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引入诗句读书实践收获的作文快乐可以分享,而分享又可以获得快乐。我喜欢读书,我的伙伴也是一样。我们搞了一个“享书会”,一个月一次,一次两小时,我们会把这一个月看来的书与伙伴分享,分享知识,分享快乐。 几天前,月末我们进行了2010年的最后一次“享书会”,我带着最近新看的一本书 《守望 》来到了小花园的石桌旁。蕊蕊家离得最远,来得最早,其次是我、芳菲、和胖胖的馨馨。“快开始吧!馨馨,今天怎么来的这么晚?”我不满的抱怨到。“哎呀……我……”馨馨支支吾吾的说。 “算了算了,蕊蕊,你先说吧!”“好,我今天带的是 《有梦就有远方》 ,这里面有许多感人、励志的小故事,分为了八个模块,分别是‘信念如歌’‘母爱悠悠’……我最喜欢‘灵感的火花’,这里面的故事十分……”不知不觉之间,半个小时过去了,蕊蕊也极时的刹住了车。该我说了:“我最近看的书叫《守望》,作者叫谢华,这本书可是获过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的!我最喜欢书上的《谁来爱我》,一个粗粗笨笨的女孩楝子从乡里被舅舅调到城里上学,后来被拖拉机撞伤,一个好心的女记者卢芦阿姨帮助楝子,给楝子买了许多吃的和许多图书,而楝子要回报卢芦阿姨,要凑钱给卢芦阿姨买蛋糕,却因为凑不够钱而去偷米卖,可怜的妹妹楝花蒙受了一个当小偷的耻辱……”当我说完,我惊奇的发现大家眼圈都红红的,一看表,啊!五十分钟过去了。“抓紧,快,芳菲,该你了。”“哦!”芳菲说:“我带的是《斑羚飞渡》,这是动物大王沈石溪的书,书中讲了……”芳菲讲完馨馨讲:“我带的是《驴家族》,书中的‘我’因觉得遭到了不公,躲进山洞……” 很快,两个半小时过去了,大家都收获了不少,都把互相的书传阅了一遍,我更是受益匪浅。我们四个女孩的“享书会”让我们都体会到了读书的快乐,分享了彼此的知识。 分享读书的快乐,我爱享书会,我爱读书! 2.教育我们读书时要注重实践的诗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意思: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归是浅薄的,未能理解知识的真谛,要真正理解书中的深刻道理,必须亲身去躬行实践。 出自:《冬夜读书示子聿》 年代:宋 作者:陆游 体裁:七绝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书本得来的知识比较浅薄,只有经过亲身实践,才能变成自己的东西。 纸的意思是书本、从书本学来的理论知识。那么这些知识是否正确,究竟对这个知识掌握了多少,那么你去躬(亲自)行(行动、实践、去试着做一做)。 翻译过来就是: 从书本上学来的总是感觉浅显,要想真正的掌握它,那还是要亲自去对比着做做看,才能真正领会其中的奥秘 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归是浅薄的,未能理解知识的真谛,要真正理解书中的深刻道理,必须亲身去躬行实践。 从纸上得来的始终是表面的,要想知道事情的究竟,只有亲自做一做才知道. 3.关于读书和实践方面的名言或诗句(各8个)读正版书恨书价宰人,读盗版书恨错漏太多;读精装书恨不方便卧读,读简装书恨插图尽除;读多卷书恨淋漓注水,读名家书恨一牌多洗;读纪实书恨小说笔法,读传记书恨为传主讳。 —— 佚名 人家说,多读书可以改变气质,而我一直很想知道,读了可以改变气质的,是怎样的书,而为什麽我每次花钱买来的书,总是让我一边读,一边觉得有股无名火在我的胸口烧阿烧,比方说我现在念的这一本,我还没有翻个几页,就觉得我的身体成了一座窑,随便找把泥土贴在我的肌肤上,可以马上烧制成陶,再翻个两页,就觉得周围空气开始电离化,我的七孔开始喷电浆… —— zonble 你刚看过巴菲特传记,转眼就有人告诉你中国的股市与美国不同;你刚学完基本的金融知识,回头就听说艺术品市场短期内稳赚不赔……你总是觉得自己掌握的信息不够充分,总是难以进行下一个判断。 —— 佚名 事无大小,均有一定当然之理,即事穷理,何处非学?昔人云:此心如水,不流即腐。张乘崖亦云:人当随时用智。此为无所用心一辈人说法,果能日日留心,则一日有一日之长进;事事留心,则一事有一事之长进。由此而日积月累,何患学业才识之不能及人也。 —— 李鸿章 《寄四弟》 学习有很多种途径。不一定非要读MBA。其实,和朋友们聊天本身就是一种延展式的学习。同样,你去听一些故事,看一些案例也是学习。而且,学习往往是可以跨行业的。比如:在打球的时候,就能悟出很多商业上的道理。学管理也不一定非要读管理书籍,即使你看美国大片,都能领悟出很多道理。 —— 王志东 一个学者胜过一个以色列国王,因为一个学者死了,没有人可以替代他;而如果一个国王死了,所有的以色列人都是合格的人选。 —— 《巴比伦犹太教法典》 检验一个人所受教育的标准,就是看看他对自己无知的程度心中有没有数。 —— 克里斯托弗·希钦斯 好的教育应该是让你自由寻找那些对你有意义的事情,而不是把人脑当成一个容器,往里填东西;好的教育还在于让人批判性地思考,敢于质疑前人,我发现中国学生在这方面表现不足。 —— 朱棣文 见而不云所自来,似为贤者所不取也。 —— 傅斯年 一个人,如果要在事业上有所成就,需要七分学者气,三分才子气。学者气长到十分就会呆,才子气长到十分就会浮。 —— 陈望道 字典之类的工具书是妻子,常在身边为宜,但是,翻了一辈子未必可以烂熟。诗词小说只当是可以迷死人的艳遇,事后追忆起来总是甜的。又长又深的学术著作是半老的女人,非打点十二分精神不足以理解;有的当然还有点风韵,最要命的是后头还有一大串注释,更看不明白。至于政治评论、时事杂文等集子,都是现买现卖,不外是青楼上的姑娘,明天醒来,再看就不是那么回事了。 —— 董桥 《人与书》 做学问,不能靠二手货,不懂的字,要查《说文》,查《尔雅》,查《水经》。要查这个字第一次出现的地方,这样才可靠。《辞源》这一类书,是二手货。我们做学问要有穷根究底的精神才行。 —— 古直 4.形容不断学习,不断实践的诗句1、观书有感二首·其一 宋代: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那 通:哪) 译文: 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一样打开,清澈明净,天光、云影在水面上闪耀浮动。 要问池塘里的水为何这样清澈呢?是因为有永不枯竭的源头源源不断地为它输送活水。 2、冬夜读书示子聿 宋代:陆游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译文: 古人在学习上不遗余力,年轻时下功夫,到老年才有所成就。 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毕竟不够完善,要透彻地认识事物还必须亲自实践。 3、劝学 唐代:颜真卿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译文: 每天三更半夜到鸡啼叫的时候,是男孩子们读书的最好时间。 少年不知道早起勤奋学习,到老了后悔读书少就太迟了。 4、金缕衣 唐代:佚名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惜取 一作:须取)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花开 一作:有花) 译文: 我劝你不要太注重追求功名利禄,要珍惜少年求学的最好时期。 花开可以折取的时候就要尽管去折,不要等到花谢时只折了个空枝。 5、白鹿洞二首·其一 唐代:王贞白 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已春深 一作:春已深) 不是道人来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寻。 译文: 专心读书,不知不觉已经到了暮春时节,一寸光阴就像一寸黄金珍贵。 如果不是道人来逗笑,还在深入钻研周公孔子的精义、教导呢。 6、上堂开示颂 唐代:黄蘖禅师 尘劳迥脱事非常,紧把绳头做一场。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译文: 摆脱尘劳事不寻常,须下力气大干一场。 不经过彻骨寒冷,哪有梅花扑鼻芳香。 5.古诗词诵读综合实践活动都准备什么材料古诗词综合实践课,你可以找一些有故事的古诗啊,比如语文课本里有很多古诗词都存在“用典”现象,哪些有用典故的古诗都是有故事的啊,比如“亲射虎、看孙郎”.还有些古诗虽然没有用典,但是也有故事,比如“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也包含着一些作者自身退居低位的故事.“观刈麦”作者写了那么一首诗感叹百姓生活苦难,也包含着大概社会现实的故事.你可以把这些进行分类啊,边塞豪放写战事的,写百姓苦难的,写个人郁闷的经历的,关键你要理解诗意,知道哪些诗有“用典”,然后分好类上网查取相关资料就可以啦。 6.要善于实践的古诗《冬夜读书示子聿》 古人学问无遗力, 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题解:陆游(1125-1210),字务观,晚号放翁,山阴(今属浙江)人,与尤袤、杨万里、范成大合称南宋四大家。此诗是写作者由读书而生发感想,教育儿子子聿做学问一定要有孜孜不倦、持之以恒的精神。一个既有书本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人,才是真正有学问的人。 翻译:古人做学问是不遗余力 青少年时代花的工夫,往往要到年老时才取得成就 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究还是不完善的 要深切地了解必须亲自通过实践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