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写雪的诗句1.草枯鹰眼急,雪尽马蹄轻。 (王维:《观猎》) 2.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卢纶:《塞下曲》) 3.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王安石:《梅花》) 4.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5.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6.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7.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李白:《行路难)) 8.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别董大)) 9.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杜甫:《绝句》) 10.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描写雪的诗句雪 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早春咏雪 句芒宫树已先开,珠蕊琼花斗剪裁。 散作上林今夜雪,送教春色一时来。 望雪 银花珠树晓来看,宿醉初醒一倍寒。 已似王恭披鹤氅,凭栏仍是玉栏干。 雪霁 星榆叶叶昼离披,云粉千重凝不飞。 昆玉楼台珠树密,夜来谁向月中归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卢梅坡) 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和不似都奇艳(吕本中)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 ) 才见岭头云似盖,已惊岩下雪如尘;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罗万朵云。 (元稹)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高骈)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 雪消门外千山绿,花发江边二月晴(欧阳修) 燕上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 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入手(李白) 战退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天飞(张元作) 柳絮因风起(谢道蕴) 帘外雪初飘,翠幌香凝火未消。 独坐夜寒人欲倦,迢迢,梦断更残倍寂寥。(沈佩。 3.描写雪的古诗 不要诗句 要全诗《夜雪》 【唐】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对雪》 【唐】高骈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如今好上高楼望,盖尽人间恶路歧。 《别董大》 【唐】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咏梅》 【宋】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唯有暗香来。 《雪梅》 【宋】卢梅坡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冬日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放船闲看雪山晴,风定奇寒晚更凝。 坐听一篙珠玉碎,不知湖面已成冰。 《冬》 【明】康海 云冻欲雪未雪,梅瘦将花未花。 流水小桥山寺,竹篱茅舍人家。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唐】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4.描写雪的诗句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 ——《苑中遇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雪似梅花,梅花似雪。 似和不似都奇绝。——《踏莎行》 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萝万朵银。 ——《南秦雪》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对雪》 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 ——《嘲王历阳不肯饮酒》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北风行》 白雪纷纷何所似?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 ——《咏雪联句》 才见岭头云似盖,已惊岩下雪如尘。——《南秦雪》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江雪》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春雪》 蝴蝶初翻帘绣,万玉女、齐回舞袖。 ——《上林春令》 山南山北雪晴。千里万里月明。 ——《转应曲》 投宿侵侵征骑,飞雪满孤村。——《南浦·旅怀》 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 ——《除夜有怀》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北风行》 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 ——《北风行》 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元好问《摸鱼儿·雁丘词 / 迈陂塘》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卢梅坡《雪梅·其一》 昔去雪如花,今来花似雪。 ——范云《别诗》 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崔涂《除夜 / 巴山道中除夜书怀 / 除夜有怀》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沁园春·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柳宗元《江雪》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其一》。 5.唐诗宋词中描写雪的诗句1、《丑奴儿慢·麓翁飞翼楼观雪》——宋代:吴文英 东风未起,花上纤尘无影。 峭云湿,凝酥深坞,乍洗梅清。 钓卷愁丝,冷浮虹气海空明。 若耶门闭,扁舟去懒,客思鸥轻。 几度问春,倡红冶翠,空媚阴晴。 看真色、千岩一素,天澹无情。 醒眼重开,玉钩帘外晓峰青。 相扶轻醉,越王台上,更最高层。 2、《满江红·和范先之雪》——宋代:辛弃疾 天上飞琼,毕竟向、人间情薄。 还又跨、玉龙归去,万花摇落。 云破林梢添远岫,月临屋角分层阁。 记少年、骏马走韩卢,掀东郭。 吟冻雁,嘲饥鹊。 人已老,欢犹昨。 对琼瑶满地,与君酬酢。 最爱霏霏迷远近,却收扰扰还寥廓。 待羔儿、酒罢又烹茶,扬州鹤。 3、《雪后到乾明寺遂宿》——宋代:苏轼 门外山光马亦惊,阶前屐齿我先行。 风花误入长春苑,云月长临不夜城。 未许牛羊伤至洁,且看鸦鹊弄新晴。 更须携被留僧榻,待听催檐泻竹声。 4、《菩萨蛮·梅雪》——宋代:周邦彦 银河宛转三千曲,浴凫飞鹭澄波绿。 何处是归舟,夕阳江上楼。 天憎梅浪发,故下封枝雪。 深院卷帘看,应怜江上寒。 5、《红林檎近·风雪惊初霁》——宋代:周邦彦 风雪惊初霁,水乡增暮寒。 树杪堕飞羽,檐牙挂琅玕。 才喜门堆巷积,可惜迤逦销残。 渐看低竹翩翻,清池涨微澜。 步屐晴正好,宴席晚方欢。 梅花耐冷,亭亭来入冰盘。 对前山横素,愁云变色。 放杯同觅高处看。 6.描写雪的诗句大全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苑中遇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白雪歌送武》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春雪》 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和不似都奇绝《踏莎行》 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萝万朵银《南秦雪》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对雪》 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嘲王历阳不肯饮酒》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北风行》 白雪纷纷何所似?撒盐空中差可拟《咏雪联句》 才见岭头云似盖,已惊岩下雪如尘《南秦雪》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江雪》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春雪》 蝴蝶初翻帘绣,万玉女、齐回舞袖《上林春令》 山南山北雪晴。千里万里月明《转应曲》 投宿侵侵征骑,飞雪满孤村《南浦·旅怀》 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除夜有怀》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北风行》 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北风行》 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对雪》 秦中岁云暮,大雪满皇州《秦中吟·歌舞》 来源/ohmaigod,希望能够帮到你~ 7.关于描写雪的诗句1、【雪梅·其一】宋代:卢梅坡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译文:梅花和雪花都认为各自占尽了春色,谁也不肯服输。 难坏了诗人,难写评判文章。说句公道话,梅花须逊让雪花三分晶莹洁白,雪花却输给梅花一段清香。 2、【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唐代: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译文:北风席卷大地把白草吹折,胡地天气八月就纷扬落雪。忽然间宛如一夜春风吹来,好像是千树万树梨花盛开。 3、【江雪】唐代: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译文:所有的山,飞鸟全都断绝;所有的路,不见人影踪迹。江上孤舟,渔翁披蓑戴笠;独自垂钓,不怕冰雪侵袭。 4、【沁园春·雪】近代:**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译文: 北方的风光,千万里冰封冻,千万里雪花飘。望长城内外,只剩下无边无际白茫茫一片;宽广的黄河上下,顿时失去了滔滔水势。 山岭好像银白色的蟒蛇在飞舞,高原上的丘陵好像许多白象在奔跑,它们都想试一试与老天爷比比高。要等到晴天的时候,看红艳艳的阳光和白皑皑的冰雪交相辉映,分外美好。 5、【绝句】唐代: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译文: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间婉转地歌唱,一队整齐的白鹭直冲向蔚蓝的天空。我坐在窗前,可以望见西岭上堆积着终年不化的积雪,门前停泊着自万里外的东吴远行而来的船只。 扩展资料: 1、【雪梅·其一】赏析 古今不少诗人往往把雪、梅并写。雪因梅,透露出春的信息,梅因雪更显出高尚的品格。 如**《卜算子·咏梅》中就曾写道:“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雪、梅都成了报春的使者、冬去春来的象征。 但在诗人卢梅坡的笔下,二者却为争春发生了“磨擦”,都认为各自占尽了春色,装点了春光,而且谁也不肯相让。 这种写法,实在是新颖别致,出人意料,难怪诗人无法判个高低。诗的后两句巧妙地托出二者的长处与不足:梅不如雪白,雪没有梅香,回答了“骚人阁笔费评章”的原因,也道出了雪、梅各执一端的根据。 读完全诗,我们似乎可以看出作者写这首诗是意在言外的:借雪梅的争春,告诫我们人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要有自知之明。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才是正理。 这首诗既有情趣,也有理趣,值得咏思。 2、【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赏析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岑参边塞诗的代表作,作于他第二次出塞阶段。 此时,他很受安西节度使封常青的器重,他的大多数边塞诗成于这一时期。岑参在这首诗中,以诗人的敏锐观察力和浪漫奔放的笔调,描绘了祖国西北边塞的壮丽景色,以及边塞军营送别归京使臣的热烈场面,表现了诗人和边防将士的爱国热情,以及他们对战友的真挚感情。 这首诗,以奇丽多变的雪景,纵横矫健的笔力,开阖自如的结构,抑扬顿挫的韵律,准确、鲜明、生动地制造出奇中有丽、丽中奇的美好意境,不仅写得声色宜,张弛有致,而且刚柔相同,急缓相济,是一乎不可多得的边塞佳作。全诗不断变换着白雪画面,化景为情,慷慨悲壮,浑然雄劲。 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和因友人返京而产生的惆怅之情。 3、【江雪】赏析 柳宗元笔下的山水诗有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把客观境界写得比较幽僻,而诗人的主观的心情则显得比较寂寞,甚至有时不免过于孤独,过于冷清,不带一点人间烟火气。 这首《江雪》正是这样,诗人只用了二十个字,就描绘了一幅幽静寒冷的画面:在下着大雪的江面上,一叶小舟,一个老渔翁,独自在寒冷的江心垂钓。 诗人向读者展示的,是这样一些内容:天地之间是如此纯洁而寂静,一尘不染,万籁无声;渔翁的生活是如此清高,渔翁的性格是如此孤傲。 其实,这正是柳宗元由于憎恨当时那个一天天在走下坡路的唐代社会而创造出来的一个幻想境界,比起陶渊明《桃花源记》里的人物,恐怕还要显得虚无缥缈,远离尘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