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山房春事二首 唐 岑参山房春事二首(其二) 岑参 梁园日暮乱飞鸦, 极目萧条三两家。 庭树不知人去尽, 春来还发旧时花。 这是一首吊古之作。梁园又名兔园,俗名竹园,西汉梁孝王刘武所建,故址在今河南省商丘县东,周围三百多里。园中有百灵山、落猿岩、栖龙岫、雁池、鹤洲、凫渚,宫观相连,奇果佳树,错杂其间,珍禽异兽,出没其中。梁孝王曾在园中设宴,一代才人枚乘、司马相如等都应召而至。到了春天,更见热闹:百鸟鸣啭,繁花满枝,车马接轸,士女云集。 就是这样一个繁盛所在,如今所见,则是:“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这两句描画出两幅远景:仰望空中,晚照中乱鸦聒噪;平视前方,一片萧条,唯有三两处人家。当年“声音相闻”、“往来霞水”(枚乘《梁王兔园赋》)的各色飞禽不见了,宫观楼台也已荡然无存。不言感慨,而今古兴亡、盛衰无常的感慨自在其中。从一句写到二句,极自然,却极工巧:人们对事物的注意,常常由听觉引起。一片聒噪声,引得诗人抬起头来,故先写空中乱鸦。“日暮”时分,众鸟投林,从天空多鸦,自可想见地上少人,从而自然引出第二句中的一派萧条景象。 诗人在远望以后,收回目光,就近察看,只见庭园中的树木,繁花满枝,春色不减当年。就象听到丁丁的伐木声,更感到山谷的幽静一样,这突然闯入他的视野中的绚丽春光,进一步加深了他对梁园极目萧条的印象。梁园已改尽昔日容颜,为什么春花却依旧盛开呢?“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诗人不说自己深知物是人非,却偏从对面翻出,说是“庭树不知”;不说今日梁园颓败,深可伤悼,自己无心领略春光,却说无知花树遵循自然规律,偏在这一片萧条之中依然开出当年的繁花。感情极沉痛,出语却极含蓄。 作为一首吊古之作,梁园的萧条是诗人所要着力描写的。然而一、二两句已经把话说尽,再要顺着原有思路写出,势必叠床架屋。诗人于紧要处别开生面,在画面的主题位置上添上几笔艳丽的春色。以乐景写哀情,相反而相成,梁园的景色愈见萧条,诗人的吊古之情也愈见伤痛了,反衬手法运用得十分巧妙。 全诗分前后两部分,笔法不同,色调各异,然而又并非另起炉灶,“庭树”与“飞鸦”暗相关合(天空有鸟,地上有树)。篇末以“旧时花”遥应篇首“梁园”,使全诗始终往复回还于一种深沉的历史感情之中。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赞许这首诗说:“后人袭用者多,然嘉州实为绝调。”历来运用反衬手法表现吊古主题的作品固然不少,但有如此诗老到圆熟的,却不多见。 2.美丽的唐诗总让人吟咏再三,请将以下三首古诗,(:游园不值、江畔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 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 [注释] 1. 不值:没有遇到人。 2. 屐齿:木屐底下两头的突出部分。 3. 小扣:轻轻地敲。 4. 柴扉:用树枝编成的简陋的门。 [简析] 这首小诗写诗人春日游园观花的所见所感,写得十分形象而又富有理趣。 头两句“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交代作者访友不遇,园门紧闭,无法观赏园内的春花。但写得很幽默风趣,说大概是园主人爱惜园内的青苔,怕我的屐齿在上面留下践踏的痕迹,所以“柴扉”久扣不开。将主人不在家,故意说成主人有意拒客,这是为了给下面的诗句作铺垫。由于有了“应怜屐齿印苍苔”的设想,才引出后两句更新奇的想象:虽然主人自私地紧闭园门,好像要把春色关在园内独赏,但“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后两句诗形象鲜明,构思奇特,“春色”和“红杏”都被拟人化,不仅景中含情,而且景中寓理,能引起读者许多联想,受到哲理的启示:“春色”是关锁不住的,“红杏”必然要“出墙来”宣告春天的来临。同样,一切新生的美好的事物也是封锁不住、禁锢不了的,它必能冲破任何束缚,蓬勃发展. 3.唐诗秋园注音版秋园 【作者】司空曙 【朝代】唐代 伤秋不是惜年华,别忆春风碧玉家。 强向衰丛见芳意,茱萸红实似繁花。 qiū yuán 【zuò zhě 】sī kōng shǔ 【cháo dài 】táng dài shāng qiū bú shì xī nián huá ,bié yì chūn fēng bì yù jiā 。 qiáng xiàng shuāi cóng jiàn fāng yì ,zhū yú hóng shí sì fán huā 。 4.大唐芙容园作文250字大唐芙蓉园位于西安市曲江境内,占地一千亩,风景优美,是西北地区最大的文化主题公园。7月11日,我与家人一同参观了它。 步入大唐芙蓉园的门,首先便听见哗哗的流水声。走过一座宽十米的白色石拱桥,便来到了第一个景点“银桥飞瀑”。十米高的假山上,奔腾直下的流水,飞贱的水雾,好似真的瀑布。站在下面凉爽极了,让人舍不得离开。 向前走,我们来到了大唐芙蓉园一处有名的景点“紫云楼”。这里保留了唐朝皇宫的风格,让来游玩的客人不时追忆起大唐的兴盛,以及灿烂文化。 大唐芙蓉园中最使人震惊的是“诗魂”与“唐诗峡”了。诗魂是目前使用石材最多的大型群雕,占地约1480平方米,最高的立像高达9米,它通过耸立的山峰形象,来表现唐诗在唐代文字中的重要地位。 唐诗峡是一组总长为120米的综合性文化景观。它将名家的古诗,著名书法家题写,镌刻在诗峡摩崖之上。旁边是诗的作者的雕像。有些诗我读过,如杜甫的《春夜喜雨》、王之涣的《登灌雀楼》等。没有读过的便抄了下来。踩着山石,读着名诗,别有一番情趣。 最使我难忘的就是20:30~21:00的水幕电影了。这里的水幕电影是全球最大的。宽120米,高20米,将现代科技与古典艺术、环境艺术完美结合。让人从视觉、听觉、触觉等方面感受。音乐喷泉、激光、火焰、手雷为一体的世界极大型现代化水火奇观。不时有人拍手叫绝。一会儿水花四起,一会儿火焰喷射,一会儿又起水雾,真是绝了。 在大唐芙蓉园虽然只逛了几个景点,但我已被大唐芙蓉园的美丽所折服,所惊叹。怪不得大唐芙蓉园是令“国人震撼,世界惊奇”。 5.《游园不值》是唐诗吗《游园不值》是宋代诗人叶绍翁的名篇,这首小诗写诗人春日游园所见所感,写得十分形象而又富有理趣,情景交融,脍炙人口。 游 园 不 值 (南宋)叶绍翁 应 怜 屐 齿 印 苍 苔 , 小 扣 柴 扉 久 不 开 。 春 色 满 园 关 不 住 , 一 枝 红 杏 出 墙 来 。 【注释】 1.游园不值 : 我在游园时没有遇到主人。古时游园,是游私园,和后世的公园不同。这里是说没有进园游赏。 2.应:可能,大概。 4.屐齿 :木屐(古代一种木质的鞋,鞋底有横木齿。底的锯齿,可以防滑。) 3.怜:爱惜,怜惜,爱怜:这个词在此不是“可怜”, 怜悯,是爱的意思。 5.苍苔:青色的苔藓。 6.小扣 : 轻轻地敲。 7.柴扉 : 用树枝编成的简陋的门。 【今译】 大概是院子的主人爱惜青苔,怕我的木底鞋在上面留下脚印吧,轻轻地敲柴门,好久也没人来开。满园子的春色是关不住的,开得正旺的红杏有一枝枝条伸到墙外来了。 “满园”两句,或实写景致,或暗喻所访之人德行(满园春色)既为己所知见(一枝红杏),久之必为人所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