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诗文翻译节选自晏子春秋翻译 景公让马夫饲养他所心爱的一匹马,那马突然暴病死了。景公大怒,令人拿刀去支解养马的人。这时晏子正赔侍在景公身旁。左右拿刀上前,晏子阻止了他们,然后问景公道:“尧舜支解人,从谁开始的?”景公很惊恐地脱口而出:“从我开始。”就没支解养马人。但又说:“把他投入监狱治罪。”晏子说。“这人不知他犯了什么罪而死,我请为君王教训他一番,叫他知道自已的罪过,然后再送进监狱治罪。”景公说:“可以。”晏子就历数其罪道:“你有三大罪状:君王命你养马,你却让马死了,这是第一条死罪;你养死的又是君王最心爱的马,这是第二条死罪;你让君王因为一匹马的缘故而杀人,百姓听说这件事必然怨恨我们的君王,诸侯听到这件事必然要轻视我们的国家。你杀了君王的马,使老百姓对君王积下了怨恨,我们的军队也要被邻国打败,达是第三条死罪。现在把你投入监狱治罪。”景公听后长叹一声说:“请您老夫子释放了他吧!请快释放了他吧!不要因此损伤了我仁爱的德行。” 景公的猎狗死了,他命令朝外给它治办棺材,宫内给它准备祭品。晏子听说这事,前来劝阻。景公说;“也不过区区小事,只是借此和近侍们取乐罢了。”晏子说:“您错了!向百姓横征暴敛的财物不把它用到百姓身上,而浪费钱财以博得左右一笑,轻视小民的疾苦,而着重近侍的玩乐,这样,国家也就没有有什么希望了。何况孤苦的老人受冻挨饿,而一条死狗却享受祭祀,鳏寡无靠的人得不到救济,而一条死狗还占用棺材,行为荒唐到这样,百姓如果知道这事,一定会怨恨自己的国君,诸侯如果知道这件事,一定会轻视我们的国家。老百姓积满怨恨,诸侯卑视我们的政权,您竟然认为这是区区小事!您还是再好好考虑考虑吧!”景公说:“您说的对。”赶紧催厨师杀狗烹肉,拿来和群臣会餐。 2.有关家风古诗词宋 释正觉 偈颂二百零五首 孤筇长作水云游,底事而今嗾下休. 一点破幽明历历,十分合体冷湫湫. 暗中须透金针穴,转处还藏玉线头. 劫外家风兹日辨,渠侬真与我侬俦. 治家严,家乃和;居乡恕,乡乃睦. --清·王豫《蕉窗日记》 治家以和平两字为主.--清·钱泳《履园丛话·治家》 觉醒的父母,完全应该是义务的,利他的,牺牲的. --鲁迅《我们现在应该怎样做父亲》 家有一心,有钱买金。家有二心,无钱买针. --明·徐渭《杀狗记》 富贵子弟无成者,失于姑息也; 贫贱子弟易成者,习于严束也. --清·陈荩《修匿余编》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宋·王应麟《三字经》 修身而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礼记·大学》 3.求找找一首写狗被杀了的“现代诗”《杀狗的过程》 雷平阳 这应该是杀的狗的唯一方式。 今天早上10点25分 在金鼎山农贸市场3单元 靠南的最后一个铺面前的空地上 一条狗依偎在主人的脚边,它抬着头 望着繁忙的交易区。 偶尔,伸出长长的舌头, 舔一下主人的裤管 主人也用手抚摸着它的头 仿佛在为远行的孩子理顺衣领 可是,这温暖的场景并没有持续多久 主人将它的头揽进怀里 一张长长的刀叶就送进了 它的脖子。它叫着,脖子上 像系上了一条红领巾,迅速地 蹿到了店铺旁的柴堆里…… 主人向它招了招手,它又爬了回来 继续依偎在主人的脚边, 身体有些抖。主人又摸了摸它的头 仿佛为受伤的孩子,清洗疤痕 但是,这也是一瞬而逝的温情 主人的刀,再一次戳进了它的脖子 力道和位置,与前次毫无分别 它叫着,脖子上像插上了 一杆红颜色的小旗子,力不从心地 蹿到了店铺旁边的柴堆里 主人向它招了招手,它又爬了回来 ——如此重复了5次,它才死在爬向主人的路上。 它的血迹让它体味到了消亡的魔力 11点20分,主人开始叫卖 因为等待,许多围观的人 还在谈论着它一次比一次减少的抖,和它那痉挛的脊背 说它像一个回家奔丧的游子 4.唐诗宋词元曲唐诗 春 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落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皆寂,惟闻钟磬音。 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蜀 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宋词 渔家傲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醉花阴 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 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蝶恋花 欧阳修 庭院深深深几许? 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玉勒雕鞍游冶处, 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 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 泪眼问花花不语, 乱红飞过秋千去。 永遇乐 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灯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下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声声慢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最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者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元曲 元曲四大悲剧是:关汉卿的《窦娥冤》,白朴的《梧桐雨》,马致远的《汉宫秋》还有纪君祥的《赵氏孤儿》。元曲四大爱情剧:关汉卿的《拜月庭》,王实甫的《西厢记》,白朴的《墙头马上》还有郑光祖的《倩女离魂》。四大南戏是:荆、刘、拜、杀:《荆钗记》、《白兔记》、《拜月庭》(不是关汉卿写的)和《杀狗记》。 关汉卿 主要作品 [双调]碧玉箫 [仙吕]一半儿 [南吕]一枝花·不伏老(选) [南吕]一枝花·杭州景 [南吕]一枝花·赠朱帘秀 [南吕]四块玉·别情 [双调]大德歌·冬 [双调]大德歌·秋 [双调]大德歌·夏 [双调]大德歌·春 [双调]沉醉东风 [南吕]四块玉·闲适 [南吕]四块玉·闲适 马致远 元曲主要作品 [般涉调]耍孩儿·借马 [越调]夜行船·秋思 清江引·野兴(五首) 夜行船·秋思 四块玉·马嵬坡 四块玉·浔阳江 四块玉·天台路 四块玉·巫山庙 寿阳曲·渔村夕照 寿阳曲·烟寺晚钟 寿阳曲·潇湘夜雨 寿阳曲·山市晴岚 寿阳曲·远浦帆归 天净沙·秋思 四块玉·叹世 5.古文尊忌什么 贤忌什么亲忌病春秋为尊者讳耻,为贤者讳过,为亲者讳疾。 《谷梁传》在我国封建时代,为了维护统治秩序和森严的封建等级制度,人们对皇帝、官长以及尊亲长辈的名字,不能直接说出来或写出来,而要用别的字代替,或以其他方式表示(如空字或缺笔),以示尊敬,这就是所谓的避讳。避讳,是中国古代社会特有的一种习俗,也是一种特有的文化现象。 有学者对中国避讳历史进行了专门研究,出版有《中国古代避讳史》等著作。据说,避讳之习起源于周朝。 “入境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礼记·曲礼上》)凡到他人家中,要先问其家人名讳。 以免在交谈中,因犯讳而失礼。陆游在《老学庵笔记》中记述了一个故事:“田登作郡,自讳其名,触者必怒,吏卒多被搒笞。 于是举州皆谓灯为火。上元放灯,许人入州治游观。 吏人遂书榜,揭于市曰:‘本州依例放火三日。’”就是避讳的典型例子。 了解一下我国历史上相沿上千年的避讳习俗,对于了解现代汉语中一些词语的来历,很有帮助,还可以知道古代为了避讳是怎么样把本来很清楚的语言搞得乱七八糟的。讳,又称名讳,即古代帝王或尊长者之名。 “讳,忌也。”(《说文解字》)封建时代等级森严,封建礼教极端强调等级名分,为了体现下对上、卑对尊的恭敬,严格划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等级区别,避讳便应运而生,并在统治者的提倡、推动下发展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历经上千年有增无减,成为封建时代体现等级名分、维系礼教秩序的重要手段。 避讳的对象有四类,一是帝王,对当代在位的帝王及本朝历代皇帝之名要避讳,称之为“国讳”或“公讳”。如在刘秀时期,秀才被改成茂才;乾隆曾下诏门联中不许有五福临门四字,为的是避讳顺治帝福临之名。 有时甚至还要避讳皇后之名,如吕后名雉,臣子们遇到雉要改称野鸡。二是长官,即下属要讳长官本人及其父祖的名讳。 甚至一些骄横的官员严令手下及百姓要避其名讳,称“官讳”,亦称“宪讳”。“只许州官放火,不准百姓点灯”的成语所反映的,就是避官讳。 三是圣贤,称“圣讳”,主要指避至圣先师孔子和亚圣孟子的名讳,有的朝代也避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之名,有的还避周公之名,甚至有避老子之名的。比如孔夫子,名“孔丘”,北宋朝廷下命令,凡是读书读到“丘”字的时候,都应读成“某”字,同时还得用红笔在“丘”字上圈一个圈。 清朝尤甚:凡是天下姓“丘”的,从此以后,都要加个耳字旁,改姓“邱”字,并且不许发音为“邱”,要读成“七”字。于是,天下姓“丘”的,从此改姓“邱”了。 到了今天,有姓“丘”的,又有姓“邱”的,原因就是有的改了,有的又改回原来的“丘”字了。四是长辈,即避父母和祖父母之名,称“家讳”或“私讳”。 与别人交往时应避对方的长辈之讳,否则极为失礼。唐代诗人李贺之父名晋,“晋”与“进”同音,故李贺一生不能举进士。 司马迁的父亲叫“司马谈”,所以《史记》里,把跟他父亲名字相同的人,一律改了名。例如“张孟谈”,改为“张孟同”;“赵谈”,改为“赵同”。 后来《后汉书》的作者范晔也是如此,因为范晔的父亲叫“范泰”,所以在(后汉书》里,叫“郭泰”的,竟人不知鬼不觉的变为“郭太”了;叫“郑秦”的,也变为“郑太”了。又如唐朝的诗人杜甫,父亲的名字叫“杜闲”,为了避“闲”字的讳,杜甫写了一辈子的诗,却没在诗中用过“闲”字。 杜甫母名海棠,《杜集》中无海棠诗,避母名也。避讳的形式,主要有三种:其一为改字。 若遇到应避讳的字时,就改用其他的字。这种避讳的方法出现较早,也较普遍。 如秦始皇讳政,秦朝改正月为端月。“端月,正月也。 秦讳政,故曰端。”(《史记》)汉文帝讳恒,传说的后羿之妻姬娥遂改称嫦娥。 汉光武帝讳秀,秀才改称茂才。清圣祖讳玄烨,紫禁城的北门玄武门遂改称神武门。 其二为空字。若书写中遇应避讳的字时,采用空一格(字)、打一方框或“讳”、“某”等字表示。 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凡遇当朝皇帝的名讳,就不作任何解释,只写“上讳”二字。如“秀,上讳”。 其三为缺笔。如遇到应避讳的字时,则少写一笔或两笔。 一般多为最后的一笔或两笔。如清雍正时规定,凡书中遇“丘”字,必须缺笔。 若姓名或地名中的“丘”字,一律改为“邱”字。《红楼梦》第二回“冷子兴演说荣国府”:“雨村拍案笑道:‘怪道这女学生读至凡书中有`敏'字,皆念作`密'字,每每如是,写字遇着`敏'字,又减一二笔,我心中就有些疑惑.今听你说的,是为此无疑矣……’”写的就是黛玉每遇其母的名字“敏”时,读、写都注意避讳(即家讳)。 避讳的习俗,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延续了千多年。历朝历代对避讳的规定和要求,也不尽相同。 有的朝代相对较松,有些朝代则十分严格。总的来看,唐朝以后,对避讳就非常重视了。 历代皇朝出于巩固其统治地位的需要,对避讳都很讲究。唐高祖的祖父叫李虎,故唐朝一代不能称“虎”。 于是,虎便被“兽”、“彪”等字所替代。“不入虎穴,焉得虎子”,遂变成“不入兽穴,焉得兽子”;“画虎不成反类犬”,则成了“画龙不成反类犬”。 就连“老虎”的名称也不能。 6.有个叫看图猜古诗的,谁知道答案东倒西歪dōng dǎo xī wāi [释义] 歪歪倒倒的。形容站立不稳;或位置不正;倾斜欲倒的样子。也形容杂乱无章。 [语出] 元·萧德祥《杨氏女杀狗劝夫》:“他两个把盏儿吞;直喝得醉醺醺的;吃得东倒西歪。” [正音] 倒;不能读作dào [近义] 杂乱无章 一团乱麻 [反义] 井井有条 有条不紊 [用法] 含贬义。一般作谓语、定语、补语。 [结构] 联合式。 [例句] 大地里的玉米被一场大风吹得~的。 7.革命诗词无题 孙中山 半壁东南三楚雄,刘郎死去霸图空。 尚余遗孽艰难甚,谁与斯人慷慨同。 塞上秋风悲战马,神州落日泣哀鸿。 几时痛饮黄龙酒,横揽江流一奠公。 对酒 秋瑾 不惜千金买宝刀,貂裘换酒也堪豪。 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 七律 秋瑾 漫云女子不英雄,万里乘风独向东! 诗思一帆海空阔,梦魂三岛月玲珑。 铜驼已陷悲回首,汗马终惭未有功。 如许伤心家国恨,那堪客里度春风。 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 秋瑾 万里乘云去复来,只身东海挟春雷。 忍看图画移颜色,肯使江山付劫灰。 浊酒不销忧国泪,救时应仗出群才。 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 自题小像 鲁迅 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惯于长夜过春时 鲁迅 惯于长夜过春时,挈妇将雏鬓有丝。 梦里依稀慈母泪,城头变幻大王旗。 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 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 梅岭三章 陈毅 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 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 南国烽烟正十年,此头须向国门悬。 后死诸君多努力,捷报飞来当纸钱。 投身革命即为家,血雨腥风应有涯。 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 浪迹江湖忆旧游, 故人生死各千秋。 已摈忧患寻常事, 留得豪情作楚囚。 ——恽代英《狱中诗》 西江月·秋收起义 一九二七年 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 匡庐一带不停留,要向潇湘直进。 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 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西江月 井冈山 一九二八年秋 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 敌人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 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 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七律 长征 一九三五年十月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如果忘记了过去,就意味着背叛。 是中国**领导中国人民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才推翻了三座大山,奠定了国家和民族发展进步的政治基础,开创了一个伟大的时代。**曾深情地说:“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无论环境如何险恶,始终坚守崇高的信念,为人民服务…… 满天风雪满天愁, 革命何须怕断头? 留得子胥豪气在, 三年归报楚王仇! ----杨超 头可断,肢可折, 革命精神不可灭。 壮士头颅为党落, 好汉身躯为群裂。 周文雍 就义诗 砍头不要紧, 只要主义真。 杀了夏明翰, 还有后来人。 夏明翰 蹈火归来又赴汤, 只身亡命是家常。 东西南北路千里, 父母妻儿天一方。 太息斯民犹困顿, 驰驱我马未玄黄。 风尘小憩田夫舍, 索得浓茶作胆尝。 熊亨瀚 狱中诗 浪迹江湖忆旧游, 故人生死各千秋, 已摈忧患寻常事, 留得豪情作楚囚。 恽代英 慷慨登车去, 临难节独全。 余生无足恋, 大敌正当前。 投止穷张俭, 迟行笑褚渊。 者番成永别, 相视莫潸然。 杨匏安 就义诗 恨不抗日死, 留作今日羞。 国破尚如此, 我何惜此头。 吉鸿昌 男儿立志出乡关, 报答国家那肯还, 埋骨岂须桑梓地, 人生到处有青山。 黄治 诗一首① 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 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 因为我们信仰的主义, 乃是宇宙的真理! 为着共产主义牺牲, 为着苏维埃流血, 那是我们十分情愿的啊! 方志敏 磊落生平事, 临刑无点愁。 壮怀犹未折, 热血拼将流。 慷慨为新鬼, 从容作死囚。 多情惟此月, 再照雄心酬。 陈法轼 献诗——为伊甸园而歌 那是谁说 “北方是悲哀的”呢? 不! 我的晋察冀呵, 你的简陋的田园, 你的质朴的农村, 你的燃着战火的土地 它比 天上的伊甸园, 还要美丽! 呵,你—— 我们的新的伊甸园呀, 我为你高亢地歌唱。 我的晋察冀呵, 你是 在战火里 新生的土地, 你是我们新的农村。 每一条山谷里, 都闪烁着 **的光辉。 低矮的茅屋, 就是我们的殿堂。 生活——革命, 人民——上帝! 人民就是上帝! 而我的歌呀, 它将是 伊甸园门前守卫者的枪枝! 我的歌呀, 你呵, 要更顽强有力地唱起, 虽然 我的歌呵, 是粗糙的, 而且没有光辉…… 我的晋察冀呀, 也许吧, 我的歌声明天不幸停止, 我的生命 被敌人撕碎, 然而, 我的血肉呵, 它将 化作芬芳的花朵, 开在你的路上。 那花儿呀—— 红的是忠贞, 黄的是纯洁, 白的是爱情, 绿的是幸福, 紫的是顽强。 诗一首 英雄非无泪, 不洒敌人前。 男儿七尺躯, 愿为祖国捐。 英雄抛碧血, 化为红杜鹃。 丈夫一死耳, 羞杀狗汉奸。 陈辉 有感 男儿奋发贵乘时, 莫待萧萧两鬓丝! 半壁河山沦异域, 一天烽火遍旌旗。 痛心自古多奸佞, 怒发而今独赋诗。 四万万人同誓死, 一心一德一戎衣。 朱学勉 咏史 万千逻卒猎街衢, 偶语宁辞杀不辜? 安内难忘伤手足, 攘夷偏惜掷头颅。 天之未丧斯民主, 人尽能诛是独夫。 二世亡秦前鉴在, 祖龙何事怒坑儒? 南京书所见 丹心已共河山碎, 大义长争日月光。 不作寻常床箦死, 英雄含笑上刑场。 寄母 赴义争能计养亲? 时危难作两全身。 望将今日思儿泪, 留哭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