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描写秋末冬初伤心的诗句唐代贾岛的《冬夜送人》,是描写秋末冬初伤心的诗句 【出处】《冬夜送人》——唐代:贾岛 平明走马上村桥,花落梅溪雪未消。 日短天寒愁送客,楚山无限路迢迢。 【译文】天色刚明,我们骑马送你到村口桥头。 大雪连下几日积雪未消,枝头的梅花花瓣随风飘落,随着水流而去。冬日昼短夜长,天寒地冻。 在这黎明时分你离去,心中万般不舍啊。那绵延无际的楚山,想着路途遥远,沿途险阻,不得不为你担心。 扩展资料 1、《冬夜送人》创作背景 《冬夜送人》是唐代诗人贾岛创作的诗词,描写作者初冬雪后心情忧伤,朋友远去心情不舍。 2、《冬夜送人》作者介绍 贾岛(779~843年),唐代诗人,字阆(láng)仙,人称“诗奴”,与孟郊共称“郊寒岛瘦”。 贾岛之所以成名,却并非由于他的英雄气概,而是由于他的苦吟。人们最熟悉的“推敲”的典故,便是出于此公身上。 贾岛的苦吟,实际上是在炼意、炼句、炼字等方面都用了一番苦工夫。而这些又都是与作品的思想内容和时代性分不开的。 首先我们看到贾岛非常用力于炼意,因而他的作品具有引人入胜的意境。如果写一首诗而意境不佳,味同嚼蜡,叫人读了兴趣索然,那就不如无诗。 有了好的意境,然后还必须保证这种意境能够在字句上充分表达出来。 2.写秋末初冬的诗句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 庭霰:落在庭院里的雪花. 唐·宋之问《苑中遇雪应制》 水声冰下咽,沙路雪中平 唐·刘长卿《酬张夏雪夜赴州访别途中苦寒作》 一条藤径绿,万点雪峰晴 唐·李白《冬日归旧山》 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 唐·李白《嘲王历阳不肯饮酒》 燕山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 轩辕台:相传为黄帝擒蚩尤之处. 唐·李白《北风行》 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回风:回旋的风. 唐·杜甫《对雪》 霜严衣带断,指直不得结 指直:手指僵直. 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云晴鸥更舞,风逆雁无行 无行:不成行列. 唐·杜甫《冬晚送长孙渐舍人归州》 寒天催日短,风浪与云平 唐·杜甫《公安县怀古》 斜阳疏竹上,残雪乱山中 唐·韩翃《褚主簿宅会毕庶子钱员外郎使君》(一作张继诗) 谁将平地万堆雪,剪刻作此连天花 唐·韩愈《李花二首》:“当春天地争奢华,洛阳园苑尤纷拏.谁将平地万堆雪,剪刻作此连天花.” 才见岭头云似盖,已惊岩下雪如尘.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萝万朵云 唐·元稹《南秦雪》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六出:雪花呈六角形,故以“六出”称雪花.琼枝:竹枝因雪覆盖面似白玉一般. 唐·高骈《对雪》 旋扑珠帘过粉墙,轻于柳絮重于霜 两句写雪花纷飞的景象. 唐·李商隐《对雪二首》 3.秋末冬初景色句子秋末冬初之时,不早不晚,正好介于那丰收的秋分与白雪皑皑的冬日.这个落叶飘零的秋天,却别有一番韵味.秋天给世界披上一件黄色的大衣,以防它冻着.北方的秋目送着故友大雁离去;南方的秋欢迎客人大雁再访.但是,我能看着这短暂的几日飞逝而去,我不希望别的,我只希望它多停留一会儿. 最妙的是漫步在红枫林中.橘红色的枫叶大的足有我的手掌般大,小的却只有一片樟树叶一样小.而那残损的叶片,则是路人的足迹.人走在这被红枫叶覆盖得严严实实的大地上,发出叶片碎裂开的声响.在你眼前的,是无际的红色,其中略带枯黄,在你身后的,是一个飘零的世界.那枫叶一片又一片,还真像冬日漫天的雪花. 秋末冬初的衢州,城里那么繁华,城外又那么宁静.公园中,一切仿佛已经完全被这红枫叶征服了.此时的公园没有游人,公园安静地躺在衢城的怀抱中,而衢城也安适地被秋滋润着. 秋末冬初,那些大雁也要离去了.秋末冬初,又是个离别之时.仰望天空,大雁整齐地排成“人”字形,向南方飞去.留下的,只是一片片桔色的红枫叶.其实,秋天也奉献给了人们很多. 当最后一群大雁掠过天际的那一角,冬,也随之到了. 4.形容秋末初冬的语句1、我们挥手告别了那景色迷人的秋天,轻轻踏进了冬天的门槛。 初冬像一位美丽的,高贵的公主,舞动着她那神奇的面纱,送来阵阵凛冽的寒风。 2、今年的初冬很冷。 向群柳看去,大面积叶子变成黄色,失去了往日绿色的枝条,偶尔抗拒寒风挥动了一下,她是那么无奈,那么无助。这冬天的幽暗,使我增添无限烦恼。 3、最先带来冬天的信息应该是雪了。你看,它终于在人们的翘首盼望中走来了,步履是那样轻盈,舒缓,悄悄然,从遥远的天际飘落,片片光洁如絮的雪花落在光秃秃的树枝上,落在袒露着胸膛的大地上。 哦,它是在为大地编织厚厚的洁白的羽绒衣吧!此时,那灰蒙蒙的天空似乎也明郎起来,天和地完全融和在一起。啊,好一派银装素裹的世界! 4、初冬的早晨充满着活力。 那习习的北风“倒吹”着树枝!恰似在迎接冬儿的到来吧!也许,我对冬天情有独钟吧!这习习的北风竟也变得温暖起来了! 5、初冬的早晨是一个美丽、奇妙的早晨。清晨,一打开房门,只见眼前的一切都笼罩在一层缥缈的轻纱里,连初升的太阳也隐去了它鲜艳明朗的脸,只剩下一圈红晕,迷茫中透出些红光来。 5.形容秋末初冬的古诗词1、《初冬夜饮》唐代:杜牧 淮阳多病偶求欢,客袖侵霜与烛盘。 砌下梨花一堆雪,明年谁此凭阑干。 2、《初冬》唐代:杜甫 垂老戎衣窄,归休寒色深。 渔舟上急水,猎火著高林。 日有习池醉,愁来梁甫吟。 干戈未偃息,出处遂何心。 3、《初冬旅游》唐代:王建 远投人宿趁房迟,僮仆伤寒马亦饥。 为客悠悠十月尽,庄头栽竹已过时。 4、《初冬即事呈梦得》唐代:白居易 青毡帐暖喜微雪,红地炉深宜早寒。 走笔小诗能和否, 泼醅新酒试尝看。 僧来乞食因留宿,客到开尊便共欢。 临老交亲零落尽,希君恕我取人宽。 豹皮茵下百馀钱,刘堕闲沽尽醉眠。 酒病校来无一事,鹤亡松老似经年。 6、《酬乐天初冬早寒见寄》唐代:元稹 乍起衣犹冷,微吟帽半欹。 霜凝南屋瓦,鸡唱后园枝。 洛水碧云晓,吴宫黄叶时。 两传千里意,书札不如诗。 7、《与僧智如夜话》唐代:白居易 懒钝尤知命,幽栖渐得朋。 门闲无谒客,室静有禅僧。 炉向初冬火,笼停半夜灯。 忧劳缘智巧,自喜百无能。 6.形容秋末初冬的古诗词1、《初冬夜饮》唐代:杜牧 淮阳多病偶求欢,客袖侵霜与烛盘。 砌下梨花一堆雪,明年谁此凭阑干。 2、《初冬》唐代:杜甫 垂老戎衣窄,归休寒色深。渔舟上急水,猎火著高林。 日有习池醉,愁来梁甫吟。干戈未偃息,出处遂何心。 3、《初冬旅游》唐代:王建 远投人宿趁房迟,僮仆伤寒马亦饥。 为客悠悠十月尽,庄头栽竹已过时。 4、《初冬即事呈梦得》唐代:白居易 青毡帐暖喜微雪,红地炉深宜早寒。 走笔小诗能和否, 泼醅新酒试尝看。 僧来乞食因留宿,客到开尊便共欢。 临老交亲零落尽,希君恕我取人宽。 豹皮茵下百馀钱,刘堕闲沽尽醉眠。 酒病校来无一事,鹤亡松老似经年。 6、《酬乐天初冬早寒见寄》唐代:元稹 乍起衣犹冷,微吟帽半欹。霜凝南屋瓦,鸡唱后园枝。 洛水碧云晓,吴宫黄叶时。两传千里意,书札不如诗。 7、《与僧智如夜话》唐代:白居易 懒钝尤知命,幽栖渐得朋。门闲无谒客,室静有禅僧。 炉向初冬火,笼停半夜灯。忧劳缘智巧,自喜百无能。 7.形容秋末初冬的句子初冬没有隆冬的素丽,只有清冷干燥的风吹过,和不见阳光的阴天,但它又是美丽的,人们开始用漂亮暖和的冬装装扮自己的同时,也美化了这个初冬季节。 这个季节并不太冷,只有在早晨气温稍稍低了一些,但冷得挺有精神,新鲜空气吸进肺里,清清凉凉的,如冰水般沁人心肺,由于还没入冬的缘故,花草树木还呈现出秋末的景象,完全没有冬天给人的破败凋敝的感觉,地上的小草还挺精神地长着一分绿意,在这如茵的绿色中,还有几朵不怕冷的小花在零星地开着,向即将来临的冬季释放出最后的活力。有人说初冬是灰色的,因为一到这个时候,整个城市的上空便总是灰蒙蒙的,没有了阳光,没有了生机;也人说它是黄色的,田野里已没有春夏的景色,只有收获后留下的一大片的枯黄;还有人说,这是一个使人不舒服的季节,没有春的朝气,没有夏的火热、也没有秋的激情,更没有冬天冷得彻底。 可是有谁能想到,这是一个过渡的季节,它的使命就是让人们从怀念的温暖中逐渐地适应过来,这就好比一个人从安逸中慢慢走向磨难的过程,它带给人们的是寒冬来临的前奏。 那飞扬的树叶,那略带寒意的冷风不正是冬的序曲吗。 这个季节最能区分人的秉性,勤劳的人照样能够早起去忙一天的事儿,有的人就害怕寒冷,眷恋着温暖的被窝,不愿在这寒冷的季节早起。而错过了初冬最好的时光:清晨,风虽然有些冷,但还不至于刺骨,人们照样能活动开手脚,天还未全亮,路上赶着去上班,上学的人们就渐渐多了起来,老人们一清早便提着菜篮到早市买菜,入冬后的菜正是最鲜美的时候,单是看看那一垛垛水灵灵、鲜嫩嫩的菜,听听那小贩们此起彼伏的吆喝声,这本身就是一种享受。 河边的树在这时也显得分外有精神,舒展开树枝迎接冬天的到来,连鸟儿也不甘寂寞,在树上叽叽喳喳快活地闹着,一点也不觉得冬天就要来了。只有树叶正悄悄地往下落,一阵刺骨的寒风扑面而来,冬天,真的来了。 初冬,正慢慢过去,虽然短暂,但也给这座城市带来了它特有的色彩,它在忠实地完成大自然赋予它的使命之后,便悄悄地离去了,逐渐消失在这座城市中,也逐渐消失在了人们的记忆之中。 8.形容秋末初冬的诗句冬景 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 最是橙黄橘绿时. 秋末冬初的时候,荷花枯了,荷叶凋零,菊花也谢了,但是仍然有著不畏风霜的傲然枝干.一年里最美好的景色,你要记的,不是繁花盛开的春天,是橙子将黄,橘子犹绿的季节(就是秋末冬初). 即使冬天快到了,仍然有结实累累的丰收.嗯!苏轼安慰他的好友,人到了壮年,虽然青春年华不再,但是拥有丰富的人生经验,仍然可以大有作为, 请朋友不要妄自菲薄,应该乐观向上. |