前及相见之后,愁肠皆已断尽,以后虽再遇伤心之事,亦已无肠可断了。

3 两个方面任选其一,结合诗句即可。结尾两句,苏轼吐露将整个人生一切看破之意。《汉书·盖宽饶传》云:“富贵无常,忽则易人。此如传舍,阅人多矣。”此词“此身如传舍”一句借用上述典故而略加变通,以寓“人生如寄”之意。又《列子》:“人,则生人为行人矣。行而不知归,失家者也。”歇拍“何处是吾乡”暗用其意。对此,顾随评曰:“人有丧其爱子者,既哭之痛,不能自堪,遂引石孝友《西江月》词句,指其子之棺而詈之曰:‘譬似当初没你。’常人闻之,或谓其彻悟,识者闻之,以为悲痛之极致也。此词结尾二句与此正同。

3.末尾是王字的诗词

苏轼

《饮湖上初晴后雨》

朝曦迎客艳重冈,

晚雨留人入醉乡。

此意自佳君不会,

一杯当属水仙王。

宫词 薛逢

十二楼中尽晓妆,望仙楼上望君王。

锁衔金兽连环冷,水滴铜龙昼漏长。

云髻罢梳还对镜,罗衣欲换更添香。

遥窥正殿帘开处,袍裤宫人扫御床。

我是清都山水郎,

天教散漫与疏狂。

曾批给露支风敕,

累奏留云借月章。

诗万卷,酒千觞,

几曾着眼看侯王?

玉楼金阙慵归去,

且插梅花醉洛阳。

4.除了《满江红·金陵怀古》和《乌衣巷》还有什么诗词是提到了旧时王

刘禹锡《金陵五题并序》: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萨都刺《金陵怀古》:王谢堂前双燕子,乌衣巷口曾相识。

周邦彦《西河》:想依稀王谢邻里,燕子不知何世,向寻常巷陌人家相对,如说兴亡斜阳里。

辛弃疾《鹧鸪天》:若教王谢诸郎在,未抵柴桑陌上尘!

王士祯《秦淮杂诗》:青溪水木最清华,王谢乌衣六代夸。

陈亮《念奴娇》:因笑王谢诸人,登高怀远,也学英雄涕。

段成式《和周繇见嘲》:王谢初飞盖,姬姜尽下山。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